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荷兰东印尼公司是什么

荷兰东印尼公司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13 11:16:15

‘壹’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历史背景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建立于17世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当时的欧洲各国兴起海上冒险,探寻世界地理,更发展外海的商机。16世纪的葡萄牙在东南亚地区已有殖民地与商业发展,1560年代,一群荷兰商人派浩特曼(Cornelis de Houtman,-1599)至葡萄牙刺探商情,浩特曼回国后这群商人便成立一家公司,利用这个资讯往东印度地区发展,从1595年4月至1602年间,荷兰陆续成立了14家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这14家公司于是合并,成为一家联合公司,也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当时的国家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
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泽兰省的密德堡市、恩克华生市(Enkhuizen)、德夫特市(Delft)、荷恩市(Hoorn)、鹿特丹市(Rotterdam)六处的办公室所组成,其董事会由七十多人组成,但真正握有实权的只有十七人,被称为十七人董事会(Heren XVII),分别是阿姆斯特丹八人、泽兰省4人,其他地区各一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的巴达维亚(今印尼的雅加达)建立了总部,其他的据点设立在东印度群岛、香料群岛上。
到了1669年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五万名员工、与一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当时的10盾约等于1英镑,而1660年代荷兰一位教师的年薪约280盾,光阿姆斯特丹一地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

‘贰’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介绍

Flag of the Dutch East Indies Company。1602年荷兰建立的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East India Company)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1799年解散。荷文原文为Vereenig 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中文全文应译为联合东印度公司。其公司的标帜以V串连O和C,上方的A为阿姆斯特丹的缩写。

‘叁’ 17世纪的东印度公司是什么性质的公司为什么又由荷兰成立,又由英国成立

一、英国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英 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BEIC,EHIC,有时也被称为约翰公司(John Company),是一个股份公司。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特许状给予“可敬的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于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
东印度公司训练雇佣军,表面上是印度封建王公所拥有,但这些封建王公因受到东印度公司的“保护”,实际上是为英国人服务的。它由欧洲军官指挥,对英国占领印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支雇佣军,英国就不可能征服印度。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疯狂进行殖民掠夺,除了上述抢劫孟加拉国库外,1799年,攻陷迈索尔首府时,又抢劫了价值1500万英镑的王室珍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另一种掠夺手段是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其中,鸦片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再走私运到中国销售,从中牟取暴利。
在18世纪,中国对鸦片的需求十分之高,而在1773年,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取得了鸦片贸易的独占权。但由于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被禁止运送鸦片到中国,所以在孟加拉地区生产的鸦片要先在加尔各答出售,再在那里运到中国。尽管中国政府一直禁止鸦片入口,又在1799年重申禁烟,但公司仍从孟加拉透过贸易商和中介走私鸦片到中国广州等地,平均每年更高达900吨。鸦片源源不绝的输入中国,使中英贸易形成了庞大的逆差,尽管中国输出茶叶、丝绸和瓷器,仍未能阻止白银大量流出的问题。在1838年,当时鸦片输入中国的数量高达1400吨,中国不得不对走私者处以死刑,并派出钦差大臣林则徐监督禁烟。禁烟与日后的销烟引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最终使中国租借香港岛予英国。
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路,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同年,英政府又取消了它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特权被取消后,来广州十三行贸易的英国商人从原来统一由东印度公司组织而变为散商,英国政府特派官员与中国政府交涉商务事宜,使原来商人与商人之间的交涉一变而成为政府间的交涉,由此而埋下了中英两国冲突导火线的种子。种种权力被取消后,东印度公司走向了破产的道路。1858年,东印度公司用尽毕生精力为英国聚敛到足够的财富之后,被一脚踢开,东印度公司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至1947年。

