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为什么有驻梵蒂冈

伊朗为什么有驻梵蒂冈

发布时间:2022-08-05 22:37:11

㈠ 梵蒂冈只有500多居民,为什么能和200多个国家建交

“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高地的一个内陆城邦国家。也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其国土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由于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故称“国中国”。

㈡ 梵蒂冈有没有和伊斯兰国家建交

有啊,比如,埃及、马来西亚、伊朗、等等,都已经建交了。虽然这些国家的人群中信伊教的占绝大多数,但也有一部分信基督教,那么梵蒂冈就有理由与其建交。

㈢ 瑞典是一个中立国家,为何它会有瑞士军团驻扎在梵蒂冈

虽然瑞士是永久中立国,但是瑞士军团驻扎焚帝冈的原因是16世纪初教皇受到了罗马帝国的进攻,为了保卫教皇的安全,本来189人的卫兵队最后只剩下42人,大部分都死在教堂外,这让教皇非常感动,决定今后焚帝冈只选用瑞士青年来保卫教皇。

教皇选择瑞士军团作为护卫队,不仅是因为瑞士军团救了教皇的命,还因为瑞士军团忠诚勇敢、重荣誉、骁勇善战 ,虽然瑞士成为了永久中立国家 ,但是瑞士军团依然承担作为梵蒂冈侍卫的使命。 他们的使命就像焚帝冈的神职人员说的,你们来此不是为了做肉体牺牲的英雄,是为了更艰钜的任务:为信仰的力量服务。 瑞士青年大都以加入梵蒂冈教廷卫队为荣 ,保护教皇、保护梵蒂冈一直都是瑞士卫队真正的使命。 如果大家去焚帝冈的话,千万别忘了去看看左边大门口的瑞士军团的卫兵。

㈣ 可不可以说下梵蒂冈教皇国的简介(由来、发展、现状)

