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为什么禁止铝矿出口

印尼为什么禁止铝矿出口

发布时间:2022-04-20 11:10:43

① 铝土矿的发展现状

据美国矿业局《MineralCommoditySummaries》1996年资料,全世界铝土矿储量为230亿t,储量基础为280亿t,其中铝土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储量基础79亿t)、几内亚(储量基础59亿t)、巴西(储量基础29亿t)、牙买加(储量基础20亿t)、印度(储量基础12亿t)、匈牙利(储量基础9亿t)。中国铝土矿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及上述国家,如以A+B+C级储量(工业储量)和这些国家的储量基础相比,远在它们之后。
整体上来看,中国铝土矿资源较为丰富,铝土矿保有基础储量在世界上居第七位,储量在世界上居第八位。截至到2006年保有的资源储量为27.76亿吨,其中储量5.42亿吨,基础储量7.42亿吨,资源量20.35亿吨,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广西、贵州4省区,其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0.9%,其中山西占41.6%、贵州占17.1%、河南16.7%、广西占15.5%。另外,重庆、山东、云南、河北、四川、海南等15个省市也有一定的资源储量,但其合量仅占中国的9.1%。
1995年中国总共产铝土矿矿石640万t,除了有色系统的国有矿山企业外,中国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点也大量开采铝土矿,但其产量不稳定。中国氧化铝和铝金属的产量增长很快。1996年分别达到254.62万t和190.07万t,与1985年相比增长了近2.5倍和4倍。铝材的产量增长得更快,1985年才31.00万t,1996年增加到162.01万t,增长35倍多(表3.9.10)。
铝土矿主要用于氧化铝工业和高铝熟料行业等,2003年二者的用量几乎相等。根据2003年主要省区铝土矿产量中用于氧化铝的比例,可以估算出铝土矿资源储量中可用于氧化铝工业的资源储量。
此外,考虑到氧化铝的最佳承载能力必须立足于现实,即必须考虑高铝熟料等行业对铝土矿的需求。因此以铝土矿资源部分用于氧化铝生产的承载能力来评估各省氧化铝的生产规模比较合适。随着中国电解铝规模的过度扩张,氧化铝供应短缺矛盾日益突出,进口猛增,价格大幅上涨,产品利润剧增。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河南、山西等部分拥有铝土矿资源的省份掀起了地方建设氧化铝企业的热潮,据统计,河南、山西、山东等地都在大上氧化铝厂,在建和拟建的项目有29处之多,规划总规模达超过2000万吨/年,加上现有氧化铝生产规模总规模超过了3000万吨/年。

② 氧化铝为什么禁止出口

氧化铝并没有禁止出口。

中国9月份氧化铝(用于制造铝的原材料)出口同比增长近3.5%,中国从原材料的净进口国迅速转变为出口国。在美国对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United Co.Rusal)实施制裁,并对巴西最大的一家氧化铝工厂实施生产限制后,由于供应方面的担忧,全球市场买家纷纷将目光转向中国。

印尼什么地方出铝矿土

据海外媒体报道,由于担心
印度
本土
氧化铝

厂将面临原料供应不足,
印度
铝工业领袖
催促政府出台
铝土矿
出口禁令。

印度
联邦工商会(
FICCI
)主任表示,尽管
印度
拥有
铝土矿
储量位列世界第五的称号,
但是由于环境许可和土地征用的原因,铝行业无法再获取新的矿山。因此
铝土矿
供应仅能

Maharashtra

Gujarat
两座矿山中有限获取。自从今年初在东部的
Odisha
和南部的
Andhra Pradesh
铝土矿
关闭后问题更严重。

④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哪一个

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美誉,近200年来,养羊业一直是澳大利亚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大宗出口创汇行业。
目前澳大利亚有羊约1.6—1.7亿只,按人口平均占有羊只数约为9—10只,占世界总羊只数的1/6左右,是世界上人均占有羊只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的羊毛年产量在10亿公斤以上,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1/3,仅毛羊一项年收入就达60亿澳元。
澳大利亚羊肉出口仅次于新西兰居世界第二,活羊出口也名列世界前茅,每年约有700万只活羊出口到中东、北非地区的穆斯林国家。

澳大利亚目前拥有羊只饲养场6.8万家,其中大型饲养牧场4.5万家,牧场占地面积40万公顷(约合4000平方公里)。1970年,澳大利亚养羊业创造了年产1.8亿只羊的世界纪录。目前每年平均羊只产量在1.2—1.5亿只,1980年为1.65亿只,1991年为1.76亿只。
全澳最大的牧羊场位于西澳大利亚州北部的英联邦山区牧羊场,占地面积10360平方公里,饲养着6万只羊。
所以……

澳大利亚素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采矿业是澳大利亚经济中的支柱性部门之一。 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品出口国。
目前,澳矿产储量居世界前五位的有:铝矾土(62亿吨)、铁矿砂(350亿吨)、铝(3121万吨)、锌(5624万吨)、铀(29.9万吨)、煤(5300亿吨)、褐煤(1260亿吨)。
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一大煤出口国、第二大铁矿出口国、第三大铝矿、镍矿出口国和在西方仅次于美国、南非的第三大黄金出口国。

⑤ 开采铝矿需要办什么手续

开采铝矿需要办与之相关的审批、许可证
矿产资源勘查的登记和开采的审批

第十二条 国家对矿产资源勘查实行统一的区块登记管理制度。矿产资源勘查登记工作,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特定矿种的矿产资源勘查登记工作,可以由国务院授权有关主管部门负责。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十三条 国务院矿产储量审批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矿产储量审批机构负责审查批准供矿山建设设计使用的勘探报告,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批复报送单位。勘探报告未经批准,不得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第十四条 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档案资料和各类矿产储量的统计资料,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按照国务院规定汇交或者填报。

