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尼人最忌讳什么中国人去印尼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风俗习惯
1、忌讳用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他们把左手视为肮脏、0之手,认为使用左手是极不礼貌的。
2、忌讳有人摸他们孩子的头部,认为这是缺乏教养和污辱人的举止。
3、印度尼西亚巴杜伊人衣着色彩除了他们只崇尚的白色、蓝色和黑色之外,禁忌穿戴其他色彩的衣服,甚至连谈论都不允许。
4、爪哇岛上的人最忌讳有人吹口哨,认为这是一种下流举止,并会招来幽灵。
5、印尼人对乌龟特别忌讳,认为乌龟是一种令人厌恶的低级动物,它给人以“丑陋”、“1”、“性”、“污辱”等极坏的印象。
6、他们忌讳老鼠,认为老鼠是一种害人的动物,给人以 “瘟疫”和“灾难”的印象。
7、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大多数人不饮酒。印尼人不喜欢吃带骨刺的菜肴。
8、指人或物时用大拇指,而不要用食指;在正式场合忌翘二郎腿或两脚交叉等。
9、在与印尼人谈话时,最好避开与当地政治、社会和国外对他们的援助等方面的话题。
10、印尼人对来访的客人并不一定要求非送礼不可。但出于礼节,可以送给主人一束鲜花,或最好说上几句感谢的话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印度尼西亚的风俗和信仰
㈡ 印度尼西亚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1、印度尼西亚的国教是伊斯兰教,绝大多数人信奉穆斯林。
2、当地人在见面时常以握手为礼,有时也会使用传统的握手礼,即用右手按胸问候。
3、在社交场合,通常不会询问印尼人的姓名,因为姓名长度往往与个人地位有关。
4、与有地位的人交往时,适宜使用其正式头衔以示尊重。
5、在印尼,人们伸出右手的大拇指,是表示“请您先走”。
6、印尼人常用笑声来掩饰震惊,但嘲笑他人错误或模仿动作是不被接受的。
7、在公共场合,如不摘太阳镜、手放在臀部、吃东西或走路时,以及不礼貌的肢体语言,都被视为失礼。
8、参观宗教场所如寺庙或清真寺时,应避免穿着短裤、无袖衣物或裸露服装,且必须脱鞋。
9、印尼商人喜欢宴请,接受宴请后,适当回请以示礼节。
10、印尼人忌讳他人触摸他们的孩子头部,同时也忌讳老鼠和乌龟。
㈢ 印尼的习俗与禁忌,详细些
印尼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历史上受中国、印度、中东、西方国家等多种文化的影响,加之岛屿分散,居民交流不便,使各地文化习俗差异较大,种类繁多。中国企业和人员要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各种民风民俗,做到入乡随俗,按照当地的礼仪标准开展社会交往活动。
民族、语言和宗教
民族:根据印尼政府公布的数字,印尼有3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总数的45%,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占7.5%,马来族占7.5%,华人约占人口总数的5%,超过1000万人。华人在印尼商贸和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语言:印尼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官方语言为印尼语(Bahasa Indonesia)。
宗教:印尼约87%的人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大多数是逊尼派。6.1%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6%的人信奉天主教,其余的人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习俗礼仪
【服饰礼仪】印尼人在衣着上总体比较保守,在公开场合人们服装普遍十分得体。男性在办公时通常穿着统一工装或穿长裤、白衬衫并打领带。长袖蜡染衫(当地称“巴迪衫”)为印尼国服,在多数正式场合都可以穿着。妇女在办公室穿裙子和有袖的短外套,并避免色彩过于鲜艳。如果参观庙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裤、无袖服、背心或比较裸露的衣服。进入任何神圣的地方,一定要脱鞋。在巴厘岛,进入寺庙要在腰间束腰带。
