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马岛战争中英“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是被什么导弹击沉的
【历史图片】英阿马岛战争--英“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阿方发射的“飞鱼”式导弹击中起火(图)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6-06/13/xinsrc_47206031315040621754228.jpg
1982年6月14日,阿根廷与英国进行的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战争结束,英军重新占领该岛。1982年4月初,阿根廷和英国因地处大西洋南部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问题发生战争,战火持续了两个多月,最后以英军重占马岛而暂告一段落。 图为马岛冲突中,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阿方发射的“飞鱼”式导弹击中起火的情形。新华社发
⑵ 英阿马岛战争中,击毁英国“谢菲尔德”号战舰德战舰是
您好。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简称马岛战争(西班牙文:Guerra de las Malvinas,拉丁语族国家又称:Guerra del AtlánticoSur,译文即“南大西洋战争”,英文:Malvinas War,又称:Falklands War,译文:福克兰群岛战争或福克兰海战,部分媒体简称:福岛战争),是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被视为冷战期间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这场战争同时也创造了海上战略投送的经典战例。
贝尔格拉诺军号遭击沉后两日的五月四日,皇家海军一艘42型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遭受飞鱼反舰导弹攻击。当时,该舰正作为雷达哨戒舰部署于英国特遣舰队之先头。当其为阿根廷海军海王星式海洋巡逻机捕捉后,两架部署在火地岛里约格兰地,携带飞鱼导弹的阿军军旗式攻击机立即升空。在接受阿根廷空军KC-130H大力士型运输机的空中加油后,两机便贴着浪尖以超低空进袭。只有在50英哩处跃升执行雷达搜索并立即返回低空,在20到30英里处发射所携带的飞鱼导弹。
谢菲尔德号的同型舰格拉斯哥号导弹驱逐舰,与另外三艘位于最北方的雷达哨戒舰捕捉到了阿军机的第一次跃升,并在第一时间通报通报给了设在无敌号上的舰队防空指挥所。然而,由于当天早晨发生了一次误报,无敌号上的防空指挥所便忽略了这次的警告。这时格拉斯哥号导弹驱逐舰仍然持续监控军旗式第一次跃升的概略位置并且探测到了第二次跃升。这一次,英舰上的电战装备接收到了飞鱼导弹上寻标雷达的信号。再一次,无敌号上的将其判断为误报;无视于格拉斯哥号持续发出"手煞车"的警告。
第一枚导弹错失了亚尔矛斯号,朝向其所发射的"干扰片云" 而去。这时,格拉斯哥号导弹驱逐舰企图以海标导弹接战另一枚导弹却苦于系统故障而无法成功。防空指挥所仍然将这次警告归类为误报。
然而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却无法及时探测到来袭的导弹。由于卫星电话的使用,使舰载电战系统无法工作。舰载雷达何以未能探测到来袭导弹?为何该舰未回应格拉斯哥号驱逐舰的警告?其原因已不可考。最后,谢菲尔德号的电战系统在目视监视哨报告发现导弹尾迹的前一秒当机,该舰也没有部署任何反制手段。
飞鱼导弹击中了谢菲尔德号的舰身中段。尽管弹头引信未能启动,但大火却一发不可收拾,造成了20死24重伤的伤亡。在救援过程中亚尔矛斯号不时离开其位置对着可疑的鱼雷来袭警告发射反潜武器(事后证明,这是舰上抽水马达造成声纳的误判)。
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在数小时后被弃船,弯曲变形的残骸却持续漂流燃烧了六天之久。最后,于五月十日在接受亚尔矛斯号拖带时沉没在公海上并成为墓标。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替舰队中吨位更大,重要性更高的航空母舰顶住了致命的一击。航空母舰所遭受到的任何打击,都会迫使英国立即终止其在南大西洋的军事行动。战争的进程,在五月中旬逐渐加温。
联合国的和平方案遭到了英国的回绝;他们认为,这时的任何拖延,都会使战事无法在南半球隆隆而来的风暴来临前结束,进而导致军事上的失败。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的沉没,为英国的舆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透过BBC的报道,英国人终于知道这次福克兰"危机"不是隔空叫嚣的危机而已了。
英国特别空勤团(SAS)对佩伯岛的阿军机场实施了一次破坏。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⑶ 英阿马岛战争中,击溃英国"谢菲尔德"号战舰的战机是什么
