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预警机的作用是不是被夸大了
预警机就好比玩游戏开启了作弊程序,敌人战机的一举一动都在你掌握之中,而敌人却不知道你在了解敌方行动后采取了有效的反制措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己方战斗力。
预警机都有战斗机护航,而且大型预警机空中预警能力可达半径500公里那么远,敌方战机除非距离预警机150公里或更近,否则打不到预警机,而且敌方战斗机雷达探测距离一般也只有30——120公里。
B. 预警机能不能远距离发现隐形战机
关于这个,好像2年前,14所总工,KJ2000总是王小谟院士有过一个专访
里面说了,空警2000对对F22大小目标的探测距离在120-180公里左右,属于比较危险的区域
最新的空警500由于采用了全数字化,探测距离可以到200-300公里
C. 棒子的和平眼预警机真的是亚洲最强的预警机吗
不存在的,预警机最重要的硬件是雷达,而机载雷达的探测距离是衡量预警机技术性能的第一标准。
棒子的预警机是美国人外销的阉割版,更像是一种探索性的试验品,第一个采购的国家我记得是澳大利亚~2004年,也就是十三年以前。为了让雷达的探测距离达到堪用的水准,在平衡木下加了两个巨大的平面雷达阵列~~
在理想条件下,加装了两块平面雷达阵列的和平眼预警机,对战斗机目标下视探测距离达到了370公里。(这个数据是波音卖飞机时,自己给出的。)
概念你不好理解,我举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SU35的雪豹雷达(无源相控阵)在理想条件下对战斗机目标下视探测距离为400公里左右。而雷达的体积大概是棒子预警机雷达的五分之一不到。
也就是说,棒子看不到SU35的情下,SU35就已经看到棒子了~~~在不用出动预警机的前提下。当然雷达的探测距离是要讲角度的,这样比不太客观,但也说明一部分问题。美国人现有的技术能力肯定不止于此,这个飞机所用的雷达,是大阉割术的产物,还记得世宗大王号的阉割版雷达吗?
国产空警500的对战斗机目标下视探测距离为470公里,多出和平眼约100公里,一百公里是什么概念,在预警机这个领域来看,一百公里代表技术差一代~~~
距离的差距还不是二者之间最主要的差距。最主要的是雷达形式上的差距,圆盘和平衡木的差距。我们自己的空警200也在用平衡木,前视和后视都先天不足,这玩意是谁用谁知道,说再多大话也没用~~
空警500采用了新一代的圆盘三角阵列,在空警2000雷达的基础上又作了改进(在圆盘内有三组雷达阵列)。圆盘三角阵列VS平衡木加两阵列,有很多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探测无死角,美国人是玩圆盘玩的最多的国家,原因就不解释了~~~~~~
这么好的预警机,美国人自己为啥不买,而是卖出去,因为美国空军海军都嫌弃这种先天不足的雷达设计~~~所以无论波音怎么安利,军方都不买~~
D. 预警机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大型的
作用: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为了克服雷达受到地球曲度限制的低高度目标搜索距离,同时减轻地形的干扰,将整套雷达系统放置在飞机上,自空中搜索各类空中、海上或者是陆上目标。空中预警机是集侦察、通讯、指挥、控制于一体的作战飞机。
大型机是为了容纳更多电子设备与指挥管制人员。由于空中预警机搭载的人数与装备的限制,除了提供早期预警的功能之外,最多可以另外提供非常有限的空中指挥与管制的能力。
(4)伊朗500预警机怎么样扩展阅读
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世界各军事强国在加强、完善预警机方面都不遗余力,从而使预警机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趋势。
1、提高性能
美军E-2C的最新改进型“鹰眼”2000已经装备在“尼 米兹”号航母上,并参加了伊拉克战争。“鹰眼”2000改用940中央计算机,其重量和尺寸分别是原来的1/2和1/3,但处理能力提高了15倍。
俄国也把A-50“中坚”预警机改进为A-50U,其探测目标距离和跟踪目标数量均有所增加,提升了对飞行目标的预警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2、研制性能适中
大型预警机的价格动辄数亿美元,普通国家难以承受,因此有些国家正在积极研制性能适中、价格便宜的小型预警机,像瑞典的“萨伯2000”、荷兰的“极乐鸟”Mk2等。这些小型预警机体积小,功能也较少。
