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l黎姓的分布
黎姓早期发源地当是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一带,即春秋时黎国都城所在地。早在战国时期,黎姓或因仕宦而处,或因避难而居,西入陕西,东向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另据史料记载,此期有梁(今陕西省韩城)人黎喁迁居江右(今江西省)。汉时,有黎朱苍任长沙(今属湖南省)相,其后代在湖南发展繁衍。魏晋南北朝,迫于北方战乱,黎姓族人大批南迁,南方黎姓随之而昌盛起来,一直到后代各个时期。据《黎氏族谱》所载,南朝齐有黎侨因功封永乐侯,被奉为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始祖。唐到五代时期,黎姓更广泛地分布于南北方各个区域,其发展出现了些新特点。黎侨一支传至黎干时,在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发展成为望族,于是此支黎姓以“京兆”为郡望堂号,尊京兆尹黎干为开基始祖。黎干之子黎度,任虔化(今江西省宁都)县令,为宁都开基始祖。黎度之孙黎祚,后晋时任职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太守。宋代时,黎姓有徙居福建上杭、宁化者。此时,史册所载黎姓名人渐多起来,说明黎姓势旺较之前代达到一个新的程度,黎姓繁茂于以往任何时期。宋末元初,有黎天麟自福建迁居广东梅州程乡(今梅县),被视为入粤始祖。其后子孙有迁居广东丰顺、陆丰等地者。明代有山西大槐树黎姓迁居于湖北、湖南、河南等省。清代干隆年间,有广东、福建籍黎姓入居台湾,进而徙于海外。今日黎姓尤以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黎姓约占全国汉族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
② 越南黎氏和中国黎氏为同一血统吗
越南部分地区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且这些地区是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早先的主要分布地区,所以越南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随着汉文化由两广地区向南传播以及中国人成为越南早期首领,汉族的姓氏文化开始在越南传播,逐渐被越南人所接受。包括黎姓在内,越南的不少大姓都起源于中国
③ 请问:黎姓的来源与现在的散集分布
一、姓氏源流
黎姓的来源有四个主要渊源:
1. 源自九黎的后裔:九黎是古代南方的庞大种族之一,商末周文王攻灭黎国后,武王克商,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其子孙后以字为姓,称黎氏。
2. 源自黎国后裔: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山西长治县西南,一个在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姓,姓黎。
3. 源自帝尧的后代: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
4. 少数民族改姓为黎:南北朝时后魏有复姓素黎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黎氏。
二、迁徙分布
黎姓早期发源地当是山西黎城县东北一带。战国时期,黎姓或因仕宦而处,或因避难而居,西入陕西,东向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唐到五代时期,黎姓更广泛地分布于南北方各个区域。宋末元初,有黎天麟自福建迁居广东梅州程乡,被视为入粤始祖。明代有山西大槐树黎姓迁居于湖北、湖南、河南等省。清代干隆年间,有广东、福建籍黎姓入居台湾,进而徙于海外。
三、历史名人
黎姓历史名人包括:
- 黎嶷:南北朝时北魏将军,因战功被赐爵容城县男,加鹰扬将军。
- 黎侨:南北朝齐时明州人,因战功被封为永乐侯。
- 黎干:唐代戎州人,曾任谏议大夫,京兆尹,善星纬术。
- 黎錞:广安人,宋代庆历进士,苏轼所作《远景楼记》中评其为:“刚而仁明,正而不阿”。
- 黎明:长沙人,以孝友信义之高品受人赞赏。
- 黎宿:东莞县人,为人敦厚,重礼义。其割股为亲人疗病的事迹,受朝廷表彰,为世人传颂。
四、郡望堂号
黎姓的郡望包括京兆郡、九真郡、宋城郡等。堂号有载酒堂、京兆堂、九真堂、宋城堂、载酒堂、新安堂、敦本堂、礼序堂等。
④ 为何越南那么多姓黎的(800多万)
越南土着古代并没有姓氏一说,后来从中原来的地方官和迁来的移民带来了姓氏,并要求土着也要进入“文明社会”,都得取一个姓氏。
所以,很多土着直接姓了汉人官员的姓,当地汉化的豪强也有将地名、族名的汉字谐音取姓,还有很多普通人成了豪强的依附农民,就跟着主人家姓,所以总的来说,越南的姓氏有限,基本上都是从汉姓而来。
至于“黎”姓,主要原因是越南独立后好几个王朝都是黎姓王室,子孙繁衍,并且依附农民纷纷改姓黎
⑤ 越南黎姓与中国黎姓有什么关系
越南部分地区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且这些地区是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早先的主要分布地区,所以越南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随着汉文化由两广地区向南传播以及中国人成为越南早期首领,汉族的姓氏文化开始在越南传播,逐渐被越南人所接受。包括黎姓在内,越南的不少大姓都起源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