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元青花伊朗款是什么意思

元青花伊朗款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7-04 12:59:39

⑴ 至正款元青花碗的相关知识

请输入你的答案...元代是我国陶瓷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元朝政府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管理景德镇瓷器的生产,使景德镇成为我国陶瓷的生产中心。其中青花瓷器的烧造,最具有划时代意义,改变了此前我国以青瓷为主流生产的特点,从此青花瓷就成为了中国陶瓷的主流! 至正型与延型元青花元代青花瓷器所用的青花钴料主要有进口料、国产料、混合料三种。进口的钴料主要是“苏麻离青”,此种钴料属于高铁低锰型,青花发色蓝艳并带有铁锈斑。而国产料属于高锰低铁型,发色较为浅淡,且无铁锈斑。在学术界上一般将元青花分为两种类型,至正型元青花和延型元青花。前者是以英国大维得基金会所藏的一对带有“至正十一年”铭文的象耳瓶为断代的标准器物。学术界普遍认为此类型元青花主要生于元代中晚期(约1341-1368年)。而后者主要是以江西九江延祜六年(1319年)墓出土的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为标准器。生产的时代大致在元代早期(约1319-1340年)。这两种类型的元青花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前者采用进口钴料,呈色艳丽且带有铁锈斑,伴随有晕散现象,纹饰多密集,层次繁多,造型多高大。后者采用国产料,纹饰较为简单草率。从目前的出土和国外发现的元青花来看,至正型元青花多为出口外销以及一些陈设器和庙宇供器。因此,许多官方的书籍中认为国内还未发现有典型的至正型元青花碗、盘之类的特殊器实用物。但是随着近年来民间收藏队伍的壮大,民间出现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元代青花瓷器和标本,促进了民间对元青花更深入的研究。笔者通过多年来对元青花有关的资料与实物的研究发现,在国内至正型元青花还是有碗、盘之类的实用器的。标本一为元青花河塘鸳鸯纹碗的残件,此残件出土于扬州运河。釉色白中闪青,青花发色蓝艳,呈晕散状,有铁锈斑,手摸上去,铁锈斑处有下凹的感觉。碗内心绘河塘鸳鸯纹,口沿处有一圈缠枝菊纹边饰,碗外腹绘缠枝莲纹,下腹为典型的元代莲瓣纹,碗底内心有乳突,呈螺旋状。此器画工颇为精细,线条硬朗流畅,时代特征明显。标本二和标本一的特征基本一致,前者口径为15cm,后者口径为16cm。只是在纹饰上,后者碗外底少了一层莲瓣纹的装饰,仔细观察两件残器,清晰可见使用磨损过的痕迹,尤其在器内和口沿初,更是明显。标本三为元青花龙纹盘的残件,同样出土自扬州运河,口径19cm,盘内心绘龙纹,龙头略小,细颈曲长脖,五爪龙,三根肘毛分开,与许多至正型大件元青花龙纹画法一致。首都博物馆也有与之类似的残件。盘壁绘有缠枝莲纹,外侧为典型的元代莲瓣纹,莲瓣内绘有八宝纹,器底无釉。此残件传世痕迹也较为明显。标本四为青花龙纹高足杯,此类器型在元青花当中很常见,这件高足杯外绘龙纹,内心为模印龙纹,头、颈、身等纹饰的画法也很有时代特征。此器身龙纹的龙鳞绘制采用横竖直线交错的席状纹,此种纹饰在元代以后不见。高足杯的上下身,采用的是接胎的办法,高足杯的内顶端无釉,有小凸,这也是元代高足杯的典型特征之一。通过观察发现,此残器的传世痕迹依然明显。以上几件元代至正型元青花均在国内发现,并且有确切的出处。除此之外,笔者还曾在其他一些藏家手中见到过类似的藏品。通过对以上标本的比对发现,“国内无典型至正型实用器”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此笔者认为元代景德镇曾为国内生产过至正型元青花实用器。元代青花瓷在元代产量并不大,国内并未普及使用,只有少数人能用。而类此上述至正型的元青花瓷据笔者推测,大部分应当是为统治阶层,王公贵族,富豪之家烧制的。当时作为外销的至正型元青花从性质上属于商品,但面对国内,许多权势阶层,富贵之人是完全可以消费的。再者,景德镇也曾专门为国内生产过至正型元青花。通过对比,这些国内的至正型元青花和出口外销的元青花是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笔者也做了一个初步的研究,这些国内的元青花同样采用进口的钴料,不同于元代外销东南亚的使用国产料的元青花。这与外销到土耳其、伊朗等地的元青花一样使用进口青料,而且在纹饰上也许很多相同之处。其中土耳其博物馆有一件河塘鸳鸯碗与残件标本一和标本二几乎一致。国内的至正型元青花实用器在器物的大小上和外销伊朗,土耳其的元青花同类器物又有区别,外销欧洲的元青花尺寸较大,盘子一般在40cm以上,碗一般在30cm左右,而国内的同类器物,盘口径一般在20cm以内,碗一般在15-17cm之间。这也证明了这些残件是景德镇专门针对国内少部分王公贵族,富豪之家所生产的至正型青花瓷器。至正型元青花中的薄胎器至正型的元青花总体特点就是胎体厚重,器形高大,纹饰丰富,密集多层次。至正型元青花同样有薄胎器,同样有纹饰简练的装饰。如标本五,此为一件玉壶春瓶的残件,高26cm,通体胎体极为轻薄,大部分厚度仅为2mm左右,胎质比较细腻,但仍然可见空隙和杂质,与明代的胎质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器身分三段接胎而成,接胎痕清晰可见。其在纹饰装饰技法上较为简捷,仅有三层装饰,径部和底部绘有窗格纹,中间腹部有缠枝牡丹一周,缠枝牡丹的画法在同类元青花中很常见。此器所用青料为标准的进口的苏料,晕散与铁锈斑都较为明显。这样的元青花在笔者所看过的博物馆馆藏和一些资料中从未见过,十分稀有。至正形元青花和枢府瓷器的关系多年前笔者偶然得到一件元青花罐上面盖子的标本(标本六),此标本中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此青花盖子上竟粘有一块卵白釉的龙爪,两者紧密的粘贴,深入胎骨,应当为烧窑过程中造成的。此标本透露出一个信息:“元青花瓷和卵白釉瓷曾在同一窑中烧造过”。之前大部分学术观点认为:“带有枢府字样的卵白釉瓷器属于浮梁瓷局所生产的官窑器”,而此块标本的出现,卵白釉瓷器与元青花瓷器同窑烧造,能否说明至正型元青花也有官窑的性质呢?笔者觉得这还需要以后更多的考证。

