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尼属于哪个国家
印尼,即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东南亚国家。
印尼人口近2.64亿(2017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
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爆发八月革命,1945年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先后武装抵抗英国、荷兰的入侵,发动了三次独立战争。1947年后,荷兰与印尼经过多次战争和协商,于1949年11月签订印荷《圆桌会议协定》。根据此协定,印尼于同年12月27日成立联邦共和国,参加荷印联邦。
1950年8月印尼联邦议院通过临时宪法,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同一年印尼成为联合国第60个成员国。1954年8月脱离荷印联邦。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共分为大雅加达首都特区、日惹特区、亚齐特区,和30省,共计33个一级地方行政区。二级行政区有396个县,93个市(2014年统计)。其他的主要经济城市包括泗水、万隆、棉兰、三宝垄和巨港等。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共分为大雅加达首都特区、日惹特区、亚齐特区,和30省,共计33个一级地方行政区。二级行政区有396个县,93个市(2014年统计)。其他的主要经济城市包括泗水、万隆、棉兰、三宝垄和巨港等。
㈡ 印度跟印度尼西亚隔多远
有个关于印度的笑话,说有印度人认为印度的地盘西到巴基斯坦、东到新几内亚岛(也称伊里安岛)。巴基斯坦曾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这一点还能说得通。新几内亚岛分属于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和大洋洲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与印度没什么关系。之所以闹出笑话,是因为印度尼西亚的国名带有“印度”二字,有的印度人就认为印度尼西亚属于印度。
印度尼西亚在地理上有一个着名的标签——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或万岛之国。印度尼西亚191.35万平方公里的地盘,由1.7万多个岛屿组成。不过,印度尼西亚有五个大岛,占了全国面积的大部分。比如印度尼西亚西部的苏门答腊岛,面积43万多平方公里,扼守黄金水道马六甲海峡的西南岸。苏门答腊岛东南是面积约12.6万平方公里的爪哇岛,印度尼西亚有2.62亿人口,其中约有1.45亿人居住在爪哇岛上。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就位于爪哇岛的西北部。
爪哇岛以北,是面积74万多平方公里的加里曼丹岛。加里曼丹岛分属三个国家,北部为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与沙巴州(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沙捞越州的东北部有面积0.57万平方公里的文莱国。加里曼丹岛剩下的大部分,为印度尼西亚所有。
加里曼丹岛东海岸隔着望加锡海峡,与苏拉威西岛相望。苏拉威西岛面积17万多平方公里,形状非常“怪异”,北部狭长的部长像一根飘带,南部“腰短腿长”。苏拉威西岛以东,隔着一些不大不小的岛,就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岛屿——新几内亚岛。新几内亚岛面积78万多平方公里,印度尼西亚占西半部。不过新几内亚岛并不属于亚洲,而是属于大洋洲,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横跨亚洲与大洋洲的国家。
介绍完印度尼西亚,就要介绍印度尼西亚为何叫印度尼西亚,而不是叫泰国尼西亚或马来尼西亚呢?这与欧洲殖民者有关系。
在欧洲殖民者来之前,印度尼西亚曾有过一些王朝,比如室利佛逝王朝和麻诺巴歇王朝,但这些王朝的名字并没有成为印度尼西亚群岛(准确讲应该称为巽他群岛,为行文方便,以下皆称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国名。之后的印度尼西亚群岛由很多个小王朝割据,更不要提什么统一的国名了。
欧洲人到处“发现”新大陆,最早盯上印度尼西亚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也先后蹿上岛,但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真正在印度尼西亚扎根的是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公元1596年,荷兰人登陆印度尼西亚群岛。当时的欧洲人对亚洲地理不是很了解,但他们对“印度”这个地名却非常熟。
很久以前,欧洲就流传印度是香料之国的说法,除了香料,印度遍地都是黄金白银大元宝。在欧洲人的地理概念中,印度位于欧洲以东,当荷兰人向东来到印度尼西亚群岛时,以为到了印度。公元1602年3月20日,荷兰成立了一家挂着公司幌子的殖民地机构,就是东印度公司。我国人最熟悉的东印度公司应该是英国的那家卖鸦片的,实际上,除了英国,荷兰、瑞典、丹麦等小国都搞过东印度公司。