是超级军旗攻击机,法国制造 该机主要用于舰载攻击,但是在阿根廷用在陆上 击沉该舰用的是法国飞鱼导弹 5 月4 日,阿军“海王星”侦察机发现英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便召唤2 架“超级军旗”攻击机前去攻击,“超级军旗”采取距海面5 0 米高度超低空飞行以躲避英军的雷达,在距英舰4 6 公里处突然升到1 5 0 米仅用3 0 秒打开雷达锁定英舰发射2 枚A M —3 9 “飞鱼”导弹,然后急转弯同时下降到3 0 米返航。英军发现导弹来袭,舰长只来得及大叫一声:“隐蔽!”就被一枚导弹击中,随即燃起大火,尽管舰上的损管人员竭力扑救达五小时,仍无法控制火势,舰长只得下令弃舰,英军伤亡失踪7 8 人。六天后,“谢菲尔德”号在拖回英国途中沉没。这艘排水量3 2 0 0 吨,造价达2 亿美元的英国最先进的军舰被击沉,对英军的打击极大,英军吸取教训,采取各种措施防范阿军的导弹攻击。
日前各国所使用的舰载机中,除了航速超过 2 马赫的 F-14 雄猫、多任务功能的 F/A-18 大黄蜂与独树一帜的海鹞外,还有一种在近几年来常引为话题的跨音速、传统起降式舰载海上攻击战斗机--法国达索.布雷盖(DassauIt.Breguet)公司的超级军旗(Super Etendard)机。
就性能而言,超级军旗与前述三种舰载机相较,实无突出之处,但它的实战战果确较另三种战机的总和战果还丰硕。特别是在 1982 年马岛战争期间,阿根廷使用超级军旗机发射飞鱼(Exocet)导弹击沉英国船舰,使得此种原本藉藉无名的战机因而名噪一时。在随后的波斯湾事件中,伊拉克也以超级军旗机击伤或击沉不少油轮,尽管外界对战果不详,但已足以确定超级军旗机的性能绝不过于其他法制战机。
⑷ 请问伊朗是否拥有c802型反舰导弹
伊朗生产的C802反舰导弹
这样看来首先是如果事实像以色列军方所说的,那么如果从打击距离来看:以色列的这艘军舰刚好在15千米远,也就是等于是在C-701导弹的最远的有效作战距离范围内。哪怕再多500米C-701导弹就鞭长莫及啦;同时又刚好超过C-802导弹的最小发射距离可谓无巧不成书啊。另外从以色列宣称的50公斤的炸药重量来分析:看来C-701导弹的战斗部需要两倍的载弹量啊?而C-802导弹也需要将弹头载弹量只装50公斤就够用。虽然以上两种导弹都可以采取岸基发射装置,但是作为黎巴嫩真主党武装这一地区武装力量。以他的经济条件和地区武装性质我看他得到武器的来源只有一条:那就是只能从国际黑色地下武器市场购买武器。所以要得到上述先进武器的可能性是不太大而且是不太现实的。另外在以色列空军的密切监视下,无论是C-701、还是C-802岸基反舰导弹和它的一系列战斗用车辆、雷达都是一个容易被发现的地面目标。
中国向伊朗出口的武器装备
武器型号 出口时间 数量
C-801 岸对舰导弹 1987 100
C-801 岸对舰导弹 发射车 1987 8
C-802 舰对舰导弹1994-96 80
C-802 舰对舰导弹system 1994-96 10
CSA-1 防空导弹 1985-86 130
CSA-1 防空导弹 system 1985-86 6
ESR-1 监视雷达1994-96 10
歼6 歼击机 1982-88 93
歼7 歼击机 1986-88 44
歼7M 战斗机1992-94 68
海鹰-2-L 岸对舰导弹 发射车 1987-88 8
海鹰-2 岸对舰导弹 1987-88 124
红箭73反坦克导弹1982-88 6,500
红缨-5便携式对空导弹1985-88 600
红旗-2B 防空导弹 1990-93 96
红旗-2B 防空导弹 1990-93 8
沪东级导弹快艇 1994-96 10
Oghab地对地导弹 (surface-to-surface missile) 1986-91 1,000
霹雳-2A 空对空导弹 1986-88 540
霹雳-7 空对空导弹 1986-88 360
“谷灯”火控雷达1994-96 10
59式 主战坦克1982-88 740
501型装甲运兵车 1986-88 300
59-1式130mm牵引火炮1982-87 520
60式122mm牵引火炮1985-86 100
63式火炮 1983-90 800
⑸ 伊朗旋风系列导弹
你所说的“旋风”系列导弹是伊朗自行研制的一种反坦克导弹,该导弹名为toophan:波斯语是旋风的意思,因此汉语又音译为“图凡”,并且”图凡”的叫法比较广泛,而“旋风”的称呼则不多。
自1991年海湾战争后,伊朗陆军加速了研发新型反坦克导弹的进程。积累了导弹研制经验的伊朗航天工业局承接了研发反坦克导弹的任务。先研制出的反坦克导弹叫“雷霆”。它长860毫米,弹径125毫米,弹重11公斤,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程3公里,破甲厚度为400毫米。它的弹体用玻璃纤维热压而成。呈3度安装在弹体上的4片弹翼可以保证导弹飞行中的旋转。其战斗部为空心装药聚能破甲战斗部。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曾用“雷霆”反坦克导弹击穿以色列“梅卡瓦”坦克侧装甲,这为伊朗陆军有效使用“雷霆”反坦克导弹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经验。
“雷霆”反坦克导弹是伊朗陆军现役主要反坦克导弹。论战术技术性能,它有些落伍,要让它正面对付美国的抗破甲弹能力为600毫米~1米的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有些困难。然而“雷霆”也并非无所作为。“艾布拉姆斯”坦克的贫铀装甲也并非不能击穿。“艾布拉姆斯”正面抗穿甲能力相当于500~700毫米垂直钢装甲。但由于贫铀装甲重量是同体积钢装甲的2.5倍,使得成本极为高昂,这就限制了它的使用。“雷霆”可不必硬去攻击在坦克前面和炮塔上安装了1.8吨的贫铀装甲的“艾布拉姆斯”坦克正面,而去攻击其侧面,就完全可以对“艾布拉姆斯”构成威胁。
