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强硬派是什么意思

伊朗强硬派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8-19 17:00:07

A. 伊朗核问题最近又硝烟四起,请问:为什么以色列国家计划要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

伊朗的一切强硬举动实际上都是针对以色列的,怎么可能不管以色列P事。。。
以色列在二战结束前都没有自己的国家,是西方国家控制联合国,强行把巴勒斯坦的土地分出来给以色列建国的。以色列是犹太教,和西方国家的天主教,基督教都是一系的,以色列实际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的代表。
而以色列的对立方就是中东的众多伊斯兰国家。直接受害的巴勒斯坦是伊斯兰教的,而且耶路撒冷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城。以色列建国的当天就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伊斯兰国家组建阿拉伯联军进攻以色列,但是战败。以色列才得以建国。中东战争爆发了5次,可以看出以色列和周围的伊斯兰国家关系有多差。
伊朗因为以前曾今是亲美统治,所以没有参加中东战争。但是现在的伊朗已经是伊斯兰教为主题的伊斯兰国家了,内贾德就是传统的伊斯兰教强硬派。所以也就成为了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主要国家。自然站在以色列的对立面。。。如果爆发第6次中东战争,不出意外,将是伊朗核以色列之间的战争。
以色列虽然国家不大,但是几十年都在打仗,军事想差都不可能。5次中东战争,虽然经过有很大不同,但到最后基本都是以色列获胜,可见以色列的军事实力。而伊朗的军事实力也有一些,但是预计难以和以色列抗衡,毕竟诸如埃及之类和伊朗军事实力相近的国家都在中东战争中输给了以色列。毕竟以色列背后有美国撑腰。

B. 伊朗大选结果出炉,超级强硬派总统上台,将亲华抗美进行到底,你怎么看

据路透社6月19日报道,伊朗总统大选结果公布,莱西以支持率62%获得总统大选,变成伊朗新一届美国总统,将要卸任的美国总统鲁哈尼对新美国总统表述了庆贺称“我庆贺人民的选择”。

依据半岛电视台报道称,跟莱西市场竞争的别的三位侯选人的团体票也比不上他多,三位侯选人现阶段也对莱西表述了庆贺。

据新闻媒体,现阶段伊朗与美国中间紧紧围绕伊核协议的巴黎商谈早已贴近序幕,根据各层面的考虑到,美国表明将撤销对于伊朗的绝大部分封禁,因而,在莱西上台后,美伊关系将有一定的缓解。可是,伊朗所遭遇的内忧外患的局势将有一定的转好,可是,对立很多年,美伊彼此整体对立的趋势不容易产生实际性的更改,伊朗亲俄、亲中,协同中国俄罗斯抵抗美国的现行政策短期内内不容易产生变化,而作为非常强硬派的莱西上台后,极有可能会将“亲华抗美”开展究竟,这恰好是美国所担忧的,欧美国家更期待一个亲密接触西方国家的伊朗美国总统上台。

C. 伊朗是什么政体

伊朗的政体是政教合一。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

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还有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2015年7月14日,经过多年艰苦谈判,伊朗核问题最后阶段谈判终于达成历史性的全面协议。伊朗承诺永不寻求获取核武器,并称赞伊核协议是“历史性时刻”。

2017年9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最新旅游禁令,伊朗在新版旅行禁令名单中。

(3)伊朗强硬派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美国《华盛顿季刊》日前发文称,由内贾德领导的伊朗,其军队的势力再日益增大。1978-1979年伊朗革命形成的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政治体制受到严重挑战。

自1989年起,每年的6月4日,伊朗政府都会举行隆重仪式,缅怀该国前最高领袖霍梅尼。2010年,伊朗革命卫队首次负责组织纪念活动。霍梅尼的孙子教士哈桑登台进行布道演说,但是被政府支持者们发出的阵阵嘘声轰下了台。

哈桑的遭遇展现了伊朗的统治基础已经改变。伊朗的正式国名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属政教合一政体。其最显着的特征就是以神权作为统治基础。但是,现在军队的势力越来越大。

2009年6月,伊朗大选时众多抗议示威和激烈争斗表明了充满生气的伊朗国民很希望公平选举,但是伊朗现在已是军队领导的体制了。

从这个角度上讲,6月12日的大选引发的政局动荡可以看做是改革派和强硬派争斗的结果,也可以说是由内贾德领导的事实上的“军事政变”,改变了1978-1979年伊朗革命带来的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政治体制。

D. 伊朗核问题

伊朗为啥就不能拥有核武器?