【仪态礼仪】在印尼,当人们坐下来时,两腿不能交叉,如果非要这样做,要把一条腿的膝盖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面。在巴厘岛,坐下时两腿要平放在地板上。在印尼,打呵欠要用右手将嘴遮住,否则是不礼貌;不要嘲笑别人的错误,也不能模仿任何人的动作,否则会伤害他们的感情;不要在街上或走路时吃东西,也不要用左手与人握手、触摸别人;与人谈话或进入别人家,都要摘下太阳镜。
【相见礼仪】印尼人友善且容易接近。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习惯以握手为礼;在作正式介绍时,对称谓要多加注意,多数中间阶层的印尼人有两个名字,而许多下层人民只有一个。富有者通常都有很长的姓和名,通常只选用一个短名和首字母缩写名。在称呼人时,只能使用他们的第一个姓,不能使用第二个。
【餐饮礼仪】印尼人饮食习惯上以大米为主食,副食品主要有鱼、虾、牛肉等,伊斯兰教徒忌食猪肉。印尼人习惯吃西餐。由于受当地华人的影响,他们普遍喜欢中餐。除在官方场合有时使用刀叉外,一般都习惯用右手抓饭。他们在用餐时,有边吃边喝凉开水的习惯,也爱喝葡萄酒、矿泉水等,一般不喝烈性酒。
【商务礼仪】印尼人特别注重送名片。初次相识,客人应把自己的名片送给主人,名片文字用英文。印尼人喜欢平和的声调、不摆架子的姿态和寻求一致的良好愿望,与他们谈判应态度谦逊些并放低声音。拜访印尼商人时最好带上礼物,收下礼物即意味着承担了某种责任;对别人送的礼品要欣然接受,但不要当面打开包装。印尼商人喜欢宴请,作为客人,在回国前应以相同标准回报他人一次。
【主要禁忌】印尼人忌讳用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忌讳有人摸他们孩子的头部,那会被认为是缺乏教养的行为;忌讳老鼠和乌龟;与印尼人交谈应避开政治、宗教等话题。
㈣ 印尼人最忌讳什么中国人去印尼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风俗习惯
1、在印尼,使用左手传递物品或食物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为左手在当地被视为不洁之手。
2、在印尼,触摸孩子的头部被认为是不教养的行为,可能被视为对人的侮辱。
3、在巴杜伊地区,除了白色、蓝色和黑色,穿着其他颜色的衣服是不被崇尚的,甚至讨论这些颜色也被认为是不恰当的。
4、在爪哇岛,吹口哨被认为是不雅的行为,可能会招来不祥之兆。
5、印尼人特别厌恶乌龟,认为它是令人不快的低等动物,并带有负面的象征意义。
6、老鼠在印尼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的动物,与疾病和灾难联系在一起。
7、伊斯兰教徒在印尼禁忌食用猪肉和使用任何猪制品,同时,大多数人避免饮酒。印尼人倾向于避免食用带有骨刺的菜肴。
8、在印尼,指人时使用大拇指,而不是食指;在正式场合,避免翘二郎腿或双脚交叉等姿势。
9、与印尼人交谈时,应避免讨论当地政治、社会问题以及外国对其援助等敏感话题。
10、在印尼,并不一定要求访客必须送礼。然而,出于礼貌,可以送给主人一束鲜花,或者简单地说一些感谢的话。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印度尼西亚的风俗和信仰
㈤ 印度尼西亚人的饮食习惯 印度尼西亚礼仪
印度尼西亚人的饮食习惯 印度尼西亚礼仪
印尼人饮食多元,既可享受西餐的精致,也能品尝到地道的中餐美味。早晨,他们常喝鲜橘汁或甜点心,午后则偏好咖啡、可可和红茶。印尼人偏爱脆、酥、香、酸、甜的食物,尤其对辣味情有独钟,如咖喱、胡椒和辣椒。他们的辣椒酱制作独特,用红辣椒和虾酱混合,再加入糖、盐、洋葱和西红柿制成。苦瓜蘸辣酱油也是他们的特色菜肴。
印尼人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日常生活受到宗教影响显着,忌食猪肉及带骨刺的鱼。他们不饮酒,偏好饮用冷开水。在服饰礼仪上,印尼人较为保守。男人在办公场合常穿长裤和白衬衫,长袖蜡染衫也颇为常见。女性则穿裙子和有袖短外套,避免过于鲜艳的颜色。正式场合通常穿午后礼服或晚礼服。在私人住宅或寺庙,须遵守着装规定,不得穿短裤、无袖衫或裸露衣物。
在印尼,坐下时双腿不应交叉,否则被视为不礼貌。在巴厘岛,人们习惯将双腿平放在地板上。用手指召唤小孩或三轮车司机时,应使用手势,而在其他场合则需掌心向下伸出手指作内屈运动。印尼人不喜欢当众打呵欠,若难以控制,应使用右手捂住嘴。与人交谈时,将手放在臀部会被认为不礼貌,用笑声掩饰震惊也是常见做法,但不能嘲笑别人的错误。
在社交场合,印尼人通常以握手礼待人,与熟人或朋友相遇时,习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问候。在介绍他人时,要特别注意称呼方式。多数印尼人有两个名字,而下层人民只有一个。富有者通常有较长的姓和名,通常只用一个短名和首字母缩写。在称呼他人时,只能使用他们的第一个姓,不能使用第二个。