第十五条 设立矿山企业,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由审批机关对其矿区范围、矿山设计或者开采方案、生产技术条件、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等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方予批准。

第十六条 开采下列矿产资源的,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

(一)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内的矿产资源;

(二)前项规定区域以外可供开采的矿产储量规模在大型以上的矿产资源;

(三)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

(四)领海及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的矿产资源;

(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矿产资源。

开采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矿产等特定矿种的,可以由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

开采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以外的矿产资源,其可供开采的矿产的储量规模为中型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和颁发采矿许可证。

开采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以外的矿产资源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制定。

依照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审批和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汇总向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备案。

矿产储量规模的大型、中型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矿产储量审批机构规定。

第十七条 国家对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实行有计划的开采;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采。

第十八条 国家规划矿区的范围、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的范围、矿山企业矿区的范围依法划定后,由划定矿区范围的主管机关通知有关县级人民政府予以公告。

矿山企业变更矿区范围,必须报请原审批机关批准,并报请原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机关重新核发采矿许可证。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维护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有矿山企业和其他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的正常秩序。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设立的国有矿山企业和其他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采矿。

第二十条 非经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在下列地区开采矿产资源:

(一)港口、机场、国防工程设施圈定地区以内;

(二)重要工业区、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城镇市政工程设施附近一定距离以内;

(三)铁路、重要公路两侧一定距离以内;

(四)重要河流、堤坝两侧一定距离以内;

(五)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

(六)国家规定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其他地区。

第二十一条 关闭矿山,必须提出矿山闭坑报告及有关采掘工程、不安全隐患、土地复垦利用、环境保护的资料,并按照国家规定报请审查批准。

第二十二条 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时,发现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罕见地质现象以及文化古迹,应当加以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⑥ 二战日本怎么不跟英美结盟或者不结盟,专心灭掉中国,何必多线作战

日本为什么不跟英美结盟,专心灭掉中国?其实是一个问题。
日本有三个战略方向:北上苏联,与德国结盟,瓜分苏联;南下中国,获取战争资源煤、铁、铜、粮食;东进太平洋,占领南亚,获取印尼的石油、澳大利亚的铁、铝矿、越南的橡胶、缅甸的木材、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海峡。
从古到今,战争只有一个目的:资源。1937年侵略中国,共计投入430万军队(包括关内关外),到1941年,已被中国军队实行了反包围,由于日本资源匮乏,无法长期作战。加上1942年,中国远征军彻底消灭了缅甸的日军,外围战日本已经丧失,中国战场又被国共两党的军队压缩到华北、华中、东北地区,陷入战争泥潭。
日本如果和英美结盟,苏联在西线战场没有压力,会腾出手来干掉日本关东军,日本同样处于两线作战。如果与苏联结盟,苏联东线没有压力,会干掉德国,日本同样处于两线作战。
无论日本与谁结盟,都处于两线作战,只有不侵略中国,才能保全自身。日本虽强,但国家体量太小,中国虽弱,但国家体量大,既使与中国单打独斗,也是最终会失败。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在国内战场稳定后,才腾出手在缅甸开辟第二战场。英美帮助中国,完全是美国珍珠港被炸以后的事,而中国与日本已经单挑五年多时间。因为缺乏重型武器,只能对日本实行战略压缩。
战争不是武器致胜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才是决定战争的胜负法宝。1940年,日本军部下达命令,禁止与中国军队拼刺刀,允许撤退。所以,抗日战争到1940年以后,再也没有出现中日两军拼刺刀的场面。原因就是:只要近战,日本的火炮、飞机无法发挥作用,近身肉搏日本拼不过中国,往往导致全军覆灭。

⑦ 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不少于200字)

※美国篇:风暴眼
危机将考验美国候任总统奥巴马的真正能力,或许还将终结美国经济建立在双赤字基础上的发展模式
2008年,金融风暴改写了世界经济的历史。与愿望相悖,金融风暴在2008年下半年将世界经济拖入衰退的泥潭,其深至今不可见底;而作为金融危机原发灶的美国,朝野上下更是哀鸿遍野。

从3月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接管开始,金融市场的震荡迅速扩散。9月,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破产,盛极一时的美国传统投资银行业只剩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苦苦撑持,后者也不得不转为银行持股公司。其后,AIG更被美国政府控股。以“黑色9月”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大事件为标志,华尔街的信心彻底崩溃。

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最重要的引擎之一,美国经济能否复苏,无疑将成为决定世界经济走势的最重要因素。全世界都在焦虑地关注着,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能否带领美国经济走出低谷。

华尔街或许仍将辉煌,但不会以旧日的模式出现了;美国经济也终将走出目前的困局,但其建立在双赤字基础上的发展模式,还能持续吗? 【中铝网cnal.com】

※欧洲篇

旧欧洲:新危机 老问题

危机已扩散到实体经济,欧盟各国如何在财政刺激计划上相互协调成为焦点
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曾将金融危机比喻成一起纵火案。这场大火最初开始在华尔街燃烧之时,欧洲人似乎还能隔岸观火,但他们很快就体会到了燃眉之急的滋味。

对欧洲来说,真正的金融危机开始于9月29日。这一天,欧洲大陆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政府决定对欧洲最早跨国经营的金融机构之一的富通银行(Fortis)注资112亿欧元;二是爱尔兰政府宣布,为国内银行所有储蓄及银行间债务提供无上限担保。此举立刻引起了邻国的恐慌,因为其储户会竞相将自己在本国银行的储蓄转移到更为安全的爱尔兰。

新欧洲:“入盟综合征”

