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印尼经济以2005年的数据分析国民生产总值,服务业占了45.3%,其次是制造业(40.7%)和农业(14.0%)。 但在国民就业结构中,农业则是印尼最多人从事的产业,占44.3%。其历史背景,印尼跟南亚洲各地一样,产业结构落后,国内工业欠发达。初期,印尼通过开发石油和其它资源, 实现了粮食自给和生产自立,在1989年至1997年期间,印尼经济以每年平均百分之七幅度增长,前景美好的印尼,誉为亚洲五小虎。印度尼西亚钱币 旅游 有巴厘岛 、婆罗浮屠佛塔、印尼缩影公园、日惹皇宫、多巴湖等。旅游是印尼非油气行业中的第二大创汇行业,政府长期重视开发旅游景点,兴建饭店,培训人员和简化手续。 工业 印尼工业发展方向是加强外向型的制造业。2000年制造业增长逾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主要部门有采矿、纺织、轻工等。 农业 全国耕地面积5980万公顷(不包括伊里安查亚)。1996年农业总产值约占GDP的15.2%,2000年提高到16.9%。全国农业人口(包括从事林业和渔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9%。
⑵ 印尼坐拥3亿人口、300万平方公里海洋,为何它还是个三流国家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周边还有300万公里海洋,这样一个国家,海产资源丰富,可是为什么还是一个三流国家呢?那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第三点则是印度制度上不适应
我们知道印度人存在很大的男女不平等概念,他们认为男人的社会地位大于女子,女子就应该照顾孩子,甚至有的还要出去打工养活一家人,这种情况在城市还比较轻,特别是在农村,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难改变,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矛盾阶级化,自然会成为印度落后的导火索。久而久之,很多男人都不出去当劳动力,劳动力稀缺,就业也更困难。
⑶ 如果印度只拥有3亿人口,它如今经济发展会如何
如果印度只拥有3亿人口,它如今经济发展会如何?其实印度三亿人的话,他们的经济依旧不会好转,还是贫穷落后的情况,原因有几个方面,大家可以参考:
三、印度的社会矛盾尖锐,很难获得经济突破:
印度现在为止,也是一个各个地方半独立状态的国家,很多地区对于政府的规定,可以说毫不在意。因此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他们经济不发展的一个因素。
⑷ 被称为“千岛之国”的印尼,为何说它难以成为超级大国
因为印尼是一个岛国,是由各个岛屿连起来的国家,致使交通出现了困难,并且印尼的经济不发达。虽然人口较多,但是由于印尼本身的地理环境原因,致使印尼无法成为超级大国。
其次,印尼的科技发展水平很低,而且印尼的电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工业得不到发展,从而导致了印尼的工作岗位减少,那么势必会导致经济发展不起来。同时,印尼的旅游业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是一个依靠服务业的国家想要发展起来,这是不可能的,而印尼又是一个人口巨多的国家,这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就更难了。
⑸ 印尼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印尼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耕地面积约8000万公顷,从事农业人口约4200万人。印尼气候湿润多雨,日照充足,农作物生长周期短,主要经济作物有棕榈油、橡胶、咖啡、可可。2012年,印尼棕榈油产量达到285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印尼采矿业为印尼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它是出口创汇、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为保持经济活力、创造就业和发展地区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还具有辐射社会经济其他领域的间接作用以及对边远地区发展的推动作用。印尼主要的矿产品有锡、铝、镍、铁、铜、锡、金、银、煤等。印尼最大的国有矿业公司为安塔公司,另外还有印尼国有锡业集团公司。