二、荷兰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语: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1799年解散,其原名意为“联合东印度公司”。其公司的标帜以V串连O和C(上方的A为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缩写,代表该船只或设备是阿姆斯特丹所派出,若为密德堡市派出者则加注M字,依此类推。)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将近两百年间,总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约有100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前往亚洲地区。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二万五千名员工,一万两千名船员。
荷兰当时的国家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非洲南端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22年在澎湖建立城堡作为贸易据点,但当时澎湖为中国明朝政府季节性驻防的汛地,经交涉失败后,中国派遣由俞咨皋率领的军队包围荷兰人的城堡,迫使得荷兰人于1624年转而到当时未有实质政府统治的福尔摩沙岛(今台湾岛)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设立据点,占领台湾的期间由1624年,至1662年被明郑延平王郑成功打败为止,称之台湾荷兰统治时期。当年的建筑如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等仍留至今,唯多已倾圯。
占领台湾的目的是为对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与东南亚商业据点的枢钮,并垄断马尼拉(西班牙殖民地)与中国间的贸易。主要的输出贸易内容包括砂糖、鹿皮、鹿肉、鹿角、藤、米,转运贸易内容包括荷兰的金属、药材,巴达维亚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鸦片、锡、铅,中国的丝织品、陶器、黄金、蚕丝。
以鹿皮为例,在1634年到1638年短短四年之间,由台湾输出到日本的张数由十一万张成长到十五万张。到了1658年,台湾砂糖的输出量已经足够供应日本与波斯的需要,并增加巴达维亚为输出对象。
荷兰东印度公司亚洲约有35个据点,日本据点的获利为38.8%排名第一,第二名即是获利25.6%的台湾,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这些地方的获利主要是配送给荷兰的股东,而非用回馈当地人或用于当地的建设。
当时在台湾经营贸易的国家除了荷兰,尚有日本人,鉴于日本人的商业竞争,荷兰台湾长官遂对日本商人课征十分之一的关税,引起双方不满,甚至发生滨田弥兵卫事件,1628年两方终止贸易,经过荷兰方面道歉,又交出得罪日本人的彼得•奴易兹(Pieter Nuyts)到日本监禁,1632年才又恢复贸易,但日本在不久之后进入日本锁国时代。除此之外,因为荷日两方政府对于其所有领地都有司法权执行的权力,为此两方也发生过冲突。
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公元1661年。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康熙元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荷兰东印度公司解散的主要原因在十八世纪时,荷兰与英国之间的战争不断,两国在1780年-1784年间的战争,由于国内对于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大减,导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终于在1799年12月31日宣布解散。公司遗址为现今阿姆斯特丹大学。

‘肆’ “东印度公司”到底是个什么公司为什么比一个国家还强大

东印度公司的全称叫做荷兰东印度公司,这家公司之所以那么强大是因为它是第一个可以发行货币以及组织佣兵的一个公司。除此之外它还是世界上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甚至还能够对其他国家进行占领殖民地的公司,这个公司的实力已经是可以与其他国家来作比较的了。

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有利也有弊,曾经能够叱咤一方,现如今也已经长眠于历史中了,以往的辉煌让现在的东印度公司看起来更加落寞了,曾经让东印度公司不断侵略的东方,现如今也已经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有了影响力。

‘伍’ 关于荷兰建立东印度公司的始末

1. 由于自由市或城市共和国在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多个地区存在。在这些地方,城市商业集团一直存在对外资本扩张性(只不过是大航海事业成规模之前,这种范围一直都停留在欧洲),至于荷兰或佛兰德地区的商业,可以说,在东印度公司成立(1602年)之前,由于和汉萨商会竞争获得压倒性上风并导致对方衰落,荷兰商人集团已经获得了欧洲北半部地区的贸易优势。这种优势也为将来其于西班牙的80年战争中提供了经济支撑。

2. 以英格兰和荷兰为代表的欧洲北半部新教区域非常重视去争夺西班牙殖民地的商业利益(1580年葡萄牙受西班牙兼并,不提之),“东印度”这个词语是一个泛称,是同“西印度”相对称的一个地区名。这是个来自西班牙人的讹传,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误认为印度,后来欧洲殖民者就称南北美大陆间的群岛为西印度。同时指称亚洲南部的印度和马来群岛为“东印度”。故马来群岛也曾称东印度群岛。荷兰殖民者侵占今印度尼西亚为殖民地后,称该地为荷属东印度。