瑞典的“萨伯2000”实际上只是一种地面控制的机载监视系统,探测到的雷达图像通过数据链传送到瑞典地面防空系统的指挥中心,再进行处理分析。
3、相控阵雷达
相控阵雷达的优点众多,其可靠性高、探测能力强、扫描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包括上述两种小型预警机在内的新一代预警机差不多采用的都是相控阵雷达。
美国对相控阵雷达十分重视,各军种均有各自的计划,光在研的型号就有四种,分别是空军的波音747-200预警机、海军的S-3预警机、海军陆战队的V-22预警机以及格鲁曼公司的D754遥控预警机。
E. 伊朗空军现在装备的什么飞机
伊朗空军现有兵力约3万人。编有9个对地攻击战斗机中队、7个战斗机中队,装备各类作战飞机300余架,包括先进的F-14和米格-29等第三代战斗机。1个侦察机中队、1个加油兼运输机中队、5个运输机中队、12个地空导弹中队。
伊朗所有的24架“幻影”飞机(2000年统计)分属于不同的子机型,包括F.1EQ单座、F.11BQgg座、F.1EQ2型和F.1EQ4型(各装备有空中加油探头和激光制导武器),但主要还是更加先进的F.1EQ5型,它装备有改进的西诺拉IV(Cyrano、iV)型雷达,该机还可携带AM-39飞鱼反舰导弹。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为了躲避“沙漠风暴”行动中的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空军一些飞行员驾驶着这些飞机逃亡到了过去的夙敌一伊朗。除了这些“幻影”飞机,这些伊拉克人还给伊朗带来了3架伊尔-76MD型运输机,每架都载满了零配件和武器,其中包括法国生产的ATLIS-2型激光标定器、AS-30L型空对地导弹、R一550型空空导弹以及COR-2型侦察吊舱。
侦察与运输机方面,伊朗军方还打算将安-140作为运输和侦察飞机引进到伊朗军队,以补充其老迈的机群。因为安-140对飞机跑道要求低,只需要1350米长就足够了,而且在不太平整的跑道上也可以起飞,所以伊朗军方准备让其担当军内非常急需的轻型战术运输任务。另外由于伊朗是一个地形多样化的国家,需要为低空空中目标的探测和跟踪提供有效的覆盖率,因此伊朗军方也非常希望安-140能够成为空中早期预警雷达的一个平台。 安-140在伊朗被命名为“伊朗-140”,在海军任务中可以用来进行海上巡逻和其它相关的军事任务,包括早期预警、指挥和控制以及目标指示等。为了利用该机的这一性能,伊朗海军已经表示愿意在进攻性任务和巡逻任务中运用安-140,在任务中该机将装备360度水面搜索雷达。
让多用途的安-140作为部队的轻型运输机来用是伊朗方面的另一个设想。目前伊朗国防和武装部队后勤部的三个部门的工作就是评估将安-140引进到伊朗军队的必备条件。伊朗另外还将专门成立一个独立的委员会来确立安一l加具体的参数和任务。按照设计,安-140是上一代安-24、安-26、安-30和安-32双涡轮螺旋桨运输机和测绘飞机的继任机。安-140满载6000公斤时的最大航程为2100公里,在18000英尺高空的巡航速度为每小时575公里。该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19150公斤。
F. 中国的预警机只有几架为什么不大力研发和生产
实际上一直在大力研发,只不过按照国内的保密制度,不对外公开而已,但从公开刊物上,我们可以多少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要看一下国内预警机的型号和发展。
国内固定翼预警机实际上有3个型号,分别是:空警2000(使用IL76为载机),属于大型预警机;空警200(使用运8三类平台作为载机),类似瑞典的爱立眼,被戏称为平衡木;空警500(使用运8三类平台,雷达布局类似空警2000)。
此外还有一款用运7改造的,未来用于航母的舰载预警机。
从发展角度而言,国内的这几款预警机全部使用了相控阵雷达,在技术上走在了世界前面。
由此可见,国产预警机的发展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其次,再来说为什么生产数量比较少。
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其一是载机影响;其二是技术进步和完善带来的必要的延期。
空警2000使用的是俄罗斯的伊尔76作为载机,但这种飞机也是当前国内运输航空兵的主要飞机,而数量不足,因此可作为载机的数量只有8架。载机不足影响了空警2000的生产和装备。
空警200是空警2000的备胎,当初为了防止空警2000遇到问题,而专门发展了这款技术难度较低的产品,但空警200无法做到360度全范围探测,因此空军对此不是特别满意,装备数量相对也不多。