印尼的工业化水平相对不高,制造业有30多个不同种类的部门,主要有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钢铁、机械、汽车、纸浆、纸张、化工、橡胶加工、皮革、制鞋、食品、饮料等。其中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钢铁、机械、汽车是出口创汇的重要门类。印尼最大的钢铁企业为国有克拉卡陶钢铁公司,年产量约300万吨。
旅游业是印尼非油气行业中仅次于电子产品出口的第二大创汇行业,政府长期重视开发旅游景点,兴建饭店,培训人员和简化入境手续。1997年以来受金融危机、政局动荡、自然灾害、禽流感等不利影响,旅游业发展缓慢。2007年起增速加快,2012年到印尼的外国游客人数达到804万人。
⑹ 印尼人口接近3亿,而且是伊斯兰教第一经济强国,为何在国际上却没有存在感
这主要是有三个原因组成。一是远离中心的位置,二来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本身就是十分分散的国家最后再加上印度尼西亚一直是一个低调的国家。所以说这就导致了印度尼西亚即使属于伊斯兰教强国但是依然没有存在感。
其实像一些强大的经济国家来说,一般在整个世界上都是地位很高的。例如美国的存在感真的是非常高的。但是也仍然有一些国家,即使它是作为经济强国的地位存在着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存在感。而这个国家就是印度尼西亚。很多国家都会感觉到十分疑惑,为什么这个国家会没有存在感了?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国家本身就十分低调。像其它的国家恨不得让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存在,但是这个国家就不会。这个国家做事十分低调,那么久肯定很难让很多人去真正的了解它了。
⑺ 印尼这个国家人口这么多,有没有发展起来的可能
很难,如果从纸面数据来看,印度尼西亚完全是个小巨人般的存在——人口接近3亿、世界排名第4;陆地面积约190.4万平方千米,虽然只排世界第15位,但海洋领土面积令人艳羡:虽然这方面并无准确排名数据,但作为参照,中国这样的一等世界大国,所主张的海洋领土也不过300万平方公里(这还包括南海、东海、黄海等地区的争议海域);而印尼的海洋面积却是多达316.6万平方千米——还不包括专属经济区。
有着如此丰厚的家底,再加上控制马六甲海峡这个巨大的区位优势,印尼就算比不上中美俄这样的土豪,但与印度、巴西并肩,一个准大国的资格,应该还是比较稳当的。
但在现实中,印尼的国际地位却与它纸面上的基本数据全不相符:经济上,印尼2014年GDP总量刚刚过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6位。如今印尼号称全球第十大经济体,中国是印尼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第二。东南亚最大经济体。
政治上更是惨淡。在国际政治舞台中比不过中美俄也就罢了,连印度、巴西也都比它受人瞩目的多;甚至就是东盟内部,印尼最多也就是仗着体量优势,在开会争吵时嗓门大些而已,完全无法驾驭局势。
为什么有着准一流的身子的印尼,始终只能在二流国家中徘徊?我们不妨从其地理上制约说起。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全境由17508个岛屿组成,号称“千岛之国”。
在海洋文明时代,群岛国家的一大好处,就是不愁没海岸线和港口——这是发展外贸的最重要条件;但坏处也很明显——地缘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
由于海洋的隔离作用,众多岛屿之间的交通联系会受到极大影响,反应在经济层面,则是各板块自成一体,经济上的整合难度较大。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群岛国家都如此,比如英国和日本就整合的很成功。
不过英国虽号称群岛,但大不列颠岛本部面积已占据国土面积的80%以上;日本本土虽分为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四大岛屿,但岛屿间的海峡都十分狭窄(本州与四国之间的濑户内海,最狭窄处仅宽10公里左右,本州与九州之间的关门海峡,最狭窄处甚至1公里不到)。这点子距离,即便是在农耕时代,其地缘阻断作用都十分勉强;到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则基本上不存在任何阻碍,随便一座跨海大桥,便可将诸岛连接在一起。
但印尼则不一样。印尼国家地理结构呈带状分布,东西国土之间仅直线距离就长达5000余公里;本部五大主岛(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巴布亚),除东部的苏门答腊与爪哇之间海域狭窄外,其余诸岛均散落于海上,彼此间距离均在数百公里,巴布亚岛与最近的苏拉威西岛之间的距离则在1000公里以上。
过于遥远的海上距离,极大的限制了各主岛之间的交通往来,除了爪哇和苏门答腊,可以通过修建跨海大桥,将二者用公路、铁路连接到一起外;其余各岛之间,只能通过航空和海运方式交流。
