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美国为什么盯住伊朗不放

美国为什么盯住伊朗不放

发布时间:2025-04-29 10:19:39

㈠ 那印度害怕美国还是害怕俄罗斯这两个国家他敢得罪哪个国家

俄罗斯离得远,又没有多少利益冲突,其实没什么好得罪的。不过这几年军购方面把俄罗斯得罪得还是比较厉害的。只不过军购在两国关系中毕竟不是核心。
至于美国,讲一个事实好了:
印度洋上的老大其实是美国。去年一年,美国在西太平洋上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没有航母,而在印度洋上却时刻保持有航母存在,当然他们主要是盯住中东。
印度人只是假装美国不存在而已。
那么这算是怕还是不怕呢?
先看看俄罗斯对美国的态度。
俄罗斯在欧洲方向上主要是面对美军的陆军和空军的威胁。他们的主要态度就是非对称对抗,用伊斯坎德尔对抗美空军基地,用高超音速导弹对抗美国反导系统,用营战术群对抗美军的合成化部队。总的来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然而在亚洲方向,由于海军铁定干不过,所以俄罗斯也采取了一种当美军不存在的态度。我记得前几年有一次美国三艘航母怼在日本海,俄罗斯连报导都没有。当然俄罗斯这种态度不等于认怂,更多的是因为这边干不过你我就换个地方打。但是人家的航母怼在门口你又没什么办法,说出去多丢人呐?所以干脆不说了。
那么有没有明知打不过也要天天怼美国的呢?有的,比如伊朗。
但是伊朗知道装死也没用,那还不如嘴上爽一爽,再说了,在一定的条件下伊朗其实还是有资本打一打的。最近这一次美伊对抗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再回过头看印度,先不用看海军了。其实巴基斯坦是美国的盟国,美国给他们军事援助,出口先进武器,交换情报,并且有军事基地。但是印度天天骂中国,一年到头骂了美国几次?这种态度就是:反正打不过,也没有非打不可的理由,所以印度干脆装傻。

㈡ 各国送礼的禁忌是什么

渊源的历史长河造就了各国不同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差异,也就派生出了许多文化、习俗、宗教以及社会的不同。在久远的历史演变下,各国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现象。

由于掺杂着文化的、宗教的以及社会的影响,那么送礼也演变成了一种比较复杂的礼仪行为。

现在许多学校有外国学生和老师,了解一下不同国家、民族的礼仪习俗,知道其中的禁忌,这对我们与他们的交往,特别是进行馈赠时显然是有帮助的。

下面,我们不妨领略一下一些国家的馈赠禁忌,以飨读者,以便您了解。

日本人自视为“礼仪”之邦,故而他们有送礼的癖好!

日本人喜欢送名牌货。他们常常采取这样的做法:即送人以对其本人毫无用途的物品,那么收礼人可以再转送给别人,不至于压在手中,造成浪费。别人收到转赠物品仍可以再次转送他人,但这个物品必须是名牌,这样,便于别人转送他人。

日本人讲究送礼时要在包装纸上写上“粗品”二字以示客气,像我国所说的“薄礼”一样。商店里也备有印着“粗品”二字字样的包装纸,供送礼入选用。主人设宴款待客人时也常说:“舍下简陋”、“粗茶”、“粗饭”等等。乍看用语中“粗”字居多,其实说的都是些“细”话,反映出日本人素有的那种办事细心周到的本性。

日本人认为接受礼物时就应当立即还礼。如无礼可还,哪怕是一张纸呢,也得放在送礼的容器中,以表达自己想还礼的心情。

当然也有例外:日本人认为生孩子后七天才能还礼,办丧事时送礼在五七(35天)或七七(49天)之后,再还礼。

另外,他们对装饰着狐和獾的图案的物品也大为反感。他们认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征,而獾则代表着狡诈。

去日本人家做客,携带的菊花只有15片花瓣,因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16瓣的菊花。

韩国人对初次见面来访的客人常常会送一些当地出产的手工艺品以示友好。

切记,要先让他们拿出礼物来,然后你再回赠他们本国产的产品,否则,韩国人会生气的哟。就是说要将送礼的主动权送给对方,免得对方尴尬。韩国人对“4”比较敏感。

美国人比较随便。一块儿在城镇里共度夜晚,送一瓶好的威士忌,或葡萄酒,也可以是烈性酒,一件高雅的名牌礼物是比较适合的。

在商务洽谈的开始阶段切忌送礼,以免美国人感到不适应,对谈判不利,可以等到洽谈结束时再送。

美国人送礼讲究朴素,即使对外交往中送的礼物也别有心意而且让人意外:一个美国大学生艺术团访华与北京大学生艺术团交流,我们送给他们的是精美的彩绢扇,而他们回赠的则是挺普通的印着“YouAreNumber1Withus”字样的钥匙串和一支在我们看来极普通的木制直尺。

