A. 海南岛位于哪里
海南岛,位于我国雷州半岛的南部。从平面上看,海南岛就像一只雪梨,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之上。
海南岛的长轴呈东北一西南向,长约300余公里,西北一东南向为短轴,长约180公里,面积32200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琼州海峡宽约20公里,是海南岛和大陆间的海上“走廊”,又是北部湾和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由于邻近大陆,加之岛内山势磅礴,五指参天,所以每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之时,站在雷州半岛的南部海岸遥望,海南岛便隐约可见。
海南岛的开发历史非常久远。据史书记载,远在2000多年前,海南岛就以出产珍珠、玳瑁等奇珍异物而出名。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就在海南岛建立珠崖、儋耳两郡。从此,海南岛正式纳入我国版图,成为我国的神圣领土。据说,之所通知珠崖、儋耳之名,是因“崖岸之边产珍珠”和当地黎民的耳朵上戴了许多大耳圈之故。在汉武帝时代至南北朝期间,海南岛的郡县设置变动很大,并一度由合浦郡兼管。三国时海南岛归吴国管辖。至梁代大同中叶(540~541年)又在海南岛重建崖州。隋朝一统中国后,将崖州改为珠崖郡2,且在海南岛的西南部新建了一个临振郡。唐朝时,在海南岛建立5个州和22个县,许多名称至今仍沿用。五代以后,战事频繁,大批汉民迁居海南岛。至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被谪居到海南岛。明朝称海南岛为琼州府,元代又称为琼州路,领三州、十三明朝称海南岛为琼州府,元代又称为琼州路,领三州、十三县。清代又将琼州府改称琼州道,清末又改三州十三县。“琼为都会,居岛之北,儋居西陲,万居东陲”。因而,海南岛又有琼岛之称。
海南岛的地形,以南渡江中游为界,南北景色迥然不同,南渡江中游以以地区,和雷州半岛相仿,具有同样广宽的台地和壮丽的火山风光。据地质学家的考证,海南岛与雷州半岛本来连成一片,只是到了距今1万年前以来,海面上升,海浪冲刷,形成一条长达80公里,宽约20公里的琼州海峡,才使两者南北分居,隔海相望。在南渡江中游以南地区,五指山横空出世,周围丘陵、台地和平原围绕着山地,环环相套,南部沿海,山地直逼海岸,气势十分雄伟。
海南岛,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气候条件特殊。年平均气温在24℃左右,为全国之冠。7月份是最高气温的月份但平均温度只有28.4℃,由于海风吹拂,并无十分闷热的灼人之感;1月份是最冷月份,但平均气温为17.2℃,更是温暖如春。海南岛雨量充沛,年雨量在1600多毫米左右,其中以8、9月份降雨量最为充沛,时见暴雨出现,也常有台风侵袭。
海南岛之所以成为宝岛,除了丰富的地下宝藏,如石绿富铁矿和羊角岭水晶矿等,地面上还生长着几乎所有的热带作物,出产橡胶、咖啡、可可、椰子、槟榔、胡椒等。附近海域上鱼类群聚,可以捕捉到热带海洋中的各种鱼类,以及龙虾、对虾等,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环海南岛四周,海滨风光旖旎秀丽,从琼岛门户的海口市,向东分别有东寨红树木、东郊椰树林、长坡海藻养殖场、东山岭、南湾猕猴岛、大东海、鹿回头、天涯海角、大小洞天等旅游点,以及岛内的兴隆温泉、鹿场、五指山、琼台书院、东坡书院
B. 海南省乐东县各个镇的人口数量
截止到2013年10月,乐东黎族自治县各乡镇人数如下:抱由镇6.2万人、万冲镇2.7万人、大安镇2.9万人、志仲镇2.4万人、千家镇2.6万人、九所镇5.28万人、利国镇5.39万人、黄流镇7.05万人、佛罗镇3.44万人、尖峰镇2.34万人、莺歌海镇1.76万人。
(2)莺歌海镇和越南哪个好扩展阅读:
1、抱由镇位于川流不息的昌化江边,距西线高速路仅45公里,是乐东黎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乐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土地总面积423.3平方公里。
2、万冲镇地处乐东县东北部,距县城区21公里,是黎苗族聚居的地区,全镇土地面积300平方公里,着极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物产资源。
3、大安镇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县城东南部,距县城约7公里,是黎族同胞聚居的山区镇。全镇土地总面积137.3平方公里,是盛产粮、胶、瓜菜、淡水鱼、禽畜等具有地方特色产品的山区镇。
4、志仲镇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东南部,闻名遐迩的“毛公山”脚下的一个黎、苗族同胞聚居的乡镇。全镇总面积190平方公里,经济以农业为主。
5、千家镇位于乐九公路中心,是黎族同胞聚居的地方。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处于亚热带,气温常年于23-36℃之间,土壤肥沃,山林茂盛,雨量充沛。
6、九所镇镇域面积198.7平方公里,交通发达,环岛高铁站、环岛高速路九所出口坐落较近,属热带海洋气候,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7、利国镇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55公里。东北部与千家镇接壤,东部与九所镇毗邻,南频南海,西连黄流镇,北接尖峰镇。望楼河流过利国镇境内,土地面积225平方公里。
8、黄流镇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西南临海,在西线高速公路的南侧,北依岿耸立的峤峦尖峰国家森林公园,东连碧绿的滨海平原,西临碧海银山的莺歌海盐场,面积142.5平方公里。
9、佛罗镇位于海南的西南方,莺歌海盐场的西北面与其交界,北与县腰果场相接,南临大海,镇域面积142平方公里,以旅游业农业为主,被授予海南省“书法之乡”称号。