伊朗陆军自然不满足只从侧面去打“艾布拉姆斯”,于是在评析“雷霆”使用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图凡”(Toophan)即“旋风”系列反坦克导弹。
“图凡”共有3种型号。
即“图凡”—1、“图凡”—2和“图凡”—3
图凡”—1装有3.6公斤的高爆反坦克破甲弹战斗部,可穿透550毫米的常规装甲钢板,类似美国的“陶”式导弹;
图凡”—2装有4.1公斤的串行式高爆破甲战斗部,头部有探杆,可穿透带有反应装甲防护的760毫米厚装甲板,相当于装有前端探测器的“陶”2B改进型导弹。
它们射程均在3.85公里左右,飞行时间13秒。
toophan-3是伊朗第三代反坦克导弹,也是世界反坦克家族的新星。toophan-3导弹战斗部采用串联空心装药,前置空心装药用来破坏目标披挂的装甲,主装药可击穿失去装甲屏蔽的目标主装甲。以68度射角命中目标时,可穿透受反作用爆炸层保护的769毫米的常规钢装甲板。toophan-3导弹最大射程5000米,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克服战场上烟、雾、火光和背景的干扰。
toophan-3导弹的发射制导装置由反坦克导弹发射筒、热像仪、电视测角仪和激光传输器等组成。其发射制导装置较先进,采用了光学瞄准、发射筒发射、电视测角、激光指令传输、三点导向和数字化控制技术。由于导弹采用激光制导,终于甩掉了长长的尾巴。导弹发射后,射手要做的只是始终将激光瞄准点对准目标,制导装置自动发出激光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中国新的红箭9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弹体很像美国雷锡恩系统公司(Raytheon Systems Company,世界第一大战术导弹生产公司)设计的一种反坦克导弹系统。雷锡恩系统公司的产品采用发射筒发射方式、目视跟踪、有线制导,最大射程3,750米。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红箭9反坦克导弹系统与雷锡恩系统公司产品的主要差别在于红箭9反坦克导弹系统采用激光制导,制导激光波长0.9μ米。由于不再受制导电缆的限制,红箭9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射程超过5,500米。
红箭9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制导方式是"瞄准线指令制导"。现在已知的红箭9反坦克导弹系统至少有两种类型的导弹:"红箭9A"导弹系统采用"毫米波指令制导",而"红箭9B"则采用"激光驾束制导"。同时可能还有"激光指令制导"的型号。瞄准系统中的白光瞄准镜有两种放大倍率,用于日光条件下的瞄准射击,另有热成像仪作为白光瞄准镜的补充。这种热成像仪工作在8μ米到12μ米的远红外光区域,它使得红箭9反坦克导弹系统能够在烟尘和雾气中工作。热成像仪对坦克目标的探测距离达到4,000米,识别距离则为2,500米。
红箭9导弹直径152毫米,连同发射筒重37千克。四片弹翼位于弹尾,四个控制舵面位于弹体近三分之二处,它们都在导弹被发射并离开发射筒后才打开。对在大射程上发现的目标,红箭9反坦克导弹系统的最大射速为每分钟两发。
红箭9反坦克导弹系统的最大射程为5,000千米,最小射程为100米。
导弹的主战斗部为"高爆反坦克战斗部",能够穿透带有"爆炸反应装甲"的320毫米厚呈68o角的"轧制均质钢装甲"。在导弹击中装甲时,装在导弹头部的"高爆反坦克"探杆会先激活目标的"爆炸反应装甲",使它在对主弹头发挥作用前自行爆炸,然后再用导弹的主战斗部贯穿装甲。
红箭9反坦克导弹系统可以装备其他许多平台,包括全履带车辆、卡车、直升机和舰艇。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同时准备开发红箭9反坦克导弹系统的训练与零部件市场。
以此看来,中国向伊朗秘密出口了红箭9远程先进反坦克导弹后,伊朗对其进行了仿制。
同时通过两者的参数也可以看出,两者的制导方式、性能参数和外形相当接近。同时在中国从出口某国最新型的红箭9导弹后不久伊朗就研制出了自己的toophan-3,因此西方猜测是伊朗仿制了中国最先进的红箭9.
同时,红箭9又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远程重型反坦克导弹之一。
在不久前的黎以战争种,黎巴嫩真主党用伊朗仿制中国的C801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的军舰。这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地面冲突中,黎巴嫩真主党的武装力量也表现不俗!以军数量坦克被黎巴嫩真主党发射的反坦克导弹击毁,坦克兵死亡。据说这些反坦克导弹是由伊朗秘密提供和支持的。而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是世界上防护能力最强的坦克,能够将其击毁的坦克导弹威力巨大,而能够做到彻底击毁以军坦克的伊朗生产的导弹只有“图凡”—3。
因此可以见接的推测,中国的红箭9绝对可以摧毁任何一种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
因为,我们用的毕竟是原装的嘛!