美国人习惯圣诞节或生日赠送礼物。千万别在13号,或与13有关的日子送礼,他们会不高兴的。

在英国这个自诩绅士化的国度,有个漂亮的外表决定一切。应该避免感情的外露。

应送较为轻一些的礼物给英国人,否则他们觉得你可能有贿赂他们的嫌疑。

合理的送礼时机应定在用完晚饭后或一起到剧场看戏之后。英国人尤其喜欢高级的巧克力,添宝15年威士忌一类的名酒和永宜的鲜花。

英国人对于装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他们大多数不会喜欢。

和法国人第一次相识送礼是不恰当的。再次相逢时,为了表达对他人智慧、才能的赞美,可表示亲近,但不可太显亲密。

如果你应邀去法国人家用餐时,应捎去几支鲜花——但绝对不能是加以捆扎的鲜花。

记住:千万不可以送菊花给他们,因为菊花是葬礼上才用的花。

法国人浪漫之极。给他们送礼物你要费一番脑筋,要送一件意外的礼物给他们,他们是会很高兴的。

黑色和紫色是拉丁美洲忌讳的颜色,因为会使人联想到四旬斋(也叫大斋节,封斋期一般是从圣灰星期三到复活节的四十天,基督徒视之为禁食和为复活节作准备而忏悔的季节)。

刀和剑是万万不能归于礼品之类的,刀剑一向被他们视为对方要与自己终结友谊——“一刀两断”。

手帕也不可以送人,因为手帕与眼泪总是联系在一起,哭总是不顺或是悲伤,故手帕不宜为礼。

德国人认为“礼貌是至关重要的”。

给德国人送礼您可要小心了,他们对礼物的适当与否非常在意,包装要力求尽善尽美。德国人是很挑剔的!

德国人不习惯将玫瑰送人,他们认为玫瑰是情人间的专利,万勿送给主顾。德国人如应邀出去郊游,主人应在出发前做好细致而周密的安排,不然你的德国朋友又要抱怨了。

两人初次见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互赠礼物属于常情,但阿拉伯人不吃这一套,他们认为你是在行贿。

阿拉伯人忌讳将用旧的物品充当赠品送予他人,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莫大的污辱。

阿拉伯世界禁酒,将酒作为礼物不但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你可能会吃苦头的。

他们喜欢你送他们办公室里可以用得上的物品。

你不能盯着他们的一件东西看,主人会认为你很喜欢,说什么也会让你拿走。盯住看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

阿拉伯商人喜欢你送给他们贵重的礼物。他们的回赠也会很昂贵的,但他们比较注重公开场合中的形象。

与日本人不同,阿拉伯人认为礼尚往来是关系到尊严的问题,不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慷慨是对他们的不尊敬,有可能危及你们彼此的关系哩。

阿拉伯人也爱“名牌”,喜欢比较有新意的礼物,对于价值连城的古玩,他们不是特别感冒,他们对知识性、艺术性的礼物也比较青睐,最好是二者兼备,就更让他们喜笑颜开了,对于一般实用性的东西,他们则不大喜欢。

