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熟悉中东者请进!
1、圣诞节是从欧洲传向世界的,现在世界各国都有过圣诞节的,伊朗也不例外。但毕竟伊朗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传统的国家,又有波斯、阿塞拜疆、库尔德、阿拉伯及土库曼等民族,有些民族对这个节日并不在意,甚至排斥,所以你最好不要祝他们圣诞快乐;
2、每年3月20日或3月21日的春分是伊朗历的新年(Norouz);
3、到伊朗旅游跟其他国家区别不大,对你的审查除例行的外,你要熟悉伊朗的风俗习惯(如同性恋者不允许入境);
4、伊朗是千年文明古国,寻求社会的正义和公平是伊朗文化的重要特性。敬老尊贤和对外宾的殷勤款待也是伊朗传统礼仪的一部份。
知道的就这些。
㈡ 去伊朗自由行什么时候最好
最佳季节: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伊朗最佳旅行季节。春季的伊朗最美。另外,伊朗南部海岸的最佳旅行时间是冬天,而西北和东北地区的最佳旅行时间是4月中到6月初和9月底到11月初。正夏的时候,全国天气极其炎热,尤其是波斯湾和德黑兰有雾的时候。冬季的夜晚比较寒冷,但白天经常天气晴朗,好多地区的温度在15°C,比夏天的炎热舒服多了。因此,冬天比夏天去伊朗旅行旅游要好一些,尽量避免7-8月去旅行。
㈢ 去伊朗旅游,伊朗是个怎样的国家,是否值得一去呢
对于伊朗,我想每一个到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但一定都离不开对信仰的执着和伊朗人骨子里的开朗好客。伊朗绝对不是在别人的描述中就可了解的国家,如果你对之向往过,就不要再遐想于他人的足迹中,不一样的伊朗,真实的伊朗需要亲身去发现。
应该在春季到伊朗旅游,春天最美。另外,伊朗南部海岸的最佳旅行时间是冬天,正夏的时候,全国天气极其炎热,尤其是波斯湾和德黑兰有雾的时候。因此伊朗丝绸之路旅游目的地服务公司建议,冬天比夏天去伊朗旅行要好一些,尽量避免7-8月去旅行。
㈣ 去伊朗旅游有什么当地习俗需要注意的
当地的风俗与法规:
(一)衣着:女士(学前儿童除外)须戴头巾(包括乘坐伊朗航空公司飞机期间)。穿长袖、宽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风衣,官方场合须穿颜色较深的长风衣,不得显露腿及脚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裤外出。
㈤ 爱奇艺有个综艺节目,好像是讲去各国旅游的,有一期讲的是柬埔寨吴哥窟的,请问谁知道这个节目名称
蒋勋《吴哥窟之美》
㈥ 伊朗现在有什么节目啊~~~~`
喝喝红茶吃吃方糖,伊朗没什么娱乐节目,很单调的,节日倒是很多,昨天就是。
㈦ 伊朗都有哪些特点有哪些特殊节日伊朗人有什么宗教信仰
打不死的明明,你想去伊朗留学还是旅游呢?是这样的,伊朗的全称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这个国家成立1979年,1935年以前称为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属中东国家,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从气候特点上来说,伊郎地域辽阔,主要由三种气候类型:
第一类,沙漠性气候和半沙漠性气候。伊朗国内大部分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属这种气候,其特点是干热季节长,可持续7个月,年平均降雨量30-250毫米。
