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目前的军事实力是怎样的具体!
伊朗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觑,其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革命卫队和准军事部队构成,总兵力超过80万人。正规军由陆军、海军和空军组成,分别拥有约51.8万、1.8万和3万的现役人员。革命卫队则包括陆、海、陆战队和航空部队,约有12万人,其中地面卫队和海上卫队各约10万,海上陆战卫队有1个旅。预备役部队和准军事部队如民众动员军也相当庞大。
伊朗陆军装备精良,拥有1190辆坦克(包括T-54/55、T-59等型号)和80辆轻型坦克,装甲侦察车、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数量众多。其炮兵力量强大,包括牵引炮、自行炮和火箭炮等,导弹方面则拥有“飞毛腿”和CSS-8导弹。空军方面,伊朗拥有约77架飞机,包括战斗机、侦察机和直升机,如F-4D/F、F-5E/F、苏-24等,以及空中指挥和教练机。
海军力量相对较小,有1.8万人,主要舰艇包括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海军陆战队和航空兵也有所配备。伊朗的防空部队和地对地导弹中队是其空中防御的核心。综合来看,伊朗军事实力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尤其在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B. 伊朗空军空军装备
伊朗空军的装备构成丰富多样,拥有超过400架作战飞机,其中包括:
战斗机:总计196架,其中包括58架F-4D/E鬼怪式战斗机,60架F-5E/F虎式战斗机,23架幻影F.1战斗机,以及55架F-14A雄猫战斗机。尽管雄猫中有30架可用于执行作战任务。米格-29A支点战斗机数量为40架,F-7战斗机41架和F-7M战斗机68架,少量F-6战斗机也被编入序列。
战斗轰炸机方面,苏-24MK击剑手型号的飞机有30架。
攻击机方面,苏-25K蛙足型号飞机大约20架。
海上侦察力量有5架C-130H-MP型飞机,提供空中侦查支持。
侦察机方面,RF-4E型飞机被伊朗空军装备了8架,用于远程侦察任务。
在空中支援与运输方面,伊朗空军拥有4架波音707型、1架波音747型加油/运输机,以及多型号的运输机,如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C-130E/H型18架,以及其他型号如司令官690型、F-27型、隼20型、喷气星1架,以及PC-6B型10架和运7型2架。
直升机方面,伊朗空军配备了AB-206A型、贝尔214C型39架,CH-47型5架,以提供多方面的空中支援。
教练机阵容包括比奇F-33A/C型26架,EMB-312型10架,PC-7型45架,T-33型7架,米格-29U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TB-21型8架,TB-200型4架,用于飞行员训练和战术演练。
防御系统方面,伊朗空军装备有霍克改进型150部,轻剑30部,山猫15部,红旗-2J型45部,以及SA-5和FM-80型导弹若干,保障空中防御能力。
C. 伊朗和伊拉克的对比
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朗的军事装备相对落后,与拥有半机械化部队的伊拉克进行大规模战役时,伊朗主要依靠人海战术。在某些战斗中,伊朗每4个人中只有3支枪,士兵们还被发放了象征性的小钥匙(被誉为开启天堂大门的钥匙),后方准备了大量的棺材,牺牲5万人才能消灭伊拉克的8000人。然而,得益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对死亡的无所畏惧,伊朗在战争中并未被击垮。
近年来,伊朗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引进了大量先进武器,其军队装备水平有了显着提升,已不再适合与伊拉克进行简单比较。伊朗是一个拥有7000万人口的地区性大国,拥有超过50万的正规军,加上预备役和准军事部队,能够动员出100万大军。伊朗地理环境多样,不仅有沙漠,还有山地和河沼地带,这些地形都不利于美军机械化部队的地面进攻,且伊朗有较大的战略纵深。
目前,伊朗的现役军人约为54万。伊朗陆军是武装力量的主体,拥有约35万兵力,其中包括约1500辆主战坦克,如T-72型和"酋长"式坦克。伊朗陆军地面部队的机械化程度较高,除坦克外,还拥有装甲侦察车、装甲运兵车、牵引火炮、自行火炮和火箭炮等大量装备。陆军航空兵则拥有约200架直升机和运输机。
伊朗海军现有约1.8万兵力,主要作战舰艇包括俄制"基洛"级潜艇、护卫舰、轻型护卫舰、导弹快艇、海岸巡逻艇、扫雷舰艇、登陆舰艇和其他支援舰只。海军航空兵拥有约2000人,装备各类飞机70多架。
伊朗空军现有约5.2万兵力,拥有900余架各型飞机,包括F-14、米格-29等第三代战斗机,以及各式导弹。
除了正规军,伊朗还拥有35万的预备役力量,其中包括约20万的准军事部队"民众动员军"。在两伊战争中,这些准军事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伊朗的军事战略越来越依赖中远程导弹。伊朗已建立起中东地区最强大的导弹库,包括"流星-3"导弹和"法塔赫-110"导弹。伊朗还拥有约300多枚"飞毛腿"B型导弹和60多枚"飞毛腿"C型导弹,以及新型中短程导弹"征服者"。