第二个问题。

荷兰虽然和西班牙长期战争,但由于有相对发达的军事战术体系:荷兰的莫里茨奥兰治和瑞典的古斯塔夫二世同为近代欧洲战术体系之父,况且荷兰海军远非瑞典海军可比。结果在17世纪以后,强大的西班牙军队(尽管在1588年加莱海战中有过失败,但西班牙军事力量在法国路易十四当权之前的17世纪初期以前一直都是欧洲最强的,加莱海战损失的舰队也很快重建),一直都不能越过莱茵河北岸攻击联合省共和国的精华部分荷兰省。类似阿姆斯特丹、乌特勒支、海牙等重要城市,一直都是和平和发展繁荣的状态。由于拥有国会给予的招募佣兵的特权,荷兰东印度公司靠佣兵长期靠军事手段得到殖民地(荷兰的佣兵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英格兰、苏格兰或德意志各邦国)。

而相对来说德意志方面,除了军事战略高手华伦斯坦(还是捷克人)外,无论政治和军事,无论是天主教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巴伐利亚,还是北德意志的新教区域,无论军事还是政治,他们的资本和军队在西欧处于弱势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德意志原本有基础的自由城市都遭到过西班牙、瑞典、法国的军队或主要由捷克人组成的华伦斯坦的军队残酷的掠夺甚至大屠杀。遭到严重破坏和倒退。德意志在经济和贸易方面重新获得优势要到蒸汽机时代,德国的煤铁资源让其成为制造业强国以后。

英格兰方面,在伊丽莎白一世死后,英国国内矛盾尖锐,国教圣公会和清教徒长期对立,可以说在17世纪60年代第一次英荷海战前,同样有潜力的新教大国----英格兰暂时无力取代荷兰在海权方面的优势地位。但是英国17世纪中后期解决宗教矛盾和苏格兰-爱尔兰问题后,其资源和天然位置决定在贸易方面的优势是荷兰无法比拟的。

法国方面,法兰西是西欧特殊性很重的一个地区,由于温暖而且平原优势,法兰西的情况有点象中国中原和江南的情况,发达的农业社会导致经济长期是自给自足的情况,城市因国内市场或本土皇室需要而产生。至今法国对外贸易量是不如荷兰的。

西班牙等南欧地区,尽管这一阶段控制了葡萄牙和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基本上由于无法处理和法国尖锐的矛盾,也无法最终重新兼并整个尼德兰。在制海权和殖民地利益方面,西班牙受到了英荷等国强有力的竞争,而且因为不切实际地怀有天主教大帝国的梦想,西班牙过度介入了欧洲北部和内陆地区的事务,从而也维持了一支超出它国力所能承受的陆军。最终无论和北欧的30年战争还是和荷兰的80年战争,西班牙都以战败告终,留下的是一个贫弱不堪的南欧世界。至今在欧洲,无论军事水平还是经济或贸易水平,南欧和西北欧的差距是存在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城邦当然难以恢复大航海时代之初的海上贸易盛世。

‘陆’ 东印度公司是英国还是荷兰的

世界上最早的东印度公司是荷兰建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East India Company)是荷兰商人以及贵族于1602年3月20日成立,1799年解散,也是世界最早的股份制公司。荷文原文为Vereenig 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中文全文应译为联合东印度公司。其公司的标帜以V串连O和C,上方的A为阿姆斯特丹的缩写。
16世纪末17世纪初,先后有葡、英、荷、丹、法等国在东半球的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亚等地成立过东印度公司。
至于为什么都取名“东印度公司”,这和哥伦布错把美洲当作印度并以讹传讹有关。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今天中美洲的西印度群岛,错把它当作印度,把当地土人当作印度人(今天仍把美洲原住民称为印第安人,在英文里与印度人是同一个单词)。以后人们发现错了(哥伦布本人至死不承认自己错了),但仍然将错就错,把真正的印度(甚至印度尼西亚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叫做“东印度”,把美洲加勒比海的岛屿叫做“西印度”,上述这些殖民公司的名称就由此来。
成立东印度公司的欧洲国家虽然很多,但较为有名的是英、法、荷等国。英、法、荷之所以都在东半球设立东印度公司,是因为17——18世纪,这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殖民国家(还有西班牙,不过它主要在西半球扩张),它们在东半球的争夺尤其激烈,争相成立东印度公司是它们之间争夺的重要表现和手段。不过由于英国后来打败了荷兰、法国,取得了最后胜利,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存在时间最长,变得最有名,以至于人们一提起东印度公司就误解为就只有英国一家,其实并非如此。