他来源于意大利统一之前的罗马教皇国。
在基督教的早期,教会处于非法状态,直至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期方给予基督教合法地位。也是在此之后,由于罗马皇帝和贵族的捐赠,基督教会的财产得以飞速增长。君士坦丁大帝将拉特兰宫赠给教会,这成为教会最早收到的一笔重大捐赠。除了房产之外,在意大利本土及罗马帝国各行省,捐赠给教会的地产和财富也不断增加。不过,教会是作为私人领主占有这些土地的,并不拥有这些赠土的主权。
公元5世纪时,西罗马帝国遭到蛮族的不断入侵,导致476年被东哥特人灭亡。西罗马灭亡后,其原有领土陷入无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的基督教会组织起来,在罗马主教的治理下,逐渐成为意大利中部地区事实上的世俗统治者。
公元6世纪后,教皇国的雏形开始出现,但是查士丁尼大帝治下的拜占庭帝国对意大利展开了一系列征服活动,破坏了教皇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伦巴底人将拜占庭势力逐出意大利。虽然此时的罗马主教(教皇)在名义上还要臣服于拜占庭皇帝,但是罗马教会的相对独立使得罗马主教有资本与君士坦丁堡主教和拜占庭皇帝相抗衡,罗马主教格历高里二世甚至开除了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的教籍。
至公元7世纪,随着拜占庭帝国的衰落,罗马教会作为意大利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再度对拜占庭势力所不及的罗马城周围地区展开统治,并利用军事、外交手段(甚至包括贿赂)来抵抗伦巴底人的进攻。在罗马教会的努力下,伦巴底人停止南下,转而集中攻打亚平宁半岛北部以拉文纳城为核心的拜占庭总督辖区。728年,伦巴底国王路易特普兰德将拉丁地区的一些乡村和城镇捐献给罗马主教,这些土地(被称为“Patrimonium Petri”,即“圣彼得的遗产”)成为教皇国的立国基石。
751年,拜占庭在意大利的领土最终全部沦丧于伦巴底人之手。罗马地区(此时已经发展为罗马公国)彻底切断了和拜占庭帝国的联系。教皇司提反二世通过向法兰克人领袖“矮子”丕平大献殷勤,从而解除了伦巴底人的威胁。司提反采取了一系列向丕平示好的行动,包括批准后者废黜墨洛温王朝末代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而自立为王。司提反还封丕平为罗马贵族。作为回报,丕平率军在754年进入意大利。在此后的两年中,他平定了意大利中部和北部的许多地方,然后将其作为对教会的奉献赠送给罗马教皇。在781年,丕平的儿子查理曼大帝宣布教皇为这些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丕平奉献的土地包括拉文纳的原拜占庭总督辖区,贝内文托公国的一部分,托斯卡纳,科西嘉,伦巴底,中意大利五城(Pentapolis)地区——里米尼(Rimini)、佩萨罗(Pesaro)、法诺(Fano)、西尼加利亚(Senigallia)和安科纳(Ancona),以及其他一些城市。
丕平的献土扩大了教皇的统治区域,然而也带来一个法理上的问题:既然教皇所统治的领土是由法兰克帝国所赠,那么教皇在世俗政治中是否相应地成为法兰克皇帝的封建附庸呢?
为了提高教皇国的威望,以及打消丕平的继承人日后利用这一献土行为来控制教廷的可能,罗马教廷在750年至850年之间大胆伪造了一份被称为“君士坦丁献土”的文献(拉丁语:Constitutum Donatio Constantini;Constitutum domini Constantini imperatoris),试图宣布教皇国所拥有的土地是在公元4世纪时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奉献给罗马主教西尔维斯特二世的。该文献说,君士坦丁大帝在西尔维斯特二世通过祈祷为其治好麻风病后接受了洗礼,并在受洗后的第四天就决定将帝国都城罗马捐赠给基督教会,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旁的拜占庭营建新都。该文献还断言,君士坦丁大帝不仅向罗马主教捐赠了意大利中部地区,而且还捐献了整个罗马帝国的西半部领土,并授予教皇及其后任者对其进行世俗统治的权力。
法兰克帝国的分裂从另一方面解决了教皇国法律地位的难题。查理曼大帝死后,帝国在9世纪分裂为三部分。虽然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以法兰克国王直系继承人自居的历代法国国王往往宣布自己为教廷的世俗保护者,甚至将教廷和教皇由罗马搬迁至阿维尼翁,但是在欧洲却不再有哪位皇帝或国王可以以法兰克帝国唯一继承者的身份对教皇国提出宗主权要求。
罗马教会和法兰克人的合作在800年达到了顶峰。在此之前,像东方的君士坦丁堡教会一样,罗马教皇和罗马教会的地位(至少在名义上)是从属于罗马帝国的唯一继承人,即东罗马皇帝的。教皇和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被认为是上帝在人间的宗教事务代表,而罗马(东罗马)皇帝是上帝在人间的世俗事务代表。基督教会和人民都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皇帝,即罗马皇帝。797年君士坦丁六世被废,以及其母亲伊琳娜皇太后自立为罗马女皇(797年-802年在位),使得罗马教会有理由拒绝承认君士坦丁堡统治者的最高权威。罗马教会宣称,罗马皇帝的名义在希腊人(即拜占庭人)中已经不存在了,因此罗马教皇、所有的主教、法兰克元老元和罗马城的所有长老经过商议,决定把法兰克国王加冕为皇帝,使罗马帝国永远传承下去。
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将查理曼大帝加冕为“受上帝委托统治罗马帝国的伟大皇帝奥古斯都陛下”(Karolus Augustus a Deo coronatus magnus Imperator Romanum),神圣罗马帝国诞生(此时尚无“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名,至康拉德二世时始称“罗马帝国”,至腓特烈一世时,为了与“神圣罗马教会”的名称相抗衡,方始称“神圣罗马帝国”)。
罗马教会认为,将查理曼加冕为奥古斯都和罗马皇帝,并不是宣告西方基督教世界从此与东罗马帝国分庭抗礼。在他们看来,476年西罗马末帝被废黜,并不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是标志着罗马帝国的归一,东罗马帝国重新成为单一的、没有分裂的罗马帝国。查理曼加冕为奥古斯都和罗马皇帝,意味着罗马帝国的正统皇统从“新罗马”——君士坦丁堡重新返回罗马城。
但是,因为东罗马帝国的皇统并未就此中断,所以此后基督教世界出现了两个并立的最高统治者,一个在君士坦丁堡,一个在罗马。他们并不像过去的东西罗马帝国皇帝那样和平并立,而是彼此指责对方是僭越者,宣布自己是唯一真正而合法的基督教会和人民的领袖。从这一点来说,利奥三世通过为查理曼大帝加冕,使罗马教会(及其领地)摆脱了臣服于东罗马皇帝的从属地位。从此之后,罗马教皇成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最高宗教领袖。