⑵ 元青花大盘的底部特征

这种大盘的底部特征就是极度缩量,人气非常低迷。

⑶ 元代青花瓷你了解多少

你好,怎么说呢。首先说明“我本人也没有见过元青花的实物”,只能在网上找些前人经验,供你参考。
元代时期,我国青花瓷已经发展成熟,制作瓷器的原料也从单一的传统瓷土发展成传统瓷土与高岭土并用。在瓷器的烧造上也取得新的突破,在瓷胎上用青料描绘出 纹饰,再施以一层青白釉、白釉或卵白釉等釉料,然后入窑烧造完成。元青花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纹饰风格,成为历代青花之代表,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在这里小编和大家分享些元青花釉料的小知识。
青白釉又名影青釉,为元代制作青花瓷所使用的釉料。使用青白釉制作的元青花,釉面莹润透明,但不光滑,用手触摸有凹凸不平之感。器身釉色呈淡牙黄色,也有 乳浊白色的,并微微泛出闪青蓝,温润中略显淡蓝,在器足积釉处,釉色呈现水绿色。元青花中器形为瓶、罐类的,透过斜光观察釉面,能看到釉面里存在不规则的 米白色丝线条纹。元代釉下青花的釉面不存在气泡,但是温度偏高的时候,釉面会变得很干,并伴有微弱的冒汗现象。
元至正年间,青花瓷制作开始使用白釉,烧成后瓷器釉色呈现白中闪青,釉面亮滑莹润,在瓷器积釉处釉色呈现鸭蛋青色,并伴有闪动感,瓷器底足上的一圈釉面颜 色呈现淡淡的水绿色。
卵白釉是元朝末期使用到青花瓷制作中的,其釉层呈现乳浊感,一般用在小型器件上,如碗、高足杯、钵、小罐等,这些小件青花瓷器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时手抓留 下的指痕。此外高足杯的高足内侧近底处存在一圈宽窄不等的釉料痕迹,器盖内侧不施釉,颜色呈现土黄色,能看到细微的釉斑。
希望对你有帮助。
纯手打望采纳。

