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农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受到经济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响,包括政府所设立的基金已耗尽。估计服务行业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来自政府日常开支,包括军事、薪金以及社会服务。
市区化对于服务业带来了刺激。重要服务行业为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及旅游业。伊朗科学的收益达9亿美元(2005年),但过去15年未有显着的增长。2000年代早期伊朗将研发的国民生产总值调至0.4%,落后于已发展国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将会占国民生经总值0.87%以及将会达到2.5%。
交通及通讯的GDP总值预计在2013年提升至460亿美元,占全国6.8%。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在1996年建议伊朗在交通及通讯雇用340万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劳动人口。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伊斯兰革命前,每年到伊旅游都有数百万人。两伊战争后,旅游业遭到极大破坏。1979~1994年,到伊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从1991年起,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2011年游客人数达300万,旅游收入20亿美元。伊全国有各类旅游组织、旅行社约3000个。德黑兰、伊斯法汗、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游地区。1980年代受两伊战争的影响,旅游业萧条,但近年有复苏迹象。2004年约1,659,000人前往伊朗观光,多数来自亚洲国家,主要包括中亚,另外有少数游客来自欧洲联盟及北美洲。最多人到访的旅游坏点是伊斯法汗、马什哈德及设拉子。有来自德国、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前往伊朗的古迹进行考古。伊朗在旅游业收益拉68位。主要因为自然环境及史迹被评为十大最值得旅游的地方约1.8%在职人士是从事旅游业,在未来五年将会以10%增长。
伊朗主要出口商品为油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及鱼子酱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及烟草等。2012年,伊进出口总额约17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117亿美元、同比下降21%,进口额670亿美元、同比下降7%。受制裁因素影响,2011年底以来,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
㈡ 伊朗气候环境这么差,人口怎么能突破7000万了
伊朗的自然条件比较好,面积广阔,土地资源丰富,除中部小块的卡维尔盐漠,大部分地区土质肥沃。
就气候而言,伊朗处于中纬度地带,大部分地方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农牧业发展,小麦,大麦,玉米,甜菜,藏红花都有高的产量,许多高原山地也提供了肥美的牧场,里海沿岸低地则为一种类亚热带的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这里是伊朗主要的水稻产地。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能更加合理利用,那么回报将会更丰富。
伊朗是世界较大的经济体之一,在亚洲处于前几强的位置,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近来随着与国际市场的重新接轨,又显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局面。同时油气以及各种矿产资源丰富,最近还发现了储量巨大的高能铀矿。
目前伊朗人口大约8000万,粮食自给率80~90%。不过问题在于,他们的人口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再过十年就得进入负增长阶段。
㈢ 世界三大粮食产量及分布
1、小麦、稻谷、玉米被称为三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如下:
【1】小麦 世界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1990年小麦播种面积为23150万公顷,约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3,小麦产量59510万吨,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31%。
【2】水稻 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1990年播种面积14580万公顷,约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20%以上,年产量51850万吨,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7%。
【3】玉米 人们的食粮又是饲料作物,被视为“杂粮”或“粗粮”。1990年播种面积12910万公顷,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8.5%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
2、世界小麦生产的分布
世界小麦集中分布在25°N—55°N和25°S—40°S的温带地区。
北半球主要有4个产区:西欧平原—中欧平原、东欧平原南部—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中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中海沿岸—土耳其、伊朗—印度河与恒河平原;北美中部大平原。四个小麦带占世界小麦产量的90%以上。主要商品小麦区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法国,小麦出口占世界小麦出口总量的80%以上。
南半球主要分布区:南非、澳大利亚南部、南美的潘帕斯草原等地。
3、世界玉米生产的分布
玉米原产于中美洲,是一种喜温作物。玉米分布较为普遍,大多集中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亚洲和欧洲,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4/5以上;其中以北美洲产量为最多,占世界的46.75%,居世界首位。次为亚洲(占1/5)、欧洲(占1/7)。世界玉米主要集中在三大地带:①美国中部的玉米带,生产世界2/5以上的玉米。②中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等。③欧洲南部平原,西起法国,经意大利、南斯拉夫,至罗马尼亚。1991年产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1.89亿吨),次为中国(0.99亿吨)。
4、世界水稻生产的分布
水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2]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长。
㈣ 伊朗生产大米吗
伊朗的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尽管如此,政府依然投入大量资源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包括小麦、大麦、水稻和玉米,而油料作物则有向日葵、大豆和油菜籽。然而,由于单产水平较低,伊朗的农业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大部分粮食如小麦、大米、菜籽油和食糖等需要依赖进口。据资料,1999年度(1999年3月到2000年3月),伊朗进口了约600万吨小麦和100多万吨大米。此外,进口的菜籽油和食糖分别占40%和97%。小麦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和法国,大麦则主要从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进口,而稻米则主要从泰国、印度和越南购入,玉米主要进口自中国、阿根廷和加拿大,食用油则主要从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巴西采购。
尽管农业面临诸多挑战,伊朗也拥有几种具有出口潜力的产品,例如开心果、石榴、猕猴桃、柑桔、枣和苹果等干鲜果类。蔬菜和花卉也有一定的出口量,主要出口市场为西亚各国。1998年,伊朗农产品出口创汇额超过5亿美元,显示了其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伊朗的农业体系主要依赖市场机制,政府仅对小麦实行统购统销,其他农产品则完全由市场调节。这种政策框架鼓励了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种植作物,同时也促进了农产品的多样化。
㈤ 伊朗人怎么生活
伊朗人
以石油开采业为主,
胡齐斯坦
为石油工业区与重要出海门户。也发展炼油与石油化工,以及钢
伊斯法罕
的费尔
多西
桥
铁、机械等
工业部门
。
石油和天然气
储量丰富。石油是伊朗的
经济命脉
,目前伊朗是
世界第二
大原油
出口国
。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3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界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日产能力可达410万桶,石油收入占全部