㈤ 梵蒂冈这个小国家是怎么来的

梵蒂冈在罗马城台伯河西岸,留存有许多古罗马人建筑与生活遗迹。从 4世纪开始,利用西罗马帝国的衰亡,罗马城主教乘机掠夺土地。到6世纪获得罗马城的实际统治权,宣称为“教皇”,并建造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宫, 8世纪又增建加洛林宫。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矮子)为酬谢教皇协助自己夺取王位,于754和756年两度出兵意大利,打败伦巴德人,并于 756年将罗马城及其四周区域送给教皇。史称“丕平赠土”。嗣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在意大利中部出现了以教皇为君主、以罗马为首都的“教皇国”,直辖领土达 4万平方公里以上。1377年梵蒂冈宫成为教皇的主要住所。
15世纪建造了梵蒂冈图书馆和西斯廷礼拜堂、梵蒂冈城墙,16~17世纪初重建的圣彼得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规模最宏大的建筑。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意大利文艺复兴名人都参加了这些建筑的设计、建造、装饰工作,梵蒂冈收集了大量文艺复兴以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珍贵艺术品和图书文献。梵蒂冈成为罗马教皇进行政治与宗教活动的中心。
19世纪中叶,意大利开始逐步统一,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罗马教皇领地的存在受到威胁。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思想与运动的兴起,使罗马天主教会遭遇空前危机。为加强教皇权威,庇护九世(1846~1878在位)于1869年12月举行了第 1次梵蒂冈宗教公会,有欧洲及其他地区 700余名主教及高级宗教人士参加。
会议经过讨论争辩,于1870年通过了“信仰信条”,反对“现代理性主义谬论”,坚持天主教传统的教义教条,通过“教皇永无谬误”的信条,主张教皇权力神授,高于宗教会议,享有普遍而最高的宗教司法权。在会议进行时,意大利王国于1870年9月占领了罗马,宗教公会于10月休会。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把驻在罗马的军队调回本国,使得意大利王国的军队得以顺利开进罗马城,意大利的统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之后历代教宗均敌视新的意大利王国,甚至不准信徒参与意大利王国的公职。同年意大利收复教皇占据的其他地区,完成国家的统一,消灭了教皇国,教皇的世俗权力被剥夺,并被迫退居梵蒂冈宫内。
1871年意大利政府颁布法令宣布,教皇人身不可侵犯,享有外交特权,允许对外自由来往,并给予年金。但为教皇所拒绝。
19世纪,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以身为“教会的保护者”的名义出兵保护罗马城。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朗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宗。规定从同年7月起成为独立的城市国家。国名全称就叫梵蒂冈城国。梵蒂冈为永久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此条约正式解决了圣座与意大利政府间多年的纠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梵蒂冈仍按照《拉特兰协议》,保持中立,当时教宗为庇护十二世。意大利王国对意大利统一战争期间没收的教会财产进行了最终赔偿。
从法理上说,延续了11个世纪的教皇国在1929年2月11日这一天正式灭亡,由梵蒂冈城国取而代之。梵蒂冈城国拥有自己的货币、邮政、电讯及民政机构,是政教合一的体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克服教会危机,教皇约翰二十三世(1958~1963在位)于1962年10月召开了第 2次梵蒂冈宗教公会。有100 多个国家与地区的2000多名高级宗教人士参加,并邀请了其他宗教的代表列席。
大会经过4次会期〔后3次由教皇保罗六世(1963~1978在位)主持〕于1965年12月闭会。公会通过了16个文件,强调教会的作用主要在精神方面。教会被定义为“上帝的人民”,提倡关心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问题,对基督新教、东正教和其他宗教采取和解态度,强调信教自由与重视教育。对天主教主要的教义、教规仍重新加以确认,但对教会法规开始逐步修改,放宽了一些禁令和戒律。
1983年公布了修改的教会法典。
2009年1月1日,教廷宣称“意大利的法律过于繁杂,而且欠缺稳定、时常和天主教教义相违背”,正式宣布以后不再自动采纳意大利议会通过的法律。