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北区,紧靠ALBORZ山脉的山丘地带,巨大的悬铃木遮掩着数十座精致的小别墅。与吵闹、脏乱的市区相比,此地空气清新,静谧,是为德黑兰的高尚住宅区。 云集于此的商贾巨富们早已习惯了令他们愤恨不已的现象:管理这个国家的宗教领袖和毛拉们渐次搬到了他们的隔壁,而且看样子会一直待下去。

前最高领袖霍梅尼是最早搬进来的人之一。他曾住在离涅瓦兰宫(NIAVARAN)仅几百米远的宅子里。随后,这个伊斯兰共和国的众多高官们也相继涌入。如今,哈梅内伊的继承人们也住在这儿,四周公园众多,警卫森严,就像一副盾牌,将他们与外界的现实和压力一概挡在门外。

此地的居住结构反映了伊朗的权力架构。随着行李搬运车的来来往往,伊朗政权构成的变化和权力的此消彼长便一览无余。譬如,伊朗前总统哈塔米去年八月离职,最近就把家从靠近萨达巴德宫(SADABAD)的地方搬到了更靠南的地区。对这位失败的改革者来说,搬家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下台”。然后,新上台的总统、苦孩子出身的内贾德便搬进来了。

内贾德上台后,对内,依靠严厉治理腐败和节约行政开支两道“交叉火力”,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对外,则首先用类似“将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的狠话给全世界一个下马威,然后开启由国际原子能机构贴的核封条,与美欧几个大国针尖对麦芒,腰杆挺得极硬。“我们当然有发展核武器的权利。”内贾德代表的伊朗强硬派说。

如果作一下换位思考,伊朗的确有权拥有核武器。不错,它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字国,根据该条约,它只有权利进行旨在和平目的的铀浓缩活动。但是全世界国家是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凭什么你美国、以色列可以有核武器,可以用它威慑控制别人,同时又以一纸条约禁止别人拥有核武器?凭什么你美国人可以在中东核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

事实上,尽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一再声明“无意拥有核武器”,但这个雄心勃勃的伊斯兰共和国打心眼里是想要原子弹的。一旦拥有核武器,就将有助于它实现地区霸权,并打破中东现有的地缘战略和政治格局。 强权之路 不管美国人愿不愿承认,如今的伊朗早已不是所谓的“失败国家”。实际上,这个什叶派穆斯林治下的神权国家正在地区霸权之路上春风得意,步子走的很不错。这还不算它拥有和发展核武器的能力。

首先,伊朗是伊拉克战争中的真正赢家。伊朗人喜欢抱怨以色列的核威胁,但他们在中东地位的强大程度事实上已经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预想。它最近在周边的阿拉伯邻居中赢得了相当大的影响力。甚至在英国人控制下的伊拉克南部,德黑兰的代理人也已经控制了警察部门和当地政府机构。

阿赫迈迪-内贾德先与叙利亚签了双边防务协议,然后在大马士革相继会见了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者组织的头头脑脑。通过它支持和资助的黎巴嫩真主党,伊朗将其影响力扩展到了地中海沿岸。真主党在黎巴嫩议会拥有多席,直接影响着黎国政局。

最近,哈马斯在巴选举中的胜利也让伊朗和内贾德尝到了多年投资的甜头。早在1990年12月,哈马斯数名高官访问德黑兰后,这个由亚辛创立的抵抗组织突然开始收取异常慷慨的经济资助。尽管德黑兰每年为此花费数百万美元,但它却在与以色列一墙之隔的地方,拥有了一个牢靠的盟友。 拥有核武器将在实际意义上保证德黑兰的地区霸权。事实上,它已经在纳坦兹(NATANZ)、伊斯法罕(ISFAHAN)和其他地方的核设施中建造了必需的部件。而且,伊朗统治者们心里也很清楚,国际社会将对此毫无办法。西方人不得不承认,伊朗人甚至比朝鲜人更善于玩自己的游戏。他们今天揭去国际原子能机构盖的封条,明天就可以玩一个调和游戏。伊朗人会说,好吧,你美国和西方不跟我谈,我可以跟提出“在俄罗斯进行核浓缩”建议的俄罗斯人谈。“为什么不呢?我们又不会有什么损失。” 还有没有选择?