⑷ 元青花瓷的款识

元青花瓷器带款者极少,现藏英国大维德艺术基金会的一对至正十一年(1351年)青花象耳瓶,有用青花书写的共计5行62个字:“信州路玉山县顺成乡德教里荆堂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对,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这属于专门写在供器上的供养款式,有供养人姓名及具体年代,对鉴别器物年代具有重要参照意义。至正为元末顺帝的年号,此对瓶应为元代晚期青花瓷的代表作品。
见着录的还有“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名款的青花釉里红塔式四灵盖罐和“后至元戊寅五月”铭文的青花釉里红楼阁谷仓。“戊寅年”为后至元四年,即公元1338年。
蓝料直书“至正七年置”五字楷款的青白釉盖罐,“至正七年”应为公元1347年。“戊子年□□”铭文款的青花缠枝灵芝纹罐,“戊子年”为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文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一对。
江西萍乡市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双凤纹高足杯,杯内心书一青花“福”字。这种吉语款由元代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在民窑青花瓷中极为普遍。
另外还有些元青花瓷在底部或盖里墨书一两个字,也有的在碗心以青花题词题字。1980年江西高安县窖藏出土的一件青花高足杯底心草书“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诗句,诗意豪放,符合元人游牧民族的性格。
最后要提及藏于伊朗阿特比尔神宫的中国元青花器物。这些器物有的底部或胫部书写或钻刻阿拉伯文,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些阿拉伯文为伊朗阿巴斯王的名字或阿巴斯题的献辞,也有的为藏者符号。阿巴斯为16世纪的伊朗国王,将中国元青花献给神庙里收藏,可见伊斯兰国家对元青花的崇拜。但经伊朗专家分析确认,元青花器物上的印章式款为波斯文,推断是签名,有可能是工匠对自己作品的留名。
藏于山东的:元青花螭龙双耳人物盘口瓶【完整器】,高37.5厘米,口8.5厘米,底12.8厘米,器体鼓腹直径较肥大、颈部、腹部、底部接胎外壁接痕清晰可见,《周亚夫细柳营》人物故事纹,存世甚少的元青花瓷器中,绘有人物故事题材的更是凤毛麟角。

⑸ 元青花瓷真品怎么识别

元青花是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品,由于真品较少一直未被陶瓷专家关注,但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波普博士证实了至正型元青花的存在,掀起了元青花瓷器的收藏热潮。尤其是近年一件“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罐在英国拍卖创造上亿的天价,更引起收藏界的青睐。
元青花瓷出名在国外,但生产和储藏在国内。元代统治约90年,烧瓷九十载,所以元瓷的存量是不少的。这里强调收藏元青花是有可能的。当下在中国,发现和收藏元青花是十分有希望的。不少民间的收藏家他们确实找到不少像“鬼谷子下山”样的青花瓷器。
总样识别元青花?我把我收藏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到了七点要领以供大家参考,不够全面,但是根据所列条文先从概念上认识,再从具体下手或者可以让您抓到真正的元青花。
一、用手拎一下,元青花瓷器沉重、厚实,与轻巧的宋瓷不同。
二、胎体白中带淡淡的青色,不是白如象牙。
三、纹饰繁密,几乎将全器画满,不留大块空白,图案有伊朗风韵。
四、画笔轻松自如,酣畅有力,自然,不做作,许多图形不像瓷工所绘,而似文人画家在瓷片上作画。
五、造型大、笨重,但轮廓线条流畅。不论瓶成罐,要收缩处即收,要放开处即放,达到处处顺眼的境地。大型的元瓷会是由若干部分组成,因此也会留下拼接痕迹。
六、元青花瓷较多的由进口的苏麻离青绘制,这是分辨元青花的重要依据。青花发色浓艳,深沉,蓝得很深。由于其含铁量高,700年后的青花料厚处有铁结晶黑色斑点或发白的锡斑出现。
七、元代瓷器底部不通行写款识。元青花器有时会出现“古相博陵第”的印文,或写有“至正××年,张文进造”等字样,收藏此类青元瓷,年代有定位,更为安心。
总的来说,要收藏到真正的元代青花瓷,要多看,多读书。多去博物馆看真品元青花,记忆它的造型、大小、花式和青花色彩。如在市场上遇到相似瓷器,即可与之比较和研究。我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到不少元青花,拍下照来以作标准对照。元青花由中国人制造,然而由外国人识定它,这让我想起,如果你识定此瓷器为元青花,那么就坚持自己的观点,暂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多读书,读一些新出版的有关元青花研究的书籍,从理论上弄懂它的来龙去脉,对收藏会有好处。经典书籍对元青花瓷描述较少,但反复读来也有收益。

