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伊朗战争持续了几年
美国伊朗没打过。。伊朗和伊拉克打过两伊战争。
2. 现在伊朗和美国的关系怎么样拉
伊朗问题一般指伊朗核问题
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伊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核能开发活动。1980年伊朗与美国断交后,美国开始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美国随即对伊朗的核能开发计划表示了“严重质疑”。美国称伊朗拥有浓缩铀就意味着拥有核武器,并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通过多项相关决议,要求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的试验。在国际社会,特别是代表欧盟的法国、德国、英国的积极斡旋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11月,伊朗宣布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
2003年10月21日,伊朗表示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此后,伊朗与欧盟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欧盟坚持伊朗应完全终止铀浓缩活动,而伊朗则表示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2005年8月,伊朗恢复了铀转化活动,欧盟与伊朗之间的谈判中断。
2003年12月18日,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萨利希(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右)共同在奥地利维也纳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为了打破伊朗核问题的僵局,2005年12月,俄罗斯向伊朗递交了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的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2005年8月8日,在伊朗伊斯法罕铀转化设施内,伊朗技术人员正在移动一个装有核材料的容器。伊朗原子能组织副主席赛义迪2005年8月8日向外界宣布,伊朗已于当日在伊斯法罕附近的一处核设施中恢复铀转化活动。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立即就此指责伊朗。美国表示,必须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以便对伊朗实施可能的制裁。3月28日,安理会通过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的主席声明,这意味着伊朗将于4月28日面临最后期限。
4月11日,伊朗宣布已经成功提炼出纯度达3.5%的浓缩铀,表明伊朗已完全掌握核燃料生产技术。此举引起美国等有关国家的强烈反应。13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呼吁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强硬决议。25日,伊朗表示,如果联合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将中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27日重申,伊朗不会在核问题上屈服于西方压力。5月2日,伊朗称最近生产的浓缩铀纯度已达到4.8%。5日,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就拟议中的伊朗核问题决议草案举行闭门磋商,但未能就草案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3. 美国和伊朗最近怎么了
当时亲伊朗民兵正对降落在巴格达国际机场的美军战略运输机(搭载了前来增援使馆的空降师步兵营),进行火箭炮急速袭击。而苏莱曼尼将军前一晚从黎巴嫩乘坐空客民航航班,秘密抵达巴格达现场指挥。
结果,民兵的偷袭并未成功,而机场附近两辆越野车(分别搭载苏莱曼尼和接应的伊拉克民兵副司令)上发出的频繁通讯信号,特别是与火箭炮发射位置的通讯信号互相链接,让美军追踪到指挥者的位置,随后上报特朗普,启动事后所谓的“决定性防御行动”。
伊朗耍流氓,前几天还各种叫嚣,没成想马上被美国揍了。第二号人物在伊拉克被炸死了。被打得哑口无言,因为是在伊拉克被炸死的。联合国早已通过决议限制其出境,它却频繁往返叙利亚和伊拉克,这次出境甚至一把手都不知道。
4. 美国想返回伊朗已经41年了,美国为何会对伊朗爱不释手
1979年,伊朗自从伊斯兰革命以后,美国就开始把伊朗视为眼中钉。因为伊朗也仇视美国。从此美国与伊朗的“蜜月”自伊斯兰革命后使终止了。现在美伊仇视已经40年了,美国打压伊朗不断。美国新任总统上台后,对伊朗打压的更加厉害,甚至撕毁伊核条约,美伊大战一触即发。
伊朗的核武器问题一直都是美国所头疼的地方,美国并不希望伊朗拥有核武器。所以伊核问题是美国和伊朗爆发冲突的直接原因。但也只是一部分。美国与伊朗的利益冲突,还夹杂着伊朗与沙特、以色列的矛盾等诸多复杂问题,成为牵涉多方利益的世界性难题之一。
5. 美国与伊朗处于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1921年2月21日,礼萨·汗上校发动军事政变,占据德黑兰,1925年取得王位,建立巴列维王朝,于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当时美国对伊朗的事务几乎没有兴趣。伊朗为了摆脱英国和俄罗斯在波斯事务中的统治地位。向美国寻找支持,美国工业和商业领袖支持波斯推动其经济现代化并摆脱英国和俄罗斯影响。美伊两国也开始越来越亲密。
到1978年1月发生反对伊朗君主体制的大规模示威活动;同年8月至12月,罢工及示威活动瘫痪了整个国家。1979年1月中旬,沙阿被迫流亡海外,伊朗让美国交出阿沙,阿沙和美国关系特殊,美国没有交出来。伊朗占领了美国大使馆,52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的。虽然伊朗因为阿沙死了最后放了人,但是是梁子结下了。