新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没有赢得与时间的赌博,但这更彰显了欧元的吸引力

匈牙利:回归“节俭计划”匈牙利中央银行大楼是一座欧韵浓郁的巴洛克式建筑,坐落在首都布达佩斯的多瑙河畔一个安静的街心广场,正与街对角的美国驻匈牙利大使馆两相照应。

而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把匈牙利“逼”向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并由此成为此次第一个向其求援的新兴市场经济体——10月13日公布的这一消息,碾碎了那种还以为危机发于西方发达国家、也仅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侥幸”心理。【中铝网cnal.com】
北欧银行危机史鉴

美欧决策者应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北欧金融危机中学习

现今的危机不足惧。”芬兰经济领域权威人士均对北欧国家能够成功应付本次金融危机表示乐观。

北欧三国(瑞典、挪威、芬兰)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经历过一次惨痛的金融危机,它们已经学到了足够的教训。

1985年至1989年,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出现了房价和股市价格呈倍数增长的现象。瑞典房价五年上涨50%,股市更是上涨超过200%。

政府为了解决经济过热问题,于1987年至1992年间陆续升息,80年代末期开始,北欧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资产价格剧烈下跌。【中铝网cnal.com】
英国:“能做的都做了”

政府已竭尽全力,但银行在完成减杠杆化之前不会大举放贷
在全球拯救金融机构的行动中,英国的救援计划显得棋高一筹——政府拨出500亿英镑,采取直接注资而非购买不良资产的方式救助金融机构。这种模式随后成为工业化国家争相效仿的对象。

10月8日,英国首相布朗宣布,政府将援助八家金融机构,八家机构承诺于年底前将资本金提高总计250亿英磅。五天后,英国财政部宣布,政府对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等注入总额370亿英镑的资本金。注资附带一系列条件,包括被救助银行承诺货款规模、尽量避免购房者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等。政府还与这些银行在股息政策上有所约定,并对新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命有发言权。【中铝网cnal.com】

俄罗斯:寡头之困

政府与寡头分享了能源价格上涨的全部好处,现在则一起付出代价

首富求救 “可以问任何问题,除了流动性。”

在克里姆林宫决定以苛刻条件向陷入困境的寡头们施以援手时,俄罗斯寡头的领军人物、基元集团实际控制人欧柏嘉(Oleg Deripaska)第一个向政府发出求救信号。

仅仅半年前,这位40岁的俄罗斯首富还雄心勃勃,准备将他所控制的俄罗斯铝矿公司、SMR带到香港上市。然而,突然降临的经济危机,让这一切全部中止。【中铝网cnal.com】

法国:最坏的时候还未到来

经济衰退无可避免,但更令法国人担心的是经济下行与产业转移潮合力

12月的巴黎仍然声色犬马,购物街雷恩大街(Rue de Rennes)上依然人头攒动,街道两旁的商店里挤满了为圣诞节购物的人群。令人感受更多的是圣诞节前的热闹,而非金融危机的阴影。毕竟,对于法国人来说,金融危机暴发之初的恐慌时刻已经过去,最坏的岁月尚未到来。金融无大碍

当然,巴黎经历过恐慌时刻。9月15日,即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宣布倒闭的当天,巴黎CAC40股市指数大跌3.78%,大小银行都无一幸免遭遇了“黑色星期一”。 【中铝网cnal.com】

※亚洲篇

日本:经济比金融更冷
日本经济像是长期患病的病人,好不容易开始恢复健康,又遇到很严重的传染病
12月的巴黎仍然声色犬马,购物街雷恩大街(Rue de Rennes)上依然人头攒动,街道两旁的商店里挤满了为圣诞节购物的人群。令人感受更多的是圣诞节前的热闹,而非金融危机的阴影。毕竟,对于法国人来说,金融危机暴发之初的恐慌时刻已经过去,最坏的岁月尚未到来。

金融无大碍 巴黎经历过恐慌时刻。9月15日即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宣布倒闭当天,巴黎CAC40股市指数大跌3.78%,大小银行都无一幸免遭遇“黑色星期一”。 【中铝网cnal.com】

新加坡:黯别“黄金时代”
支撑新加坡“黄金时代”的旅游业和电子业严重依赖国外市场,所以在此轮金融风暴中受创也较烈
“即使是最悲观的唱衰者,也无法预计美国次贷泡沫破裂给新加坡带来的后果。”

说其残酷,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东南亚最为富庶的新加坡成了亚洲国家中首个陷入衰退的国家。

仅仅在一年以前,新加坡2007年的GDP增速还是7.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新加坡去年人均GDP达到了4.89万美元,位列世界第五。为期四年的“黄金时代”倏然而去,令人惘然。【中铝网cnal.com】

印度:在夹缝中

恐怖袭击与经济危机使“大象之国”腹背受敌

2008年11月26日,恐怖分子对印度金融首都孟买的袭击,对于印度经济来说,坏得不能再坏了。炸弹与枪击事件分别发生在十个不同的地点,长达三天半,夺走了174条生命,包括18名外国人,其中一些人此行来印度的惟一目的就是投资与生意。这起恐怖袭击事件除了导致人员死伤,也使孟买丧失了其作为一个安全的旅游城市及投资中心的口碑。

孟买证券交易所紧邻袭击发生的饭店。多家跨国公司在印度的总部也都位于饭店附近。 【中铝网cnal.com】

印尼:梦魇不重演

印尼没有也不会重演十年前的金融梦魇
世界银行的印尼经济首席经济学家William Wallace指出,因为出口、投资和消费趋于疲软,2009年,印尼的GDP增长率将降至4.4%。他还认为,虽然近期印尼的贸易收支得到改善,但局面依然有可能发生逆转。11月14日,《经济学人》信息部(EIU)预测2009年印尼经济增长3.7%。瑞银集团印尼的总裁Sarah-Jane Wagg在接受《雅加达邮报》的采访时说,因为所有的初级品价格下降,投资非常疲弱,印尼经济明年增长2.5%,为九年来最低,但低过2.5%不可能。有一点是确定的:无人认为印尼会重演十年前的金融惨剧。 【中铝网cnal.com】