外汇收入
的90%,伊朗成为
欧佩克
成员国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国。森林是伊朗仅次于石油的第二
大天然
资源,面积达1800万公顷。伊朗水产丰富,
鱼子酱
举世闻名。
里海
沿岸为暖湿
农业区
。农业多靠灌溉,主产小麦、大麦、棉花、甜菜、水果、羊毛等。伊朗水果、干果十分丰富,
开心果
、苹果、葡萄、
椰枣
等远销海内外,其中2001年伊朗开心果总产量为17万吨,出口量约9.3万吨,创汇2.88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心果出口国。
5000多年历史的
伊朗地毯
编织艺术
闻名全球,其精湛的工艺、美丽的图案、和谐的
色彩搭配
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神话、绘画。
波斯地毯
已成为伊朗
享誉世界
的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其他工业有纺织、食品、建材、地毯、造纸、电力、化工、汽车、冶金、钢铁和机械制造。农业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输出石油(占
出口总值
90%)、棉花、羊毛、地毯等,输入机器、钢铁、粮食、车辆等。
2007年
伊朗
GDP总额达2429亿美元,
人均GDP
约为3440美元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的数据显示,伊朗2000~2004年间GDP的年增长率分别为5.3%、5.9%、6.7%、6.1%5.7%,2004年的GDP达1410亿美元。
㈥ 伊朗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伊朗的农业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占据其30%以上的国土面积可用于耕作。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其中已耕面积达到1800万公顷。大约830万公顷的土地可以通过灌溉进行耕作,而剩余的940万公顷为旱田。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43%,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管理5.1公顷土地。尽管农业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伊朗政府依然通过政策支持,致力于将粮食生产自给率提升至90%。主要农业区域位于里海和波斯湾沿岸的平原地带,这些地区虽然干旱缺水,但政府通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研支持,持续改善农耕条件。
伊朗的工业部门以石油开采为主,同时涉及炼油、钢铁、电力、纺织等多个领域。尽管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依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但伊朗在汽车制造等领域已取得显着成就。伊朗汽车制造业以Iran Khodro和Saipa两家公司为主导,占据了本地市场的94%。自2001年以来,伊朗汽车产量稳步增长,2010年成为全球第12大汽车生产国。
在服务业方面,伊朗的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25%,其中公共服务、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和旅游业是重要的服务行业。尽管受到国际经济制裁的影响,伊朗依然在科技、医疗、航天、国防和重工业等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
旅游业作为伊朗的另一个重要行业,在经历两伊战争的破坏后逐渐恢复。2011年,游客人数达到300万,旅游收入超过20亿美元。伊朗丰富的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其中德黑兰、伊斯法汗等城市是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在国际贸易方面,伊朗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和鱼子酱等。而进口商品则以粮食、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等为主。尽管受到国际制裁的影响,伊朗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仍在2012年达到了约1787亿美元。
㈦ 伊朗的农业结构以什么为主
伊朗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伊历1393年(2014年3月-2015年3月),伊朗农业产值为1009万亿里亚尔元,占GDP的9.3%。
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大米、大麦、棉花、茶叶、甜菜、水果、干果、奶制品、鱼子酱、羊毛等。伊朗是中东地区主要的干鲜果品生产和出口国,其中,开心果、核桃、柠檬、桔、柑、猕猴桃、无花果和石榴是主要出口产品。此外,伊朗还是世界第一大藏红花生产国,总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5%。
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农业主产区集中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带,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自2003年以来,伊朗政府逐年加大农业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水利灌溉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科研、信贷与自然环境保护,以便改良农耕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力争实现政府第四个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制定的13.5%的行业增长目标。
㈧ 伊朗的人口和国土面积是多少
伊朗全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古称波斯,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位于亚洲西南部,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一个高原国家,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海岸线长2700公里。
伊朗国土总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比苏丹、利比亚小,比蒙古、秘鲁大,是世界国土面积第十七大的国家。与此同时,伊朗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全国总人口8399.3万人,少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土耳其,多于德国、泰国,是世界第十八人口大国。
伊朗的人口规模与我国四川省相当,2019年四川省常住人口8375万人,略低于伊朗;而四川省总面积为48.6万平方公里,伊朗的面积接近四川省的3.4倍。
那么,伊朗的经济与我国四川省相比如何呢?
伊朗是一个资源大国,已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四位、石油日产量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年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铜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锌矿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石油产业是伊朗的经济支柱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朗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伊朗农耕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阔,但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粮食生产实现了90%自给自足;工 业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但总体来看工业基础薄弱,大部分工业原材料和零配件均依赖进口。
近年来伊朗的经济总体处于低速增长状态,2019年伊朗GDP总量为4585亿美元,低于瑞典、比利时,高于奥地利、尼日尔爾利亚,是世界第二十五大经济体;同期我国四川省GDP总量为6757亿美元,伊朗的GDP总量不及四川省的70%。
从人均GDP层面上来看,2019年伊朗人均GDP为5506美元,略低于伊拉克、巴拉圭,略高于牙买加、阿尔巴尼亚,全球排名第95位;同期我国四川省人均GDP为8101美元,伊朗的人均GDP不及四川省的70%。
综合来看,伊朗的面积接近我国四川省的3.4倍,人口规模与四川省相当,GDP总量、人均GDP均不及四川省的70%,而四川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在我国也只能说是处于一般水平。
伊朗的确是一个面积大国、人口大国,但距离经济大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只能说是未来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和经济体之一,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对于伊朗这个国家,你印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