⑹ 房兵教授描述飞鱼导弹击中谢菲尔德号的过程
在马岛战役中,阿根廷的“飞鱼”导弹击沉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已成为现代局部战争史上的重要战例。最近,英德有媒体称在马岛参战的英国舰队装备了核武器,被击沉的“谢菲尔德”号与其所载的核武器一起沉入了海底。英国政府紧急辟谣。沉没了22年的“谢菲尔德”号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
1982年5月4日,一艘银白色的威武战舰正在马岛北部海域封锁线执行警戒任务。它 就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这艘有“闪光的谢菲” 之称的新式导弹驱逐舰价值两亿美元。它的装备足以让它应对任何进攻。
当时,阿根廷的水上巡逻飞机发现了英国的“赫尔墨斯”号航母和“谢菲尔德”号驱逐舰。阿根廷立即出动两架法制“超级军旗”攻击机携带AM-39“飞鱼” 式反舰导弹,去攻击这两艘军舰。
两架“超级军旗”以1200公里/小时的速度掠着海浪超低空飞行,以避开英舰雷达的探测。这套低空突袭的行动动作还是在法国练就的,当时最低也只飞到 80米。现在,阿飞行员大胆突破了极限,飞到了30米的高度。此时,高度表已经完全指零了。如果飞行员打个喷嚏,飞机就会在瞬间栽进大海。
目标越来越近。在46公里处,两架“超级军旗”突然跃升至150米,同时启动机载雷达。雷达锁定目标后,两枚“飞鱼”直扑目标。此时,“超级军旗”的机载告警系统“嘟嘟”作响,战机已被雷达锁定。这两架“超级军旗”迅速转弯并急剧下降高度,高速退出战场返航。
在“超级军旗”打开机上雷达搜索目标的瞬间,英国的另一艘军舰就侦收到了雷达辐射信号,并立即把这一情况转发给英国的“赫尔墨斯”号和“谢菲尔德 ”号。但航母上的防空管制系统认为侦收到的雷达辐射信号来自阿根廷的“幻影 ”飞机。英海军认为,阿根廷虽然购买了这种飞机,但是还不具备使用“飞鱼” 导弹攻击的能力。同时没有法国的技术支持,阿军不能完成导弹和飞机的对接,阿军的“超级军旗”飞机也不能发射“飞鱼”导弹。
因此,英国专家在编制系统控制程序时,没有考虑阿海军将使用“飞鱼”导弹。因为北约国家的武器装备中都有这种导弹,所以在控制程序中便把它列为了 “己方武器”。判断上的失误使英国人放松了警惕,对侦收到的雷达信号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时,“谢菲尔德”号正在通过卫星通信系统收、发报文。为了避免干扰卫星通信,该舰警戒雷达没有开机,也就没有发现“超级军旗”飞机的动向。该舰的电子对抗系统由于检测到的是“己方信号”而没有作出反应。
两枚“飞鱼”紧贴水面向英舰扑过来。导弹呼啸而至。“谢菲尔德”号的自动干扰波发射器对离海面较高的一枚导弹施加了影响,使其飞向邻近水域。另一枚因距水面太近,英舰上的雷达没有捕捉到它。一阵剧烈的震撼,导弹不偏不倚正中“谢菲尔德”号的操作、探测中心。导弹在击中目标时燃料尚未用尽,又接连穿透了两个舰室。这一切都发生在20秒钟内。军舰被击伤的部位炽热得无法接近。5月10日,这艘巨舰最终沉入了海底。
在此之前,“谢菲尔德”未遇敌手,而“飞鱼”则是首次在实战中使用
⑺ 这是什么反舰导弹
反舰导弹
Anti-ship Missile
从舰艇、岸上或飞机上发射,攻击水面舰船的导弹。对海作战的主要武器。通常包括舰舰导弹、潜舰导弹、岸舰导弹和空舰导弹。常采用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装置;采用自主式制导、自控飞行,当导弹进入目标区,导引头自动搜索、捕捉和攻击目标。反舰导弹多次用于现代战争,在现代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舰艇导弹是苏联于50年代中期装备军队的SS—N—1型导弹,它是大型舰舰导弹,可携带常规弹头或核弹头,核弹头当量为1000吨级,主要用于攻击航空母舰等大型水上目标。但大多数舰舰导弹是中小型的。1967年10月21日,埃及使用“蚊子”级导弹快艇发射苏制SS—N—2“冥河”式舰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埃特拉”号驱逐舰。这是舰舰导弹击沉敌舰的首次战例。
1982年6月12日在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战争中,阿根廷发射岸基飞鱼(MM - 38)反舰导弹击中英国格拉摩根号导弹驱逐舰,还用机载飞鱼反舰导弹,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反舰导弹的发展现状
在过去10年中,西方国家在反舰导弹的发展方面,主要是对现有的亚音速导弹,如美国的捕鲸叉、法国的飞鱼、德国的鸬鹚、以色列的迦伯列和英国的海鹰等,进行改进。改进重点放在软件和新型导引头的研制方面,以提高导弹在硬杀伤和软杀伤对抗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而在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研制方面,却没有什么进展。不过,如果法德的新一代反舰导弹(ANNG)研制计划得以继续实施,这一局面可能会有所改观。
与西方国家相反,俄罗斯在反舰导弹的研制方面侧重于大型的超音速导弹,如恒星设计局的Kh�31空舰导弹、彩虹设计局的3M80舰舰导弹以及Kh�15空舰导弹。许多这些导弹在10多年前就已服役。