※拉美/非洲篇

智利:“模范生”未幸免
拉美国家受到的冲击只是稍许滞后而已

12月间的智利中部,已是夏日融融。汽车沿着安第斯山脉盘旋,道路一直延伸到世界最大地下铜矿El Teniente底部。沿途工厂运作如旧,虽未见传说中的停工,但经济危机已成为工人们必谈的话题;旁边数十公里的Sewell小镇本为享有“联合国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誉的旅游胜地,如今却是游人稀少。

从10月下旬到12月初,《财经》记者两赴智利进行实地采访,参加有关拉美地区经济的会议,并先后访问了一批专家学者。两次采访之隔不到三周,当地气候由晚春至初夏越来越暖;而经济社会的信心逆时节而变,处在急速冷却之中。 【中铝网cnal.com】

非洲:资源的诅咒

十年来非洲经济增长受益于资源出口,现在则为此付出代价

“这次金融海啸对南非的2009年会有影响吗?对你个人会有什么影响?”对于《财经》记者的同一问题,当地人的回答一如这里正在换季的天气,猜不透几度阴,几度晴。

——沙巴拉拉,南非电讯网络公司MTN销售经理:“嗨!今年南非受(危机)影响严重,我们也跟着倒霉;食品涨价,汽油涨价,只有股票唰唰往下掉,我的投资也跌得一塌糊涂……明年下半年应该会好转吧?最近汽油价格已经下来了,食品应该不会涨了。”【中铝网cnal.com】

※中国篇&新秩序

中国:金融危机的考验刚刚开始
经济转型的压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实,并且难以回避

肇始于2007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一年之后突然发威,将主要工业化国家拖入衰退的深渊,并直接考验新兴市场经济应对危机的能力。对中国而言,这场考验才刚刚开始,2009年或许是判断中国经济耐冲击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新年里,中国将在结构调整上面临或进或退的选择。退或许可以保一时的经济稳定,但以未来更大的调整和经济波动为代价;进虽可以利用目前全球经济放慢的机会,建立更加独立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得不承受短期调整阵痛。

无论如何,2009年中国经济转型的压力比任何时候都更真实,且难以回避。 【中铝网cnal.com】
中国:新秩序

中国不仅需要更多的份额和表决权,更需要提升参与能力,作出与大国地位相称的贡献

当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与美国财政部官员哈里德克斯特怀特(Harry Dexter White)碰面,共商建立国际货币新秩序时,可能想不到,60多年后,基于“盎格鲁—撒克逊”联盟创办的国际组织,需要来自中国和中东的援手,以化解一场从大西洋两岸刮起并席卷全球的风暴。
今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在瞄向中国。
IMF总裁多米尼加国斯特劳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表示,希望中国等拥有较大外汇储备的国家注资IMF。
有求于人,态度总是很好的。对于中国在IMF的份额(quota)和投票权(voting power),“这些都可以商议”,2008年11月初,斯特劳斯-卡恩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记者问及IMF对中国宏观政策的建议时,他脱口而出的是,“我不想让我的中国朋友感到我们是在指手画脚……”而在此前,记者已经被提醒:不要问及汇率的问题。【中铝网cnal.com】

中国:回到基本

危机提醒我们应该回到用最传统有效的原则来监管银行,来促进其进一步改革

这是世界经济金融史上波澜起伏的一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了实体经济,然后实体经济回过头又再次将灾难深重的全球金融进一步拖向泥潭,目前还谈不上危机见底。全球很多经济体已经进入了正式衰退。
随着国际金融动荡的不断加剧,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年多前,有关于中国能否反其道而行之的争论曾不绝于耳。我当时即认为,这无异于一个神话。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从来不会有置身事外而独善其身的故事。

⑧ 为什么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美誉,近200年来,养羊业一直是澳大利亚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大宗出口创汇行业。
目前澳大利亚有羊约1.6—1.7亿只,按人口平均占有羊只数约为9—10只,占世界总羊只数的1/6左右,是世界上人均占有羊只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的羊毛年产量在10亿公斤以上,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1/3,仅毛羊一项年收入就达60亿澳元。
澳大利亚羊肉出口仅次于新西兰居世界第二,活羊出口也名列世界前茅,每年约有700万只活羊出口到中东、北非地区的穆斯林国家。

澳大利亚目前拥有羊只饲养场6.8万家,其中大型饲养牧场4.5万家,牧场占地面积40万公顷(约合4000平方公里)。1970年,澳大利亚养羊业创造了年产1.8亿只羊的世界纪录。目前每年平均羊只产量在1.2—1.5亿只,1980年为1.65亿只,1991年为1.76亿只。
全澳最大的牧羊场位于西澳大利亚州北部的英联邦山区牧羊场,占地面积10360平方公里,饲养着6万只羊。
所以……

澳大利亚素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采矿业是澳大利亚经济中的支柱性部门之一。 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品出口国。
目前,澳矿产储量居世界前五位的有:铝矾土(62亿吨)、铁矿砂(350亿吨)、铝(3121万吨)、锌(5624万吨)、铀(29.9万吨)、煤(5300亿吨)、褐煤(1260亿吨)。
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一大煤出口国、第二大铁矿出口国、第三大铝矿、镍矿出口国和在西方仅次于美国、南非的第三大黄金出口国