与此同时,西方正在重新考虑它的选择。军事打击听起来怪吓人的,但就目前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可能性。实际上,英国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JACK STRAW)也不止一次地说,类似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打击是“难以想象”的。 目前只有联合国安理会可以对其进行经济制裁,但很可能会被咱们中国否决,因为中伊未来的一揽子能源合作高达1000亿美元。 现在,西方的专家甚至不能确信伊朗能在核武器之路上走多远。国际原子能机构掌门人巴拉迪博士不情愿地承认,他自己对伊朗人的核武器努力也是一筹莫展。

“我们不是上帝,毕竟人心隔肚皮啊。” 如今,所谓的欧洲三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已经输掉了第一轮,伊朗重新启动了核浓缩计划,于是它们便伙同美国人试图将这一争端由原子能机构移至联合国安理会框架内解决。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伊朗人已经清楚地表明了他们要做什么,怎么做。不但要将铀浓缩到“工业等级”,还要驱逐在伊朗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者。

现在看来,要外交解决这一冲突,最好的机会或许出现在俄罗斯的提议中。根据该提议,俄罗斯将向伊朗未来的核电站提供核燃料,并负责回收废弃的燃料棒。而伊朗政府作为回报,会放弃它的核浓缩计划。 上周,伊朗的首席核问题谈判代表访问了莫斯科,据说,其对俄罗斯这一提议的态度已经比伊朗政府之前的态度“通情达理”多了。同时,我们中国也对这一建议表示欢迎,德国外长根舍也认为这一方案“有道理”、“很现实”。 BUSH和BUSHEHR 美国人的心态充满矛盾。他们也希望有个折中的解决方案,但却对特工出身的普京总统充满警觉。

事实上,小布什早就指摘过普京,说他跟伊朗领导人“穿一条裤子”。比如,正在建设的、波斯湾附近的布施赫(BUSHEHR)核反应堆就出现了俄罗斯专家、工人的影子。俄罗斯人还帮助德黑兰发展现代空防系统,援助它的导弹研发工作,并将之布防在伊朗所有的核设施周围。 现在,俄罗斯反而对调停人的角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俄乌天然气之争让俄罗斯形象大跌之后,它正试图借助伊朗核危机来与美国和西方重新搞好关系。 但是,普京在“BUSH和BUSHEHR”之间左右为难。一边是轻易惹不得的西方反伊联合阵线,一边是俄罗斯在伊朗的经济和地缘战略利益。

很显然,伊朗在普京的地缘政治版图中至关重要。而且,随着莫斯科与德黑兰在石油、天然气和军火贸易等方面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之时,两国的裤子会“越穿越多”。据预计,未来俄伊的双边贸易额将会上升到200亿美元。 不管怎么说,这场危机的到来,还是为克里姆林宫预留了一个相对舒服的角色。一方面,西方需要俄罗斯帮忙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危机的持续发展势将动荡全球市场,并引发油价上涨,而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从中捞的好处可想而知。

如今,内贾德在对以色列和美国多次口无遮拦地“狂批痛骂”之后,似乎想喘口气了。最近,伊朗原本计划举办的一场关于“种族灭绝大屠杀”是否真的存在的国际研讨会,也暂时搁置一边。 内贾德在德黑兰北区的别墅住的很舒服,但这位被西方讥为“暴发户”的新总统却跟他周围倾向西方的商贾巨富们没多少共同语言。“我们这是怎么啦?”一个富有的地毯商的妻子说,“世上没有人再同情伊朗了。一些人嘲笑我们,而另一些人则害怕的要命。” 但是,内贾德与住在该区的特权阶层居民们——包括IT经理人、医生、画廊业主、国有企业的高级经理人等等——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他们坚持认为,和平利用核能是他们的国家权利。事实上,内贾德的许多新邻居都把伊朗拥有核武器视作理所当然。他们会说,“我们当然有权拥有核武器。我们的三个邻居都有核武器,我们为什么不能有?”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西方诸国将不得不眼看着伊朗爆出自己的蘑菇云,就像他们无奈地纵容以色列一样。