荷兰在“东印度”统治了几百年。上世纪初,印度尼西亚人无法忍受荷兰的残暴统治,准备起义。起义后需要给这一片岛屿起国名,有人提议就用东印度作为国名,但更多的人认为东印度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不合适作为国名。还有人提议用“英素琳特”或“努山打拉”,不过最终入选的却是“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这个地名还不是印度尼西亚人发明的,而是被一个德国的学者民族学家巴斯蒂安叫响的。1884年,巴斯蒂安通过研究认为:东南亚岛屿,包括非洲东海岸的马达加斯加岛,因居民多为马来人种,应该划为相同的类型。之所以叫印度尼西亚,因为欧洲人已经习惯把这片岛屿称之为东印度,他们认为印度尼西亚是印度(非专指今之印度,更多的是地理概念)的一部分。印度尼西亚的本意,是印度岛屿之地。
1912年,东印度成立了很多以独立为目标的组织,基本上都冠名“印度尼西亚某组织”。到了1928年,这里的人们已基本上自称为印度尼西亚人了。1945年8月,新国家独立后,国名就定为印度尼西亚。不过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名也是欧洲人起的,多少还带有一点殖民色彩。有些印度尼西亚人认为应该把国名改为具有本地特色的“努山打拉”,意为大洋之间的岛屿。
图-印度尼西亚人
总结一下,印度尼西亚与印度,都是殖民者对东方殖民地的称呼,两者相隔千里,并没有直接关系。
㈢ 印尼这个国家人口这么多,有没有发展起来的可能
很难,如果从纸面数据来看,印度尼西亚完全是个小巨人般的存在——人口接近3亿、世界排名第4;陆地面积约190.4万平方千米,虽然只排世界第15位,但海洋领土面积令人艳羡:虽然这方面并无准确排名数据,但作为参照,中国这样的一等世界大国,所主张的海洋领土也不过300万平方公里(这还包括南海、东海、黄海等地区的争议海域);而印尼的海洋面积却是多达316.6万平方千米——还不包括专属经济区。
有着如此丰厚的家底,再加上控制马六甲海峡这个巨大的区位优势,印尼就算比不上中美俄这样的土豪,但与印度、巴西并肩,一个准大国的资格,应该还是比较稳当的。
但在现实中,印尼的国际地位却与它纸面上的基本数据全不相符:经济上,印尼2014年GDP总量刚刚过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6位。如今印尼号称全球第十大经济体,中国是印尼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第二。东南亚最大经济体。
政治上更是惨淡。在国际政治舞台中比不过中美俄也就罢了,连印度、巴西也都比它受人瞩目的多;甚至就是东盟内部,印尼最多也就是仗着体量优势,在开会争吵时嗓门大些而已,完全无法驾驭局势。
为什么有着准一流的身子的印尼,始终只能在二流国家中徘徊?我们不妨从其地理上制约说起。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全境由17508个岛屿组成,号称“千岛之国”。
在海洋文明时代,群岛国家的一大好处,就是不愁没海岸线和港口——这是发展外贸的最重要条件;但坏处也很明显——地缘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
由于海洋的隔离作用,众多岛屿之间的交通联系会受到极大影响,反应在经济层面,则是各板块自成一体,经济上的整合难度较大。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群岛国家都如此,比如英国和日本就整合的很成功。
不过英国虽号称群岛,但大不列颠岛本部面积已占据国土面积的80%以上;日本本土虽分为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四大岛屿,但岛屿间的海峡都十分狭窄(本州与四国之间的濑户内海,最狭窄处仅宽10公里左右,本州与九州之间的关门海峡,最狭窄处甚至1公里不到)。这点子距离,即便是在农耕时代,其地缘阻断作用都十分勉强;到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则基本上不存在任何阻碍,随便一座跨海大桥,便可将诸岛连接在一起。
但印尼则不一样。印尼国家地理结构呈带状分布,东西国土之间仅直线距离就长达5000余公里;本部五大主岛(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巴布亚),除东部的苏门答腊与爪哇之间海域狭窄外,其余诸岛均散落于海上,彼此间距离均在数百公里,巴布亚岛与最近的苏拉威西岛之间的距离则在1000公里以上。
过于遥远的海上距离,极大的限制了各主岛之间的交通往来,除了爪哇和苏门答腊,可以通过修建跨海大桥,将二者用公路、铁路连接到一起外;其余各岛之间,只能通过航空和海运方式交流。
航空虽则便捷,但费用高昂,只适合高价值货物运输;海运虽则量大且费用低廉。但速度过慢,且货物上下船的装卸程序复杂,不适合做小批量运输。这一交通运输的先天劣势,决定了印尼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个完整高效的内部经济圈——你不可能指望加里曼丹的小配件商,能够随时满足爪哇工厂多少不等的货量需求。
而带状的国土分布,同样也限制了其经济实力的发挥。相对于相同面积的块状国土,印尼带状国土边缘地区与中部核心地带的距离过长,即便是在公路、铁路相连接的情况下,从苏门答腊西北部向爪哇运输货物距离也实在过长,导致了成本的拉高,各边缘地区彼此间的沟通更是不便。至于其他主岛,与爪哇核心区的沟通更是受到极大限制。