烈性酒和印有动物图案的礼品他们是忌讳的,他们认为这些礼物包上有动物图案的礼品纸其蕴意会带来不幸。

您千万不能给他们的妻子送礼物。这样做是对他们妻子的侵犯,他们同时也会认为你侵犯了他们的隐私。送些可爱的礼物给他们的孩子,他们则认为你“够哥们儿”。

伊朗这个国家严禁偶像崇拜。譬如,佛像一类形状的东西都不可以膜拜,所以形似人类的东西,被禁止在家中当作装饰品。

他们认为放在家里天天看,日子一长便会形成“偶像崇拜”,那么对佛便会不恭敬了。

在伊朗您千万不能用洋娃娃作礼物,他们会觉得你瞧不起他们的宗教,这让他们很恼火的。

总之,在交往过程中,人们总是要互赠礼物的。在各种场合中,仪式是最重要的,实质性的内容则显得是次要的。

初次见面就送礼在我国是正常的,但在国外就不大合适了。除非对方有意当场回赠礼物。就是说您要将送礼的主动权让给对方,以免让对方“两手空空”的,多尴尬呀。

一大群人在场,您要送礼物给一个人是不礼貌的。要么不送,要么大伙都送,只给一个人送礼物是不礼貌的举动。最好的做法是等到您只跟受礼人单独在一起时再送是比较适宜的。

送礼时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礼物不能太贵重。

太贵重的礼物让人不安,还有“重礼之下,必有所求”之嫌。所以,一般送些纪念品、鲜花,给主人的孩子们准备些小玩具,这样就比较合适,自自然然,也能博得对方的欢心。

其次,中国人常讲的“区区小礼,不成敬意,拿不出手”等等这样的话要避免。因为他们的习惯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会觉得很不中听,既然不好怎么送给我,不是“涮”我吗?

再有,礼物要有好的包装。

您应该注意包装的精美。千万别用报纸等不雅观的东西包,否则会给人一种敷衍感,以为你送礼的心不诚。

如果所购商品有价格的标签,送礼之前要处理掉,别让对方产生厌恶感。

还有,送礼时要落落大方。

不可偷偷摸摸的把礼物放在犄角旮旯里,进门要么放在显眼处,要么递给主人,要么在分别时交给对方。

最后,要注意接礼物时的分寸、礼貌。

收到礼物时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说些“受之有愧”等让别人不快的话。不如大大方方地收下,过分的推辞或礼貌性太强的推辞,极易让对方难堪。收到礼物时,外国人喜欢马上打开,否则让对方觉得你没有谢意,对礼物毫无兴趣,所以收到礼物时,要尽快打开。

送礼人不妨帮助主人打开礼物,介绍一下礼品,这一点您也许会忽略掉。在这里,我们提醒您要千万记得。

㈢ 介绍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越详细越好)

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上届世界杯马拉多纳的传奇时,新的一届世界杯即将在意大利开幕,那就是1990年的第14届世界杯。

如果说上次世界杯中国队在预选赛中大意失荆州,那么这次则又添加了一抹悲壮。

当时亚洲区预算赛先分成6个小组,各小组的第一名再齐聚新加披进行6强循环赛,获胜的2支球队将代表亚洲参加决赛圈。

那一届,中国和西亚劲旅伊朗同分在一个小组,当时的伊朗虽然还未达到其历史最强时期,但在亚洲也是王一样的存在,在1990年10月的北京亚运会上伊朗就获得了冠军。

2强相遇勇者胜,那届中国队由高丰文执教,拥有亚洲头号中锋柳海光、以及马林、唐尧东、谢育新、古广明、贾秀全等一众好手,在和伊朗最后的主场决战中以2:0击败对方,得以晋级。

最后的亚洲6强战的第一场,中国队2:0轻取朝鲜,但是第二场在1:0领先阿联酋80分钟的情况下,主教练高丰文为了确保领先优势,换上董姓后卫意图加强防守,但是不曾想由于那名后卫热身不够,动作僵硬,造成在最后的三分钟里被阿联酋连入2球,绝杀中国队。

在后面的2场比赛里,中国队负于韩国,战胜沙特,最后一轮中国只要击败卡塔尔,而阿联酋不胜韩国的话,中国还是有希望出线的,但是当韩国队逼平阿联酋交出了一份最公平的答卷时,中国队却再次上演被逆袭的悲剧,1:2负于卡塔尔,再次饮恨世界杯!只得目送海湾小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搭上了前往罗马的末班车。

命运往往如此,很多时候三分钟、一场球也许足够颠覆所有的付出,时也?运也?在预选赛失利后,中国又经历了北京亚运会上主场败于泰国痛失前四的悲剧,于是中国足协开始痛下决心聘请外国教练和开展职业化。效果如何,我们将在后面的连载中记述。

话说预选赛尘埃落定,24强齐聚亚平宁,他们是:

1990年的参赛队中有很多名字是最后一次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因为随后而至的东欧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苏联则分裂成了15个国家;南斯拉夫也分裂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等国;只有西德和东德合并成为统一的德国。

1990年的6月8日,我认启滑橡为最完美的一届体育运动开幕式拉开来了帷幕。如何完美呢?