⑨ 世界各国资源分布格局是怎样的

矿产品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不少,但最基本的分类是两种: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燃料矿物和非燃料矿物。世界矿物原料消耗中,非金属矿物,尤其是砂石料等,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些矿物分布广泛,价格低廉,大多是就地生产,就近消费,投入国际市场的比例极低,大约只有总产量的5%左右。金属矿物和某些天然肥料矿物的地域分布则较相对集中,在世界市场上的贸易量颇大,足以引起国际贸易界的重视。

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矿物约有80多种,其中的铁、铜、铝土、铅、锌、镍、磷酸盐、锡和锰等9种,具有产值大,国际贸易量较多等特点,地位相当重要。

世界矿物开采的集中性明显,70~75%集中在10余个国家里,特别是少数几个工业发达国家。前苏联和美国是世界上采矿业规模最宏大的两个国家,前者约占世界矿业开采值的18%,后者约占世界的15%。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估占世界的11%。澳大利亚和南非的采矿业,规模也很大。发展中国家,采矿业发达、规模较大的有中国、智利、赞比亚、扎伊尔、秘鲁、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最重要原料。它的开采、冶炼和贸易等,与钢铁工业的兴衰紧密相连。

全球的铁矿石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铁矿石资源总储量8,000多亿吨。目前,全世界铁矿石的探明储量约为3,500亿吨。高度集中是铁矿石在地域分布上的最大特点。铁矿资源主要集聚于10多个国家里。前苏联铁矿石的探明储量是1,140亿吨,占世界铁矿探明储量的30%多,是目前地球上探明储量超过1,000亿吨的唯一国家,比居世界第二位的巴西要多近400亿吨,为美国铁矿石探明储量的6.5倍。除前苏联外,依次排列的顺序是巴西、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波利维亚,以上7国的铁矿石储量计占世界铁矿石总储量的90%。另外,法国、瑞典、英国、委内瑞拉、南非、智利、德国和利比里亚等也是世界铁矿石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采矿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完善,世界铁矿石的产量几乎是直线上升。本世纪50年代初期,年产量是3亿多吨,到80年代,铁矿石产量增至8亿多吨,30年间,增长近3倍。目前,每年的铁矿石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有前苏联、巴西、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和加拿大等6个国家。此外,印度、法国、瑞典、南非、利比里亚和委内瑞拉等国的铁矿石产量也较多,大都在2,000~3,000万吨。1981年,世界铁矿石总产量是8.745亿吨,其中,前苏联生产2.42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7%,位居世界第一。巴西铁矿石产量增长最快,本世纪50年代初为300多万吨,到80年代已超过1亿吨大关,1981年的产量是1.066亿吨,占世界的12.2%,列世界的第二位。澳大利亚居第三位,1981年产量达0.938亿吨,占世界的10.7%。

近些年来,世界钢铁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钢铁工业的地区分布也有较大调整,使铁矿石的生产和贸易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投放于国际市场的铁矿石总量大约是3亿吨,占世界铁矿石产量的35%左右,在国际贸易货物结构中,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位大宗货物。目前,世界上铁矿石的主要输出国是澳大利亚,年输出量达8,000万吨左右,列世界第一位。巴西的年输出量约为7,000万吨,列世界第二位。加拿大、印度、智利、前苏联、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委内瑞拉和秘鲁等,也是世界铁矿石的重要输出国。铁矿石的主要输入国是西欧的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和荷兰,以及东欧和中欧的波兰,捷克等,日本是最大的铁矿石输入国之一。美国的铁矿石资源丰富,年产量亦较多,但由于钢铁工业强大,铁矿石的需求仍得不到满足,每年要从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智利等国输入可观的铁矿石以供使用。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迅速,1992年年产量已突破7,000万吨,本国铁矿石资源尚富,但品位不高,多贫矿,每年得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朝鲜等国进口相当数量的铁矿石。铁矿石运输不仅数量较大,而且往往是重洋相隔,距离遥远,故除前苏联往东、中欧诸国的采用陆上铁路运输外,大多是由大型船舶通过海运完成的。

锰是工业的重要原料,在钢铁工业中的地位作用尤为明显。世界陆地上的锰矿资源(金属含量)有30多亿吨,探明储量约达16.2亿吨。锰矿的分布非常集中,储量在1亿吨以上的有南非、前苏联和澳大利亚。其中,南非是世界锰矿储量最富的国家,约达7.17亿吨,占世界锰矿探明储量的44.3%;前苏联排行第二,储量约为6.35亿吨,占世界的39.3%;澳大利亚的储量是1.45亿吨,占世界的8.9%,居世界第三位。这3个国家的合计储量超过世界探明总储量的90%。

锰矿资源高度集中的储藏分布,导致了生产上的相对集中性。前苏联是世界锰矿的最大生产国,雄居各国之首。其次是南非和澳大利亚。锰出口量最多的是南非,澳大利亚排列其后,印度、巴西和加蓬等国也是世界上锰的生产国和输出国。日来、西欧和美国等是世界上锰矿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海洋底部储存有大量的锰结核,广泛分布于海面以下4,000~5,000米的大洋底部,厚度可达1米。现已探明,锰结核的分布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20度,西经140~180度之间的洋底最为密集。全世界锰结核的估计储量可达1.5~3万亿吨左右,且以每年大约1,000万吨的速度增长着。

对于大洋底部锰结核的利用,目前,试制性生产已经获得成功,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业已组成联合开发公司,正式进行开采和提炼。从海底锰结核中开发提炼锰金属,需要高度发达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惊人的资金,因此,目前这项事业完全被工业高度发达和资金雄厚的少数国家所控制和垄断。