第二类,山区气候。山区气候分为寒冷山区气候和一般山区气候二种,寒冷山区气候地区有40000平方公里,都在有高山的地区,包括阿尔俾斯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萨哈德高峰和萨巴朗高峰,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500多毫米。一般山区气候地区3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降雨量250-600毫米
第三类,里海气候。里海地区是一狭长地带,地处里海与阿尔俾斯山脉之间,年平均降雨量600-2000毫米。
先在将它的节日归类:除了正常的周四、五休息外,现把其它的休假日归纳如下
2007年1月8号 (圣人默罕默德宣言日)
2007年1月29号 (纪念伊玛姆侯赛因)
2007年1月30号 (纪念伊玛姆侯赛因)
2007年2月11号(伊斯兰革命胜利日)
2007年3月10号 (纪念伊玛姆侯赛因)
2007年3月18号 (圣人默罕默德逝日)
2007年3月20号 (伊玛姆仁扎逝日)
2007年3月21号-3月24号(伊朗新年)
2007年4月1号(伊斯兰共和国胜利日)
2007年4月2号 (踏青日)
2007年6月4号(霍梅尼逝日)
2007年6月5号(纪念世界生存日)
2007年6月18号(先知女儿海蒂杰逝日)
2007年7月28号(伊玛姆阿里诞生日)
2007年8月11号(默罕默德被指派圣人纪念日)
2007年8月29号(伊玛姆梅赫迪诞生日)
2007年10月3号(伊玛姆阿里逝日)
2007年10月13号(开斋节)
2007年11月6号(伊玛姆加珐邵德逝日)
2007年12月29号(圣人默罕默德宣言日)
2008年1月19号(纪念伊玛姆侯赛因)
2008年2月11号(伊斯兰革命胜利日)
2008年3月8号(纪念伊玛姆仁扎逝日)
2008年3月19号(伊朗国庆节)
最后,伊朗人信仰回回教,即伊斯兰教。打不死的明明,希望以上答案能帮助到你。
㈧ 有一个节目去世界各国边走边拍,去过印度、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叫什么名字
我是广东人,接触港澳台的新闻媒体比较多,电视台关于拍摄旅游的节目也很多。大部分都是跟饮食相关的,也有汽车媒体的旅游节目,也有用看面相,看风水为题材的旅游节目。但针对你的问题,我觉得香港媒体的“向世界出发”为你推荐比较合适。“向世界出发”里面的角色都是叱咤风云的香港明星,拥有无数的粉丝,被无数人青睐,也有一些过气的歌星,着名演员。他们一边像导游一样的旅游,给电视观众介绍异国他乡的风光,一边在一些象征性的景点说出他们的人生观点,个人经历,奋斗史…。总之,我觉得这是一部很有意义的,超凡脱俗旅游节目,你有兴趣的话,我十分推荐给你观看。
㈨ 旅游节目的定义解析
电视旅游节目是指利用电视媒介给大众提供以旅游行业各个方面发展变动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传播内容的电视节目。现如今随着旅游节目呈现新闻报道、真人秀、专题片等多种表现形式,电视旅游节目也逐渐具备人文类节目的特点。现如今,电视旅游节目大体上可以分为服务、娱乐与审美三大功能。
电视旅游节目可分解为三个词语来解读,电视作为旅游传播的平台,与其他传播形式比较,有其自身的媒介特征。现如今,中国旅游业的信息传播处理方式对平面媒体和旅行社等传统方式依赖程度仍然很高。例如,各类画册、导游指南,或者游客直接向旅游公司、旅行社问询。‘纸质媒介便于保存,携带方便,文字部分给读者预留更大的想象空间,图片可以让一读者对景区、景点有更直观的了解,但它只具备平面阅读的功能。而各类旅游网站,可根据个人爱好在网站上点击设计出游方式,突出互动性与自主性,最后将定制方案交给旅行社实行,但与其他媒介比较,网络的受众接触率低,部分内容时效性不强。而且上网安排旅游计划并非大多数人的选择。广播只具备听的艺术,它所展现的旅游产品会和现实有一定差距。因此,电视旅游节目创作需要针对电视的媒介特性,充分体现电视的传播优势。