10、尖峰镇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西南端,尖峰岭脚下,与东方市交界,邻海(北部湾)靠山(尖峰岭),环境宜人,全镇总面积205平方公里,是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休闲庄园的理想之地。
11、莺歌海镇位于乐东西南部。西、南面环海,面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北靠南方最大的莺歌海盐场,全镇总面积24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抱由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万冲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安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志仲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千家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九所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利国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流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佛罗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尖峰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莺歌海镇
C. 莺歌海镇的简介
莺歌海镇位于海南省乐东县西南部。西、南面环海,面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北靠南方最大的莺歌海盐场。全镇总面积24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7个居委会,总人口17440人。
莺歌海镇是个渔业镇,全镇现有各种渔船460艘,吨位从8吨至60吨,年捕捞量达14489吨,有海水养殖面种2753.8亩,计517口,其中高位池年产量837吨,年产值3013万元,有造船、织网、维修、海产品加工、冷藏、运输等18处行业。
莺歌海盐场是海南岛最大的海盐场,在华南地区也是首屈一指。盐场建于1958年,总面积3793公顷,年生产能力25万吨,最高年产30万吨。机械化程度达69%。主要产品有粗盐、日晒细盐、日晒优质盐、粉洗精盐等。其中日晒优质盐1988年荣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粗盐1992年容获省盐业系统一等奖。
D. 莺歌海镇的介绍
莺歌海镇位于乐东西南部。西、南面环海,面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北靠南方最大的莺歌海盐场。全镇总面积24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17615人。莺歌海镇是个渔业镇,全镇现有各种渔船493艘,吨位从8吨至60吨,年捕捞量达18877吨,有海水养殖面种2963亩,计530口,其中高位池年产量896吨,年产值4480万元,有造船、织网、维修、海产品加工、冷藏、运输等18处行业。全镇人均收入3620元。
E. 海南乐东县下属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6年底,乐东黎族自治县辖11个镇,分别是抱由镇、万冲镇、大安镇、志仲镇、千家镇、九所镇、利国镇、黄流镇、佛罗镇、尖峰镇、莺歌海镇。有188个村(社区),县人民政府驻抱由镇。
1、抱由镇
该镇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全镇基本实现了通电、通广播、通公路的目标,“普九”、“普实”工作达到国家标准,计划生育获省、县先进集体,该镇的延红村被评为全省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农村社会民风淳朴,治安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2、万冲镇
该镇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投资7万元架设市区路灯,建成23间商品楼和38间商品房,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同时投资了27.5万元筑桥修路,实现村村通路,为经济的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3、大安镇
大安镇民风淳朴,民族传统文化自成一派,具有代表性的是大安黎族剪纸文化艺术,大安黎族群众的剪纸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剪纸大赛中获奖,1996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4、志仲镇
志仲镇加强基础建设,修通桥梁6座,公路24条,长达6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车,100%的自然村拉通了电。同时建成山塘水库22宗,挖修渠道72公里,解决了农业用水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志仲镇逐步由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迈进。
5、千家镇
千家镇抓住全省开展联手扶贫的契机,抓农业、打基础、抓招商、搞开发,走出了一条以香蕉生产为龙头,芒果、木薯、瓜菜、养殖一起上的长短结合为主的致富新路子。同时,该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来了7 家公司和24个客商,引进资金560多万元,为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6、九所镇
