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尼爪哇人属于黄种白种还是黑种人
说是黄种人 其实应该是棕色人种 很黑 而且眼睛跟中国人完全不一样
2. 印度瓜哇人属于什么 山顶洞人属于什么
应该是印尼爪哇人吧 印尼爪哇人是东南亚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它是最早发现的直立人化石。在印尼爪哇岛上发现的晚期猿人化石的统称。 分类名称为直立人,因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而俗称爪哇人。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据钾-氩法断代,距今约70万至50万年。爪哇人的时代比北京人(Peking man)要早,因此通常被认为更原始些。 爪哇人化石最初发现于19世纪,自1890年起,荷兰解剖学家E.杜布瓦在中爪哇梭罗河边的特里尼尔附近,就陆续发现了一批人类化石。其中以1891年发现的一个头盖骨和次年发现的一根股骨为最重要。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上没有文化遗物共生,其进化地位直到同阶段的北京人化石发现后才得到科学界公认。 山顶洞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的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3. 印尼人的脸型,外貌是什麽样的与中国人有区别吗
印尼人的外貌特征:肤色为浅棕色,黑色直发,部分人头发呈波浪形。鼻型较南亚类型大,有宽鼻型也有高鼻型。唇稍厚。眼睛较大,蒙古褶特征极轻微,半数以上完全没有蒙古褶。
印尼的绝大多数民族都是外来移民的后代,所以人差异比较大,有鼻子很高像欧洲人的,也有很矮很小很黑的。以爪哇族人为例,脸型较圆,皮肤棕黑,五官分明,眼睛很圆很大,睫毛很长,头发是天然卷,但不会像非洲人那种,比较蓬松,身材比较矮。
与中国人的区别:
1、肤色
印尼人呈浅棕色,中国人呈黄色或黄褐色。
2、眼睛
印尼人眼睛较大,中国人较小一点。
3、颅形
印尼人颅形较圆,中国人稍扁一点。
4、五官
印尼人鼻子挺直,五官较立体,中国人趋于平面化一点。
(3)印尼爪哇人是什么人种扩展阅读:
印度尼西亚约有300多个民族及742种语言及方言。大约99%的居民为蒙古人种(即黄种人),非常少数少数是棕种人,一般分布在该国的最东部(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接壤的地方)。
大多数印度尼西亚人为南岛语族后裔,所使用的语言可追朔至发源于台湾的原始南岛语系,另一个较大族群为美拉尼西亚人,居住于印度尼西亚东部。爪哇族为最大族群,占印度尼西亚42%的人口,在政治及文化上皆居优势地位,巽他族、马都拉族及马来族为最大的非爪哇族群。
印度尼西亚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为由通用于廖内群岛、柔佛和马六甲海峡的马来语为基础所发展的语言,基本词汇与语法结构和马来语相同。学校内广泛教授印度尼西亚语,因此几乎所有印度尼西亚人皆能说印度尼西亚语,在商业、政治、国家媒体、教育及学术等各方面。
4. 印尼人是什么人种的呀
印尼人的祖先是蒙古种族。
蒙古种族又称黄色人种、黄种人、亚美人种、蒙古利亚人种,是世界四大人种之一。其人口数量在四大人种中排名第二。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7%。
而蒙古人种并不仅仅是在亚洲,主要分布于乌拉尔地区、东亚、北亚、东北亚、西伯利亚地区、南亚、东南亚、马达加斯加、美洲、大洋洲。
5. 印尼人是什么人种的啊
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根据印度尼西亚的不同的地区来划分:
1:西部苏门答腊,爪哇,婆罗门属于南方黄种人,父系要比北亚民族还要纯一点;
2:东部马鲁古群岛,小zan他群岛属于黄种人;
3:巴布亚和周边群岛属于棕色人种 。
【补充回答,如果从人种角度来讲的话,印尼人是蒙古利亚人种(即我们说的黄种人)分支的马来人种。】
6. 爪哇人的现代爪哇人
爪哇人:Javanais
印度尼西亚语作Orang Djawa。
(Javanais) 印度尼西亚的第一大民族。人口7630万(1983),占全国人口的46.2%。主要居住在爪哇岛,部分散居在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岛屿。原讲爪哇语,以中爪哇方言为官方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现多讲印度尼西亚国语(苏门答腊东部占碑地区的一种马来语方言)。爪哇人与巽他人、马都拉人、米南卡保人等民族同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公元前1000~300年之后移入的具有东亚大陆血统的新马来人的后裔。据文献记载,公元2~3世纪时,爪哇人已建立了早期封建制王国,当时与中国已有友好往来。?~15世纪,曾建诃陵、占婆、爪哇麻喏巴歇等城邦国家。历史上曾受中国和印度文化影响。17世纪初,受荷兰殖民者的统治。1945年获得独立。经济以农业为主,80%以上人口从事水稻种植业,兼种玉米、木薯、花生、大豆、甘蔗、烟草等作物,沿海地区居民从事捕鱼业。20%人口居住城市,有的在政府机关、工厂工作,有的经商或开设各种手工业作坊。手工业以制作银器、花裙布纺织闻名。13世纪前后,伊斯兰教通过来自印度北部的穆斯林商人传入爪哇各沿海地区,由于王室贵族的归信、印度穆斯林商人同当地居民的通婚,以及中国穆斯林商人如彭瑞父子的传教活动,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现爪哇人中有1/3的人属逊尼派的沙斐仪教法学派,他们被认为“桑特里”。另有一些属于印度教化的穆斯林,被称为“普里阿伊”,信仰较为淡漠。但割礼、婚礼、葬礼都按伊斯兰教规进行。其它各种节日、喜庆活动和社会礼俗仍多保留印度教的传统。爪哇岛是印尼伊斯兰教传入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农村普遍建有清真寺,据统计,仅在爪哇人城乡就有大小清真寺6000多座。在城市还设有若干伊斯兰组织和团体,与国外伊斯兰组织建有友好往来关系。近年来,到圣地麦加朝觐的人数不断增加。