近来,西方国家的反舰导弹研制方向有所变化。作战目标转向对付距海岸极近的舰船,在性能方面注重发展和提高目标分辨能力、敌我识别能力、作战破坏评估能力以及使用多枚导弹同时攻击目标的饱和防御和再次攻击能力等。
西方的导弹制造商对超音速和亚音速两种反舰导弹的优劣看法不一。瑞典的萨伯动力公司认为,超音速飞行有很多优点,它可以减小中段误差,命中概率受目标运动的影响也较小(这两项与导弹的飞行时间成正比),可提高远距离目标捕获概率,缩短目标的反应时间。而美国麦道公司却不赞成这种看法。他们认为,超音速飞行虽有上述优点,但同时也有不少缺点:超音速导弹的重量和成本增加了;由于超音速飞行,弹体气动热和热喷管使其有很明显的红外信号特征;转弯半径很大,再次攻击能力差;抗电子干扰性能较差等。例如,将飞行速度2马赫的超音速导弹与飞行速度0�8马赫的亚音速导弹相比,就抗电子干扰性能而言,超音速导弹的干扰和制导数据的可用处理时间比亚音速导弹要少60%。尽管这两种导弹对付普通干扰技术的性能差不多,但是,由于前者的飞行速度是后者的两倍多,因此其信号和制导数据处理速度必须也要快两倍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超音速导弹的抗干扰性能就比不上亚音速导弹。
麦道公司称,超音速导弹只能通过增加燃料来加大射程,而这样重量就会增加;如果靠减小战斗部的尺寸来增加燃料贮量,那么就会使导弹的杀伤力下降;如果采用高�低飞行剖面提高升阻比来减小燃料的消耗,却又使导弹容易受到目标防御系统的攻击和被及早探测到。此外,从生产的角度来看,生产超音速导弹,需要高速飞行所需的新型材料,其规格要求严,公差小,从而降低了生产率,也增加了成本。不过,据信麦道公司在80年代末研制过捕鲸叉导弹的一种超音速型,其射程是现有捕鲸叉导弹的两倍。
美国海军已投资生产了约3000枚亚音速的捕鲸叉导弹后,最近又将兴趣转向了该弹的改进型上,主要目的是将其用于近海作战。从水面舰船和潜艇上发射时,捕鲸叉导弹带有固体助推器以提供初始速度。助推器中装固体复合推进剂,约工作2�9秒,产生53千牛的平均推力。在助推器分离后,捕鲸叉导弹的涡喷发动机自动点火,导弹降低飞行高度。该弹通过中段制导系统和末段主动雷达制导以高亚音速飞向目标,其高爆战斗部重221�6公斤。据美国巡航导弹和无人驾驶航空器计划行政办公室的反舰武器计划负责人称,美国海军对捕鲸叉反舰导弹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但导弹的生产并没有停止。目前有24个国家的海军选择了捕鲸叉导弹,该弹仍在以低速率进行生产。美国海军现有的捕鲸叉导弹为1�C型。将1�C型改进成1�D型的需求已无限期推迟。目前已制造了10枚1�D型捕鲸叉并已完成图1 1�D型捕鲸叉反舰导弹正在进行发射试验了作战评估。
1-D型捕鲸叉(美国海军所给代号为RGM�84F)主要是在制导和控制上进行了改进,使其具有再次攻击能力。1�D型捕鲸叉导弹增加了一个0�6米的燃料贮箱,射程增加了一倍,这样可使载机(舰)具有更远的防区外发射距离。1�D的再次攻击软件已用到了1�G型捕鲸叉上。尽管目前美国海军还没有1�G改进计划,但对提高捕鲸叉导弹近海攻击能力进行评估的多项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在近海作战时,需要提高反舰导弹的目标选择和分辨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的巡航导弹计划办公室招标研制更适于近海作战的导引头以替换捕鲸叉导弹现在使用的J波段主动雷达导引头。共有8家厂商参加了投标,提出了多种导引头方案,其中包括红外成像、毫米波、改进型雷达和激光探测测距仪等。这些导引头能大大提高导弹的目标分辨率。
据称,目前正在考虑将全球定位系统(GPS)用在捕鲸叉导弹上。使用GPS有两个优点:一是由于GPS数据非常准确,可以减小导航误差;二是可“高度同时地”齐射多枚导弹对付一个目标。
麦道公司在研究一种新导引头的同时还正在为捕鲸叉导弹研究一种新的信号处理器。这种信号处理器可以提高导弹的目标分辨率和抗电子干扰能力。另外,美国的巡航导弹和无人驾驶航空器计划行政办公室还在研究为捕鲸叉导弹加装数传线路的可能性以及发展垂直发射捕鲸叉的可能性。
美国工业界将捕鲸叉的下一种改型称为1�J型,而计划行政办公室则更愿称其为捕鲸叉2000。捕鲸叉2000可能将于2002年服役。对近海或停在港口的舰船的瞄准能力,已在从捕鲸叉发展而来的空射型防区外对陆攻击导弹(AGM�84 SLAM)的研制试验中得到证明。 SLAM导弹使用了幼畜导弹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和白星眼导弹的数据传输线路。利用红外成像导引头和数据传输线路,发射SLAM导弹的载机飞行员便可以选定所要打击的目标并使导弹瞄向其最易受攻击的部位。美国海军的SLAM导弹采购计划到1996财年末就将完成。实施过的SLAM反应增强型(SLAM�ER)计划的导弹,其射程、战斗部威力和战术使用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由于美国的三军联合防区外攻击导弹计划的拖期和最终被取消(原因是已订购的48枚导弹每枚约需花840万美元,而原定的目标只有200万美元),SLAM�ER被认为是近期内美国海军对陆攻击导弹的合适方案。最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麦道公司各得到一项合同,为美国空军和海军的联合空面防区外导弹(JASSM)计划进行方案论证和降低风险研究。
