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篮球是什么时候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篮球
起源于美国。最初是开展于冬季和雨季的室内游戏。始于1891年12月21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在体育馆内组织学生进行的游戏。他将竹篮固定在离地高约3.05米的墙上,然后将全班18个人分为2队。游戏时各队将球投入对方的竹篮内,进球多者为胜。因游戏使用的器材主要是篮和球,故称篮球。1892年1月25日奈史密斯在《训练学校研究报告集》上介绍了"篮球"游戏方法,同年制定了13条比赛规。1893年3月11日在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举行了教师队与学生队的比赛,这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篮球赛。同年篮板、篮圈、篮网形成,每队上场人数由最初的10人逐渐减为9人、7人,1920年规定为5人。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篮球运动流传到欧洲。1950年举行首届世界篮球锦标赛,1953年起举行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中线将其分为两个半场。场地中央有一半径为1.80米的圆,用于比赛开球。篮板要用透明材料制成,横宽1.80米、竖高1.05米,底端距地面2.90米。球重600~650克。地区或国家协会也可以使用横宽1.80米、竖高120米,底端距地面2.75米的篮板。比赛时分两队,每队5人。将球投入对方球篮得2分,在三分区投入对方球篮得3分,罚球中1次得1分。全场比赛40分钟,分上半时和下半时,每半时20分钟,中间休息10~15分钟。以全场得分多者为胜。男女篮球分别于1936年和197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2. 中国男篮无缘东京奥运会,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因为中国男篮目前的竞争力太弱了,并且在小组赛的成绩非常差。
以前我们在提到中国男篮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觉得中国男人是一个强队,至少在亚洲处在领先水平。但随着中国男篮老一辈运动员的逐渐退役,我们发现目前的中国男篮处在青黄不接的阶段,年轻球员没有跟上老一辈的节奏,更没有开创未来。
中国男篮25分输给了希腊队。
在东京奥运会之前的预选赛上,中国男篮没有创造奇迹。虽然希腊队并没有这么个在场,甚至其他的很多优秀的本土学员都没有回归。但因为希腊队本身就是一个劲敌,在欧洲属于传统的篮球强队。同时中国男篮的年轻运动员也没有那么优秀,所以这场比赛在开打之前很多人就已经知道了答案。这场比赛中国男篮只拿到了80分,比对手足足少了25分,大比分败给了希腊队。
3. 伊朗参加奥运会的情况
伊朗首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
伊朗在历届奥运会获得奖牌如下:
1956年第十六届墨尔本奥运会 伊朗获得2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
1968年第十九届墨西哥奥运会 伊朗 2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
1996年第二十六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伊朗 1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
2000年第二十七届悉尼奥运会 伊朗 3枚金牌,1枚铜牌
2004年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 伊朗 2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
4. 亚洲哪国蓝球进入2021年奥运会
中国男篮最终无缘东京奥运会,亚洲区伊朗和日本将会出战奥运会。
日本队是作为东道主,而伊朗队作为在世界杯成绩最好的亚洲队入围奥运会。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中国和伊朗分别都是什么表现
当是参赛的队伍只有12支,分AB两个小组,小组前4就进八强咯。
中国队打了5场比赛,对手分别是美国、西班牙、安哥拉、德国和立陶宛
其中中国队赢了2场小组赛对手是安哥拉跟德国顺利进去八强,四分之一决赛中被立陶宛击败无缘奥运四强
中国跟伊朗没有一个小组,而且没有交手。
6. 篮球史话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 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着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以区域为主”的观念,而是“以球为主”,使防守具有集体性、积极性、攻击性和破坏性。
20世纪70年代世界强队的身高增长到惊人的程度,参加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队员,身高2米以上的多达48人。前苏联队平均身高2.02米,前南斯拉夫队平均身高1.99米,美国队平均身高1.98米。这些高大队员既有高度,又有速度,能里能外,技术全面,充分体现了“大个队员小个化”的特点。快攻成为各队进攻中首先采用的锐利武器。高空优势体现在篮下的争夺,篮板球的争抢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高超的技巧表现在传球、运球动作熟练,运用自如。投篮命中率高达50%以上,比分迅速提高,在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全部59场比赛中,有30场比赛获胜的一方得分超过100分。
在历届奥运会上,美国队和(前)苏联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7. 那些国家的篮球队进入奥运会了
美国 西班牙 中国 巴西 澳大利亚 阿根廷 这是强队
8. 伊朗国家男子篮球队
伊朗队来说,姚明无疑是最令他们敬畏的球员,在姚明退役之前的国家队生涯中,伊朗队从未在有姚明出战的中国男篮身上拿到过胜利。每次和中国队交手,姚明在内线的威慑力总是能给伊朗人致命一击。那个时候,伊朗队完全看不到击败中国男篮的一点希望。
03年亚锦赛,中国男篮以99-66轻松击败伊朗,姚明出战20分钟拿下15分,那时的哈达迪初出茅庐,根本无法和姚明对抗,只打了一些垃圾时间。05年亚锦赛,再次遇到中国男篮的伊朗队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机会,已经在NBA成为全明星球员的姚明砍瓜切菜一般在哈达迪眼前拿下29分,帮助球队以76-61击败对手。08年钻石杯,已经慢慢成长起来的哈达迪仍然不是姚明的对手,中国队以75-46大胜伊朗,姚明拿下12分。
很显然,姚明在伊朗人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毫不夸张的说,他的退役也影响了亚洲篮球格局的改变。
9. 篮球比赛是在哪一年进入奥运会的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