九所镇属热带海洋气候,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是全国南繁育种和海南无公害季节瓜菜种植基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2万元,同比增长7.6%,农民人均纯收入9937元,同比增长19.2%。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收入。
7、利国镇
利国镇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素有“天然温室”、“热作宝地”等美称。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粮食、瓜菜、水果等种植业,是乐东县农业重镇,也是全国有名的香蕉、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和南繁制种基地。
8、黄流镇
黄流镇主要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为主。该镇除了保证足够的基本口粮外,主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热带水果和反季节瓜菜,黄流镇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使我镇的种植业初步形成规模。
9、佛罗镇
佛罗镇以旅游业农业为主,传统农业以水稻、番薯为主。主要种植的水果蔬菜有哈密瓜、西瓜、香蕉、芒果、木瓜、龙眼、豆角、空心菜等各种水果蔬菜。在种植瓜菜致富的同时,不少群众把书法作为业余爱好,书法已成为佛罗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10、尖峰镇
尖峰镇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介绍,全镇香蕉种植面积21000亩,种植冬季瓜菜面积9000亩,年出栏猪出栏量8206头,牛出栏量4021头,羊出栏量6025只,预计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增长200元,全镇全年输出劳动力3600余人次,劳务收入近2100多万元。
11、莺歌海镇
莺歌海镇是个渔业镇,全镇现有各种渔船493艘,吨位从8吨至60吨,年捕捞量达18877吨,有海水养殖面种2963亩,计530口,其中高位池年产量896吨,年产值4480万元,有造船、织网、维修、海产品加工、冷藏、运输等18处行业。全镇人均收入3620元。
F. 海南省乐东县属于哪个市海南省乐东县市在哪
乐东县是海南省直管自治县,在海南岛西南部。
乐东黎族自治县,是海南省直管自治县,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地势北高南低,背山面海。东和东北与五指山市、白沙县接壤,东南与三亚市交界,北与东方市、昌江黎族自治县毗邻,西南临南海。
2019年年末,乐东黎族自治县常住人口48.27万人,全县户籍人口542763人,比上年增加5360人。辖有11个镇,188个村。
(6)莺歌海镇和越南哪个好扩展阅读:
东黎族自治县各类地型兼备,有山地、丘陵、丘陵盆地、滨海平原四大部分。地势北高南低,背山面海。
山地与丘陵占乐东黎族自治县总面积的70%,丘陵盆地占18%,滨海平原占12%。山地和丘陵地带均适宜发展热带作物和林牧业,滨海平原适宜发展粮油、糖蔗、腰果、瓜菜等作物。
G. 海南省乐东县千家镇抱善高园村一队多少人口
摘要 1、抱由镇总人口62904人。
H. 莺歌海的简介
莺歌海镇位于乐东西南部。西、南面环海,面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北靠南方最大的盐场——莺歌海盐场。全镇总面积24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7个居委会,总人口17440人。
莺歌海镇是个渔业镇,全镇现有各种渔船460艘,吨位从8吨至60吨,年捕捞量达14489吨,有海水养殖面种2753.8亩,计517口,其中高位池年产量837吨,年产值3013万元,有造船、织网、维修、海产品加工、冷藏、运输等18处行业。
2002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13905万元,比1999年增长35%;2002年全镇财政收入168万元,比1999年增长144%;全镇人均收入3514元。
1998年莺歌海镇被评为“海南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单位”和“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镇”;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镇容村貌整治,环境优美,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和县级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98-1999年度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示范点”;1999年被评为“全国知名乡镇”。
I. 乐东有多少个镇
截至2016年底,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有11个镇,分别是抱由镇、万冲镇、大安镇、志仲镇、千家镇、九所镇、利国镇、黄流镇、佛罗镇、尖峰镇、莺歌海镇。
1、抱由镇
位于川流不息的昌化江边,距西线高速路仅45公里,是乐东黎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乐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土地总面积42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130亩;总人口62904人,管辖26个行政村,三个居委会,其中农村人口40386人,社区人口22518人。
2、万冲镇
地处乐东县东北部。距县城区21公里,是黎苗族聚居的地区,管辖15个村委会,122个村民小组,全镇土地面积300平方公里,总人口27000人,耕地面积2107公顷。
