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意大利跨年吃什么

意大利跨年吃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21 03:48:22

⑴ 因为疫情墨尔本跨年烟火被取消,世界各地都有哪些跨年习俗

随着新年到来,世界各地都以不同方式庆祝新年到来,下面介绍一些地区跨年习俗:

一、澳大利亚举办跨年烟火表演形式,庆祝新年到来

在澳大利亚,政府每年花费一定费用举办焰火晚会,在晚会现场,不同地区人们都聚集在市中心,烟花盛开,将城市上空点缀绚烂无比,在烟花中迎接新年到来。

以上是各个国家迎接新年方式,虽然形式不一样,但是寓意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在新一年里一切顺利,生活幸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人们远离战乱和疾病,世界更加和平友好。

您还知道哪些国家习俗,欢迎分享,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⑵ 跨年适合吃什么

饺子,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跨年夜必须吃顿饺子啦,这样的跨年才有味道,才能让我们记忆深刻而过的饱满有滋有味,像饺子一样皮薄馅足的过年,和和美美。

⑶ 意大利过年的习俗是什么

习俗:意大利人认为,元旦前夜响声连天可以驱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各家各户当晚就不停地燃放烟花爆竹,还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东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坛,并且把碎片统统抛到街上。

元旦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屋子里燃一炉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灭。在他们的眼中,火来自太阳,元旦断了火,来年就不见天日,会招来厄运。意大利的年轻人也一直将习俗延续下来。

(3)意大利跨年吃什么扩展阅读

其他国家的过年习俗

1、缅甸:泼水节与新年合二为一

在缅甸,新年是在每年四月中旬的泼水节的最后一天,因此,缅甸人的泼水节和新年已合二为一了。泼水节通常历时三、四天,在节日的第二天,男女老少都有洗头的习惯。节日期间,无论城乡,人人都身着盛装,互相泼水嬉戏,表示涤旧迎新之意。

每年一次的泼水节,也是青年们在良辰美景中交际的好时机,不少青年人借此良机结成良缘。在新年,互相泼水,表示涤旧除污,迎新接福。

2、法国:跨年喝光家里的酒

在法国,元旦本来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国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在新年夜,一定会合家团聚,围桌痛饮香槟酒,按照传统,这一夜每个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所有的人都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新一年才会有新开始。

1月1日一大早,父母会给孩子发“压岁钱”,以表示对子女的关爱。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就会上街看风向来看来年的情况: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⑷ 世界各国节日风俗

1、法国:跨年喝光家里的酒

在新年夜,一定会合家团聚,围桌痛饮香槟酒,按照传统,这一夜每个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所有的人都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新一年才会有新开始。

2、德国:新年爬树

在德国乡下还流传着一种风俗——爬树比赛,据说爬得越高运气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会被誉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羡慕。

3、意大利:摔碗

元旦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屋子里燃一炉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灭。在意大利人的眼中,火来自太阳,元旦断了火,来年就不见天日,会招来厄运。意大利的年轻人也一直将习俗延续下来。