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核技术大部分从与当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与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
1980年与伊朗断交的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同年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划,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动,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突击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
在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为充分利用核能资源,伊朗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其核能发展计划,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一个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
目前,伊朗核计划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即核燃料循环系统建设阶段。这个系统建成后,便可为伊朗的核电站和研究机构提供燃料,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浓缩铀的丰度,使伊朗能够获得武器级高浓缩铀。
有资料表明,伊朗已在其中部发现铀矿资源,并正在建设基于高速离心机技术的浓缩铀设施,为建成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做准备;伊朗南部布什尔核电站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已经建成;伊朗还在建设重水反应堆,这将使伊朗能够更有效地从核废料中获取金属钚。根据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情报,伊朗目前已经迈进了核门槛,但还未能获得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武器级浓缩铀或钚。
伊朗前总统哈塔米2003年2月9日发表电视讲话时宣布,伊朗已在雅兹德地区发现铀矿并已成功提炼出铀,伊朗将开采铀矿并将建设铀转换和铀浓缩设施,以便建立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
伊朗方面2003年10月透露,德黑兰核研究中心曾进行钚回收试验。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伊朗已经分离出100克的钚。

2004年9月21日,伊朗副总统兼原子能组织主席拉扎·阿加扎德说,伊朗已开始将37吨“铀黄饼”(即铀矿料)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试验。
今年1月1日,伊朗宣布已经开发出用“混合澄分”法从铀矿石中提取铀浓缩所需要的“铀黄饼”的技术。该技术使伊朗朝自主建设核燃料循环系统迈进了一步。
铀浓缩是生产核燃料的关键环节。伊朗2003年10月中止了铀浓缩活动,2004年11月中止了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外围活动。但2005年8月,伊朗又重新启动作为铀浓缩准备阶段的铀转化活动。

“报告”与“提交”

决议在措辞上,采用“报告”安理会,没有采用“提交”安理会。这两个词性质迥异。

外交人士认为,“报告”安理会这一措辞是“软的一手”,仅说明伊朗核问题升级迈出了半步,显然留有回旋余地,旨在对伊朗保持压力,底牌仍然是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若是“提交”安理会讨论,则表明伊朗核问题完全升级。

但伊朗此前多次表示,把伊朗核问题向安理会“报告”和把该问题“提交”到安理会,并没有什么区别。

安理会介入

与IAEA理事会会议通过的前9个相关决议相比,这个决议首次让安理会牵涉进来。这表明,在努力寻求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同时,开始出现了“硬的一手”:安理会有可能介入。

美国驻IAEA大使舒尔特威胁说,伊朗正面临一个重大抉择:是合作还是对抗。

伊朗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继续坚持现有立场还是进行妥协的两难抉择。伊朗在未来一个月的行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围绕伊朗核问题的外交走向。

3月的关口

IAEA理事会将于3月初再次举行会议,听取总干事巴拉迪关于伊朗核问题及其有关决议的实施情况的报告,以决定下一步行动。因此,从现在到3月初的外交斡旋,将是伊朗核问题妥善解决的一个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关口。

会议决议要求伊朗停止恢复包括研发在内的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并与IAEA充分合作。换言之,伊朗必须把1月10日揭掉的核封条自己再贴上去,否则安理会虽目前不采取行动,3月份IAEA理事会会议就可能要求安理会采取行动。

关于以色列的插曲

在决议草案的谈判中,埃及希望在决议中加入“解决伊朗核问题有利于建立中东无核区”的条文。

这一条文针对的显然是被怀疑拥有核武器的美国盟友以色列,因此遭到美国强烈抵制。

经过磋商,美国最终同意将条文改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不是“核武器”,使条文看起来不像是仅仅针对以色列的。