㈥ 关于梵帝冈

梵蒂冈是一个宗教领袖制国家,梵蒂冈的元首——即教皇,由80岁以下的枢机们在西斯廷教堂内举行的教宗选举(Conclave)上选举产生的,任期终身。
教廷虽有国家型态,但其存在乃建立于全世界教友之信仰基础上,故其政治制度不同于一般国家。其中枢组织包括:
国务院(Secretariat of State):综理教廷行政,并掌理教宗之枢密事务,首长为国务院长。现任国务院长苏达诺枢机主教(Angelo Card. SODANO)为义大利籍。
国务院下设:一般事务处(掌内政)及外交处;九个圣部(Sacred Congregations):教义部、东方教会部、圣事礼仪部、册封圣人部、主教部、万民福音部、圣职部、修会部及教育部。
宗教法院(Tribunals):圣赦院、最高法院及圣轮法院;十一教务委员会(Pontifical Councils):平信徒委员会、基督徒合一促进委员会、家庭委员会、正义暨和平委员会、一心委员会、移民暨观光委员会、医疗牧灵委员会、法典条文解释委员会、宗教协谈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及大众传播委员会(以上各机关首长多由枢机担任,任期五年)。
另有事务机关:宗座财务局、教廷财产管理局、教廷经济事务局、教廷内务管理处、教宗礼仪处及分别掌理特定事务之委员会。此外,教宗为治理梵蒂冈城邦,另设有“梵蒂冈城国管理委员会”(Pontifical Commission for the State of Vatican City)。
梵国有三个法院:圣赦院、最高法院及圣轮法院
教廷(Sancta Sedes)是教宗及其顾问们在向下属的全球各地的罗马天主教会发出指令时所使用的正式名称。作为全球罗马天主教会的“中央政府”,教廷享有主权国家一样的地位,可以以主权国家的身份签订国际性条约或加入国际组织。教皇授权主教委员会负责管理梵蒂冈的日常事务。梵蒂冈的法律体系是基于教会的教规,当天主教教规不适用时,则使用罗马市的法律。
梵蒂冈可以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向其他主权国家派出外交使节,也可以接受由其他国家派出的外交使节。但是由于国家面积太小,别国派往梵蒂冈的外交使节一般都在罗马设大使馆。这样做所造成的一个有趣结果是,意大利驻梵蒂冈的大使馆是设在本国境内的。

㈦ 未与梵蒂冈建交的国家有哪些,具体名单

未与梵蒂冈建交的国家有:

1、中国:

中国同梵蒂冈无外交关系。2018年9月2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超同梵蒂冈代表团团长、教廷与各国关系部副部长卡米莱利在北京举行会谈,并签署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

2、美国:

美国与梵蒂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有关系,无外交。美国从1776年建国开始,到2004年200多年的时间里,只有短短70多年的外交关系。

不过即使在没有外交关系的时期,美国和梵蒂冈两国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媒介是美国天主教。美国与梵蒂冈之间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虽然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搀杂有宗教事务和宗教因素,美国是把梵蒂冈当作正常国家来交往的。

(7)伊朗为什么有驻梵蒂冈扩展阅读:

梵蒂冈实质上是坐落在意大利境内的国中之国和其他所有国家不同的是,这个国家境内没有田野、农业、工业、矿产资源。

国民的生产生活必需品,譬如自来水、电力、食品、燃料、煤气等通通由意大利供给。梵蒂冈建有火车站,通过862米长的铁路联结罗马城内。

这个国家没有工农业生产,也没有军队,仅有一支人员寥寥无几的警卫在负责国家的安全工作和保卫教宗的安全及参加宗教仪式。

梵蒂冈既无工农业,也无自然资源。财政收入主要靠旅游、邮票、不动产出租、特别财产款项的银行利息、梵蒂冈银行盈利和向教宗赠送的贡款以及教徒的捐款等。

梵蒂冈在北美、欧洲许多国家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其资本渗透到意大利众多的经济部门,特别是银行信贷和不动产系统,仅地产一项就达46万余公顷。黄金、外汇储备达100多亿美元。

㈧ 为什么会有梵蒂冈这个国家

公元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的区域送给教皇(教会史上称为“丕平献土”),后来成为西欧教会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意大利境内成立了以罗马为首都的教皇国,直辖领土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以上。

1870年8月,罗马爆发了反抗教皇政权的人民起义,意大利国王进驻罗马,意大利完成统一,教皇权力被剥夺,并被迫退居罗马城内西北角梵蒂冈。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 权属教皇。规定从同年7月起成为独立的城市国家。国名全称就叫梵蒂冈城国。梵蒂冈为永久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编辑本段]
政治 梵蒂冈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教宗是国家元首,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领袖。教宗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于一身。教皇自称“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教宗由参加教宗选举的枢机主教中的2/3选票选出,终身任职。枢机主教团是教宗的咨询机构。教宗的选举是梵蒂冈神圣而庄严的事情。由于教皇的任职是终身制,新任教皇的选举均在前任教皇去世后才慎重举行。新任教皇必须得到2/3以上的选票才能当选。

梵蒂冈的国徽集中说明了教皇在城国的地位。国徽的图案是:两把交叉着的天国钥匙,托着教皇登基时的帽子。这种称作“三重冠”的帽子,有上中下三层,象征着教皇拥有的神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关于“神权”,当时在西方是封建专制的灵魂,和东方的“皇帝”起一样的作用。

在梵蒂冈,一切权力集中于教皇。教皇自称为“基督在世代表”,教皇任职是终身的,不能世袭。教皇死后,有红衣主教团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选票选出新教皇。届时,各国红衣主教都奔赴梵蒂冈,聚集在西斯廷小教堂,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进行选举。如264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是1978年10月16日当选的。他原是波兰人,原名卡罗尔·沃依蒂瓦,他是四个半世纪以来第一个非意大利人教皇,登基后不久,他便为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平反昭雪,指出17世纪30年代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不公正”。
[编辑本段]
生活 梵蒂冈实质上是坐落在意大利境内的“国中之国”,和其他所有国家不同的是,这个国家境内没有田野,没有农业,没有工业,没有矿产资源。国民的生产生活必需品,譬如自来水、电力、食品、燃料、煤气等统统由意大利供给。梵蒂冈建有火车站,通过862米长的铁路联结罗马城内。这个国家没有工农业生产,也没有军队,仅有一支人员寥寥无几的警卫在负责国家的安全工作和保卫教皇的安全及参加宗教仪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梵蒂冈有它自己的一整套机构和部门。教皇的咨询机构是红衣主教团,由红衣主教、副主教和神父共145名组成。梵蒂冈和近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是世界各国天主教会的领导中心。教皇下设有教廷国务卿并设有10个圣部,每个圣部负责处理一项宗教专门任务。此外还有秘书处、法庭、专门办公室等。

有自己的货币、邮政、电讯、民政机构。在许多国家有大量的土地和投资,又有大量黄金和外汇储备,是一个庞大的国际金融托拉斯。境内有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等宫廷建筑,内有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最后的审判》和天顶画《创世纪》;梵蒂冈博物馆、图书馆与美术馆藏有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珍贵文物和艺术作品。
梵蒂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暂无外交关系。