航空虽则便捷,但费用高昂,只适合高价值货物运输;海运虽则量大且费用低廉。但速度过慢,且货物上下船的装卸程序复杂,不适合做小批量运输。这一交通运输的先天劣势,决定了印尼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个完整高效的内部经济圈——你不可能指望加里曼丹的小配件商,能够随时满足爪哇工厂多少不等的货量需求。
而带状的国土分布,同样也限制了其经济实力的发挥。相对于相同面积的块状国土,印尼带状国土边缘地区与中部核心地带的距离过长,即便是在公路、铁路相连接的情况下,从苏门答腊西北部向爪哇运输货物距离也实在过长,导致了成本的拉高,各边缘地区彼此间的沟通更是不便。至于其他主岛,与爪哇核心区的沟通更是受到极大限制。
除了地缘上的支离破碎,印尼陆地的地缘结构也比较糟糕。除了核心主岛爪哇外,其余四岛更是山林密布,尤其是巴布亚岛,其内陆几乎全是高山雨林。
就整体而言,印尼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7.8%的恐怖水平,足以证明其多山的地貌特征——在一个降雨和日照均十分丰沛的地方,人类通常是不会放过任何一块平原上的森林的。
大片的低地平原,是大规模发展工农业的最基本条件。印尼虽然领土面积不小,但平原较少。而就是这为数不多的平原,还分布在五大主岛,以及数以千计的零散小岛上。
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现代工业通常大规模的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这种特征决定了,印尼那些支离破碎的小平原,基本上很难形成大规模产业链。而唯一以低地平原为主的核心主岛爪哇,面积不过区区13万平方公里——仅凭这点子地盘,显然不足以将拥有准大国体量的印尼带入现代化。
而最后,印尼的气候也限制了其工业的发展。印尼国土位于赤道南北两侧,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这种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对于农作物生长来说或许是个福音,但对于现代工业制造,则是个大大的麻烦。
高温气候条件下,人类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效率,其效率都会大大降低——印尼在农耕时代未能形成较发达的文明国家,其原因便在于此。
⑻ 印尼作为东南亚地盘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何却成为了三流国家
因为印尼虽然面积广大,但是地区太过于分散,而且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好。并且印尼的地理位置十分不好,所以虽然地盘最大人口最多,但是却成为三流国家。
而虽然印度尼西亚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工业基础让人们进行工作,所以也就产生了很多矛盾。因为印度尼西亚人口太多,但是又没有很好的条件让人们可以进行工作,所以印度尼西亚的工业一直没有很好的发展。而印度尼西亚的人民对此也已经习惯了,因此并没有发展印度尼西亚的决心。而这些原因也造成虽然印度尼西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但是却依然是三流国家。
⑼ 坐拥3亿人口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印尼为何还是个三流国家
地理位置不好,又不集中和高温的气候等因素,促使印尼还是一个三流的国家,印尼作为除中国之外领土最广泛的亚洲国家,有着如此丰厚的家底,再加上控制马六甲海峡这个巨大的区位优势,就算无法与中美俄这样的大国比肩,但同印度、巴西一样拥有一个准大国的资格,应该还是较为稳妥的。
印尼这样带状且分散又各自独立的地缘结构在军事上也有着让人头疼的难题,庞大的体量让印尼拥有一个成为区域大国的梦想。但松散破碎的内部地缘结构,降低了其实现梦想的可能。因此,在未来的日子,印尼只能在区域大国的梦想和二三流国家的现实中游离
⑽ 目前印尼的经济怎么样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2019年印尼国内生产总值15833.9万亿印尼盾(约1.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02%。贸易总额3382.4亿美元。2019年全年通胀率2.72%。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1-6月经济下滑1.26%。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3-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