⑹ 元青花瓷

元朝时期,米纳依彩绘陶器使用含钴的氧化物绘制烧成釉下蓝彩的技术,传到了我国内地,为景德镇制瓷艺人掌握,烧出了纯深蓝色的霁蓝釉和闻名世界的精美的白釉下蓝花的青花瓷器。
优质的元青花瓷为元末景德镇特制.
元朝有关的记述中没有提到青花,直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波普博士根据英国人大维德收藏的一对带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款的青花云龙象耳瓶,对照伊朗阿德比尔宫博物馆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收藏的大量元青花瓷器,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至正型青花的概念,使国际上产生了研究、收藏元青花瓷器的热潮。
此后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元青花。其中有许多与大维德瓶的水平、风格相似。而也有的青花发色浅淡甚至灰暗,纹样简单,器型较小,并且可以确定这种元青花器的制作早于至正年。至正型的青花是使用伊朗青料绘制烧成。元青花大多数没有款识,后人即使见到精美的元青花,容易误认为宣德时期,洪武与永乐朝的青花也存在这种情况,只是最近20年才逐渐被区分出来。
元代青花瓷器的创制,是陶瓷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从此以后,以青花为主体的彩瓷成为瓷器的主流品种,以往一贯占主流地位的颜色釉退居次要地位,陶瓷美学上从以素雅为美的中古时代进入了五彩缤纷的近古时代。因此元青花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学术界认识之后,就立即引起了艺术品收藏界的关注。元青花的市场价格一路飙升。那么这到底合理不合理?元青花究竟应该如何估价?
关于文物艺术品的估价问题,按照价值规律。实际上并非每一件元青花都是一级精品。造型、纹样都十分精美的属于一级珍品;器型较小、纹饰略简单的可列为二级和三级。
元青花的特点
元代瓷器造型上总的特点是浑厚凝重、气魄雄伟,特别是高级的细瓷,包括至正型青花,这个特点尤为明显。这与蒙古人豪爽的性格有关,同时也与它是出口品有关。至正型青花最主要的器型是大盘,传世品也是以大盘为最多,而且这些传世的元青花大盘大部分保存在伊朗和土耳其的国家博物馆,是昔日王宫的遗留。这说明元青花在当时主要是返销元青花技术的故乡—盛产米纳依彩绘陶器的伊朗。当然也有龙泉窑的大盘。这种大盘是我国以前没有的新型式样,系按照伊斯兰国家人的饮食习惯,置于地毯上盛放食物。盘子的直径达三尺,却极为平整,毫不翘棱变形。盘的样式为折沿,而且板沿很宽,有二寸多,适于手持搬动,分菱花和圆形两种。菱花式的有十瓣、十二瓣和十六瓣。十瓣和十六瓣的是花口圆身;十二瓣的是花口、花身、花足的通体菱花式,每瓣大小相同,制作十分讲究,尤为精致。
元青花的装饰
至正型青花在纹样上的特点是既带有一些西亚美术的装饰形式,又有浓厚的我国传统民间图案的面貌,布局繁密,风格华丽热烈,与当时织金锦的图案和效果又极为相似。从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看,元青花的纹饰不但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宋代磁州窑黑彩的图样,表现技法也十分熟练高超,画面精美生动。
西亚的特产花卉—大丽花,又称西番莲的缠枝花纹是元青花的最常见的纹样,也是我国瓷器的主要纹饰。元青花的纹饰分很多层,少则两三层,多达七八层,但均分主纹与辅纹两类,瓶罐的腹部和盘子的中心为主纹,常见的有海水龙、云龙、凤凰、麒麟、孔雀、天马、狮子、鱼藻、草虫、牡丹、山茶、松竹梅、鸳鸯荷花、牵牛花、庭院竹石芭蕉以及十字宝杵等,辅纹有如意云肩、缠枝花、蕉叶、海浪、鱼鳞、龟贝、金钱、回纹、锁子连环、杂宝变形莲瓣等,极为丰富。
至正型青花发色青翠浓艳,青花纹饰笔画有些晕散,浓淡相互映衬,变化自然,最浓处成为黑色并深入胎骨,并发出黑色闪银光的铁斑。用手抚摸釉面,黑色深入胎骨处感觉凹陷。
元青花无论大小盘、碗、杯、盏之属,均里外画花,有白底蓝花,也有蓝底白花,还有白底蓝花与蓝底白花分不同层次交织在一起。有的白花凸起,呈浅浮雕状,为预先在胚体上雕刻而成,可见元青花制作之精。
元青花的胎釉特点
元朝开始采用高岭山的优质瓷土加瓷石的二元法配置瓷胎,胎质已经比宋代影青玻璃化程度高多了,坚实细腻,但仍然含有金属杂质,所以烧出后在砂底处多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并在底足、口边与缩釉处呈现红色斑,俗称“火石红”。
元青花一般器型硕大,显得笨拙,胎体比其他时代的瓷器厚而沉重。修胎也不精,大罐、大瓶之类,接口镟削不细致,用手抚摸多凹凸不平;加上大器烧造不易,所以难免会出现翘棱、夹扁、凹心、塌底等缺陷。
元青花的釉面颜色总体为青白色,早期偏青,并且釉子较厚,常有垂流泪痕,泪痕处颜色更加青灰。晚期的特别是至正型精品,釉子浓淡适宜,釉色透亮接近洁白。器里施釉少而薄,接痕更加明显。