4、缅甸:泼水节与新年合二为一

泼水节通常历时三、四天,在节日的第二天,男女老少都有洗头的习惯。节日期间,无论城乡,人人都身着盛装,互相泼水嬉戏,表示涤旧迎新之意。

5、日本:看红白歌会

在除夕,日本人也有守岁的风俗,人们一边吃荞麦面条,一边观看电视台为新年编排的节目,男女歌星独唱比赛最受欢迎。

⑸ 各国习俗

怀孕时的迷信 [习俗] 怀孕时有许多事情是需要注意的。现今虽然医学发达但是还是要注意一些事故及异常现象发生。自古以来在日本有怀孕时若看见火灾生出的小孩就会长红斑,若怀孕时欺负动物小孩就会有兔唇等迷信的说法。虽然这些都无所根据但是这毕竟是古人重要的生活知识,因此就姑且相信之,总是对小宝宝有好处的。
命名 [习俗] 小孩的名字就和小孩刚出生时想知道他的性别一样的令人在意。而取名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名字的好坏会影响他今后的一切。而一般在取好名字后,会由长辈以一定的格式书写于纸上供于神坛前。
生产通知信的写法 [习俗] 写生产通知信目的和打电话通知消息是一样的道理,只是通知大家小婴儿已出生了。所用的信件与过年时一样,使用印刷的名信片即可。一般来说是于小婴儿出生后约1~2周间寄出。此生产通知信是由父母亲来写内容,而大致上是写出生时间、出生时的状、小孩性别、出生日期、小孩的健康情形、体重、与父母亲的样貌是否相合等资料。
庆贺生产的祝贺语 [习俗] 收到亲朋好友来信告知生产的消息,写些祝贺的话回信是一礼貌上的行事。在此无制式的规定,因此只要适切的表达欢喜之意即可。而在话语上需注意的是要避免“沉”、“回”、“去”等意或与“死”同音的字。此外,如果当面见到小婴儿的话,只要率直的表达可爱即可,注意别称赞过头免得有反效果。
庆贺生产赠礼 [习俗] 一般来说庆贺生产所送的祝贺礼大多以小婴儿能使用的东西为主。而在送小婴儿能用的东西时,要注意的地方是这东西最好能使用约一年的时间。为了能更符合小婴儿的需要,送礼前先寻问其父母也是可以的,必要时包现金礼或百货公司礼券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送庆贺生产赠礼除了庆贺小婴儿的诞生外,也必需考量到母亲,适切的送些吃的或是往后照顾小婴儿的必需品都是很好的选择。
第三夜及第五夜 [习俗] 第三夜及第五夜就是指产后第三天及第五天的时候,以前都会和第七夜时一样盛大的庆祝,最早以前是平安朝时贵族的庆祝活动,现在则几乎都已不举行了。一般而言,产妇于第三天起身体及精神就开始恢复状况,此时即可开始对帮助生产的医生、护士等表达感谢之意,通常会有送一些和果子及果汁的习俗。第五夜在以前的时候,也是与第三夜一样会有很多人聚在一起庆祝孩子的诞生及成长。
七夜 [习俗] 所谓的七夜是为庆祝产后已第七天,直到现在也还广泛的在庆祝着。这天也是为祈福孩子健康成长的日子,大多数的地方会在这天的庆祝会上公布孩子的名字,而慢慢成为习惯后,七夜这天也成为取孩子名的期限。
七夜庆贺法 [习俗] 七夜的庆祝方法有很多种,依据地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如果想要实在的庆祝的话,寻问父母亲及地方长老是最好的办法。虽然各地会有些许不同的习俗,但是全国皆相同且相当重要的共同习俗就是一定会邀请近亲好友,参加所准备的和风宴。而宴席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油饭及带头尾的烤鱼。需盛上带头尾的烤鱼是取其首尾一贯的祝福之意,一般是使用鲷鱼。此外也有使用具诞生成长意谓的鱼种。
神社参拜 [习俗] 神社参拜除了是孩子七五三时的重要行事外,孩子刚出生时到神社参拜感谢氏神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来说男孩出生后第31天、女孩出生后第32天就要到神社参拜。此时会由祖父母抱着穿着正式服饰的刚出生婴孩再由同样穿着正式和服的父母陪同到神社参拜