伊斯兰革命期间”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对伊朗所有美国文化,经济全盘否定。1980年伊朗与美国断交后,美国开始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对伊朗进行全方面经济,军事的制裁。
6. 美国伊朗现在关系怎样
自伊拉克之战后,人们便一直在猜测美国要打击的下一个目标。最近美伊间越来越紧张的关系表明,美国已经锁定了伊朗,在加强舆论攻势和暗作军事准备的同时,布什总统近日不断发出不排除军事打击之类的威胁,海湾上空再次出现不祥之兆。
众所周知,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美伊两国就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而布什在3年前的国情咨文中更是将伊朗列入“邪恶轴心”国家之中。最近两国关系的骤然恶化似与布什 政府的“大中东民主计划”和克的局势发展不无关系。 布什在不久前的就职演说中,将在大中东地区推行“民主自由”列为其第二任期的战略性任务。为此,美国宣称要“改造”或“推翻”这一地区的所谓“专制”和“暴政”政权。对埃及和沙特这样的对美友好国家,布什采用了鼓励性措辞。
而伊朗则不同,它是赖斯点名的6个所谓“暴政据点”之一。布什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不仅指责“伊朗是世界上支持恐怖主义的主要国家”;更毫不掩饰地表示,“对伊朗人民,我今晚要说:在你们追求自由的时候,美国与你们站在一起。” 另一方面,美国对伊朗的怒火亦与伊拉克的局势有关。美国推翻萨达姆的本意是在伊拉克建立一个亲美国家。但此次大选的结果却是让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获得了超过半数席位。无论将来新的过渡政府如何组成,什叶派都理所当然地要在新政府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伊朗与伊拉克什叶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影响是他国所难以相比的。说不定,美国在伊拉克取得的战果最终为伊朗做嫁衣裳。 此外,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客观上为伊朗消除了一个劲敌,使伊朗失去了可以与之抗衡的对手。
美国担心伊朗正在中东坐大,会对美国实现控制中东的梦想形成挑战。如果伊朗有朝一日掌握了核武器,不仅美国亲密盟友以色列的安全,连其自身在中东的巨大利益都将受到致命威胁。这就是美国为什么如此害怕伊朗会研制出核武器。 劳民伤财又损兵折将的伊拉克之战给了美国一个严厉的教训。面对巨大的财政负担和兵员短缺,面对国内外的反战舆论和孤立处境,面对伊朗的广阔幅员和更强实力,美国近期似已无可能再打一场伊拉克式的战争。
布什政府目前看来只有3个选择:一是接受英法德三国的外交斡旋;二是在三国谈判失败后再提交安理会以图对伊朗进行制裁;最后是怂恿以色列出手,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定点清除。布什17日已明确表示,“美国支持以色列维护其领土安全,一旦以色列安全受到威胁,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支持。”美以心知肚明,这最后一招实在难以预测,不到万不得已,美以都不会贸然走这一招险棋。 而伊朗方面则是态度强硬,压而不服。
究其原因,一方面伊坚称无意研发核武器,而是根据核不扩散条约和平利用核能;普京总统20日明确表示认同并支持伊朗的这一立场。另一方面,伊朗也看到,国际社会不会支持美国动武;而美国本身亦难以单独发动另一场战争。当然,伊朗也不愿将问题提到安理会,在适当的时候它可能会做出某些让步,与英法德三国达成妥协,以避免遭受制裁的危险。 现在布什已启程前往欧洲,他同欧、俄领导人会晤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试图说服他们协同美国,加大对伊朗的压力,逼其就范。因此,英法德三国的外交斡旋十分令人关注,它似乎成了美伊关系这个日益升温的高压锅的一个放气阀,具有防止发生爆炸的功能。这一使命让欧盟颇感得意,这表明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正悄然提升。
7. 伊朗这根刺,扎了美国43年为何不倒背后哪些布局让人称赞
一提到伊朗,美国就恨的咬牙切齿。毕竟作为石油大国的伊朗,凭借自己的石油储量,在中东地区混的风生水起。尽管美国多次实行大动作,想要制伊朗于死地,却没有一次成功过。伊朗这根刺扎了美国整整43年仍然不倒,这与伊朗的硬核政策和战略布局有巨大关系。
除此之外,伊朗看得清楚局势,懂得运用自己的优势。作为一个小国家,伊朗的财力不行、政治不行、军事力量也不稳固,但是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石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石油都依靠中东地区的供给,而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伊朗有控制石油的天然优势。因此它趁机用自己的优势,和那些需要大量资源的国家进行友好合作和交流,建立相当稳固的经济贸易体系和产业链。这不仅能稳定国内的经济局势,还能获得更多帮助。这一政策也非常不错,伊朗加入上合组织就是最好的证明。
8. 伊朗和美国对峙了多少年
20年左右。起先美国伊朗关系很不错
9. 伊朗和美国怎么了
1979年前,美国伊朗是盟友,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美国成为敌人至今。伊朗还有核武发展计划,美国比较担心。另外,沙特是逊尼派,伊朗是什叶派,不共戴天,沙特是美国盟友,所以美也要帮沙特对付伊朗。
10. 伊朗和美国关系紧张来源已久了么
美伊交恶溯源可以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