3、大安镇
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县城东南部,距县城约7公里,是黎族同胞聚居的山区镇。全镇土地总面积137.3平方公里,辖有15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1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万人,是盛产粮、胶、瓜菜、淡水鱼、禽畜等具有地方特色产品的山区镇。
4、志仲镇
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东南部,闻名遐迩的“毛公山”脚下的一个黎、苗族同胞聚居的乡镇。全镇总面积1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17公顷,辖12个村委会,72个自然村,9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917人,是全县内区人口较多,面积较大的乡镇之一。
5、千家镇
处于乐九公路枢纽的千家镇,是黎族同胞聚居的地方。总面积165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辖19个村委会,82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738公顷。 该镇处于亚热带,气温常年于23-36℃之间,土壤肥沃,山林茂盛,雨量充沛,是种养的好“营地”。
6、九所镇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辖16个行政村,镇域面积19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062.13公顷(水田3346.67公顷,旱地3180公顷);坡地3013.33公顷。海岸线长10公里。常住人口5.28万人,流动人口5万多人,主要是冬季候鸟人群,居住时间主要是从当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
7、利国镇
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55公里。东北部与千家镇接壤,东部与九所镇毗邻,南频南海,西连黄流镇,北接尖峰镇。望楼河流过利国镇境内,现辖16个行政村(社区),人口53893人,土地面积225平方公里。
8、黄流镇
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西南临海,在西线高速公路的南侧,北依岿耸立的峤峦尖峰国家森林公园,东连碧绿的滨海平原,西临碧海银山的莺歌海盐场,面积142.5平方公里。这里四季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水碧树青,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9、佛罗镇
海南省乐东县佛罗镇位于海南的西南方,莺歌海盐场的西北面与其交界,北与县腰果场相接,南临大海。辖有16个村委会,1 个居委会,镇域面积142平方公里, 总人口34406人,耕地面积36050亩。
10、尖峰镇
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西南端,尖峰岭脚下,与东方市交界,邻海(北部湾)靠山(尖峰岭),全镇辖11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401人,汉黎族聚居地。
11、莺歌海镇
位于乐东西南部。西、南面环海,面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北靠南方最大的莺歌海盐场。全镇总面积24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17615人。
(9)莺歌海镇和越南哪个好扩展阅读:
乐东黎族自治县隶属海南省,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度18°24′-18°58′,东经108°39′-109°24′,东和东北与五指山市、白沙县接壤,东南与三亚市交界,北与东方市、昌江黎族自治县毗邻,西南临南海。属热带季风气候。
乐东黎族自治县辖有11个镇,188个行政村(居),常住人口47.55万人,户籍人口537403人(2017年年末),其中汉族33万人,黎族、苗族21万人,占地面积2765.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726.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4.3公里。
境内有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佳西自然保护区等景点,曾荣获“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4-2016周期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等称号。2018年5月,“2018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公布,乐东黎族自治县上榜。
乐东气候条件好,土地资源丰富。年平均温度24摄氏度,年降水量1600毫米,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轻风无霜,农作物一年可三熟。全县土地面积大、土质肥沃,耕地面积45.5万亩,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90多万亩。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25℃,年均降水量1559.3毫米。
J. 海南的 >莺歌海< 好玩么
你去那个地方干什么?你想去那做盐工吗?又不是海南的旅游景点!它只是海南省最大的盐场,到处是盐场而已;
你真要来海南玩,博鳌亚洲论坛,博鳌玉带沙滩,天涯海角,大东海,小东海,大小洞天,南山,天下第一湾亚龙湾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