‘柒’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谁组成的

荷兰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1799年解散。荷文原文为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中文全文应译为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其公司的标帜以V串连O和C,上方的A为阿姆斯特丹的缩写。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将近两百年间,总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约有100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前往亚州地区。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二万五千名员工,一万两千名船员。

简介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建立于17世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当时的欧洲各国兴起海上冒险,探寻世界地理,更发展外海的商机。16世纪的葡萄牙在东南亚地区已有殖民地与商业发展,1560年代,一群荷兰商人派浩特曼(Cornelis de Houtman, ?-1599)至葡萄牙刺探商情,浩特曼回国后这群商人便成立一家公司,利用这个资讯往东印度地区发展,从1595年4月至1602年间,荷兰陆续成立了14家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这14家公司于是合并,成为一家联合公司,也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当时的国家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

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泽兰省的密德堡市、恩克华生市(Enkhuizen)、德夫特市(Delft)、荷恩市(Hoorn)、鹿特丹市(Rotterdam)六处的办公室所组成,其董事会由七十多人组成,但真正握有实权的只有十七人,被称为十七绅士(Heeren XVII),分别是阿姆斯特丹八人、泽兰省4人,其他地区各一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Image:NetherlandsEmpire.png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的巴达维亚(今印尼的雅加达)建立了总部,其他的据点设立在东印度群岛、香料群岛上。

到了1669年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五万名员工、与一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当时的10盾约等于1英镑,而1660年代荷兰一位教师的年薪约280盾,光阿姆斯特丹一地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

与台湾的贸易关系

荷兰东印度公司原先在澎湖附近活动,但当时中国明朝政府认为澎湖为其领土,使得荷兰人于1624年转而到当时未有实质政府统治的福尔摩沙(今台湾)大员(今台南市)设立据点,占领台湾的期间由1624年至1662年。当年的建筑如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等仍留至今,唯多已倾圯。

占领台湾的目的是为对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与东南亚据点的枢钮,并垄断马尼拉与中国大陆间的贸易。主要的输出贸易内容包括砂糖、鹿皮、鹿肉、鹿角、藤、米,转运贸易内容包括荷兰的金属、药材,巴达维亚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鸦片、锡、铅,中国的丝织品、陶器、黄金。

Image:VOC ship Amsterdam.jpg 以鹿皮为例,在1634年到1638年短短四年之间,由台湾输出到日本的张数由十一万张成长到十五万张。到了1658年,台湾砂糖的输出量已经足够供应日本与波斯的需要,并增加巴达维亚为输出对象。

荷兰东印度公司亚洲约有35个据点,日本据点的获利为38.8%排名第一,第二名即是获利25.6%的台湾,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这些地方的获利主要是配送给荷兰的股东,而非用回馈当地人或用于当地的建设。

当时在台湾经营贸易的国家除了荷兰,尚有日本人,鉴于日本人的经济竞争,荷兰遂对日本商人课征10%的税,引起双方不满,甚至发生滨田弥兵卫事件,1628年两方终止贸易,1632年才又恢复,但日本在不久之后进入锁国时代。除此之外,因为荷日两方政府对于其所有领地都有司法权执行的权力,为此两方也发生过冲突。

历史年表

• 1602年:3月20日成立。

• 1603年:公司船员韦麻朗经由马六甲海峡由巴达维亚抵达澳门,与葡萄牙的战争失败。

• 1604年:8月7日抵达澎湖,但12月15日被大明帝国的军队驱离。

•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由葡萄牙手上攻下安汶(Ambon)岛,并设置商馆。英国随后也在此设立商馆。