■各国反应

中国投赞成票

中国在IAEA理事会的表决中,投了赞成票。

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吴海龙说,通过这个决议并不意味着伊朗核问题马上会提交安理会,而且决议并没有要求安理会马上采取行动。他希望本次会议的审议结果有助于缓解当前在伊朗核问题上出现的困难局面,也有助于各方寻求和增进解决该问题的共识。

美德表态强硬

美国国务卿赖斯、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和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4日分别发表声明,对IAEA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安理会报告表示欢迎。但英、德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外交途径的结束。态度最强硬的是美国总统布什和德国总理默克尔。

默克尔4日将伊朗核计划比作纳粹早期的威胁,说在希特勒上台时,世界各国低估了纳粹的威胁。

布什4日发表声明说,伊朗核问题被提交安理会表明“国际社会决不允许伊朗政府研制核武器”。

俄印安抚伊朗

俄罗斯和印度投赞成票后,并未忘记安抚伊朗。

俄外交部发言人卡梅宁4日说,俄对IAEA决议感到满意,俄有关在俄境内建立俄伊铀浓缩联合企业的建议仍然有效。

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5日表达了俄欲避免对伊朗制裁的态度,并说这场核危机应力争在IAEA内解决。

印度外交部也发表声明说:“我们投票赞成决议,绝不应被解读为背离了我们和伊朗传统的亲密友好关系。”

■全景观察

决议前 多瑙河畔的无烟战争

今年1月10日,伊朗宣布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为此,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在伦敦先后两次举行会谈,协调立场。

有媒体认为,伦敦会议已为2月2日在维也纳召开的IAEA理事会会议定调,但在这座多瑙河畔的城市中,外交角力远比预想的激烈和复杂。

2月1日,欧盟散发了决议草案,并开始争取会议高票甚至一致通过该决议草案,从而给伊朗施加巨大的外交压力。

但理事会35个成员中,委内瑞拉等16个成员属于不结盟运动,大都站在伊朗一边,从一开始就对欧盟的决议草案提出异议,比如,将“报告”改为“告知”、不立即而是到下月报告安理会等。

4日,委内瑞拉要求对决议草案表决,达到了让欧美希望的一致通过泡汤的目的。

当日上午35个成员以27票赞成、3票反对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决议。投反对票和弃权票的国家都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可见,表决时各方角力仍在继续。

决议后 对俄建议态度又变

俄罗斯去年12月底向伊朗建议,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以在澄清国际社会疑虑的基础上,确保伊朗的合法核权益。

3日,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副秘书瓦伊迪发出警告,如果IAEA理事会把伊核问题报告安理会,伊朗将不再考虑俄罗斯提出把铀浓缩项目转移到俄境内的建议。

4日,IAEA的决议通过后,瓦伊迪在维也纳说,俄罗斯关于在俄境内建立俄伊铀浓缩联合企业的建议已不再有意义。

5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说,尽管出现了新的形势,伊朗仍将按计划与俄就其提出的核问题妥协方案继续磋商,原定本月16日与俄的磋商仍将进行。

报告前 “谈判大门依然敞开”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5日还说,将伊朗核问题报告到安理会不会吓倒伊朗,这种举措给“另一方”带来的损害会更大。

他说,伊朗将继续坚持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IAEA相关法规的框架内与该机构合作,继续坚持通过对话来解决伊朗核问题,“谈判的大门依然是敞开的”。

美联社说,这次阿塞菲转变态度是否意味着伊朗开始调整策略,以应对其核计划引发的危机,目前尚无法确定。

报告后 安理会究竟会怎么做

外交人士认为,虽然IAEA把伊核问题报告安理会,但在3月6日总干事巴拉迪向机构理事会会议报告伊核问题前,安理会不会采取行动。这也为在IAEA框架内斡旋伊核问题提供了空间。

一名了解伊核问题的欧洲资深外交官说,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普遍同意,如果伊朗在3月6日以后态度仍然强硬,安理会将缓慢增加压力。安理会第一步可能敦促伊朗遵守决议。