与SLAM和SLAM�ER不同,JASSM是从美国海军的F/A18、 S3C和P3C等飞机上发射,用来攻击指挥控制中心和加固掩体一类的目标。目前还没有打算研制舰射型JASSM。SLAM�ER计划于1997年底装备美国海军舰队,现有的SLAM导弹也都将改进成SLAM�ER。据麦道公司称,SLAM�ER采用了基于多信道GPS和高速率陀螺(抗干扰性强)的导航系统以及可使现有导弹的射程增加一倍的平底翼。
SLAM�ER的主要任务是打击陆上的固定和半固定目标(包括停在港口的舰船)。SLAM�ER已在海上进行了打击舰船试验,不过,由于它使用的是红外成像导引头,不如使用雷达导引头的捕鲸叉导弹更适于执行这类任务。美国海军的海上火力支援计划共有三个方案,其中一个便是新型的舰射型SLAM,即海SLAM,另外两个方案是攻击标准和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的海军型。美国海军的这项计划旨在使其舰船具有对陆上目标进行远程外科手术式攻击的能力。
俄罗斯正在实施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计划有多项,但有关的设计局大都不愿透露详情,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导弹并不是都能投产。据悉,恒星设计局的Kh�35导弹和彩虹设计局的3M80导弹是用来装备俄罗斯海军的乌达洛伊(Udaloy)Ⅱ级驱逐舰的。这两种导弹目前已经投产并服役。俄罗斯的冲压喷气发动机导弹计划很多,其中包括Kh�31、空射型3M80、阿尔法(诺瓦托尔设计局)以及X�15C等。舰射型3M80导弹已在俄罗斯和其它独联体国家服役多年并向伊朗出口,它被认为是西方各国海军的主要威胁。3M80导弹的射程为120公里,巡航速度在2马赫以上。
俄罗斯的机械制造科学生产联合体根据与俄国防部签订的合同,正在实施阿尔法和雅克红两项超音速反舰导弹计划。据该联合体称,雅克红正在进行飞行试验,飞行速度可达2.5马赫。雅克红导弹为舰射型,它带有多通道雷达导引头,能够攻击静止和移动目标,战斗部采用高爆装药。阿尔法(不要与诺瓦托尔设计局的阿尔法混淆)目前尚未开始进行飞行试验,但已在包括苏32FN海军强击机在内的一些飞机上完成了一体化试验。阿尔法导弹是一种多平台系统,可从包括舰船甲板和18~20公里高空飞机在内的各种平台上发射。
瑞典的萨伯动力公司根据与瑞典国防物资局签订的一项合同,正在将现有的舰射型和岸防型1型RBS15改成2型,其目的是提高该弹的作战能力和延长其服役期限。由于RBS15最初是为在瑞典沿海使用而研制的,因此萨伯公司认为它比捕鲸叉一类的导弹更适于近海作战,因为捕鲸叉导弹主要是为了在远海对付苏联舰队而研制的。萨伯公司于1994年开始全面研制2型导弹。经改型的导弹预计于1999年底重新服役。
萨伯公司还与芬兰海军就改进其RBS15一事进行了初步接触,不过改进的具体内容尚未确定。RBS15的空射型RBS15F根据另外一项合同也将进行改进,但改进的内容还处于研究阶段。差不多在研制2型的同时,萨伯公司开始自己出资研制3型。3型主要是针对英国皇家海军面面制导武器(SSGW)的需求而研制的。SSGW准备用来装备地平线护卫舰。地平线通用新型护卫舰是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一项联合计划,但三国海军将不一定为该舰采购同一种反舰导弹。法国已有飞鱼反舰导弹,并且法国从1997年起将与德国一起研制新一代反舰导弹。意大利有奥托马特反舰导弹,并且正在考虑研制奥托马特3型和泰西欧(Teseo)。
英国则还没有自己的反舰导弹计划,它从法国和美国购买了飞鱼和捕鲸叉。据认为,英国宇航公司动力部目前无意对海鹰导弹做进一步的开发。与美国海军一样,英国皇家海军也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反舰导弹能够进行近海作战,并具有较高的目标选择和分辨能力。
虽然萨伯公司已与英国工业界就共同研制3型RBS15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但目前尚无结果。萨伯公司在导弹和飞机的共同研制方面与英国宇航公司动力部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但该公司却与英国的GEC阿尔瑟姆公司达成协议,由后者为3型RBS15研制新的箱式发射装置。
据称3型RBS15增加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燃料携带量,射程可达200多公里。 该弹具
有较好的抗电子干扰能力,生存能力强,并有多种预编程弹道以躲避岛屿和海岸上的地形、地物。此外,它可以极低高度掠海飞行,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能进行规避机动和再攻击。基本3型弹没有另加GPS或数据传输线路,将来做进一步开发时可能会有。3型对导引头信号处理器软件进行了改进,这是为了提高目标分辨能力和抗电子干扰能力。3型RBS15还将采用飞越陆地所需的地形基准导航系统,这主要是因为最近瑞典皇家海军曾表示对该弹的对陆攻击型感兴趣。这就需要研制一种新的导引头。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灵活弹道的效能,提高在软杀伤和硬杀伤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萨伯公司正在为3型RBS15研制新的导弹作战规划系统,使其具有任务规划和决策支持功能。从长远来看,研制垂直发射型和潜射型3型RBS15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挪威的康斯堡宇航公司按计划已开始为挪威皇家海军研制NSM导弹。NSM导弹将用来装备挪威皇家海军的新型护卫舰,研制周期预计4到5年,可能于2002年前后服役。如能按时完成研制工作,该弹还可能装备挪威皇家海军的新型快速巡逻艇。由于挪威国防预算的不足,岸防型NSM计划被推迟了。据康斯堡公司称,在适当的时候还将研制空射型。康斯堡公司此前曾与多家欧美公司就参与这一计划进行了接触。据信该公司最后可能将与法国宇航公司、马特拉公司和美国的麦道公司中的一家公司合作共同研制NSM导弹。