⑺ 这是什么年代的盘

尺寸:高21.5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13.5厘米品相:盖有鸡爪纹,盖面有少许缩釉点

藏品说明:此盖罐圆口,短直颈,丰肩硕腹,至底内收,浅圈足,形制规整,制作精细,附平顶圆盖,子母口。内施白釉,胎釉温润。整体青花缠枝莲花纹为主体纹饰。画工精美,青料发色浓艳沉稳。缠枝莲纹饰是缠枝纹的一种,为传统吉祥纹样。作为瓷器装饰的纹样形式之一,因其图案花枝缠转不断,故称缠枝纹,明代称为"转枝"。其构图机理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再在切圆空间中或波线上缀以花卉并点以叶子,便形成枝茎缠绕,花繁叶茂的缠枝花卉纹或缠枝花果纹。

清干隆青花缠枝莲纹盖罐 图集之二

清干隆青花缠枝莲纹盖罐 图集之二

⑻ 元代的青花瓷有何特点

元代的青花瓷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青花瓷(又称元青花),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8)元青花伊朗款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元青花瓷造型独具特色。从制作工艺上看,此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等。但也有精细之作,如胎体轻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盘等。在元代社会,青花瓷还没有成为宫廷或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除酒具、明器外,主要产品是对外输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使用者的需要。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是为了适应伊斯兰国家广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饭的习惯而特别生产的大型饮食器皿。

而元时生产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壶则多销往菲律宾。根据考古资料可知,许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当年为满足东南亚人陪葬需要而制作的外销商品。除了外销,元青花生产者对内为了符合元代社会生活习俗还生产了中小型瓶、炉、笔山、高足碗、连座器等。大体可综合为五大类。