其他一些外交官认为,安理会可能低调对待IAEA的报告,最多发表声明予以承认。相当一段时间内,安理会不会考虑对伊朗实施武器禁运等制裁措施

E. 伊朗前总统内贾德称绝不会签署伊核协议,他为什么这么说

伊朗长期遭受美国的打压,在美国的压力下,与美国签定了伊核计划,规定要求伊朗方面不能进行核武器的研究。同时美国和西方国家,不在对伊朗实施打压,这样一来,伊朗的经济得到发展,从而大力扶持中东国家,来打击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势力。


这样的打击使美国撕毁了伊核协议,同时也恢复了对应的打击,而作为强硬派的内贾德却对这个协议称反对,但是伊朗最希望民主党派能够在选举中获得胜利,虽然强硬派能够团结伊朗人民的坚强意志,但是伊朗民众单方面受苦。

F. 鲁哈尼时期,伊朗国内政要对美国的态度

最高精神领袖决定着伊朗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一般外界猜测哈梅内伊的对美政策是既不寻求积极对抗也不寻求妥协的务实主义。

伊朗军方则是强硬派,内贾德时期的伊朗是典型的强硬派对美政策,并且在鲁哈尼上台之后便一直指责鲁哈尼的外交政策,通常其更加倾向于同美国对抗,在核谈判问题上也不是太积极。
伊朗议会本身是一锅大杂烩。
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是一个特殊的机构,虽然在媒体上不怎么知名,但是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拉夫桑贾尼为该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负责协调三权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政治意见上的平衡。拉夫桑贾尼同现任总统一样有改革派倾向,试图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并希望借此使伊朗的经济收益。

G. 伊朗国内的强硬派,为何一直受到伊朗最高领导人的打压

伊朗国内目前的状况堪忧,所谓的伊朗最高领导人打压强硬派无非是两个党派之争,伊朗总统代表的是伊朗国内的温和派而伊朗的精神领袖则代表着伊朗的强硬派,两个派别之间的想法一直都不一致,主张也不一样,而现在由于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并在之前主动单方面撕毁了乙核协议,所以现在强硬派在伊朗国内重新崛起,此时作为温和派的代表,伊朗总统鲁哈尼不得不在各个方面上打压强硬派。


在美国的步步紧逼之下,伊朗本来就不稳定的政权开始发生了更大的动荡,产生了严重的内讧,而国家在内忧外患之际还自己搞内讧无疑是很危险的,伊朗总统作为温和派的代表,既是为了打压强硬派,也是为了让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渡过难关,所以才这么打压强硬派。

H. “伊朗绝对敢跟美国老大动真格的”,这句话从何说起

“伊朗绝对敢跟美国老大动真格的”这句话说得倒是没有错,但是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政府不怕美国,而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用放狠话来在国际上给自己壮壮胆子。要说伊朗真的能打过美国吗,或许连以色列都能轻松应对,要不是离美国本土太远,而得不到真正实在的利益,伊朗早就被美国攻击上百遍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伊朗只能使用一些激进的手段,使得美国要么开战,要么迫于压力和伊朗和谈,不然就依照现在的架势,伊朗真的有可能因为国内经济问题而使得政权覆灭。而放狠话也是伊朗对外释放的信号之一,在明眼人看来,这不过是外强中干而已。

阅读全文

与伊朗强硬派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多少年 浏览:856
如何检测印度疫情 浏览:799
为什么伊朗北部人口那么多 浏览:467
印度有哪些国宝级男角色 浏览:473
没有qq微信怎么玩和平精英国际服 浏览:526
英国硬币先令价有多少高清图片 浏览:128
越南被拉黑名单都怎么解决的 浏览:943
伊朗的山为什么不长树 浏览:698
他在中国学舞蹈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396
伊朗河流特征是什么 浏览:790
hbo为什么启用英国演员 浏览:15
中国已经进货得多少钱 浏览:827
做外贸怎么收伊朗的货款 浏览:585
英国确诊病人多少 浏览:245
越南座机号怎么拨打 浏览:179
意大利Ovo是什么意思 浏览:745
印度人如何给骆驼过节 浏览:738
伊朗主要属于什么人种 浏览:837
从印尼回国要怎么来 浏览:9
孟晚舟拘留和伊朗什么关系 浏览: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