东南亚印度尼西亚主体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岛,以中部人口最密,部分居住在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岛屿。另有部分居住在南美洲的苏里南。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使用爪哇语,分直葛、井里汶、南安由、外南梦、玛琅、泗水、滕格尔等方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使用古体文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通用印度尼西亚语。原信印度教和佛教,15世纪下半叶后多改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20世纪中叶起部分人信奉基督教。现仍保留万物有灵信仰。每年各村均举行一次驱逐恶灵的仪式。爪哇人的祖先约在公元前5世纪即出现在爪哇岛上。2~3世纪时,形成早期封建制国家。当时与中国有友好往来,唐代史籍称其地为诃陵、阇婆、爪哇。中世纪建满者伯夷王国(1293~1451),元代史籍称麻喏巴歇国。历史上受中国和印度文化的影响。爪哇人各村都有共同的祠堂和墓地。村中土地多为公共所有,邻里间重视互助合作。亲属组织为双系制。男女均行割礼,都有继承权。文化艺术比较发达,有古典舞剧、音乐、雕刻、帛画。主要从事农业,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玉米、甘蔗、咖啡和橡胶等;也从事捕鱼,饲养家畜、家禽。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最大的民族集团。语言属澳斯特罗尼西亚(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逾7,100万人使用。爪哇人是穆斯林,然而早期的印度教传统现仍明显,恪守穆斯林戒律的爪哇人较少。普遍信仰灵魂。传统的爪哇社会组织结构不同,有比较平等的农村社会,也有等级分明的城市社会,其中宫廷生活尤为复杂。言语根据说话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而有俗语、敬语和最敬语等之分。爪哇大城市的成长,产生了主要来自农村的城市无产阶级。爪哇的农村是由一家一家的住宅密集而成的。虽然稻谷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也生产其他各种谷物,包括玉米、木薯、花生、大豆和甘薯。
7. 印度爪哇人是黄种人
印度尼西亚吧
印尼爪哇人是黄种人
8. 印尼爪哇人是世界三大人种的哪一种
马来人种
马来人种,又称南岛-蒙古利亚人种或海洋蒙古人种,最初是由德国科学约翰·弗里德里希·布卢门巴赫提出的人种概念,认为是棕色人种一个分支。事实上是马来人种是由爪哇白色人种与安达曼人种融合的结果。主要分布于马来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台湾、南九州、复活节岛、马达加斯加。现在人类学已放弃此概念,把它划入蒙古人种中。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马来人种常用来形容南岛民族。
马来人自何处来,历史学界尚无定论。但主要有二种说法,起源于马来群岛的爪哇岛或来自缅甸、云南。
1.马来群岛起源说
马来群岛起源说的支持有J.Crawfurd, K.Himly, Sutan Takdir Alisjahbana和Gorys Keraf等。
以下是马来群岛起源说的论据
马来人和爪哇人在19世纪都有很高的文化。能达到这种成就只有不断发展的本土古老文化才能达到。以此说名马来人并非来自任何地方。而是土生土长。
K.Himly 不同意马来语与柬埔寨语相似。认为二语相似只是表面印象,没有足够理据。通过比较语言学判定马来语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而柬埔寨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除了部分词汇发音表面相似但意义却不同之外,两者截然不同。
爪哇岛发现的梭罗猿人(马来文:Homo Soloinensis)和维杰人(马来文:Homo Wajakensis)化石表明马来人是马来群岛起源,可能马来人就是来自爪哇岛。
马来群岛各族的语言与中亚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有异。
马来群岛起源论在世界范畴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
2.缅甸、云南起源说
缅滇起源说主要的支持者有R.H Geldern, J.H.C Kern, J.R Foster, J.R Logen, Slametmuljana 和Asmah Haji Omar等。
缅滇起源说的依据如下:
在马来群岛发现的古老斧头,与中亚的某些地区类似,说明有中亚居民移民马来群岛。(但移民只是一部分,不能代表所有)
马来族的风俗与Assam地区类似(Assam是印度与缅甸之间的地区)。(事实上马来文化受南亚文化、印度文化的影响是中古时期的事,但同时马来文化也影响着缅甸、孟-高棉的文化)
马来语与柬埔寨语相似(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比较语言学判定两者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而柬埔寨人又被认为来自于缅甸、云南、孟加拉等地,云南的一部分移民沿着湄公河南下到柬埔寨。