伊拉克军队在战争中的实力包括:陆军35至40万人,其中包括6个共和国卫队师和17个常规师;约2200辆主战坦克,包括500辆T-72型坦克;约1000辆装甲侦察车辆;约800辆轻型坦克/步兵战车;约2000辆装甲输送车;约200门自行火炮,1500门牵引式火炮;约200-300架截击机和攻击机,包括米格-21、米格-23、幻影F1和苏-22;约100架战斗直升机;约400部地空导弹发射架,包括萨姆-2、萨姆-3、萨姆-6;约1000件便携式地空导弹,例如萨姆-7;约6000门高射炮;以及约2至20部飞毛腿导弹发射架和导弹。
D. 伊朗军队
伊朗军事实力
伊朗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革命卫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革命军卫队由地面部队、海上部队、陆战队和航空部队组成。1989年7月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合并,组成松散的联合。
现役部队约51.8万人。
革命卫队:约12万人。
地面卫队:约10万人。编有13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及15~20个独立旅。装备有少量的坦克、装甲输送车和火炮。
海上卫队:约2万人。以5个岛屿为基地,装备有45艘武装小艇。岸防部队编有炮兵和地地导弹连。现统一由海军指挥。
海上陆战卫队:1个旅。
预备役部队:陆军35万人。
准军事部队:“民众动员军”约20万人,多为青年志愿人员,战时可达100万人,仅有少量武器装备。宪兵15万人(包括边防部队),装备有“色斯纳” 185/310型飞机、AB-205/206型直升机及小艇约130艘。
驻外兵力:革命卫队驻黎巴嫩约150人;在苏丹驻有军事顾问。
伊朗陆军兵力约35万人。编有4个军部、4个装甲师、6个步兵师、1个空降旅、2个特种作战师、若干独立装甲旅和步兵旅、5个炮兵群。
主战坦克:1190辆(T-54/-55型110辆、T-59型220辆、T-62型100辆、T-72型200辆、“酋长”250辆、M-47/-48型150辆、M-60A1型160辆、T-69型200辆)。
轻型坦克:“蝎子”80辆。
装甲侦察车:EE-9型35辆。
步兵战车:БМП-1型300辆、БМП-2型100辆。
装甲输送车:550辆(БTP-50、БTP-60、M-113型)。
牵引炮:1995门(105毫米130门、122毫米650门、130毫米1000门、152毫米30门、155毫米165门、203毫米20门)。
自行炮:289门(122毫米60门、155毫米160门、170毫米9门、175毫米30门、203毫米30门)。
火箭炮:107毫米500门、122毫米155门、240毫米9门、320毫米若干门、333毫米若干门、355毫米若干门。
迫击炮:6500门(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导弹:“飞毛腿”-B/-C型约10部(导弹210枚)、CSS-8型约25部(导弹200枚)。
反坦克导弹:“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无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门。
高炮:1700门(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导弹:SA-7若干部。
飞机:77架。
直升机:共556架,其中AH-1J攻击型100架。
伊朗海军兵力1.8万人(含海军陆战队和海军航空兵)。
主要作战舰艇:苏制潜艇3艘、驱逐舰 1艘、护卫舰3艘、轻型护卫舰2艘、导弹快艇20艘、海岸巡逻艇26艘、扫雷舰艇7艘。
登陆舰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舰只:25艘。
海军航空兵:2000人。装备飞机9架;直升机10余架,其中武装直升机9架。
海军陆战队:2个旅。
伊朗空军兵力3万人(含1.2万名防空部队)。编有9个对地攻击战斗机中队、7个战斗机中队、1个侦察机中队、1个加油兼运输机中队、5个运输机中队、12个地空导弹中队。作战飞机约302架。
攻击战斗机:F-4D/E型约60架、F-5E/F型约60架、苏-24型约30架。
战斗机: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侦察机:P-3F型5架、RC-130型1架。
侦察机:RF-4E型约8架(具有作战能力)。
加油兼运输机: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运输机: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挥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猎鹰”5架、PC-6B型10架。
直升机:AB-206A型2架、贝尔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练机: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战能力。
空地导弹:“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导弹:“麻雀”、“响尾蛇”、“不死鸟”若干枚。
地空导弹:“霍克”改进型150部、“轻剑”30部、“山猫”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干部。