箸ZOME [习俗] 此为一个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所谓的箸就是筷子,ZOME则是带有开始的意味。此习俗根据地方的不同,举行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是在孩子出生后第100天或者第120天时举行。这时小孩子当然还不会自己吃东西,只是会准备一些鲷鱼、吸物、腌梅干等食品象征性的使用筷子吃,来表达祝福的意味。
初节句的赠物及回礼 [习俗] 所谓的节句是指日本一月七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五个民俗节庆。而出节句就是孩子第一次遇到属于自己的节日。以前在赠礼上,女孩子方面会赠送雏形娃娃,男孩方面则会赠送武者人形,现在则赠送些实用性高的礼物为多。至于回礼方面,其实不必太刻意,一般而言,女生的情况是回以菱饼、雏形娃娃,男孩则回以柏饼或油饭,不管如何只要有感谢的诚心即可。
七五三服装 [习俗] 七五三的仪式对小朋友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服装也应相当的正式。此时,女生会穿着振袖和服,男生则是穿着纹付、羽织、裤裙式的和服。但是现在七五三的服装已不若以往那么的制式了,有时会出现一些奇装异服的现象,但是不管如何穿着,其仪式的重要性及所要祈求的重点还是不变的。
女孩的七五三 [习俗] 女孩是于三岁和七岁时庆祝成长,刚开始时是从关东地区开始举行的。在女孩三岁时会有发置的正式装扮,七岁时则有结带的服饰。因庆祝女孩成长是一相当重要的事,而此时所穿的和服等也是出生以来的第一次因此就非常的慎重了。
男孩的七五三 [习俗] 三岁时男女孩的装扮都大同小异,到五岁时男孩就会穿着裤裙式的和服来庆贺,而此时的仪式及穿着都是相当重要的。江户时代时的武家社会里,男孩到了五岁时都会以穿着正式的裤裙式和服来象征将打好根基稳立于基盘。而稳立于基盘上也代表着将成为众人之上的武士及将踏入另一阶段,因此此时的仪式及穿着都相当的重要
第一次生日的庆祝法 [习俗] 因高兴孩子出生的第一年能一切平安,且也为祈求今后能幸福成长,因此于孩子出生的第一次生日时都会慎重的加以庆祝。在庆祝会上会准备“饼诞生”,现在则因地方的不同而会准备有其它不同的饼。此外,还会准备有“一升饼”希望孩子开始踏出背负使命的第一步,同时也证明孩子是健康无恙的。
庆入幼儿园赠礼 [习俗] 可爱的小朋友从出生就一直待在家中,受到周遭所有人的照顾。现在会说话也会基本的活动了,因此将先入幼儿园学习与人初步的接触,如此的开始是相当重要且值得兴奋的,因此送些小礼物来鼓励孩子更上层楼吧!通常此时会送给小朋友蜡笔、绘本等,但最好的方法还是直接询问小朋友的喜好。此外,在回礼方面,不必太过隆重通常只需真心的说声谢谢即可。
庆入小学赠礼 [习俗] 小朋友要入小学代表着将踏入人生挑战的最初的阶段,因此送礼庆贺是代表着祝福与祈许的意味。在上小学前父母通常都会准备许多学前教育的书籍或相关的学习道具来给孩子做上学的准备,因此送礼时就避免再送些学习方面的工具等。通常最常送的礼物为书包,但最好的方法是直接的问小朋友或父母的喜好,再来送礼。若没有很好的办法,送些上学能常用的袜子、铅笔、上衣等也是不错的。
庆入中学赠礼 [习俗] 因为中学入学也被视为是一种成人的过程,因此在这时送礼祝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通常所送的礼物以手表、钢笔等上学可使用的东西为主。但是若与此将上中学的小朋友或父母相当熟识的话,当面询问所喜欢的东西为何再来选择送些什么是最好不过的了。此外,礼物尽量不要太过于贵重,只要有祝福的心意即可。
礼签 [习俗] 带有庆祝意味的礼物包装上和水引一样最后都不可忘记礼签。礼签日文汉字为“熨斗”。它的来由是来自于熨斗鲍,以前将鲍鱼切成薄片拉长后再拿去晒干是古早各种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而作法中拉长代表了延常伸展等的好兆头,慢慢的也就演变为庆祝喜事时的必需品了。以前是将真正的鲍鱼拿来放在包装纸上,现在则只留下形状,一般都是用包装纸作成的。NOSI一般是红白色的和纸在上端折出细长的六角型,喜庆事时折两折,庆祝结婚折半折,探病时则也是折两折。
惠比寿讲 [习俗] 惠比寿讲就是于十月二十日举行的惠比寿祭。此是由为祈求生意兴隆的商人之间流传开来的行事。
PETARA市 [习俗] 所谓的PETARA市就是一贩卖腌制萝卜的市集,十月十九日这天会于东京日本桥的大传马町到小传马町之间的街道展开PETARA市。在此你会听到商人叫卖PETARA的声音,事实上PETARA是腌制物的名称。原来的PETARA是贩售有隔天惠比寿讲所需的盐鲷等物,不知曾几何时已变为完全卖腌制萝卜的市集。
御会式 [习俗] 十月十三日这天举行有日莲上人的忌日法会,而此法会就称为御会式。东京池上本门寺的御会式是非常有名的。信者都会举行万灯供养的行事。
二百一十日 [习俗] 九月一日这天也称为二百一十日,从立春开始算起到九月一日恰巧是二百一十日,此时是台风最多的时节,也是农作物收成的时候,因此农家在这段其间都会非常的担心。所以此时多注意小心并做好万全的准备是很重要的。
洒豆 [习俗] 在日本每个地方洒豆的时节及名称都有所不同,有称为鬼打在除夕或12月27日等日子举行的一习俗仪式,主要的内容大致都是要驱赶邪气。而豆子其实也是一种可用来占卜的功具,在和歌山县,节分的晚上将豆子烧��
�之后用来占算天候,此称为豆烧或豆占。而有关豆占的事,各地也有许多的方法,其中将豆子由右依续排出12颗代表12个月,再分别将豆子燃烧,当豆子的颜色看起来白白的就代表是晴天,若烧后相当的黑就是代表会下雨,诸如此类的占卜非常的多,是一种相当特殊的习俗。
戎样 [习俗] 如果在新年10日这天去参拜七福神里的戎样的话相传会得到福气。戎样原本是兵库县西之宫的一个祭神,在关西的商人之间皆非常信奉他。而戎样头戴风折乌帽及摆出钓到鲷鱼的姿态看起来也非常的能与一般民众亲近似的。
着初 [习俗] 所谓的着初原本的意思是武士的孩子在刚成年时都会举行第一次穿上铠甲的行事。着就是穿,初就是初次之意。现在着初的意义为新年时整个人的身心皆应彻底转换,所有的东西、衣物也都需更新之意。