除了地缘上的支离破碎,印尼陆地的地缘结构也比较糟糕。除了核心主岛爪哇外,其余四岛更是山林密布,尤其是巴布亚岛,其内陆几乎全是高山雨林。
就整体而言,印尼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7.8%的恐怖水平,足以证明其多山的地貌特征——在一个降雨和日照均十分丰沛的地方,人类通常是不会放过任何一块平原上的森林的。
大片的低地平原,是大规模发展工农业的最基本条件。印尼虽然领土面积不小,但平原较少。而就是这为数不多的平原,还分布在五大主岛,以及数以千计的零散小岛上。
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现代工业通常大规模的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这种特征决定了,印尼那些支离破碎的小平原,基本上很难形成大规模产业链。而唯一以低地平原为主的核心主岛爪哇,面积不过区区13万平方公里——仅凭这点子地盘,显然不足以将拥有准大国体量的印尼带入现代化。
而最后,印尼的气候也限制了其工业的发展。印尼国土位于赤道南北两侧,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这种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对于农作物生长来说或许是个福音,但对于现代工业制造,则是个大大的麻烦。
高温气候条件下,人类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效率,其效率都会大大降低——印尼在农耕时代未能形成较发达的文明国家,其原因便在于此。
㈣ 从英国伦敦到印尼几个小时
两间交通伦敦巴黎准: 便欧洲星高速火车伦敦ST-PANCRAS 巴黎北站需要二一5飞机则需要一一0钟算安检等候及往机场间要至少近
㈤ 印尼这个国家
【国 名】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REPUBLICOFINDONESIA)
【面 积】 1,904,443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人 口】 2.1亿(世界银行数据),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47%,巽他族14%,马都拉族7%。民族语言200多种,通用印尼语。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首 都】 雅加达(JAKARTA),人口838.5万(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
【国家元首】 总统梅加瓦蒂·苏加诺普特丽(MEGAWATISoekarnoputri),2001年7月23日就任。
【简 况】 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海岸线长3.5万公里。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
公元3至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王朝。13世纪末14世纪初爪哇形成强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国。15世纪先后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的入侵,1602年荷兰在印尼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开始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1942年日本入侵,1945年日本投降后爆发8月革命,8月17日宣告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政 治】 实行总统内阁制。近年来政治上经历了很大变动,现处于民主改革过渡时期。
【宪 法】 现行宪法为"1945年宪法",规定建国五基(又称"潘查希拉",即信仰神道、人道主义、民族主义、民主和社会公正)为立国基础,人民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从1999年10月至今,人协对宪法进行了三次修改,主要包括规定总统和副总统只能连选连任一次、每任五年,减少总统权力、强化议会职能等。
行政区划】 1999年东帝汶从印尼分离后,印尼政府将马鲁古省、伊里安查亚省分别分割成2个和3个省份,又同意一些地区自立新省。现共有32个省或特区,即:亚齐特区、北苏门答腊、西苏门答腊、廖内、占碑、朋古鲁、南苏门答腊、楠榜、雅加达首都特区、西爪哇、中爪哇、日惹特区、东爪哇、巴厘、西努沙登加拉、东努沙登加拉、北马鲁古、南马鲁古、东伊里安查亚、中伊里安查亚、西伊里安查亚、北苏拉威西、中苏拉威西、东南苏拉威西、南苏拉威西、东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万丹、邦加-勿里洞、哥伦打洛。
【资 源】 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锡、铝矾土、镍、铜和金、银等。已探明矿产储量为:石油500亿桶、天然气73万亿立方米,煤360亿吨。地热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45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74%。