铜在工业领域里,用途广泛,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和材料。世界铜矿资源比较丰富,陆地上的资源储量(金属含量)约为16亿吨。其中,探明储量大约为6.4亿吨,比较集中地分布于美洲、非洲中部和亚洲北部。以国家论,高度集中在10余个国家。探明储量大于5,000万吨的国家有智利、美国和赞比亚,其中,智利的储量约为1.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23.4%,系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世界第一大铜矿—丘基卡马塔矿(储量达6,935万吨)和世界第二大铜矿—埃尔特尼恩特矿(储量约是6,776万吨),被称誉为“铜的王国”。美国的铜矿储量是9,100万吨,占世界铜矿总储量的14.2%,位居世界第二名。赞比亚铜矿储量是5,400万吨,占全球铜矿总储量的8.4%,排行世界第三。前苏联、加拿大、扎伊尔和秘鲁等国的储量均在2,000万吨以上。墨西哥,波兰、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南非和西班牙等国也有较多的铜矿储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铜矿石的开采有较大发展,开采国家和地区增至40余个,开采量亦不断增加,1950年是227万吨,1981年达到832万吨,增长接近4倍。目前,铜矿石产量在5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6个,即美国、前苏联、智利、加拿大、赞比亚和扎伊尔。长期来,美国一直是世界铜矿石产量最多的国家,从1961年起,年产量持续稳定地超过100万吨, 1981年达153.8万吨,占当年世界铜矿石总产量的18.5%,前苏联紧跟其后,自1964年起就超过智利,1981年年产量达114万吨,占世界的13.7%。智利现居世界第三位,1981年年产铜矿石10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

近30年来,铜在工业上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铜的生产发展很快,1950年,世界精铜产量仅315万吨,1981年达到965万吨,增长3倍以上。美国、前苏联和日本,年精铜产量都在100万吨以上。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精铜生产国,自60年代后期以来,精铜年产量一直保持在160~210万吨之间,1981年是198.4万吨,占世界精铜产量的20.5%,居各国之首。但是,美国生产精铜所需的原料,除本国开采的铜矿石外,还得从智利、秘鲁和南非等国家进口相当数量的铜矿石。前苏联屈居第二,1981年产精铜146万吨,占世界的15.1%。同年,日本生产精铜105万吨,约占世界的10.8%,列世界第三位,但所用的铜矿石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和扎伊尔等国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精铜生产国。

当今,世界上铜的进出口总量约为300万吨,进口铜的国家很多,出口铜的国家很少;数量不大,但运销范围却相当广泛,这就是铜的国际贸易的基本特点。长期来,智利是世界上第一大铜的出口国,目前,年出口量约是80万吨,主要销往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赞比亚铜的出口量仅次于智利,列世界第二位,主要输往“欧洲共同体”、美国和日本,部分运销到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加拿大是发达国家中铜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每年出口量约为20万吨,主要输往美国、西欧和日本。前苏联所产粗铜和精铜均自给有余,约有10%的铜销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澳大利亚也是发达国家中出口铜较多的国家之一,年出口量约为5万吨,主要销往日本和美国。此外,秘鲁、扎伊尔等国也有部分铜出口外销,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家与地区。

世界铝土矿资源比较丰富,总储量约是400~500亿吨,其中,探明储量是350亿吨左右。与铜矿石一样,铝土矿的蕴藏相当集中,主要分布在非洲(以西非为主,约占世界总储量的40%余)、大洋洲(储量约占世界的21%)、拉丁美洲(主要是南美洲的东北部,储量占世界的22%左右)和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国家论,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铝土矿储量都为80亿吨左右,各占世界铝土矿探明储量的22.8%,两国并列世界第一。巴西铝土矿的探明储量是40亿吨,占世界的11.4%,居世界的第二位。牙买加的铝土矿探明储量约为20亿吨,占世界的5.7%,列世界第三位。印度、巴西、马里、喀麦隆、苏里南和圭亚那等也是世界铝土矿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

铝土矿是提炼铝金属的主要原料。现代社会里,铝的需要量不断增加,铝土矿的产量也随之不断提高。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铝土矿产量是700多万吨,到80年代初,已增加到8,000多万吨,30年左右时间即增长10倍多。目前,世界铝土矿产量是8,700多万吨。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有澳大利亚、几内亚和牙买加。其中澳大利亚1981年铝土矿产量达2,550万吨,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30%左右,居世界第一位。几内亚是世界铝土矿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50年代中期只有50多万吨,70年代后期迅速增至1,000多万吨,1978年更超过了牙买加,1981年达到1,180万吨,占世界的13.4%,跃居世界的第二位。同年,牙买加产铝土矿1,170万吨,占世界的13.3%,居世界第三位。此外,铝土矿产量较多的国家还有前苏联、巴西、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

铝及其合金具有质轻、坚韧、导电、导热性强、化学性质活泼等特点,适宜作飞机、汽车和火箭等的结构材料,日用器皿亦颇多用铝制成,还可以作建筑材料及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之用。各国对铝的需求与日俱增,世界原铝产量也不断增多。1950年,全世界原铝产量仅150万吨左右,1980年增至1,600多万吨,增长近11倍,成为产量仅低于钢铁的第二大金属。当今,世界上原铝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和日本。相当时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铝生产国,1980年产铝465万吨,占世界当年铝产量的29%左右,在世界各国中雄居首位。同年,前苏联的铝产量约是240万吨,占世界的15%左右,名列第二。日本年产铝109万吨,加拿大产铝107万吨,分别占世界的6.8%和6.7%,分别列为世界的第三和第四位。