皇居参贺 [习俗] 皇居参贺于每年的一月二日举行。在这天天皇、皇后及皇太子夫妇会于上午、下午各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接受全国国民的新年祝贺。
烟火大会 [习俗]烟火大会是夏天最具代表的习俗了。起源是因江户时代在江户(现在的东京)隅田川的玉屋及键屋两家烟火制造商比赛放烟火而来的。现在日本夏天各地都会举行烟火大会,在湿热且难以入眠的夏天晚上,看烟火大会是最适切且能感受热闹气氛的活动。而烟火在夜空中“砰”一声瞬间炸开然后消失的情形,就像樱花一般象征着纯粹与无常。
采茶 [习俗] 绿茶是日本人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饮料。相对的采茶也就成为很重要的活动了。所谓采茶就是摘取茶树的新芽和叶子,采茶活动大约是在每年的四月中旬到五月下旬的三个星期之间,而从八十八夜〈约在5月2日〉开始后的二~三个星期是采茶最顶盛的时候。摘下来的茶叶在蒸过后当晚就需揉好。在以前采茶时可看见人们都是头绑红色的毛巾然后一边唱采茶歌一边采茶,如此充满采茶乐的景象在进入机械化的今日已荡然无存了。
盆 [习俗] 所谓的盆就是中元节,是大约每年的7月13~15日或者是8月所举行的一种主要在祭拜祖先的佛教仪式。据说在这段期间内祖先都会回到家中,为不让祖先找不到家,因此会在家门口摆迎火盆,屋内则挂上灯笼。除此之外,佛坛也会整理的很漂亮并摆上蔬菜、水果等供物装饰。在盆这段期间结束后,就会开始送祖先回去。此时会摆送火盆在门口,还会将供物放入河川及海中漂流,代表着恭送祖先。
跨年荞麦面 [习俗] 除夕吃跨年荞麦面的习俗是从江户时代开始流传的。习俗的来由是很久以前在除夕这天大扫除时,金工艺师父在工作场所里将散落的金粉和荞麦粘合在一起搓成丸子,然后再将丸子放在火盆上烧烤以取丸子上的金粉。所用的荞麦就是用来收集金子的,之后慢慢的才演变为除夕这天吃荞麦面的习俗。现在的荞麦面是细长型的,而吃荞麦面的目地就是为祈求长寿。
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发明了黑色火药,后来传到了欧洲.到了14世纪,欧洲开始兴起盛大的燃放花火,经常一放就是近半日.1613年8月6日,英国和中国明朝的商人到日本晋见的时候,曾在俊府城施放花火展现给德川家康欣赏,据传这是日本最初的"花火".
能够清楚的看到花火是首当其冲的,除此之外最先考虑的要素就是-[风向],在下风看的话,不但因为有烟而看不清花火,或许还会遭遇到花火放出的气体,若进入眼睛里会很疼的,也很危险.另外就是根据自己的爱好,若想要看清楚花火打上天空后的整体构形等一般要离开放花处400-500米左右;若要身临其境般体感到花火的魄力看来还是近些好.趁天还没黑前就提前确认好各种事项,找称心如意的位置是很重要的.此外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在通路,摆摊等那种人们频繁移动的地方附近,否则就不能集中精神欣赏啦.
花见 [习俗] 所谓花见就是一边欣赏美丽的樱花一边享受出外游乐的活动。在日本3、4月时樱花盛开,这时大家就会和家人、朋友、同事等人一起去赏樱花。通常大家都会坐在樱花树下,一边喝酒一边唱歌一同享受这美丽的春天。
年菜 [习俗] 年菜日文称为“OSETU料理”,是在正月前三天所吃的特别料理。烧物、煮物等各式各样的料理都会装在漆器的叠层方盒里。料理看起来不但非常豪华,而且能保存很久,这样能使家庭主妇在未来三天中不必大费周张的再准备饭菜,因而可以减轻做家事的负担。年菜基本上有一些是必备且有特殊意义的,像鲷就有“吉祥、庆喜”的意思,昆布则有“高兴”的意思,但根据地方的不同还是会有些微的差异。
七草粥 [习俗] 1月7日时有粥加上芹菜等的“春天七草”一起煮食的习俗。在这天只要吃下此种粥就可远离百病。此外,七草粥根据地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煮法,例如有些地方就会加入小豆等。
镜开 [习俗] 于1月11日时将装饰在壁龛的镜饼拿下来吃称为镜开。原本此习俗是在20日举行的,但因为1651年1月20日时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家光逝世,所以将20日改为11日。正月一到11日就要将镜饼切开来吃,而因镜饼是吉祥物要避免用锐利物进行“切”的动作,所以就用手来槌开。而镜饼槌开有“开”的情形所以称此习俗为镜开。
镜饼 [习俗] 镜饼就是约10~20公分大小的两个圆平年糕相叠在台架上的东西。正月时会将镜饼摆在壁龛用以供奉神明。在日本有一古老的信仰就是,相传在正月的时候会有年神到家里拜访,而为供奉年神就必须准备镜饼。但是近年来持守此具神话般习俗的人越来越少了。通常都只是将镜饼当成一装饰品而已。
稻草绳 [习俗] 稻草绳是正月时挂在门上用来驱邪的东西。稻草绳因为是表示迎神的一个清净场所代表,所以原本稻草绳是使用橘子、伊势虾等吉祥物集合在一起而成的挂饰。橘子有子孙繁荣等意味,其它的吉祥物也都各拥有不同的意义存在。新年结束后稻草绳就会和门松一同拆下来再带到神社烧掉。
年贺状 [习俗] 年贺状就是在过年的时候,寄给好朋友、亲戚、长辈等写有祝贺内容的信。其实也就是所谓的贺年卡。原本年贺状是在1月2日的时候开始写,然后在松之内的这段期间〔1月7日为止〕再寄出去。但是现在为配合元旦的特别年贺邮政制度所以都会在年底就开始准备年贺状,反而1月2日才开始写的人越来越少了。
屠苏 [习俗] 日本饮用屠苏的习俗是从平安初期开始的。屠苏是一种加有山椒、桔梗、肉桂等药草的药酒,据说喝了可以驱除邪气还可延年益寿,是过年时不可或缺的。通常在家人互祝今年一切健康后,就会依长幼顺序来喝屠苏。
门松 [习俗] 为庆祝新年在家门口皆会摆饰有“门松”,此为一个招神的记号,同时也是一个神降临世上停留处的代表。以前此摆饰是用松、杉等常绿树,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就完全以松为主,并因是摆放在门口的,所以被称为“门松”。现今所摆设的“门松”一般是用三根竹子围住松枝再用绳子打结做装饰。但在关西地区也有用和纸结纸绳并装饰有小饰品的门松。门松和许多的过年装饰品都会在1月7日撤掉。代表正月过年将告一段落。而从元旦到1月7日这天为止的这段时间,就称为“松之内”。