旅游作为传播的内容指向,因为具有不可移动、不可异地消费、不可储存等特征,决定了它在市场上表现为信息形态。现代的旅游学理论认为,旅游业是典型的信息依赖性产业,信息量不充分,信息渠道狭窄都可能对该产业发展造成阻碍性影响。如果将旅游业进行细分,可以有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旅游消费、旅游行业行规、旅游市场管理、旅游心理、旅游文化等多个方面。旅游作为一种大产业,可以为电视传播提供丰富的可持续性资源。从受众角度讲,旅游是一种生命体验,应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多重关系。
节目则是表现形态,着重于研究如何将电视节目与旅游行业深度结合,通过多种表现形式满足受众的需求。事实上,人们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的认识,已经从经济角度扩展到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视野。旅游消费实质上是精神消费、文化消费。观众收看电视旅游节目的目的与自己的旅游愿望和动机有很大关系,极可能通过节目传播促使旅游行为的产生。可见,现代旅游的发展渗透了大众传媒的参与性结果。电视旅游节目制作人员应充分了解目标观众的心理,“旅”是行程景观,“游”是生活方式和人文品质,结合旅游消费行为的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视节目。
㈩ 中国游客被伊朗女孩带回家,一家人都想她嫁给他 是什么节目
马可.波罗在中国的经历
年马可.波罗与父亲尼古拉(Nicolo)和叔父马赛(Maffeo)同行﹐沿丝绸之路﹐前往忽必烈官廷。年(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夏季﹐波罗一家三人到达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元上都开平府(Chemeinfu﹐为元帝夏季驻地)﹐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在多伦﹐他们一面欣赏草原上的美景﹐一面等待中国皇帝召见的消息。不久﹐消息来了﹐忽必烈(Cublai)大汗将在大都接见波罗一家。忽必烈盛情款待他们﹐把他们视为罗马教廷派来的使者﹐他尤其喜欢少年英俊的马可。因为在中国停留的一两年内﹐马可已学会了蒙古语﹐可以与忽必烈大汗直接交谈﹐而在交谈中又显露出机敏。波罗一家三人被邀请留居中国﹐马可.波罗最得器重﹐被委以要职。忽必烈首先让马可熟悉及朝廷的情况﹐然后要他以钦差身份去巡视全国﹐回来汇报。这样﹐马可获得了在中国游历的机会。
他的游历主要分四个时段﹐分别是﹕
一、 奉使云南(-年)
奉使云南的路线﹕大都→太原→河中→成都→建昌→大理(云南)→缅甸 (请详阅附图﹕“马可波罗奉使旅行路线” )
公元至年间﹐马可.波罗第一次巡视中国南方﹐目的是奉使云南。他从大都出发﹐经过了山西﹑陕西﹑四川﹑川藏少数民族聚居处﹐到达了云南﹐并到过缅甸北部。以下撮录并转译了他对中国山河景色的记述﹕“若在秦晋交界处渡过黄河﹐可看到龙门天险﹔进入关中﹐有积淀古文化﹔在蒙古安西王官﹐有壮丽无比的建筑﹔在长安﹐人们可以领略古都风采﹔若攀越秦岭至汉中﹐可体会山路的险峻与中国交通设施的精巧﹔要去到四川﹐要经“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在四川首府成都﹐可见密集的人口﹐繁忙的商业﹔由成都经过建昌藏族人居地﹐便到云南﹔在云南﹐处处可见崇山峻岭和奇丽风光。”他将沿途见闻记下来﹐把中国描绘成一片康乐、繁荣的国土﹐他这样形容道﹕“一路上有的是为旅客而设的上好旅馆”、“幽美的葡萄园﹐田野和花园”。马可还从云南到了缅甸﹐看到缅甸王组织起数百头大象的军队向蒙古人进攻﹐可是被蒙古骑兵用密集的弓箭所击败。为此﹐他认为中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以上的记述﹐俱表达了中国西部绮丽的景色。