先上图:

你没看错,这不是维密秀,这是世界杯的开幕式,24支参赛队在米兰的梅阿查体育场幻化为24朵盛开的时装之花,美丽的女模特穿着该国的传统或代表性的服饰款款步入绿茵,这是以柔来诠释阳刚,以美来歌颂足球。浪漫、热情、三夺世界杯的意大利向全世界展示其骨子里对足球、唯美和创新的理解。

但是唯美过后,揭幕战却着实让全世界打了个冷战,因为卫冕冠军阿根廷爆冷被来自非洲的雄鹰喀麦隆1:0击败,而且还折了主力门将。

第二场,阿根廷对阵同样爆冷不敌罗马尼亚让坦的苏联时,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再次显灵,在球门线上挡出了苏联的必入球而且逃过了裁判的法眼,帮助阿根廷2:0胜出,跌跌撞撞地以小组第三出线。

上届杯赛上的苏维埃闪电不再,虽然在最后一场比赛中大胜喀麦隆,但是屈居第四打道回府。

意大利在A组中顺风顺水,和捷克一同出线。捷克的斯库赫拉维人高马大、威风八面、摧枯拉朽,尽显锋将本色。杯赛后加盟意大利的热那亚,为其夺得1990-1991赛季意甲第四立下汗马功劳。

C组的巴西一枝独秀,瑞典和苏格兰本来都寄希望于挤掉对方争夺小组第二,但是不曾想,半路杀出个名不见经传的哥斯达黎加!哥斯达黎加第一场爆冷1:0击败苏格兰,第二场不出意料地败于巴西脚下,第三场2:1击败拥有布洛林的瑞典队,昂首与巴西一同出线。再次上演世界杯上的小国奇迹。

而这一奇迹的背后又有我们的老朋友,上届杯赛率领墨西哥创造了8强悄旁奇迹的——米卢蒂诺维奇的身影。

(这里八卦一下,哥斯达黎加的队服是红色的,1966年的朝鲜、葡萄牙队服是红色的,1986年世界杯上爆冷的丹麦、比利时队服都是红色的,1998年的克罗地亚是红白格子衫,2002年打入4强的韩国队、土耳其都是身披红袍,是不是中国队也应该穿红色队服就能打进世界杯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评论区各抒己见。)

D组、E组也没有太大的冷门,强队纷纷顺利出线。

最后一组,远在西西里赛区的F组却整出不小的动静!

F组由上届被“上帝之手”打败的英格兰、欧洲新科冠军、无冕之王荷兰、英式长传冲调的捍卫者爱尔兰以及再过两年才生出萨拉赫的埃及队组成。

原本全世界人民都寄予厚望的荷兰却迟迟进入不了状态,着名的三剑客在整届杯赛上浑浑噩噩无所作为。英格兰也一样,上届金靴莱茵克尔虽然有四大金刚辅佐,但是也碌碌无为。爱尔兰由英格兰名宿博比-查尔顿执教,但是也冲击不了其他队的球门。反倒是埃及队众志成城,接连击退强敌的进攻。三支球队两轮下来4场平局,最后一轮,荷兰和爱尔兰又是一场闷平,而英格兰和埃及也是堪堪又要平局收场,极有可能会出现4队平分同净胜球的尴尬场面,最后还是英老大最后时刻攻进一粒价值连城的进球,1:0击败了埃及,当时《足球报》为此配发的新闻标题为《英格兰一球遮三丑》说的就是这粒金球挽救了三支欧洲队的颜面。最后英格兰以小组第一出线,爱尔兰和荷兰通过抽签分获小组第二和第三。埃及虽败犹荣,功成身退。

抽签的结果把状态堪忧的大热门荷兰队摆在了德国战车面前。

同时,由于小组赛第一场失利,使得阿根廷也要在16强淘汰赛上提前与巴西对决。

先说荷兰对西德吧,那是一场令我这个荷兰球迷欲哭无泪的比赛。也许是因为荷兰三剑客——古力特、巴斯滕、里杰卡尔德在俱乐部牵扯了太多的精力,所以世界杯开赛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和西德队提前的对决却使心高气傲的荷兰队提起了一口真气。

可是这口真气却因为里杰卡尔德和西德的沃勒尔之间的冲突而泄掉了。沃勒尔是西德的前锋,当场表现非常抢眼,甚至几次冲撞了荷兰的门将,作为后防中坚的里杰卡尔德与之开始了针对性的对抗。在一次对抗中,沃勒尔向里杰卡尔德吐口水,引发了口角和肢体冲突,最后当值主裁判将2人同时判罚离场。

一个少了把尖刀,一个缺了节链条,谁的损失更大不言而喻。最终西德队以2:1战胜了荷兰,扫清了夺冠路上最强大的一个对手。可惜啊橙衣军团,当最好的荷兰队面对最好的西德队,可是却败给了竞技状态!