空警500是最新推出的,雷达在空警2000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堪称全数字化预警机(可参考公开刊物上,王小谟院士的访谈),而且使用了国产运9平台,堪称彻底解决问题。
但这种飞机刚出来时间不长,还在试验阶段,所以数量不多。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国产大飞机数量的增加,预警机也很快将白菜化。
G. 背着大圆盘的预警机有什么作用
1982年6月,在黎巴嫩东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贝卡谷地群山上,依然覆盖着一层皑皑白雪。然而,谁能料到这宁静的山谷里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大空战。
在贝卡山谷里,一辆辆载着导弹的履带车静静地虎伏着,只有那些盯着天空的银灰色萨姆—6导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些前苏联的先进防空导弹部署在这里,是叙利亚用以保卫“用来呼吸的肺脏”——黎巴嫩的。
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萨姆—6导弹大显神威,在开战的头几天就使以色列损失了一半以上的飞机。在战争中,当以色列飞机飞临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上空时,一道白光便向以色列美制鬼怪式飞机追击,并很快击中了它,接着一团“黑云”坠了下来。一个鬼怪式飞机驾驶员描述他的飞机被击落的情景时说:“只听见‘砰’地一声,我就弹出来了。”而叙利亚人则高兴地说:“空袭大马士革的8架飞机,7架没有飞回以色列……”因此,以色列当局对这些使他们心惊胆战的萨姆—6导弹恨之入骨,千方百计地要摧毁这些导弹。
以色列终于要动手了。1982年6月9日下午,近百架美制F—15、F—16的以色列飞机突然对贝卡谷地的萨姆—6导弹基地进行轮番轰炸。叙利亚空军当即驾驶米格—21和米格—23飞机升空迎击。双方先后出动了150多架次的飞机,在空中进行了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战斗。
在战斗中,以色列由于将一架预警飞机和战斗机组合成统一的作战体系,而一举击落叙利亚29架米格飞机,并摧毁了贝卡谷地的全部19个萨姆—6导弹设施,它自己却没有任何损失。
这次大空战最引人注目的是,战斗一开始,在地中海沿岸活动的一种背着大圆盘的飞机——美制E—2C空中预警飞机,用来直接监视叙利亚飞机起降活动,并引导战斗机在预定航线上截击敌机。
在空战中,被称作“鹰眼”的E—2C预警飞机在黎巴嫩西海岸上空9千米处巡视。它像锐利的鹰眼一样时刻监视着叙利亚国内机场的情况,只要叙利亚的飞机一起飞,预警飞机就会及时发现,并立即将叙利亚飞机的机型、飞行速度和高度等数据传送给以色列的作战飞机,从而使以色列完全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
这种E—2C“鹰眼”预警飞机是由运输机改装的专门用于空中侦察与导航的一种飞机。它从外表上看和普通飞机没有多大差别,只是后机身上方有一个直径7.3米的蘑菇状大圆盘,里面装有圆盘式雷达和敌我识别器的天线。
别看它的大圆盘的个头大,每分钟能绕轴旋转6圈,还可进行360°的扫描。这就是说,它的“眼睛”很敏锐,只要来回扫描几圈,就能快速地发现在山区、平原和海洋上空作低空飞行的各种目标,而且还能看到地面的坦克、卡车的调动,以及雷达和导弹阵地的布防等情况,甚至能看到潜水艇的通气管和潜望镜。向上它还可以同在太空里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联系,进行协同配合。
由于它站在高空中,看得又远,因而侦察和指挥的范围就大。对高空目标,它的探测距离是500~600公里,最远可达900多公里;对低空目标,探测距离为300~400公里。它还能同时发现300个机载雷达或地面雷达,并准确地测定出它们的方位,指挥无人驾驶飞机进行电子干扰,或者指挥反雷达导弹摧毁敌方雷达阵地。
作为侦察飞机来说,它上面装的电子侦察设备能同时跟踪和识别250个目标,并能很快地计算出其中的15个目标的各种参数,引导自己一方的飞机对目标进行攻击。
这种预警飞机能侦察到的范围,最大可达50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我国四川省面积那样大。对于这样大的地盘来说,如果采用普通的雷达来探测警戒,大约需要30多部,而且使用很不方便。由此可见,预警飞机的本领确实不凡。
目前,E—2C预警飞机已不能满足作战需要,逐渐由更为先进的E—3和E—4预警飞机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