根据要求,新型快速巡逻艇露天甲板下的每部发射装置上要装载和贮存多达8枚NSM导弹,其射程至少为100公里,以满足岸防导弹计划的需要。挪威国防研究所从1992年起就已提出了用岸防型NSM替换挪威皇家海军的127毫米和150毫米固定火炮。1993年12月NSM计划得到了批准。与企鹅导弹一样,NSM也将是一种发射后不管导弹。NSM与西方正在研制的另一种新型反舰导弹ANNG不同,它将使用由挪威国防研究所和康斯堡公司研制的一种红外成像导引头。NSM导弹选用红外成像导引头部分原因是因为挪威的企鹅导弹使用的就是一种称为“半成像”的红外导引头。另外,挪威与大多数其它国家的海军一样,也需要一种适于近海作战的反舰导弹,而使用主动雷达导引头是不能担此重任的。尽管一些环境因素(如高湿度等)会使红外导引头的性能有所下降,但在挪威这样一个高纬度国家,这一问题并不严重。使用红外成像导引头还将使NSM比使用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导弹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企鹅导弹使用的是近程火箭发动机,而NSM则将使用带常规助推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挪威国防研究所和康斯堡公司正在对所要用的发动机进行研究。
虽然法国海军目前还没有用新型反舰导弹来替换MM40飞鱼的要求,但法国宇航公司称已从法国的1997年国防预算中得到10亿法郎(1�94亿美元)的经费用于全面研制ANNG新一代超音速反舰导弹。
飞鱼导弹的初始型号MM38于70年代初服役,现已被2型MM40取代。改进后的飞鱼导弹使用了新的寻的头、信号处理系统和制导计算机。这种导弹已装备法国的新型拉法耶特级护卫舰,并拥有大量的出口用户。
现在的飞鱼导弹已具有末段机动、掠海飞行能力并可进行“弹道管理”以掩饰所要攻击目标的位置。有鉴于此,法国宇航公司认为没有必要采用齐射方式攻击目标,从而减少了水面舰船或岸防导弹连的导弹需求量。ANNG是法德联合实施的超音速反舰导弹ANS计划的后续计划。ANS计划由于法国国防预算的不足而被迫取消。在研制ANS时,据称该弹具有超音速导弹所具有的一切优点,并且具有2型飞鱼这样的亚音速导弹的末段机动和抗电子干扰性能,而且其射程也比飞鱼要远得多。
目前法德两国的海军仍在就ANNG计划进行磋商,但法国宇航公司相信该弹将于1997年开始进行全面研制。据称,ANNG研制计划的总费用约为20亿法郎(3�88亿美元),由法德两国均摊。不过,直到2002年ANNG的初始生产费用才能到位。法国宇航公司和德国奔驰宇航公司将ANNG的销售目标瞄准了地平线新一代护卫舰和德国、西班牙的新型护卫舰。法国宇航公司相信ANNG导弹的速度、敏捷性、隐身性和抗干扰能力将使该弹的突防能力达到现有亚音速导弹的3倍,而该弹的战斗部及其碰撞目标的动能可使其破坏力达到现有亚音速导弹的2倍。
奥托马特导弹的射程达160公里,可算是一种远程导弹。该弹的战斗部重250公斤。马来西亚皇家海军最近购买了意大利海军的两艘装备奥托马特导弹的护卫舰,使其成为第11个装备这种导弹的国家。目前共有900多枚奥托马特1型和2型导弹正在服役。
马特拉防御公司和奥托梅腊拉公司目前正在联合研制3型奥托马特导弹。3型弹的详情尚未透露,但据认为该弹将采用新的导引头信号处理器软件和弹上计算机以及改进的导航系统。马特拉公司已打算专门研究隐身技术使其成为降低被探测率和提高生存能力的一种手段,并且很可能用于3型弹。如果马特拉公司参与挪威的NSM计划,那么NSM导弹也可能会采用这一技术。3型奥托马特的最大射程为180公里,最大速度为0.9马赫。 该弹具有全天候昼夜作战能力和多目标攻击能力。作战时可用该弹攻击预先选定的目标。3型奥托马特还具有障碍躲避能力。飞行弹道上有三个航线点,先进行掠海飞行,在末段接近目标时跃起,然后再俯冲进行攻击。
据称,3型奥托马特导弹采用点射方式时,发射间隔为20秒;3枚导弹齐射时,间隔为3秒。目前奥托梅腊拉公司已经完成了3型泰西欧的可行性研究。3型泰西欧是奥托马特导弹的一种更先进的后继型号。该公司称,研制工作将于1996年底开始。3型泰西欧的射程将超过250公里,具有多种隐身特性,并且将加装数据传输线路和GPS接收机。该弹还将具有带各国反舰导弹数据比较表航线点的可编程弹道。不过,更重要的是,奥托梅腊拉公司倾向于采用雷达和红外成像双模导引头并正对用于陆上飞行的地形基准导航技术进行研究。
在3型泰西欧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导弹的许多新特性都得到了验证,其中包括红外成像导引头、GPS制导、新的末段机动能力以及在近海作战性能等诸方面的改进。3型泰西欧是针对意大利海军的需求而提出的。意大利需要一种新型的反舰导弹,这种导弹应具有较低的雷达和红外特征、很高的目标分辨率、改进的战斗部并且能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数据传输线路进行目标数据修正。技术要求中还规定这种导弹应具有近岸作战能力和对 陆攻击能力。