E. 伊朗目前的军事实力是怎样的具体!
伊朗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革命卫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革命军卫队由地面部队、海上部队、陆战队和航空部队组成。1989年7月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合并,组成松散的联合。
现役部队约51.8万人。
革命卫队:约12万人。
地面卫队:约10万人。编有13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及15~20个独立旅。装备有少量的坦克、装甲输送车和火炮。
海上卫队:约2万人。以5个岛屿为基地,装备有45艘武装小艇。岸防部队编有炮兵和地地导弹连。现统一由海军指挥。
海上陆战卫队:1个旅。
预备役部队:陆军35万人。
准军事部队:“民众动员军”约20万人,多为青年志愿人员,战时可达100万人,仅有少量武器装备。宪兵15万人(包括边防部队),装备有“色斯纳” 185/310型飞机、AB-205/206型直升机及小艇约130艘。
驻外兵力:革命卫队驻黎巴嫩约150人;在苏丹驻有军事顾问。
伊朗陆军兵力约35万人。编有4个军部、4个装甲师、6个步兵师、1个空降旅、2个特种作战师、若干独立装甲旅和步兵旅、5个炮兵群。
主战坦克:1190辆(T-54/-55型110辆、T-59型220辆、T-62型100辆、T-72型200辆、“酋长”250辆、M-47/-48型150辆、M-60A1型160辆、T-69型200辆)。
轻型坦克:“蝎子”80辆。
装甲侦察车:EE-9型35辆。
步兵战车:БМП-1型300辆、БМП-2型100辆。
装甲输送车:550辆(БTP-50、БTP-60、M-113型)。
牵引炮:1995门(105毫米130门、122毫米650门、130毫米1000门、152毫米30门、155毫米165门、203毫米20门)。
自行炮:289门(122毫米60门、155毫米160门、170毫米9门、175毫米30门、203毫米30门)。
火箭炮:107毫米500门、122毫米155门、240毫米9门、320毫米若干门、333毫米若干门、355毫米若干门。
迫击炮:6500门(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导弹:“飞毛腿”-B/-C型约10部(导弹210枚)、CSS-8型约25部(导弹200枚)。
反坦克导弹:“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无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门。
高炮:1700门(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导弹:SA-7若干部。
飞机:77架。
直升机:共556架,其中AH-1J攻击型100架。
伊朗海军兵力1.8万人(含海军陆战队和海军航空兵)。
主要作战舰艇:苏制潜艇3艘、驱逐舰 1艘、护卫舰3艘、轻型护卫舰2艘、导弹快艇20艘、海岸巡逻艇26艘、扫雷舰艇7艘。
登陆舰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舰只:25艘。
海军航空兵:2000人。装备飞机9架;直升机10余架,其中武装直升机9架。
海军陆战队:2个旅。
伊朗空军兵力3万人(含1.2万名防空部队)。编有9个对地攻击战斗机中队、7个战斗机中队、1个侦察机中队、1个加油兼运输机中队、5个运输机中队、12个地空导弹中队。作战飞机约302架。
攻击战斗机:F-4D/E型约60架、F-5E/F型约60架、苏-24型约30架。
战斗机: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侦察机:P-3F型5架、RC-130型1架。
侦察机:RF-4E型约8架(具有作战能力)。
加油兼运输机: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运输机: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挥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猎鹰”5架、PC-6B型10架。
直升机:AB-206A型2架、贝尔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练机: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战能力。
空地导弹:“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导弹:“麻雀”、“响尾蛇”、“不死鸟”若干枚。
地空导弹:“霍克”改进型150部、“轻剑”30部、“山猫”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干部
F. 伊朗空军有三代机吗和美国对比起来如何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伊朗针对美军在伊拉克的空袭,威胁将进行“严厉报复”。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指出,伊朗三军和革命卫队共80万人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德黑兰下令将F-14战斗机部署至东南部边境,准备对霍尔木兹海峡实施封锁,并强调这一行动得到最高领导人的批准。随着伊朗和美国关系紧张升级,中东地区发生新冲突的可能性日益增加。人们不禁疑问,伊朗的空中力量究竟如何,是否具备与美军抗衡的能力?