• 1619年:在爪哇的西达维亚成立东印度地区的总部。

• 162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再度占据澎湖。

• 162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杀害安汶岛英国商馆的10名馆员。

• 1624年:大明帝国军队与荷兰经过8个月的战争后,荷兰人退守台湾。

• 1638年:日本锁国,葡萄牙人被日本赶走,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日本贸易

• 164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葡领麻六甲

•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西班牙承认荷兰独立

• 1652年:在好望角成立殖民地。

• 1661年:4月,郑成功占领澎湖并以之为据点,开始攻打台湾的荷兰人。

• 1662年:2月,荷兰投降。退出台湾

• 1704年:第一次爪哇战争(~08年)

• 1719年:第二次爪哇战争 (~23年)

• 1740年:巴达维亚华人起义

• 1749年:第三次爪哇战争(~55年)

• 1795年:法国革命军占领荷兰

• 1799年:12月31日解散。

解散

荷兰东印度公司解散的主要原因在十八世纪时,荷兰与英国之间的战争不断,两国在1780-1784年间的战争,由于国内对于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大减,导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终于在1799年12月31日宣布解散。公司遗址为现今阿姆斯特丹大学。

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相关的史料与研究举隅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 1983,兰领东印度史。文史哲出版社。ISBN:9575475054

• 曹永和、包乐史、江树生主编,1997,荷兰东印度公司有关台湾档案目录。台北:国立台湾大学。

• 成耆仁,2002,寻根:荷兰东印度公司与陶瓷丝路纪行。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历史文物) 12:67-73。

• Dyke, Paul Arthur Van着、查忻译,2000,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30年代东亚的亚洲区间贸易中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原因与经过。暨南史学:123-44。

• 康培德,1996,Encounter, Suspicion and Submission: The Experiences of the Siraya with the Dutch from 1623 to 1636 (相逢、疑虑与臣服:西拉雅人与荷兰人于1623年至1636年间之关系)。台湾史研究 3:195-216。

• 梁志明,2003,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兴衰。历史月刊:40-47。

• 林昌华,2003,干治士牧师写给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的书信手稿。台湾风物 53:9-14。

• 林伟盛,2005,荷据时期台湾的国际贸易:以生丝贸易为主。国史馆学术集刊:1-31。

• 任莉莉,2003,大航海时代的更纱之恋: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四百年遥想。故宫文物月刊 20:12-21。

• 汤锦台,2001,大航海时代的台湾。果实出版社。ISBN:9574697487

• 巫静宜,2003,探险‧海盗‧贸易瓷:浅绘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转运的中国贸易瓷地图。故宫文物月刊 21:28-47。

‘捌’ 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有什么区别

1、要理解两者的关系,首先得解释一下东、西印度公司的意思。16、17世纪的欧洲人将如今的印度、东南亚等国家称为”东印度“,而将现在的美洲、加勒比海一带称为”西印度“。事实上,不止荷兰建立了东、西印度公司,英法等国也相继建立过这种殖民机构。后来日不落帝国在殖民斗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因而英国东印度公司最为出名。
2、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荷兰西印度公司并不是同一个公司,东印度公司是西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
(1)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本质上是殖民贸易公司。西印度公司成立于1621年,是模仿东印度公司模式建立的跨国殖民贸易公司。西印度公司和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区别在于,在战前的西印度公司并没有权利自由组织佣兵,在组织军力之前,需要向联省议会提出申请。而在战后可以自由组织军力。
(2)东印度公司是西印度公司的最大股东之一。1645年,因为巴西战争危机,亏损严重的西印度公司试图与东印度公司合并,但遭到否决。最终,在1647年,东印度公司对西印度公司注资150万荷兰盾,以帮助其脱离困境,但二者并没有合并。西印度公司在1674年破产(这时候破产的是第一西印度公司,第二西印度公司在1792年破产),而东印度公司一直维持到1799年末才解散。
3.二者关系。
(1)相同点:
东、西印度公司都是由荷兰商人建立的,具有国家职能的跨过殖民贸易公司。它们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主要经营业务为奴隶买卖和贵金属、香料交易。
(2)不同点:
业务范围不同:东印度公司主要范围是东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在中国台湾也有过一段时间的交易,直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其总部设立在东印度群岛上;西印度公司主要范围是西非、美洲和大西洋北方区域。