中国的反舰导弹
岸对舰型YJ-83早期的海鹰/上游系列是仿制前苏联的反舰导弹。中国军方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鹰击”系列反舰巡航导弹,这些导弹被西方国家称为“中国飞鱼”和“蚕”式导弹,先后有鹰击81、鹰击82、鹰击83出口型相对应的是C—801、C—802和C—803三代。西方情报人士称,“鹰击”系列反舰导弹具有多种抗干扰能力,攻击隐蔽性强,突防能力优越。据西方情报部门估算,中国C—801型导弹的射程为80公里左右,由于射程较近,该型导弹仅能在近海岸防或是安装在小型快艇上实施抵近攻击。西方情报还说,C—802导弹是C—801型的改良型,是可以超低空掠海飞行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命中准确度高,突防能力强,封锁区域大,生存能力强,能同时攻击多批目标,可装载在舰艇和战机等多种平台上,用以打击敌人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及运输船。由于C—802导弹可以在5米左右的高度低空掠海飞行,因而能够有效躲避敌方雷达的跟踪。“鹰击83”型反舰巡航导弹,出口型为C—803型反舰导弹,据称是中国海军自行研制的“鹰击”系列反舰导弹中的一种,具有很强的实战威力。鹰击83(YJ-83)反舰导弹是我国“鹰击”8系列反舰导弹中的第二代改型,也是性能最好、攻击能力最强的一种反舰导弹。YJ-83采用了高亚音速巡航,超音速终程俯冲攻击的作战模式。助推器先将导弹加速到高亚音速后由涡喷发动机接管,此时助推器脱离弹体。当外部资料链或导弹自身弹上计算机启动终程攻击程序后,二级火箭发动机点火,涡喷发动机脱离,导弹进入俯冲飞行状态,此时的导弹将在离目标20-30公里处达到1.3~1.5马赫的超音速攻击速度,并可以作战术机动规避动作。中国海军的鹰击83反舰导弹之所以可以达到最远发射距离为180千米,主要是它加装了二级火箭发动机。舰载型YJ-83 正在发射中
另外,据外电报道中国新型亚音速反舰导弹鹰击62(YJ-62、出口型为C-602)已经投产《汉和防务评论》主编平可夫总结到,YJ-62显然通过增大燃料箱容积同时换装新一代燃料从而实现了280公里的超远射程。YJ-62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的舰舰导弹技术水平达到了欧洲先进水平,某些方面的技术可能更加超前。《简氏防务周刊》在其头条位置(Headline)刊发报道,称中国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巡航导弹发射试验,其中就包括 YJ-62反舰巡航导弹。《简防》在其报道中也声称YJ-62反舰导弹的射程达到了290公里。报道说,最新的资料表明,YJ-62是一种由中国发展的远程亚音速反舰巡航导弹(ASCM),采用惯性导航(INS)/全球定位系统(GPS)+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在舰载上被首次发现是在2004年服役的 052C型(“兰州”号,舷号170)驱逐舰上配备。
⑻ 马岛战争中,飞鱼导弹击中的英驱逐舰是不是谢菲尔德号
谢菲尔德是被飞鱼击沉的,阿根廷当时的飞鱼数量非常稀少,击沉了一艘谢菲尔德算是最大战果了
阿根廷本来想集中使用剩下的几枚飞鱼击沉英国航母来扭转败局,结果导弹没有命中航母,而是击中了运输船
不过战果也不错,英国本来就那么几架CH-47直升机,这直升机在马岛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英国仅存的几架来支援的CH-47就跟着沉入大海了
考文垂比较悲剧,他根本不是被飞鱼击沉的,是被常规炸弹炸沉的,防空舰被用这么古老的方式击沉,实在是个大笑话
这充分的暴漏出42型驱逐舰和海标枪对抗中高空目标效果不错,对低空突袭目标几乎没有有效的反制手段
⑼ 如何看待伊朗新型导弹的远程能力呢
伊朗虽然军事力量薄弱,但在数十年的美军局部战争对手中是拥有最多的“绝招”武器。
一、远程对舰导弹
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也多次遭遇过对舰导弹的攻击,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对舰导弹大多是旧式和短距型,射程在100公里以内。 伊朗2011年首次公开的对舰导弹“卡德尔”的射程超过200公里。 另外,伊朗还成功试射了第一枚对舰弹道导弹“波斯湾”,射程进一步扩大到数百公里。 伊朗扩大攻击半径,使美军舰艇在海上进一步后退,在安全的距离上开始舰载机和巡航导弹攻击,提高了美军的开战成本和难度。
卡迪尔潜艇配备了先进的电子和军事装备,具有避免声纳探测的隐形功能,还具有同时发射导弹和鱼雷的能力。 这艘潜艇重量轻,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执行任务。 排水量120吨,全长29米,宽9.9米,吃水2.5米,武器主要为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门 。
不管怎么样,伊朗的军事水平是不可小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