客观分析伊朗的空中力量,虽然其拥有三代机,但无论是数量还是综合作战能力,都无法与美军相提并论,甚至难以进行有效对抗。伊朗空军主要由三代机和二代机组成,而支援飞机基本无法发挥作用,主要依赖战斗机执行任务。伊朗的二代机对美军构不成威胁,而其空中力量主要集中在两款三代机:俄制米格-29和美制F-14。据估计,伊朗拥有约36架米格-29和不超过30架可用的F-14。
然而,伊朗三代机的实际作战能力并不乐观。米格-29以
G. 两伊战争最后结局谁赢了
1. 两伊战争的最终结局并没有明确的胜者。这场战争始于1980年,结束于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两国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2.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国立即停火。伊拉克随后表示接受决议,并停止了对伊朗海上目标的袭击。
3. 伊朗在决议通过后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明确表态,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号决议。
4. 停火后的几个月里,在联合国秘书长的主持下,两国的外长进行了多次会谈,但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
5.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伊朗利用这次危机迫使伊拉克接受了其提出的和平条件。伊拉克承认了对阿拉伯河一半的主权,并从伊朗领土撤军。
6. 经过8年的战争,两国都遭受了严重的人员和物质损失。伊拉克的伤亡和被俘人数达到48万,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伊朗的损失包括150架作战飞机,1500辆坦克,1200门火炮,以及16艘舰艇。
7. 两国在战争中的军费开支接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到了5400亿美元,这使得两国本已强大的综合国力受到了显着削弱。
H. 两伊战争给中东地区和世界和平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
1、结果与教训:
(1)结果:两败俱伤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战争中,两伊伤亡人数约270万,其中,死亡约100万,受伤约170万。伤亡人数约占两国总人口的4.5%,相当于4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7倍。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30万、伤60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 500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伤11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 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结果两败俱伤。伊拉克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伊朗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2)教训: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发展,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
可以从三方面展开分析:
①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被损坏了。巨额军费开支,耗费了两伊多年积累下的国民财富,仅军费开支一项就达2 000多亿美元,而且还欠下了巨额外债,其中伊拉克的外债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为350美元。经济发展离不开劳动力,而战争使两伊大量人员伤亡。
②经济发展的支柱受到破坏。两伊都是石油生产大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石油工业。战争中,双方不惜余力地对对方的石油工业进行破坏,双方的石油生产和出口能力急剧降低。
③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趋于恶化。战争没有解决两伊之间的问题,致使两伊双方关系没有根本缓和;在战争中随着中东地区格局的改变,两伊的对立国都有所增加。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主张和行动,引起了海湾各国和中东国家的警觉与不满。伊朗在袭船战中,也把打击的目标扩大到了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国。同样,伊拉克的外部环境也没有好转。战后不久,伊拉克的地区争霸野心再度膨胀,与科威特的关系逐渐恶化,两伊战争结束仅仅两年,伊拉克又发动了海湾战争,并且与绝大部分中东国家关系紧张。输掉了海湾战争后,伊拉克长期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经济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2、影响:
(1)对两伊:①给双方带来巨大损失(战争摧毁两国的石油设施),造成国民经济的全面倒退;②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2)对中东:①造成中东国家的分裂,形成更为复杂的矛盾,增添新的紧张因素;②导致中东新一轮军备竞赛。
两伊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发生分化,埃及、约旦和沙特或明或暗支持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和南也门等则公开支持伊朗,土耳其基本保持中立。在两伊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时,叙利亚关闭了经过其领土的一条伊拉克输油管道,给伊拉克造成巨大损失,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矛盾日益加剧。同时,对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深怀恐惧的埃及、约旦、科威特等国,则向伊拉克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援助,伊朗采取袭击这些国家的油船进行报复。
(3)对美苏:美苏介入加剧了地区矛盾。
①由于伊朗鲜明的反美和反西方政策,在两伊战争中,美国和西方的总体政策是支持伊拉克,通过战争达到削弱伊朗现政权的目的,因而美国和西方各国对伊朗实行武器禁运,但这又为苏联的介入提供了机会。苏联希望借此削弱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因此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伊朗。
②两伊开始“袭船战”后,一些承担运油业务的国家呼吁国际社会给予保护。美国担心会直接卷入两伊战争,迟迟没有回应。苏联认为这是渗入海湾的又一个良机,则立即抓住这一机会,表示可以提供护航,引起阿拉伯世界的关注。美国不敢怠慢,急忙答应提供护航。这样,美苏两国军舰都“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海湾地区。
③在两伊战争结束后,两国军舰理应撤出该地区。但苏联利用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在海湾的军事存在的考虑,要求所有非海湾国家军舰全部撤出海湾地区。不出所料,这一建议遭到美国拒绝。美苏两国军舰又这样“权利平等”地留在了海湾。美苏两国在海湾的军事存在,为两国插手海湾事务,左右海湾局势提供了方便。
(4)对世界:造成国际油价的飞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