‘玖’ 历史上的东印度公司是荷兰的还是英国的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这些商人在1600年12月31日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

公司共有125个持股人,资金为7.2万英镑。1613年,英国在印度西部的苏特拉设立贸易站,不久,又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拉斯建立商馆。1698年,东印度公司向印度莫卧儿政府买下了位于孟加拉湾恒河口岸的加尔各答。

加尔各答村庄虽小,作用却非常大,其周围盛产大米、黄麻,河流纵横交错。平原一望无边。东印度公司在这里设立了贸易总部,把印度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9)荷兰东印尼公司是什么扩展阅读

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特许状给予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

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东印度公司是从自己政府那里获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包括舰队),在殖民地建立政府机构,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经济掠夺以至于贩卖奴隶、毒品的军政经合一的殖民机构。

它们产生和存在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对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

东印度公司最初的旗帜由圣乔治十字和横杠组成,这有可能是美国国旗的榜样。对历史上两面旗帜的比较说明这个论点有一定的道理。东印度公司的旗帜是1600年代设计的,美国国旗是1777年设计的。

东印度公司的船坞为圣彼得堡提供了一个原型,其管理机构的一些成分一直延用到印度的官僚机构,而其公司组织则是早期股份公司的一个成功的典范。该公司对孟加拉地区的财政要求使得当地政府面临1770年的饥荒束手无策,这次饥荒在1770年到1773年间导致上百万人死亡。

‘拾’ 高中历史 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异同

相同点:

1、活动范围近似,二者都是世界性组织,在东西方之间从事活动;

2、所处时代相同,二者都成立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

不同点:

1、根本性质不同。

荷属东印度公司主要从事的是商业性活动,而英属东印度公司主要已掠夺殖民为主。荷属东印度公司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股份制公司,以政府为第一大股东,向全体国民集资;作为荷兰松散联邦制与英国强大王权争夺东方贸易权的利器,充分显示出了资本的力量。

英属东印度公司作为英王的特权组织,由英王授予伦敦商人协会专营印度贸易权后而成立股份制公司,是王权的体现;初期为把持东西贸易的重要商会,随着贸易的逐步扩大以及荷属东印度公司的逐步退出,英属东印度公司渐渐成为控制印度的实际势力,由单纯的商业组织转化为政治、军事、商业的势力集团。

2、基地及势力范围不同。

荷兰东印度公司主要基地在南洋群岛,总督设在巴达维亚,垄断香料的主要生产基地摩鹿加群岛,主要势力范围在南洋。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设立于印度的加尔各答,主要势力范围在印度。

拓展资料:

2、“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一个股份公司。1600年12月31日由英皇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特许状给予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

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助理政府和军事作用。

阅读全文

与荷兰东印尼公司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特朗普对中国怎么样 浏览:25
考中国移动分数要多久出分 浏览:575
印尼四纹虎能长到多少公分 浏览:491
英国女王穿什么睡衣 浏览:621
意大利留学机构哪些 浏览:382
中国女排年龄最长的是哪里 浏览:51
印尼人为什么有人带着头巾 浏览:513
中国炒汇在哪里 浏览:641
意大利面餐馆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461
越南胡志明地铁什么时候开通 浏览:50
越南海阳与北宁哪里好 浏览:55
印尼怎么发短信 浏览:135
印尼纸巾多少钱一个 浏览:675
好伊朗语怎么说 浏览:235
越南渔民有多少 浏览:822
猪排意大利面怎么做 浏览:996
中国叫宋雪莹的有多少 浏览:33
意大利人通常什么时候喝红酒 浏览:441
特朗普为什么甩锅中国 浏览:882
意大利为什么种葡萄 浏览: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