缅滇起源说并没有被广大人群所接受,马来西亚的中学历史课本中都介绍马来人起源于本土和移民的融合。依此学说,马来人的祖先分为本土系和移民系,而缅滇起源说只能证明移民的那部分。二批移民在不同年代从缅甸、云南等地迁移到马来群岛。这二批移民的祖先分别称为缅甸人及云南人,统称为混血马来人(马来文:Melayu Deutro),而本土的爪哇马来人被称为
3.原始马来人(马来文:Melayu Proto〕。
原始马来人及混血马来人又合称南岛人(马来文:Indonesian),二者的文化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南岛人其实是最后移入马来群岛的人群。之前迁入的有澳洲种人(英文:Australoid),尼利多人(英文:Negrito)和美拉尼西亚人(英文:Melanesoid)。
以下对二类马来人做出介绍:
原始马来人
根据出土文物,公元前2500年原始马来人就居住在马来群岛。他们有农耕技术。
混血马来人
公元前1500年就存在于马来群岛,他们多生活在海边,渔业发达。
4.马来西亚人与马来人
马来人并非马来西亚人的简称,而是马来西亚的一个主要民族。
马来西亚人简称为大马人,(Malaysian,马来西亚简称为大马)指的是拥有马来西亚国籍的人士,主要有三大族群,分别为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以及其它一些少数族群。各族群都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同时也尊重其他种族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
5.五分法
19世纪时,有多位自然科学家在种族的问题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Blumenbach的五分法则是19世纪时比较常见的:
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等地
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
埃塞俄比亚人种,即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等地
美洲人种,即红色人种,主要分布在美洲
马来人种,即棕白人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与北亚阿尔泰民族(注意:和20世纪的棕色人种不同)
在Blumenbach之后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渐渐将美洲、马来两个人种归并于南岛-蒙古利亚人种,结果进入20世纪初剩下三个主要的人种:
尼格罗人种,即黑色人种
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
南岛-蒙古利亚人种,即黄棕人种
20世纪最常见的分法是由美国人类学家Carleton S. Coon提出的:
刚果人种,即黑色人种
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
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
澳大利亚人种,即棕色人种
波利尼西亚人:
为居住在太平洋东部波利尼西亚群岛地区的土着民族集团。包括新西兰的毛利人、塔希提人、夏威夷人、汤加人、萨摩亚人等十余个支系。其种族背景较复杂,一般认为,属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有的学者认为其是介乎于蒙古、赤道和欧罗巴三大人种之间的第四大人种。语言背景则为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
关于波利尼西亚人的来源,也曾有多种不同观点。现今多数人主张"西来说",认为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大体上是在距今约2500年前从东南亚渡海迁徙而来的。当时东南亚海岛地区,古马来人已占据优势地位。”西来说“也有一定的不成立性。
事实上,波利尼西亚人与其西面两大群岛的土着居民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而与其东面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在体形上,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人都身材矮小,而波利尼西亚人则相对要魁伟些,这与印第安人更为相近。在血型上,波利尼西亚人和美洲印第安人都缺少B型和AB型血型。另外,人们还发现,波利尼西亚人的神话传说和传统习惯中,也有若干与印第安人相似之处。因此,有一些人类学家认为,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是从东面的美洲迁来的。
泰国人和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一样是马来人种
波利尼西亚的语言表明,他们跟居住在亚洲、澳洲之间的马来群岛上塌鼻梁、矮个子的人有较远的血缘关系。那些人...根据种族学家的意见,从身体特征上看,波利尼西亚人跟马来人在各方面—从颅骨和鼻子的形状,到身高和血型—显着不同。
9. 瓜(⊙o⊙)哇人,请问印尼有这个人种吗
有的,爪哇族,主要分布在印尼爪哇岛,是印尼最大的民族。
10. 印尼人属于黄种人吗
印度尼西亚的不是黄种人, 是粽种人.
在印尼的爪哇,在大城市(如耶加达,泗水)可以见到少数(大约百份之五)的黄皮肤华人外(他们祖先是从中国南部移民过去的)其他的都黑黑的(当然没有非洲人这么黑了),所以叫棕种人。如果去到乡下,所见到的都是这些棕色皮肤的爪哇人。这是我在爪哇住了一些时期所见到的事实,讲给大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