再来看看另一个赛场上来自南美的2家宿敌之战。战前,全世界都在悲悼阿根廷。4年前的阿根廷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狼狈,跌跌撞撞以小组第三晋级16强,迎头撞上风头正劲巴西的枪口,呵呵,凶多吉少啊。

比赛也是巴西压着阿根廷打,但是天才就是天才,马拉多纳的天才只需要一瞬的闪现就够了,只见他在中圈得球,虚带两步,在几名巴西后卫的夹击下将球巧妙地向左面传出,拍马赶到的阿根廷“风之子”卡尼吉亚迅速插上突入禁区完成了绝杀。凭借此球,马拉多纳再次封神,一“传”封喉淘汰了巴西,挺进8强。

赛后,转播画面定格在了一个现场巴西女球迷迷茫而悲伤的脸庞上,也许正是这张梨花带雨的悲伤感动了上苍,在4年之后的美利坚还了巴西一份大礼。

16强的对决里,还有一场球,哥伦比亚的门将伊基塔冲出禁区接回传球,本打算以脚法晃过尾随而来的喀麦隆前锋,不想被对方反断,喀麦隆38岁高龄的老将——米拉大叔破门得分,并在角旗区翩翩起舞。最终,哥伦比亚1:2失利打道回府,喀麦隆成为第一支闯入8强的非洲球队,也预示着非洲球队的整体起飞。

另外几场比赛波澜不惊捷克 4:1 哥斯达黎加,爱尔兰 5:4 罗马尼亚(点球决胜),意大利 2:0 乌拉圭,南斯拉夫 2:1 西班牙,英格兰 1:0 比利时。

8强战斗中,英格兰再一次成为中流砥柱,再次抵御了非洲球队的重冲,3:2击退了喀麦隆。

意大利 1:0 爱尔兰,西德1:0捷克。

而多灾多难的阿根廷这时又站出来一位救世主,他就是替补门将——戈耶切亚。

阿根廷的正选门将蓬皮杜在揭幕战中就挂掉了,替补门将戈耶切亚上场后,由马拉多纳的隐秘手球帮忙守住了对苏联的比赛,在1/8决赛上,面对巴西如潮的进攻时,显示出了一位优秀门将的出色素质,高击低挡确保球门不失。

当进入1/4决战对阵南斯拉夫和1/2对阵意大利的时候,当比赛进入了点球决胜。正是他及时地站了出来,以稳定的心态和敏捷的身手,总共扑出了4粒点球,堪称世界杯有史以来的扑点球第一人。最终,阿根廷3:2淘汰了南斯拉夫。

当时全世界都没有太在意这支南斯拉夫队,但是时过情迁,我们才发现这是一支集结了那么多精英的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队的最后一次亮相。

2年后,虽然南斯拉夫在欧洲杯预算赛上获得小组第一,但是由于波黑战争爆发,南斯拉夫分裂,欧足联剥夺了其参加欧洲杯的资格,改由小组第二的丹麦顶替,结果丹麦上演了替补夺冠的“童话”!

总体而言,这届世界杯防守足球盛行,平均进球数达到历史最低,每场仅有2.21个。进入半决赛,更是场场靠点球决胜。

意大利对阵阿根廷的比赛被安排在那不勒斯举行,那里可是马拉多纳效力的地方。当上届世界杯赛后,马拉多纳加盟这支名不见经传的意大利南方小球会的时候,那不勒斯还是被意大利传统的足球世界视之为蛮荒之地的地方,但是正是这个马拉多纳在这片蛮荒之地建立起了一个蓝色的王朝,称霸亚平宁半岛。

所以在当地,球迷们称呼马拉多纳为国王。

但是当那不勒斯国王将要面对意大利国家队时,球迷的天平会倒向哪里呢?