<br> 杂煮 [习俗] 杂煮原本称为“煮杂”,是一种以麻薯为主再加上各式各样东西于汤汁中而成的,也是新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吃杂煮的习俗传说是从室町时代的民间开始的。当时新年吃杂煮还特别称为“保脏”。其意思就是希望吃了身体健康。杂煮的作法因地方而有所差异,大至上关西是用圆的麻薯,关东则用四角形的。吃麻薯就是祈求圆满吉祥之意。汤汁方面,关东以清汤为主,关西以味噌为主。而其它杂煮里所加的料就以各地的名产为主了。
初梦 [习俗] 字面上的意思是正月第一次梦到的梦。实际上则是开始工作后正月二日晚上所作的梦。初梦此一说法从江户时代就已存在了。根据德川家康所流传的吉梦说法是为梦到“一富士、二鹰、三茄子”都是吉祥的征兆。
鲤鱼旗 [习俗] 在端午节悬挂鲤鱼旗的习俗是从江户中期开始的。其由来是根据中国“越过黄河急流龙门的鲤鱼会成为一条龙”,这样的一个龙门传说而来的。而鲤鱼旗随风飘扬的景像就像是在急流中力争上游的样子。因此借此来祈愿孩子向上并有所成就。
菖蒲 [习俗] 此为一种很香的植物,古时胃药里也有采用。在端午节时会泡菖蒲汤和在玄关插上菖蒲、艾草来驱邪。
粽子 [习俗] 粽子是在奈良时代由中国传过去的。由于它易于保存与携带所以很快的就普及于大众饮食生活中。江户时代时粽子成为一种点心,因而更广受欢迎。此外,日本端午吃粽子的习俗由来也是受中国诗人—屈原故事的影响。