由于铝土矿、原铝产量和消费量在地域分布上的不一致性,导致了铝矿资源、生产和贸易上的严重脱节,并使铝的国际贸易范围扩大,数量可观。目前,美国、日本、前苏联和西欧大部分国家是铝土矿石的主要进口国。其中,美国进口量最大,一国即占世界总进口量的40%左右,主要从牙买加、巴西、圭亚那、苏里南等拉美国家进口铝土矿石。日本铝土矿的进口量也相当大,约达600万吨,矿石大都从澳大利亚、几内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输入。加拿大是目前世界上铝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但其炼铝业的原料,大部分要从南美洲的圭亚那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进口,经冶炼加工后再销往国外。

目前,全世界铅矿石资源的总储量(金属量)约为2.88亿吨,较集中地分布在北美、澳大利亚和前苏联3个地区。储量超过1,000万吨的国家有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墨西哥和南非等6个。其中美国最多,列世界第一位,储藏量是7,400万吨,占世界铅矿石资源总储量的25.7%。居第二的澳大利亚,储量约为3,400万吨,占世界的11.8%。前苏联的铅矿石储量为3,300万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1.5%,位列世界第三。全球铅矿石探明储量约1.27万吨,大于1,000万吨的有美国、澳大利亚、前苏联和加拿大4个国家。美国铅矿石探明储量为2,700万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21.3%,系世界铅矿石探明储量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的探明储量为1,800万吨,估计占世界的14.2%,为世界第二位。前苏联铅矿的探明储量是1,600万吨,约是世界的12.6%,排列世界第三。

当前,全世界约有40多个国家(地区)开采铅矿石,自70年代以来,年产量基本稳定在340~360万吨之间。前苏联、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4国的铅矿石的年产量均超过30万吨,名列世界前茅。1980年,世界铅矿石的总产量是359万吨,其中,前苏联的年产量达59万吨,占世界铅矿石总产量的16.4%,排列世界第一。美国年产量是5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5.6%,居世界第二位。澳大利亚列第三位,年产量为39万吨,占世界的10.8%。加拿大年产铅矿石29万吨,占世界的8%,居世界第四位。此外,秘鲁、墨西哥、摩洛哥和南斯拉夫等也是世界上铅矿石产量较多的国家。

世界精铅产量发展较快,50年代初,只有180万吨,80年代初已增至530多万吨,增长近3倍,生产国家也有30多个。现在,年产精铅在20万吨以上的有美国、前苏联、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5国。多年来,美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精铅生产国,1981年世界年产精铅531万吨,而美国产106.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多,冠各国之首。同年,前苏联年产80万吨,占世界精铅总产量的15%,居第二位。德国年产精铅约40万吨,约占世界的7%,列世界第三位。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和保加利亚等国家。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世界铅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大都输往日本和西欧市场。美国铅的储量和产量均较大,但国内需要量大,故仍需要进口部分铅矿产品。前苏联铅矿产品的生产量亦较大,除满足本国需要外,尚有少量输往东欧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墨西哥、南斯拉夫、南非、巴西和秘鲁等国也是世界铅矿产品的重要出口国。日本和西欧诸国则是世界铅矿产品的主要进口市场。

世界锌矿资源储量(金属量)约为3.25亿吨。其中,探明储量是1.62亿吨,较集中地分布在北美、大洋洲和前苏联等3个地区与国家。探明储量超过1,000万吨的国家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前苏联和南非。其中,加拿大储量最丰,约为3,000万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8.5%。澳大利亚居第二位,探明储量1,600万吨,占世界的9.9%。美国锌矿探明储量约是1,50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9.3%,居世界第三位。前苏联和南非的储量均为1,0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的6.2%,并列世界第四位。再次是巴西,锌矿储量约是900万吨,占世界的5.6%左右。

当前,全世界开采锌矿的国家有40多个,锌矿石(含锌量)的产量,1980年达617万吨,比1950年的211万吨,增长近3倍。1980年,加拿大产锌矿石10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7.2%,雄居世界第一位。同年,前苏联产锌矿石102万吨,占世界的16.5%,排行世界第二。澳大利亚,1980年年产锌矿石4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9%,列世界第三位。秘鲁产锌矿48万吨,略逊于澳大利亚,占世界的7.7%,各列世界第四位。

锌金属可用于电镀、铸造和冶金等多种工业部门,使用广泛。世界精锌产量,自70年代起,每年以10万吨左右的速度递增,80年代已超过600万吨。1981年,世界精锌产量是619.8万吨,其中前苏联生产最多,为106万吨,占世界的17.1%。其次是日本,年产是67万吨,占世界的10.8%。第三位是加拿大,年产量是61.8万吨,占世界精锌总产量的近10%。其他生产精锌较多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秘鲁和墨西哥等,它们年产量都在10万吨以上。

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南斯拉夫、南非、巴西和秘鲁等国家是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是锌矿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家。前苏联的锌矿产品自给有余,有少量输往东欧国家。

世界锡矿资源(金属量)总储量约为3,700万吨,探明储量接近1,000万吨。锡矿分布相当集中,且很有规律,主要产于环太平洋锡矿带。以地区论,东南亚、中国、南美和前苏联是世界锡矿的主要储藏地区,其中东南亚地区的储量即占世界储量的50%以上。探明储量在10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和前苏联。印尼锡矿储量约为155万吨,占世界锡矿探明储量的15.7%,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中国的储量约为150万吨,占世界的15.2%,居世界第二位。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储量均为120万吨左右,是世界总储量的12.2%,并列世界第三位。前苏联和玻利维亚的锡矿储量亦大致相等,约100万吨,各占世界的10%,并列世界第四。