【工 业】 印尼工业发展方向是加强外向型的制造业。2000年制造业增长逾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主要部门有采矿、纺织、轻工等。
【农 业】 全国耕地面积5980万公顷(不包括伊里安查亚)。1996年农业总产值约占GDP的15.2%,2000年提高到16.9%。全国农业人口(包括从事林业和渔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9%。
【旅游业】 重要创汇行业,政府高度重视,注意开发旅游景点,兴建饭店,培训人员和简化手续。外国游客1997年达520万人次,后受金融危机和国内政局影响连续下滑,2000年开始回升。2001年达515万人次,创汇54亿美元。主要景点有巴厘岛、婆罗浮屠佛塔、"美丽的印度尼西亚"缩影公园、日惹皇官、多巴湖等。
㈥ 印度尼西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国家,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河流众多,水量丰沛,但都比较小。它的石油、天然气和锡的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印尼人口近2.62亿(2019年) ,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航空航天技术较强。
(6)印尼离英国多少公里扩展阅读:
印度尼西亚特点: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兰教国家
印尼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兰教国家,主要是逊尼派。不过,印尼的许多岛屿和村庄都信仰基督教,这要归功于传教士们的功劳。有趣的是,岛上一直就有的万物有灵论就并没有被抛弃,在有的岛屿上,它们也会混杂在一起。有时你会看到有人戴着十字架,也拿着护身符之类的东西。
2,有700多种方言
印尼的官方语言是印度尼西亚语,不过,印尼人使用的语言有700多种,单是巴布亚一个省,就有270多种方言。爪哇语是印尼的第二大语言,有超过8400万人使用。
3、仍然生活着丛林部落
在现代化的印尼大都市里,我们很难想象,在苏门答腊的丛林中,依旧存在着遗世独立的部落。有些部落曾有过猎人头的事情,虽然这种做法几十年前就被废止了,但有些家庭还在屋里悬挂着他们祖辈的“战利品”。
㈦ 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印尼是几个国家离得多远
印度在南亚,印度尼西亚在东南亚
㈧ 英国和印尼哪个最适合居住
相对来说温带海洋气候的英国比热带的印尼更加宜居,尤其印尼还会有台风。
㈨ 伦敦格林威离印度尼西亚有多远
印度尼西亚那么大,是指什么地方呢
㈩ 印尼的国家简介以及人文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通称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印尼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
印尼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
在印尼人家里,当你看到长相可爱的小孩,切忌摸小孩的头,如果你抚摸他的头,对方一定反脸相向。 在印尼,进行裸体太阳浴是非法的,和他们交谈应避开政治、宗教等话题。和别人谈话或进别人家里都要摘下太阳镜。拜访印尼商人时要带上礼物,收下礼物即意味着承担了某种责任。进入圣地特别是进入清真寺,一定要脱鞋。
参观庙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裤、无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进入任何神圣的地方,一定要脱鞋。在巴厘,进入寺庙必须在腰间束腰带。印尼人忌讳夜间吹口哨,认为它会招来游荡的幽灵和挨打。 印尼人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东西给他们。忌讳吃猪肉食品,忌饮烈性酒,不爱吃海参,也不吃带骨带汁的菜和鱼肚等。
印尼盛产鱼虾,吃鱼虾也很讲究。除了煎、炸之外,有的鱼开膛后,在鱼肚里涂上香料和辣酱,然后烤熟吃。吃虾时,把活虾放在玻璃锅内,倒上酒精、点上火,盖锅盖,片刻便把活虾煮熟,然后蘸辣酱吃。
印尼风味小吃种类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团、鱼肉丸、炒米饭及各种烤制糕点。印尼人还喜欢吃凉拌什锦菜和什锦黄饭。印尼人视黄色为吉祥的象征,故黄米饭成为礼饭,在婚礼和祭祀上必不可少。
印尼人吃饭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时也喜欢用手抓饭。抓饭时,先把米饭盛在盘上,然后用右手指将饭捏成小团,送到嘴里一口一口地吃。饭桌边上要放一碗清水,边抓饭,边不时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饭沾粘在手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