㈨ 与梵蒂冈有外交关系的国家

梵蒂冈与175国家(地区)建立外交关系。

阿尔巴尼亚
阿尔及利亚
安道尔
安哥拉
安提瓜和巴布达
阿根廷
亚美尼亚
澳大利亚
奥地利
阿塞拜疆
巴哈马
巴林
孟加拉国
巴布达
比拉罗斯
比利时
伯利兹
比宁
玻利维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巴西
保加利亚
布基纳法索
布隆迪
柬埔寨
卡麦隆
加拿大
佛得角
中非共和国
乍得
智利
中国(台湾)
哥伦比亚
刚果(金)
刚果共和国
库克群岛
格斯达里加
克罗地亚
古巴
塞浦路斯
捷克
丹麦
吉布提
多米尼加
多米尼加共和国
厄瓜多爾尔尔
埃及
萨尔瓦多
赤道几内亚
厄立特里亚
爱沙尼亚
埃塞俄比亚
斐济
芬兰
法国
加蓬
冈比亚共和国
佐治亚
德国
加纳
希腊
格林那达
危地马拉
基尼
几内亚-比绍
圭亚那
海地
洪都拉斯
匈牙利
冰岛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伊朗
伊拉克
爱尔兰
以色列
意大利
科特迪瓦
牙买加
日本
乔丹
卡扎克斯坦
肯尼亚
基里巴斯共和国
朝鲜
科威特
吉尔吉斯共和国
拉脱维亚
黎巴嫩
莱索托
利比里亚
利比亚
列支敦士登
立陶宛
卢森堡
马其顿(前南斯拉夫的共和国)
马达加斯加
马拉维
马里
马耳他
马绍尔群岛
毛里求斯
墨西哥
密克罗西亚岛
摩尔多瓦
摩纳哥
蒙古
摩洛哥
莫桑比克
纳米比亚
瑙鲁
尼泊尔
荷兰
新西兰
尼加拉瓜
尼日尔爾尔
尼日尔爾利亚
挪威
巴基斯坦
帕劳
巴拿马
巴布亚新几内亚
巴拉圭
秘鲁
菲律宾
波兰
葡萄牙
卡塔尔
罗马尼亚
卢旺达
状态和Nevis
圣徒Lucia
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维斯
萨摩亚
圣马力诺
圣多美岛和普林西比岛
塞内加尔
塞舌尔群岛
塞阿里昂
新加坡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所罗门群岛
南非
西班牙
斯里南卡
苏丹
苏里南
斯威士兰
瑞典
瑞士
叙利亚
塔吉克斯坦斯坦
坦桑尼亚
泰国
东帝汶
多哥
汤加
千里达与多贝哥
突尼斯
土耳其
土库曼
乌干达
乌克兰
英国
美国
乌拉圭
乌兹别克斯坦
瓦努阿图
委内瑞拉
也门
南斯拉夫
赞比亚
津巴布韦

参考资料(英文):http://www.vatican.va/news_services/press/documentazione/documents/corpo-diplomatico/corpo-diplomatico_stati_elenco_en.html

阅读全文

与伊朗为什么有驻梵蒂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为什么出口不到越南 浏览:975
甘肃人在伊朗干什么工作 浏览:333
去伊朗女人准备什么 浏览:188
伊朗有多少国家支持 浏览:958
中国四大名面是什么 浏览:929
英国陆地怎么画 浏览:399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研究生论文什么时间交 浏览:991
伊斯兰自由大学在伊朗怎么样 浏览:392
中俄为什么不向伊朗卖武器 浏览:886
北斗导航和伊朗导弹哪个好用 浏览:460
cj物流在中国哪些港口 浏览:715
印尼人用什么软件复仇者联盟 浏览:80
美国推出伊朗核协议目的是什么 浏览:259
印度国歌是做什么的 浏览:259
印尼甜饼怎么做 浏览:508
伊朗击落的客机上都是什么人 浏览:620
巴沙尔和伊朗哪个厉害 浏览:911
日本人最不敢去的中国城市有哪些 浏览:191
中国怎么当猎人 浏览:821
意大利法国哪些东西值得买的 浏览: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