往日里,马拉多纳是那不勒斯的国王,但是那一天,那不勒斯的球迷选择了意大利,当时有球迷打出一幅横幅,上写:“迭戈,那不勒斯爱你,但意大利我的祖国”。

这就是足球或者说运动的魅力所在!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运气还是站在了“那不勒斯国王”这边,戈耶切亚再度发威,扑出点球,阿根廷淘汰了意大利再次挺进决赛。

许多年后,马拉多纳说因为这场比赛他得罪了意大利的黑手党和很多意大利的球迷,后来“陷害”他吸毒、爆料、丑闻层出不穷都是因为他击败了东道主的缘故,所以他最终离开了意大利回到了阿根廷国内。

另一边,西德也通过点球决战击败了英格兰闯入决赛。比赛失利后,那时还初出茅庐的加斯科因一哭成名,为那个夏天里又平添了一抹忧伤。

在随后的季军之战中,意大利2:1击败了英格兰,心不甘情不愿地拿下了第三名,同时斯基拉齐也凭借6粒进球成为新一届的最佳射手。

一天后的决赛场上,西德队在黑暗中捧杯。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因为决赛仅仅因为一粒有争议的点球决出了最后的身负,西德的布雷默踢进了点球,戈耶切亚判断对了方向,但是鞭长莫及只得目送皮球进网。

第二,人员不整的阿根廷由于锋线尖刀卡尼吉亚停赛,几乎到了无人可上的境地,马拉多纳也是带伤出战。迫使阿根廷希冀120分钟守和,将比赛拖入熟悉的点球大战节奏,或许能凭借运气再次获胜。于是阿根廷的战术以严防死守为主,而且几乎奏效。

第三,裁判一边倒的执法致使比赛失去了观赏性,最后阿根廷被罚下2人,至此,无论布雷默是否得到这个点球,胜负的天平已经向西德倾斜了。

这场比赛的双方都是两夺世界杯,谁赢谁就能比肩巴西和意大利成为三夺世界杯的球队,而且4年前在墨西哥的决赛也在他们2者之间进行。

场下的贝肯鲍尔以运动员的身份夺得过1974年的世界杯,上一届他遗憾地以教练身份获得了亚军,这次正是他为自己正名的大好机会。但是当西德队长马特乌斯捧起大力神杯的时候,在他心里或许会为此感到些许遗憾吧,毕竟没能在对手最强大的时候战而胜之!

最后说一下德国的三驾马车——中场发动机马特乌斯、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和后防定海神针布雷默,虽然他们私底下关系并不融洽,但是同为国家队的战友也是意大利国际米兰的队友,在同荷兰三剑客领衔的AC米兰以及以马拉多纳、卡雷卡组成的那不勒斯好汉帮之间的竞争中各领风骚,互有胜负。那时的意大利亚平宁半岛的联赛堪称世界第一,无论是外援水平还是技战术都是首屈一指的,对于这么多球员来说,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就是一种幸运。

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是令人难忘的,也许她并不比其他届杯赛美妙,甚至有时反而有些丑陋,但是这些画面伴随着青春成为了记忆的一部分,而青春总是最美好的。耳畔传来谭咏麟的《理想与和平》,这首歌翻唱的就是意大利世界杯的主题曲《To Be No. 1》,

不由得心潮澎湃,梦回意大利之夏。

这正是: 美奂美仑青春记忆,色彩缤纷群雄闪耀。

本届世界杯决赛24强中,美国队排名末尾,4年后世界杯落户美利坚,米卢又会带给全世界怎样的惊喜呢?且听下回分解。

文 | 云间大彭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评论,文章持续更新

阅读全文

与美国为什么盯住伊朗不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那么多伊朗人学中文 浏览:924
英国保姆的工资多少 浏览:477
中国玉石在哪里比较多 浏览:67
印尼a4纸质量怎么样 浏览:862
印尼佬是什么意思 浏览:509
意大利新年好怎么写 浏览:110
意大利东部都有哪些城市 浏览:474
中国的花在哪里 浏览:285
中国人在伊朗旅游什么违法行为 浏览:842
中国哪里的女子不外嫁 浏览:721
伊朗人工作效率怎么样 浏览:819
越南老百姓盖房子要花多少越南币 浏览:458
印尼属于什么大洋 浏览:113
越南最大钢材批发市场在哪里 浏览:751
意大利自由贸易港是哪个 浏览:261
意大利哪个城市卖家具 浏览:350
丘吉尔为什么不轰炸英国首都 浏览:807
65印尼排华死了多少人 浏览:716
给伊朗手机发信息怎么发号码 浏览:87
印度夜晚生活怎么样 浏览: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