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武器禁运解除在即,当初对伊朗实施武器禁运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伊朗退出了《伊核协议》之后,美国害怕伊朗迅速补充自己的军事实力,所以在联合国提议伊朗一段时间内不能买其他国家的武器装备,而兔子和俄罗斯也认为伊朗这个时候和美国翻脸没有胜算,于是这个法案就通过了。因为伊朗这个国家实在是有违常理,作为一个宗教国家是很激进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容易以卵击石去和美国开战,所以协定这个法案是对双方都有好处。
而现在伊朗准备好了,只等协定过期,就能从俄罗斯和兔子那里买到军火,这个时候美国再出来阻挠伊朗购买军火就有点为时已晚了,毕竟联合国已经不可能再通过美国提出延期的提议了。现在的美国要么和伊朗正面开打,要么乖乖回到谈判桌上与伊朗协商一下如何制定《新伊核协定》。
B. 伊朗武器禁运即将失效
伊朗武器禁运即将失效,美国不惜代价阻拦,网友:怕德黑兰报复
从2020年年初至今,美伊之间的对峙就始终没有平息过,然而让人失望的是,虽然伊朗是中东地区数一数二的强国,但面对世界第一的美国,伊朗还是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就在几天前,伊朗国内多处重要设施发生“意外”,其中既有弹药库又有核设施,很明显这就是美国在搞“影子战争”,但伊朗因为武器装备落后,即便心里知道,也拿这些袭击没有办法。
如今的伊朗心中憋得一口气,而要想出这口气,波斯雄狮还得耐心等待三个月,因为三个月后,《伊核协议》武器禁运将正式失效。届时,伊朗将有机会大量采购先进武器装备,增强国防实力。
然而,美国作为伊朗的死对头,它是不会坐等《伊核协议》失效。事实上,美国从退出《伊核协议》开始,始终就没放弃过搞小动作。当初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是为了炮制《特朗普协议》,谁曾想《特朗普协议》无人买账,不得已美国只能继续执行《伊核协议》。然而因为美国已经退场,没有影响的可能,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别的方式阻挠,比如制裁或者军事威胁。
当然事实再一次证明,美国的这些动作毫无意义。如无意外,伊朗将在10月迎来光明和转机。考虑到美国航母着实厉害,舰载机杀伤力巨大,一旦伊朗武器禁运解除,对付航母和美军战机的武器将成为首选。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我们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口中,就已经得知伊朗已经开始购买武器。而武器出售方正是我国和俄罗斯,毕竟全球除了美国武器厉害外,也就只有中俄武器能和美国叫板。
此外,我们从蓬佩奥的口中还得知,伊朗想买我国的歼-10C战斗机。而歼-10C战斗机战力在美国F-16之上,是标准的本土防御多用途战机。长途奔袭打航母够呛,但守住伊朗领空还是不成问题。
除此之外,有消息称,伊朗还将购买远程反舰导弹,中远程防空导弹,甚至是弹道导弹!尤其是最后的弹道导弹,潜在对象据说是东风-21D!虽然国际上明令禁止弹道导弹出售,但如果以反舰导弹的名义出售。很显然伊朗还是有机会得到这款“航母杀手”的。
更为关键的是,一旦伊朗得到东风-21D,它将真正具备封锁波斯湾的能力,因为东风-21D最大射程达到2000公里!而美国航母的作战半径不过600公里而已。一旦美航母撤出1000公里危险区,那就只能在印度洋上封锁伊朗了。很显然这是一个门外汉也能听懂的笑话。
如果这一切成真,美伊对峙的天平将完全朝伊朗倾斜,美国在中东的所有计划也将流产。届时美军就是不想走也得走了,因为伊朗已经真正具备和美国一争高下的能力。
为了不让这事真的发生,美国这次四处招人叫嚣延长武器禁运。在我看来,有一种濒死人乱吃药的感觉,也说明了美国的焦虑是多么严重。以及对自己实力的不自信。
C. 伊朗核协议是怎么回事求事件过程及分析。
伊朗核协议是国际社会针对伊朗核计划所达成的一项重要协议,其核心是旨在限制伊朗发展核武器,同时保障伊朗的核能和平利用权利。协议过程艰难且复杂,涉及多国利益与外交博弈。
协议的达成始于2013年伊朗总统鲁哈尼的当选,鲁哈尼的外交背景和与西方国家的联系为谈判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民主党总统奥巴马试图通过外交手段,以解除制裁和提供援助为条件,换取伊朗遵守《核不扩散协议》。谈判过程中,各方利益错综复杂,双方进行了长达20个月的艰苦谈判,最终在2015年7月达成一致,签署《伊核协议》。
协议内容包括伊朗放弃部分核权益,如减少铀储量、限制浓缩比例、撤销浓缩设备等,同时接受国际检查,确保核原料无法用于武器化。作为交换,伊朗获得制裁解除、资金回收、贸易自由等实际利益保障。然而,这一协议在政治上充满争议,美国国内存在强烈反对声音,特朗普上台后宣布退出协议,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
协议的撕毁与争议凸显了国际外交的复杂性和多边关系的脆弱性。尽管协议旨在实现核不扩散与地区稳定,但在政治利益、地缘政治和历史矛盾的交织下,协议的执行面临诸多挑战。伊朗核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与智慧,以及基于信任与合作的长期外交策略。
D. 手段用绝!美国强扣伊朗石油,转手卖出净赚4000多万美元
此前美国强扣“伊朗油轮”就被美国《华尔街日报》曝光,称美国未经过伊朗政府的允许,擅自扣押了4艘开往委内瑞拉的油轮,随后这些来自伊朗的油轮从阿拉酋的某个港口出发,被美国拦截下时还悬挂着利比亚国旗。《华尔街日报》称这是美国第一次对伊朗采取如此激进的制裁手段,称美方对伊朗和委内瑞拉两国的施压措施已经进一步升级。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在外界眼中变成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但随着事件的发酵,3日后伊朗的外交部长扎里夫却发言称伊朗未曾有4艘油轮开往委内瑞拉,油轮不是伊朗的,船上的旗帜和石油也统统不是“伊朗”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扎里夫的这番反驳证明了美国已经不是第一次用如此卑鄙的手段对其他国家的货物进行扣押。正因为没有和其他国家达成一致的协议,所以采取了如此极端且激进的方式对付伊朗,这完全是在掩饰美国自己的外交失败。10月18日联合国对伊朗的武器禁运限制已经解除,美国一直在竭尽全力阻止的事情终于发生,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急着给伊朗扣上帽子,千方百计的阻止伊朗实现武器进口或出售自由。
如今看来美国的努力已经是付诸东流,为了宣扬自己的强大,甚至将自己的海盗行为光明正大的说出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实在是令人哑然。美国司法部能够说出“将这些石油卖了4000多万美元”的言论,对自己的“海盗”行为发言,还能如此光明正大,实在是令人无言以对。
E. 武器禁运即将到期,个别国家此时获得武器可取吗
就在今年的10月14日,国际社会对于伊朗的武器禁运即将到期,这也意味着伊朗即将重返国际军事销售舞台。这一消息一经发出便引发了各个国家的强烈关注,因为在10年之前,伊朗和美国之间的战争以及相互制约就曾经引发过各国的军事方面的强烈关注。也是因为伊朗的核武器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纷争,导致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而现如今伊朗的武器禁运即将解除,这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发热严重性。在这个时候取得关于国防的重型武器,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