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治理全球气候变暖的治理
目前一般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过高,造成温室效应,导致温度升高。所以全球气候变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提高人类低碳环保意识,自觉节能;3、新能源、清洁能源的研制与利用;4、低碳节能技术的研发;5、新材料的研发。
B. 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各国采取的方法虽有不同,但整体来讲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具体措施:调整能源结构,采用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节能减排等
2、恢复、保护好植被,增加对碳的气体的吸收
3、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如召开气候变化会议,制定《京都议定书》之类的文件
C. 全球气候变暖是怎么回事呢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全球气候变暖这种情况是因为环境被破坏,导致温室效应,所以才会出现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这样一部分的陆地会被海平面淹没。而且会导致一些气候异常。引发一些自然灾害。
D. 伊朗气候政策
摘要 你好,2021年10月31日伊朗环境保护局和气候变化部门向政府和议会提交了治理城市空气污染的方案,在治理方案中负责人解释说会要求各类车辆安装微小颗粒物的过滤装置来减少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的排放数量
E. 世界各个大国对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1)标志: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2分)意义: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旗帜,指引美国人民为独立英勇奋斗;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反抗压迫的精神,这些理念成为美国人民努力争取的目标。(6分)严峻形势:松散的邦联政府不利于美国的统一和强大。(2分)(2)原则: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总统共和制原则;中央集权的联邦制原则。(6分)(3)重大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07年,富尔顿发明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1880年,福特发明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4分)(4)政治: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资本输出和掠夺原料,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西方文化进一步传入,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6分)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发表着名的《独立宣言》宣布独立,美国诞生。从《独立宣言》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旗帜,指引美国人民为独立英勇奋斗”和体现的启蒙思想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反抗压迫的精神”回答意义。但是美国建国初期,实行邦联制,邦联政府松散无力。(2)结合所学知识,1787年美国制定联邦宪法,为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维护民主政治,体现了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总统共和制原则;中央集权的联邦制原则。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利,有利于国家的稳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利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重大发明多是在英国,但是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在科技发明方面走在前列,例如贝尔发明电话;爱迪生发明电灯;福特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4)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回答。政治: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经济: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资本输出和掠夺原料,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西方文化进一步传入,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救亡图存的斗争高涨。
F. 全球气候变暖关于伊朗
这个,现在关于伊朗的热点,是核问题
当然,伊朗的石油问题同样是可以拿来做文章的
把石油和全球气候变暖联系起来,肯定有很多东西可写——只不过,您必须多多突出“伊朗”在opec中的作用了
帮你搜到一篇《伊朗环境文化考察散记》,比较长,就不贴上来了
http://www.fon.org.cn/content.php?aid=5518
再看看这个报道(伊朗副总统兼管环保):
伊朗:环保不应是阻挠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障碍
新华社德黑兰1 2 月2 日电(记者荣松)伊朗副总
统兼环境保护组织主席埃卜特卡尔2 日在这里说,强调
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保护环境不应成为发展中国家
发展的障碍,不应因此剥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
埃卜特卡尔在前往日本京都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前夕对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
社发表讲话指出,事实上,发达国家工业所释放出的温
室气体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 伊朗与其它发展中国家
应在确定导致破坏环境的温室影响的气体种类问题上采
取明确的立场。
埃卜特卡尔强调,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要,
它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伊朗认为发展权
是所有国家最重要的权利。她同时表示,伊朗在实施其
发展计划的同时将考虑环保问题,将以最合适的方式利
用其资源。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已于1
日在日本京都开幕,其部长级会议将于7 日至1 1 日召
开。
给你伊朗环保组织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098-21-88242710/2/3/4/5/6
网站:www.irandoe.org
找找他们的环保网站,看看他们的工作内容,也许会有启示——有英文版的哦
G. 全球变暖的解决措施
1、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加强新技术的研发。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目前,我国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军者,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全球6大太阳能制造商中有5家在中国,全球十大风机制造商中也有5家在中国。
2、发展循环经济,使能源利用最大化。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源头实现节能减排最有效的途径,比如将生活垃圾焚烧后的灰渣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成立以铜、铁、硫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工业园;把一烧了之的农作物秸秆做成食用菌……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国家实现节能减排。
3、利用生态系统固碳,增加碳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碳循环和调节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据华龙网报道,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储存能力,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因此,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等都可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4、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人们可以用步行、骑车等低碳、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样做既可以保持个人的身体健康,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5、在穿衣等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