有着几千年深厚积淀的中国春节文化,被3000万华侨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那里,春节的庆祝在飘洒着浓浓中国味道的同时,也掺入了几许异国情调。

新加坡

柑橘是必购年货。新加坡华人在拜年时,一定用一个精致的小纸袋装上两个柑橘作为贺年礼,以表达“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的多重祝福。“红包”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今年“红包”将被“金包”代替。因为金、蓝、黑和白被认为是今年新加坡的吉利色,而华人不喜欢在春节用素色,所以多选金色。

马来西亚

华人中有20%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徒,而他们也过春节。为此,教堂大年初一开放,供这些教徒做弥撒,教堂还允许华人的舞狮队到教堂舞狮,象征兴旺发达。在正月十五,未婚男孩向未婚女孩抛苹果,而女向男抛柑橘,希望未来找一个如意郎君或温柔女孩。

伊拉克

为数不多的华人们喜欢吃从底格里斯河里打捞上来的螃蟹,可伊拉克本国人因为不知如何下嘴,不吃螃蟹。哈尼店的伊拉克老板一般只进少量的螃蟹,如果赶上哪家中国公司来人多,或是使馆举办活动采购,这家小店的东西就会被抢购一空。所以,要想在节日里能保证吃上螃蟹,就要隔三差五到这家店逛逛。然而,美国的部分华人却在春节忌吃螃蟹,因其有横行霸道或不行正路之名,可见同宗、异地文化的差异。

美国

每逢春节,纽约标志性建筑帝国大厦上的1327只彩灯就会一改往日美国星条旗的红、白、蓝三色,亮起华裔喜爱的红色和金色,表示对中国农历新年的祝贺。这一形式至今已延续了6年。

加拿大

由于当地中餐文化的兴盛,许多华人都选择在餐馆吃年夜饭,然而在饭桌上,有两种习惯是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演变而来的:一个是人们交谈大都轻声细语,少有高谈阔论,另一个是个人饮酒随意适量,少有酩酊大醉。

澳大利亚

春节正逢盛夏,民间便以龙舟赛作为春节庆典活动的压轴戏,往往能吸引数十万观众。此外,墨尔本有世界最长的巨龙,长150米,有10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节,200多名健壮的澳洲人和华人扛着这条巨龙走街串巷,喜庆至极。

北极

2002年2月16日,我国第一支纯粹民间性质的北极探险队飞向北极,并于除夕在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朗伊尔城举办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人极地春节联欢晚会,在极地燃起了红红的中国火焰。

世界各国的春节
:饿肚子
印度人在新年这天实行禁食,从凌晨直到午夜。过了午夜,各家才品尝准备好的饭菜,互相祝贺新年。

法国:存酒喝光
法国人有一种迷信,认为除夕家中有剩酒,来年会交厄运。只有干干净净,才能迎来一年的好日子。因此,他们宁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将家中的酒喝个精光。

波兰:吃青菜
波兰少女在过新年时,要穿上特色的兔行衣服吃青菜,据说吃了青菜会事事顺心如意。

巴拉圭:不食烟火
南美洲的巴拉圭人将年终的最后5天定为“冷食日”。这5天,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新年零时钟声敲响后,才能开始点火烹煮佳肴,大摆宴席欢度新年。

马达加斯加:忌吃肉
在马达加斯加,新年以前7天时间内不准吃肉,要到除夕晚餐,方可吃些禽类。元旦这天,夫妇要向双方父母赠鸡尾,表示尊敬;向兄弟姐妹赠送鸡腿,表示关心和友谊。

越南:禁止喝汤
越南北方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除夕夜要到平日取水的地方烧香、磕头,并打一桶水煮年夜饭。煮好后,先祭奠祖宗,然后全家吃年夜饭。吃这顿饭的时候,绝对禁止喝汤。他们认为,喝了汤,种下的庄稼就会受涝。

匈牙利:忌食飞禽
匈牙利人除夕夜不吃禽类,因为他们认为吃鸡、鸭、鸽等飞禽,来年的幸运便会飞走。他们在新年送亲友的礼物,大都喜欢礼物上有打扫烟囱工人和小肥猪的图形,打扫烟囱当然是除旧的象征,胖乎乎的小肥猪,令人喜欢,含意也喜欢。人们在形象上尊重小肥猪,但实际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他们新年的传统食品是油炸小乳猪,那是要拿小肥猪开刀的!