其实两伊战争期间,与伊朗为敌的美国明显站在了伊拉克一边,并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然而美国政府很快意识到,素有宏图大志的萨达姆将成为更危险的敌人,美伊关系迅速降温。1990年8月2号,伊拉克出兵占领科威特全境,并吞并科威特为其第19个省。此后,联合国连续通过了5个决议,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实施经济制裁。但伊拉克仍然拒不撤军。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组成多国部队,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下,先后对伊拉克实施了"沙漠盾牌"、"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三个阶段的军事行动,收复科威特,并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当年4月3号,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87号决议,要求伊拉克销毁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作为解除经济制裁的前提。此后,在1991年到1998年的对伊武器核查中,美伊摩擦不断,两国关系继续恶化。1998年12月16号,核查危机达到顶峰,联合国核查人员全部撤离伊拉克。次日凌晨,美英单方面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大规模导弹袭击,核查工作就此中断。去年年初,美国以伊拉克拒绝接受武器核查,继续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将伊拉克列入了所谓的邪恶轴心,声明将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去年9月,伊拉克迫于军事压力,同意接受联合国的武器核查。在此后的核查过程中,尽管伊拉克给予了积极配合,并按时向联合国提交了武器发展报告,但美英坚持认为伊拉克隐瞒事实,继续藏有并发展违禁武器,并不断向海湾地区增兵。
一直以来,总对美国存在一定的偏见。不习惯她凭借自己超强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打着“民主”的旗帜,喊着“反恐”的口号,给世界的和平带来威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黎以冲突,美国或明或暗的参与,给中东这块饱受战争摧残的土地带来了更加深重的灾难。被炮火摧毁的家园,废墟上孩子们祈盼和平的眼神,使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心灵为之颤抖!如今,朝鲜无视世界各国的反对,对外宣称已成功试验“核爆”后,被美国列为“邪恶轴心国”之一的伊朗,其核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另一焦点。美国将会对伊核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一部分取决于伊朗方面的回应。但我们期待,两国博弈的代价,不是另一场硝烟!
一、 伊核问题的由来
1967年,美国首先援助伊朗建立了原子能研究中心,随后欧美等西方国家纷纷与伊朗签订核合作合同,争夺伊朗核市场,伊朗核计划发展进入全盛阶段。但随着伊斯兰革命的胜利,巴列维王朝的垮台,欧美终止了与伊朗签订的所有合同。而持续了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更是摧毁了在巴列维王朝时期的大部分核设施。战争结束后,伊朗向俄罗斯寻求帮助,在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下,实施了核设施重建工作。2003年,美侦察到伊朗的秘密核设施。该消息曝光后,欧盟三国与伊朗就“伊核问题”展开了谈判。但由于欧盟在谈判中受美国影响,加上伊朗政府强硬的态度,使得谈判陷入僵局,最终使得伊朗再次恢复铀浓缩加工活动。围绕伊朗进行铀浓缩活动的目的,美欧与伊朗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峙。
二、美伊博弈
美国为了维持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地位,绝不能容忍伊朗拥有制造核武的机会。而伊朗身处中东这个是非之地,为自身安全及能源问题考虑,迫切需要发展核技术。这一矛盾的存在显然并非偶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避免因矛盾激化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成为了全世界尤其是美伊必须考虑的问题。
尽管伊朗方面一再强调自己是“和平发展核能”,但欧美等国却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一旦放任伊朗,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九个“拥有核武”的国家,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影响,其他国家倘若纷纷效仿,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国的军事威慑力,进而动摇美国极力营造的“一超独霸”的世界格局,最终损害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
尽管后果严重,但面对“不吃硬”的德黑兰,美国确实要下一番苦功。毕竟,伊朗不是阿富汗、伊拉克。首先,伊朗的国土面积是伊拉克的四倍,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是伊朗人民推选出来的政治和精神领袖,具有号召和团结民众的感召力;其次,伊朗的石油储量居世界前列,中国与俄罗斯等大国都与伊朗有着密切的能源关系。美国对伊措施不得不兼顾这些国家的利益;再次,伊朗所处的地理位置也给其带来了天然优势:把守着中东的石油通道——霍尔木兹海峡,美国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悬于这条通道,不得不有所顾忌;最后,内贾德广泛联合其他反美阵营,频频出访邻国。与委内瑞拉、古巴等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力量!
而对于美国自身而言,各种困难也不得不面对。第一,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使布什进退两难。继续派兵驻守,带来的是美军伤亡人数的攀升和国内反对势力的指责;但撤军更是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成果,拱手让出,使伊朗有机可乘,增加伊朗在伊拉克的影响力。第二,美国国内的“驴象之争”再次拉开了帷幕,布什在任期内,已不再可能策划对伊动武。
面对诸多的障碍,美国出于无奈,被迫改变策略,对伊妥协,表示“只要伊朗同意暂停铀浓缩活动,美国将参加与伊朗的直接谈判”。
正如《孙子、谋攻》中所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战争是所有策略中最低级的选择,虽然“伊核问题”的解决前景仍不明朗,但我们期待双方博弈可以达到一个令大家满意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