二、 扬州任职(-年)
奉使扬州的路线﹕大都→涿州→徐州→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苏州→杭州→福州→泉州 (请参阅附图﹕“马可波罗奉使旅行路线”)
第一次巡视南方的汇报使忽必烈十分满意﹐以致他返回大都后两年﹐又被派去巡视中国的东南方。他发现这一次旅行的交通条件极好﹐因为从到杭州这多公里﹐由一条人工大运河所联系。他顺运河乘船南下﹐运河两岸整齐、茂盛的农田令他心旷神怡。登了岸后﹐由淮安至泉州的一段路程﹐马可.波罗看到的是南宋时期有了重要发展的中国江南。城建设的规模﹐街道的整齐﹐商品的丰富﹐人口的密集﹐交通的便利﹐对于他来说均是前所未闻的。马可.波罗这一次出游南方﹐所经城不下数十个﹐然而﹐他对杭州的描述最是细致入微﹐包括了衣、食、住、行四方面。马可这样形容道﹕“杭州的面目清秀、仪表漂亮﹐并且由于杭州出产大量的丝绸﹐所以当地居民大都混身绫罗﹐遍体锦锈。当地各种猎物非常丰富﹐如大赤鹿和野兔﹔而城中屠宰场数目极高、每天宰杀的家畜也极多﹐以供应富人、大官们下饭之用﹔一年四季﹐场上都有种类繁多的蔬菜和水果。杭州的﹐建筑华丽﹐雕梁画栋﹔他们对于装饰艺术及富有想象力的解筑物有极大的爱好﹐所以﹐在这方面耗费的钱财,是极其可观的。在湖上有许多游艇和画舫﹐每一只画舫﹐都是油彩斑斓、五光十色的﹐而船身的两侧均有窗户﹐可以随意开关﹐便于游人坐在船内、倚窗眺望﹐饱览沿途的湖光山色。”以上四方面的描述﹐都反映出中国的富蔗、繁华。
或许是他对忽必烈汇报的情况表现出他对中国江南地区的兴趣﹐忽必烈派他做了三年扬州总督﹐管理围绕扬州的二十四个县。这就是说﹐让他管理中国古代最大的商业城。马可.波罗把扬州形容为:“它是如此巨大、兴旺,周围有二十四个城都依附于它。而这些城一个个也都是非常富庶发达的。”
三、奉使印度(-年)
随后,他还去了越南、爪哇(Java)、苏门答腊等地,还可能到过斯里兰卡(Sri Lanka)和印度。但这些旅程在马可的记录中未有详细提及。
四、 回国﹐由大都至泉州出海 (-年)
在中国任职17年后﹐波罗一家开始想念久别的故乡﹐恰好伊利汗国的阿鲁浑 大汗(Argon)的蒙古籍妻子卜鲁罕(Bolgana)死了﹐依照蒙古族的惯例﹐阿鲁浑王必须再娶一个蒙古族姑娘做王后。阿鲁浑大汗派人到大都来选中了17岁的阔阔真(Cocacin)公主﹐不过﹐为了避免丝绸之路那艰苦的旅途生活﹐伊利汗国使臣要求从海路返波斯(Persia,今伊朗)。护送阔阔真公主的蒙古王爷要求马可波罗一家人同行﹐因为他们有丰富的航海经验, 而忽必烈亦准许他们完成使命后回家。年夏天,他们从中国东南部的福建泉州港出发。当时护送团有六百馀人,分乘十四艘四桅帆船,定什三个月后扺达爪哇(Java)﹐再绕马六甲海峡在苏门答腊(附图中译作苏木都剌)和印度停留﹐两年后扺达波斯之忽里模子港(Hormuz)。不料那时阿鲁浑大汗已逝世﹐阔阔真公主便嫁给阿鲁浑的儿子合赞(Kasan)。波罗一家完成了使命﹐他们便由波斯的商业城镇帖必力思(Tabriz) 走到特烈比宗德﹐然后乘船去了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今伊斯坦布尔)﹐在公元年左右回到威尼斯(enice)。(详细路线请参阅附图﹕“马可.波罗旅行中国路线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