保加利亚:打喷嚏得牛羊
你若在保加利亚人家吃年夜饭,一定要打喷嚏,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当地习俗认为,第一个打喷嚏的人会给全家带来一年的幸福。于是主任走向自己的农场,将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只羊,第一头小牛,或第一匹马驹牵过来,送给第一个打喷嚏的客人,这个喷嚏打的多么值得啊!

⑹ 跨年夜适合吃什么食物

跨年夜适合吃的食物有饺子,红烧鲤鱼,四喜丸子,蒸年糕,京酱肉丝,白菜卷肉,虾仁蒸蛋,尖椒酿肉,红烧猪蹄,蚝油生菜,凉拌黑木耳,糖醋排骨,牛肉冬瓜汤,鸡肉炖蘑菇,猪皮冻,粉蒸肉。

⑺ 中国春节元素点亮意大利米兰及都灵市中心,春节对国外文化有何影响

随着中国春节的临近,中国驻米兰总统领事馆在意大利大部分主要城市街道上都布满了许多中国新年的元素,浓浓的中国节日气氛吸引当地人们驻足拍照。

在日本,春节的叫法不一样。1月1日是“正月”(新年),12月31日是“大晦日”(除夕跨年夜)。他们最短只有3天。

日本新年最重要的活动是到神社寺庙参拜,新的一年第一次前去参拜称为“初诣”,对于大部分的日本人的意义深重。除此之外还有红白歌合战、除夜之钟、福袋等活动。

新年食物:跨年时的荞麦面(一定要在跨年夜吃完否则会带来厄运)、御节料理(各种精致的料理)、杂煮(年糕为主,加入多种配料而成)、屠苏酒、七草粥等。

新年里,日本人会送像明信片一样的年贺状,发压岁钱给晚辈。

中国春节是世界文化中一颗耀眼的珠宝。4000多年的沉淀使它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给世界人们带来一份礼物。

⑻ 跨年夜,吃啥大餐好呢

跨年夜,吃团圆饭好。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8)意大利跨年吃什么扩展阅读:

“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7年,除夕依《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成为中国法定节假日。2014年,除夕依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进行调整,不再作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⑼ 求世界各国过年习俗的介绍