⑼ 元清花的特点

(1)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色一般比明清时期的略厚一些,胎质不如明清的细致,在器物上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底足和缩釉处呈现出一种火石红斑。它器型形制巨大,常见的有大瓶、大罐等。
(2)器型多见的为盘、罐、梅瓶、长颈瓶、玉壶春瓶、扁瓶、执壶、钵、盒、水滴、豆形洗、高足碗、yi、盏托,其中大件器为多。多棱梅瓶、多棱玉壶春、多棱瓢瓶及方形扁壶、高颈大罐等为元代特有的器型。
(3)元代青花瓷的胎质白,含杂质多,胎上大多有铁褐色小点。器壁较厚,重而坚。
(4)元代用的是纯净的透明釉。釉色白中见青为主,鸭蛋青,晶莹透明,油润而有玉质感。
(5)青花用苏泥勃青、苏麻离青料为主,也有进口料与国产料混合使用。发色多种,但浓艳、淡雅、青灰三种为主。也有晕散现象。青花烧成后有黑色铁锈斑,有的凹凸不平。
(6)元代青花瓷器的图案花是元纹,一般具有茂密的特点,大多分较多层次,最多有八层,通常说的“满画”,这代特有的绘画技法。在器身上以主题文饰和辅助文饰密切结合,构成整体。主题文饰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整幅图画为主题,如鱼藻图、人物故事图、莲池及莲池水禽图、庭院花鸟、芭蕉竹石图;二是动物纹,以龙纹为主,亦有凤凰、孔雀、狮子、天马、麒麟、草虫等; 三是花草纹,以缠枝牡丹及缠枝莲花使用最多,还有串枝花、灵芝、羯磨文等。辅助文饰应用最多的是缠枝牡丹、莲、菊,仰覆莲斑纹、水波纹。还用杂宝、回纹、蕉叶、连续斜方格纹、云纹、钱纹、变形钱纹、朵莲、缠枝石榴、缠枝海棠、串枝花、云肩纹。元青花瓷还多见利用如意头形、菱形来勾勒开光线条。
(7)元青花两多:多无款;多底部不施釉。

⑽ 怎样鉴定元青花瓷器

首先元青花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青花加彩期 2.青花青白釉时期 3.至正型青花时期(成熟)
下面说重点的:你所指的应该是至正型的元青花(至正型也是典型的元青花)
首先鉴定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证 不能只看单一的一个方面

造型:高足杯、玉壶春瓶、罐、梅瓶和大盘五种器形是至正型元青花的常见器形
胎质:在露胎处可见火石红 并且有些器物会有轮旋的旋纹痕迹,且有乳突
纹饰:★元青花独有纹饰 ①仰覆莲瓣纹分开绘画 不借边 (且边框勾线后填色)
②蕉叶纹中茎满色
③莲花叶为葫芦形
④牡丹叶肥大规整
⑤云纹为蝌蚪形
⑥竹尖叶向上
⑦梅的枝干上见刺状小枝
青花用料:官窑器用料为苏麻离青 该青料因含铁量高 所以可见铁锈斑
款识:元青花无款 且底部多为糙底(不上釉)
就先说这么多了 说再多现在也只是纸上谈兵 这位朋友是刚入门的吧 建议不要考虑元青花了 因为“元青花”实在是烂大街了 刚入门的话 还是从明清的民窑瓷器入手吧 从小玩到大 没有人是一入门就玩元青花的。。。。。。。。

很高心为你回答
本人是学习这个专业的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话可以继续提哈

BY 猪是の说来过倒

阅读全文

与元青花伊朗款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去英国旅游怎么穿衣 浏览:992
人民币与印尼币的比例是多少 浏览:18
意大利有哪些商业 浏览:971
去伊朗旅游买什么 浏览:824
和平精英国际服怎么永久玩天数 浏览:832
印度人如何增兵 浏览:337
伊朗身份证怎么写 浏览:502
秦朝没有统一中国之前怎么办 浏览:207
伊朗藏红花怎么找到 浏览:753
到印度货运多少钱 浏览:978
中国到北非需要多久 浏览:198
中国最厉害的是哪个军种 浏览:656
3月12号中国疫情多少例 浏览:496
印度国民用什么语言 浏览:908
印尼手机上网怎么样 浏览:953
为什么伊朗会爆发新冠 浏览:25
中国队和伊朗队什么时候比赛 浏览:256
南越和越南代工哪个口感好 浏览:523
中国人寿康悦怎么改版 浏览:869
伊朗大换币后什么保值 浏览: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