目前,全球有30多个国家生产锡精矿,1981年的产量是20余万吨。其中,马来西亚产6万多吨,占世界精锡矿的近30%,独占鳌头。印度尼西亚年产量是3.5万吨,占世界的17%多,名列世界第二位。泰国年产锡精矿3万余吨,占世界的15%多,居第三位。玻利维亚年产量约为2.8万吨,占世界的近14%,排行世界第四。

锡具有多种用途,世界产锡国家和锡的产量都有所增加。1981年,世界锡产量达到23.8万吨。其中,马来西亚年产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列各国之首。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年产量均是3.2万吨左右,各占世界总产量的13.4%,并列世界第二位。同年,玻利维亚产锡2万吨,占世界的8%多,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巴西和前苏联等也是重要产锡国家。

目前,锡的主要出口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玻利维亚和巴西,以及中国等;锡的主要进口国是日本、美国和西欧国家。前苏联产锡量也不少,但国内需要量较大,不能自给,尚得从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进口部分锡金属。

全世界陆地上镍矿资源储量(金属储量)约达2,067亿吨,其中探明储量5,418万吨。探明储量大于500万吨的,有新喀里多尼亚(法属)、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前苏联和加拿大等,法属新喀里多尼亚储量达1,361万吨,占世界探明镍矿总储量的25%余,居世界之首。加拿大的储量是789万吨,占世界的近15%,居第二位。前苏联列第三位,储量为735万吨,占世界镍探明储量的13.5%。

世界镍矿石产量增长颇快,1950年仅12.2万吨,1980年增至76.3万吨,增加5倍多。目前,开采镍矿的国家和地区有20多个,1981年产量达70.3万吨。其中,加拿大产量最多,达15.5万吨,占世界的22%左右,居世界第一位;位居世界第二的是前苏联,年产量14.5万吨,接近占世界总产量的21%,新喀里多尼亚(法属)产量是7.8万吨,占世界的11%多,居世界第三位;澳大利亚年产量7.5万吨,占世界10.7%,排列第四位。

当前,世界镍年产量约是70万吨,主要生产地较为集中。前苏联、日本和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等国镍产量名列前茅。1981年世界镍产量为70.1万吨,其中前苏联产17万吨,占世界镍产量的24%余,居世界首位;加拿大产量是10.9万吨,占世界的15.5%,名列第二;新喀里多尼亚(法属)年产量约为7万吨,占世界的10%,名列第三位。镍的主要出口国有加拿大、法属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以及印度尼西亚、古巴、菲律宾、多米尼加等。镍的主要进口国是美国、日本和西欧等一些国家。

⑩ 林水有是谁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举办“印中投资与企业合作论坛”
www.tasenit.com

太升商务网最新的印尼商贸资讯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举办“印中投资与企业合作论坛”

中国于本(2008)年5月15日派遣174人之庞大代表团前来印度尼西亚考察投资环境及争取商业合作机会,团员来自中国广东省、广西自治区、福建省、山东省与天津市等地区之102家公民营企业,主要行业跨及石油、瓦斯、汽车、音响视讯、林业、农渔业、建筑业、基础建设和其它领域。

代表团于5月15日当天上午参加在印度尼西亚工业部举行之“印中投资与企业合作论坛”(Indonesian-Chinese Investment and Business Cooperation Forum),讨论如何开拓印中双边经贸合作机会。参加论坛之主要人士包括印度尼西亚工业部长Fahmi Idris、印度尼西亚驻中国大使Sudrajat、印度尼西亚投资协调委员会(BKPM)主席Muhammad Lutfi,印方计有约100余人之企业代表参加,出席总人数达300余人。

根据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之资料,2007年中国在印度尼西亚投资仅占印度尼西亚全部外来投资之0.3%,为2,890万美元,印度尼西亚与中国之双边贸易总额自2006年之149.8亿美元成长21%,达182.4亿美元,印度尼西亚出口至中国总额自2006年之83.4亿美元成长15.96%,达96.8亿美元,印度尼西亚自中国进口总额自2006年之66.4亿美元成长28.94%,达85.6亿美元。

2007年中国企业对印度尼西亚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和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签署承包工程合约等之金额均创历史新高,目前中资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已超过400家,如中石油、中海油、货为、中兴等企业,已在印度尼西亚市场占一席之地。

BKPM主席M. Lutfi表示,外国投资者对印度尼西亚之原物料如钢铁、铝矿砂、铁与镍等具有高度兴趣,惟印度尼西亚政府必须保护原料,仅限在印度尼西亚国内使用,中国已提供印度尼西亚政府10亿美元之贷款,用以支持四项电力与基础建设计划,包括:苏门达腊建桥(Sumatra bridge project)、北苏门达腊Labuhan Angin和中爪哇Cilacap之电厂及西爪哇之Jatigede水坝。

阅读全文

与印尼为什么禁止铝矿出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脱欧需要人民多少投票率 浏览:333
中国地形模型怎么做 浏览:247
伊朗对袜子的进口税是多少 浏览:354
入境伊朗中成药可以带吗带多少 浏览:400
越南河内经济多少2020 浏览:295
印度神油5代怎么样 浏览:947
中国的布丁在哪里 浏览:39
美国什么时间攻打伊朗 浏览:100
旧金山有多少中国留学生 浏览:679
意大利和华为5g哪个好 浏览:34
印尼人用的什么语言 浏览:615
英国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英文 浏览:993
新版印尼巴士怎么玩 浏览:642
意大利年轻品牌z开头是什么品牌 浏览:454
英国怀特利诊所怎么样 浏览:928
援助越南200亿美元等于现在多少钱 浏览:30
越南是个怎么样的国家 浏览:689
印尼种植园哪里好 浏览:246
英国现在怎么没什么存在感 浏览:864
印尼什么驾照回国可以换A2证 浏览: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