只要能践行“勤俭节约”这个理念,也能帮助应对气候变化。比如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源,曾有研究估计说,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
H.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产生的后果是什么有哪些应对措施
全球变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 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个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 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行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 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二、全球变暖的危害
全球有40个左右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领土。它们面临着许多不利处境,包括资源种类缺少、经济上被孤立、土地和海洋环境退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可能引起的海平面升高的问题。应地球问题首脑会议的要求,联合国于1994年在巴巴多斯召开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全球会议”。会议强调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和生态脆弱性问题,并通过了一个议程(即《关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巴巴多斯议程》)。该议程阐明了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需要采取的各种政策、行动和措施,以支持这些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丕远:“全球变暖”已经引起了整个生态环境的变化。 首先,“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雨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 其次,“全球变暖”破坏和影响了生物链、食品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中国东北过夏天。由于全球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晚,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 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等。 政治: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应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如同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儿童,需要通过消耗能量来促生长,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再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气候问题其实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政治问题。 气候:降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的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 海洋: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CO2,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一般来说温度上升必将会加速冰雪的融化,增加海水对太阳能的吸收,加剧全球变暖,但同时海冰的消融又会加强海-空之间的热流,降低气温。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1)禁用氟氯碳化物: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2)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3)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 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于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于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
(4)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
(5)对石化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课税:如此一来,或许可以促使生产厂商及消费者在使用能源时有所警惕,避免做出无谓的浪费。
(6)鼓励使用天然瓦斯作为当前的主要能源
(7)汽机车的排气限制:由于汽机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因此希望减少其排放量。这种作法虽然无法达到直接削减二氧 化碳的目的,但却能够产生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他温室效应气体的效果。
(8)鼓励使用太阳能:譬如推动所谓“阳光计划之类”。这方面的努力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对减少,因此对于降低温室效应具备直接效果。
(9)开发替代能源:利用生物能源作为新的干净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借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 燃烧生物能源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这点固然是和化石燃料相同,不过生物能源系从大自然中不断吸取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故可成为重覆循环的再生能源,达到抑制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效果。
I. 伊朗的环境政策 尤其是全球变暖方面的
自然地理:164.5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南面濒临海湾和阿曼湾。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为伊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有扎格罗斯山脉,东部是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北部里海和南部波斯湾、阿曼湾沿岸一带为冲击平原。主要河流有卡流伦河与塞菲德。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南岸属伊朗。伊朗东部和内地属大陆性的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干燥少雨,寒暑变化大。西部山区多属地中海式气候。里海沿岸温和湿润,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中央高原年平均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
人口: 6390万(2000年4月估计)。它是一个多民族的穆斯林国家,有波斯、阿塞拜疆、库尔德、阿拉伯及土库曼等民族,其中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库尔德人占5%,还有阿拉伯人及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
首都:德黑兰 (tehran) 位于横亘伊朗北部厄尔布斯山的南麓,有人口1100万,
J. 伊朗夏天的天气气候怎样,和中国的南方比有啥不同到伊朗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伊朗南北差异大,南部靠波斯湾炎热,北部稍好些,总体和国内新疆类似吧,夏天晴热少雨,白天干热,温度较高,最高40度以上,晚上好些,20度左右,国内南方人来了会觉得较干燥,但感觉上要比国内的夏天好过些。伊朗属穆斯林,女的来了要戴头巾,男的无所谓了不穿短裤出来就行,夏天来就带上夏天那些东西,防晒的防蚊子的都需要,其他貌似没啥了,需要什么在当地也可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