德国的新年,钱包放鱼鳞 钟响跳椅子。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可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德国人元旦还有穿新衣的习俗,他们认为新年换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乱穿衣,全年不顺利。此外,他们还会在钱夹里放几片鱼鳞,因为鱼鳞是新年吉祥物,预示着财源滚滚;不少人还把马蹄铁钉在墙上,用来“驱妖辟邪”。 西班牙新年:争着吃葡萄当除夕夜12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声,人们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颗葡萄还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颗“求平安”、第五颗“和睦”、第六颗“避难”、第七颗“祛病”…… 元旦这天,西班牙家长特别“仁慈”,他们会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为按照当地风俗,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时,大多数西班牙人身上会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示吉祥。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 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 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着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卫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美国新年 30万人集体“干杯”。新年前夜,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聚集了大约三万名手持香槟的狂欢者。拉斯维加斯市计划在新年钟声敲响时,3万人将一齐举杯庆祝2006年的到来。拉斯维加斯将打破它们在2005年新年时创造的293000人的同时干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据市长戈德曼说,今晚将由大型的明星演出,天鹅绒帘幕装饰的派对。2006年钟声敲响时,价值50万美元的焰火将在天空绽放。 加利福尼亚州的元旦庆祝别有特色,新年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到处摆着玫瑰花,几十辆鲜花装点的彩车载着身着礼服的妙龄少女徐徐而过。人们会在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玫瑰皇后和玫瑰公主,在赞赏中迎来新年。 英国新年 40万人集体狂欢。2005年12月31日晚,英国伦敦特拉法尔角广场将举行盛大狂欢,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到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英国人在2005年12月31日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按英国人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将遭霉运。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 澳大利亚新年 上万警民齐观焰火。2005年12月31日晚,悉尼将举行建城以来最大规模的新年焰火活动。2005年焰火主题是国际着名焰火设计师布莱恩·汤姆逊设计的“劳动者之心”—点燃的焰火形成一个巨大心状,令市民叹为观止。这次焰火规模“史无前例”。 新加坡新年 光交织呈现迷人景色。新加坡的滨海湾从2005年12月31日晚上开始举行大型的跨年活动。主办者滨海艺术中心特别在30日晚上进行了灯光表演彩排,只见漂浮在滨海湾水面上的这些“许愿球”在水中亮起,照耀新加坡河面,形成一幅迷人景色。 31日午夜,当迎接2006年的钟声一响,滨海湾的上空也会燃放起五颜六色的烟花,绚丽的天空将与水面上的灯球相映成趣,构成了“光”和“水”交织的奇景,为2006年掀开璀璨的序幕。 巴西新年 登山寻幸福 见面揪耳朵。新年钟声敲响后,巴西人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他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象征着幸福的金桦果,这个活动被称为“寻幸福”。据说,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在乡村地区,新年期间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互相揪耳朵,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会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法国新年:喝光家藏酒 风向卜年景 喝光家藏酒 风向卜年景。 朝鲜新年:稻草人中塞钞票,黄昏时分烧头发 朝鲜和我们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匀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 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象蜜一样甜。 比利时新年:给牲畜拜年 比利时的新年动物最受宠。元旦这天,比利时人清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给动物们拜年。他们会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宠物猫宠物狗身边,煞有介事地向它们问候:“新年快乐!” 意大利新年:年夜摔东西 意大利传统认为,元旦前夜弄得响声连天可以驱邪,这样就可以新年如意。所以当地人在元旦前会不停地放烟花爆竹,还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东西制造声响。到了元旦这一天,意大利人家家户户都要燃一炉旺火,而且要使其一整天不灭,因为意大利人认为,火来自太阳,元旦断了火,来年就会不见天日。 墨西哥新年:新年前禁笑 墨西哥人比较奇怪,他们的传统规定,元旦到来的时候不许笑,以便于获得好运气。 庆贺新年伊始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不同,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元旦的习俗。 缅甸——泼水嬉戏 泰国——抬着“宋干女神”游行 柬埔寨——堆沙丘祝丰收 尼泊尔——朝拜神像 菲律宾——纪念民族英雄 日本——敲钟一百零八下 新加坡——走亲访友 韩国——放风筝玩跳板 印度尼西亚——检查过错、请求原谅 埃尼日尔爾利亚——洗澡戏水 塞俄比亚——燃篝火庆丰收 坦桑尼亚——驱散妖魔 祈求幸福 苏丹——老年跳舞 青年唱歌 埃及——“涨水新年” 法国——从一天看一年 保加利亚:堆雪塔迎新年 美国—烧旧物狂歌 意大利——摔摔打打过新年 北美的印第安人——红球挂在高柱上 德国——“跳进新年” 西班牙——吃十二颗葡萄 葡萄牙——观看斗牛表演 加拿大——筑雪墙挡妖魔 英国——预测命运的“第一只脚” 智利——通宵歌舞 巴西——进山寻果 阿根廷——“花海”沐浴 巴拉圭——冷餐五天 印度尼西亚人吃石榴以示吉祥 泰国大象泼水祝贺新年 12月29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孩子在商业区与废纸嬉戏。该区的工作人员在年终将撕碎的纸片从窗户向外抛撒,以庆祝这一年的终结。这是当地岁末的习俗。 伊朗新年习俗 伊朗实行的是伊斯兰历,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人们涌上街头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12月29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孩子在商业区与废纸嬉戏。该区的工作人员在年终将撕碎的纸片从窗户向外抛撒,以庆祝这一年的终结。这是当地岁末的习俗。 新年夜,法国人合家团聚,围桌痛饮香槟酒,这一夜所有人都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新一年才会有新开始。法国人认为元旦的天气预示着年景: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刮西风上丰收年;刮东风,水果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我英语不怎么样~~~嘿嘿 只能抛砖引玉喽~

希望采纳

阅读全文

与意大利跨年吃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的人为什么戴头巾 浏览:459
越南拒绝中国游客现在怎么办 浏览:77
越南产品为什么比中国小一号 浏览:423
英国平均分62分相当于美国多少 浏览:386
印尼海啸是什么样子 浏览:874
英国的代表性食物怎么画 浏览:519
中国有多少女人嫁外国 浏览:116
印尼黑檀和非洲黑檀有什么区别 浏览:403
如何辨别外币的真假越南 浏览:406
英国电价为什么十年翻一倍 浏览:882
越南黑酸枝和老挝哪个好 浏览:480
中国军人如何灭毒 浏览:21
越南人吃什么早点 浏览:670
去越南30分钟车多少钱 浏览:739
英国叫什么党派 浏览:743
中国德比和北大哪个好 浏览:831
伊朗开心果什么味道 浏览:782
印度是怎么判断种姓的 浏览:566
印尼像胶一样的食物是什么意思 浏览:570
在印尼买中国泡面一桶多少钱 浏览: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