印尼人在饮食上习惯吃西餐,受华人影响,普遍也喜欢中餐。除了官方场合外,他们通常用右手抓饭。在用餐时,有喝凉开水的习惯,也爱喝葡萄酒和矿泉水,不喝烈性酒。被邀请到家里吃饭时,客人应在主人邀请后才开始用餐,用餐时不要多说话,用餐完毕后不要在盘子里留太多食物,不要对食物提出特别要求。
在喜丧礼仪方面,印尼伊斯兰教徒的婚礼和葬礼与许多国家相似,而其他民族则各具特色。达雅族男女找对象时用木炭互相画脸,婚礼在磨刀石上进行,由长者主持宰猪仪式。巴厘岛的特伦扬人实行天葬,仅适用于寿终正寝者。埃卡.达萨.鲁德拉节每隔一百年举行一次。
在商务礼仪上,印尼人特别注重送名片,初次相识时应主动赠送。他们喜欢平和的声调和不摆架子的姿态,谈判时应态度谦逊。拜访商人时,应带上礼物,收下礼物即意味着承担了某种责任。印尼商人喜欢宴请,作为客人应在回国前以同标准回报。
在旅游礼仪方面,到印尼旅游前应先到旅游中心获取地图。在公共汽车上,坐着的人应为站着的人拿东西,男人要为妇女让座,所有值得阿为老年人让座。上下车时,不要等车子完全停下来才上下车。在街上叫出租车招手即可。火车通常拥挤,需提前订票。住宿时,可为房价讨价还价,寻找小型混合旅店时,不要开口要热水。在印尼的大百货店价格固定,但在其他商店则需还价,态度要友好。购物时要准备零钱,在印尼没有给小费的传统。
在印尼,人们可在城市街头找到公用电话,打一次放50卢比,三分钟后自动断线。主要禁忌包括忌用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忌摸孩子的头,忌讳老鼠和乌龟。与印尼人交谈时应避开政治、宗教等话题。在印尼,进行裸体太阳浴是非法的。
㈥ 印尼是一个宗教信仰色彩比较严重的国家,首次去印尼需要注意些什么
入乡随俗,刚到一个国家,了解其文化和风俗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去印度尼西亚工作、度假旅游、休闲度假或休息。那样,你真的掌握印尼的一些禁忌和风俗习惯吗?
印尼是一个宗教信仰色彩比较严重的国家,并没有国教,但规定一定要信仰宗教。全国约87%的人都信仰伊斯兰,也就是说起穆斯林人口总数是世界最多的国家。约有6.1%的人信仰基督新教,其次3.6%的人信仰天主教,最后剩下的人大多数信仰印度教、佛家和原始拜物教等。
印尼位于亚热带、不产小麦,因此住户的主食是稻米、苞米或甘薯,特别是稻米更加广泛。稻米除煮开外,印尼人爱用香蕉叶或棕榈叶把稻米或檽米,裹成棱形煮熟而吃、称之为“克杜巴”。但是,印尼人也喜欢吃面食、如吃各种各样鲜面条、吐司面包等。
印尼人吃饭无需木筷,除在官方场所有时候应用餐刀外,一般都习惯用左手抓饭。抓饭时,直接把白米饭盛在盘里,用右手指将饭揉成小包团,送至口中一口一口地吃。餐桌旁边需放一碗清水,边抓饭、边时常拿手沾沾冷水,以防使白米饭沾粘在手上。有的人也爱喝葡萄酒、纯净水等,一般不喝烈酒。
在农村地区,有嚼佬叶、槟郎的习惯,如主人家送上槟郎盘,顾客最好是尝一尝,以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
印尼人特别注重送个人名片。初次相识,顾客应自己把个人名片赠给主人家,个人名片文本用英文。印尼人爱平和的音调、不趾高气昂的姿态和寻找一致的良好心愿,与他们商谈应心态谦虚些并调低响声。拜会印尼生意人时最好携带礼品,接受礼品即代表着承担了某类义务;对别人给的礼物要毫不在意,但不要当众开启外包装。印尼生意人喜爱设宴,做为顾客,在归国前要以同样规范收益别人一次。
规矩这么多,看了是不是有一种在印尼难以生存的感觉?但规矩是规矩,只要不触碰一些忌讳,平常多注意,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㈦ 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有什么忌讳
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是一个旅游胜地,岛上的人们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禁忌。尽管多数印尼人信奉伊斯兰教,但也有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在日常生活中,印尼人对于左手使用有严格的要求,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不能用来传递东西或食物。这不仅是出于卫生考虑,更是一种文化传统。
在巴厘岛上,人们对孩子的尊重也非常特别。他们认为摸孩子头部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甚至可能被视为侮辱。因此,游客在与当地孩子互动时,应格外小心,避免无意间触碰孩子的头部。
巴厘岛的巴杜伊人有他们自己的着装规定,他们只崇尚白色、蓝色和黑色,其他颜色的衣服都不允许穿着,甚至谈论。在爪哇岛上,人们对于吹口哨也持有极大的忌讳,认为这是一种不吉利的行为,甚至会招来幽灵。
乌龟和老鼠在印尼文化中也是禁忌的象征。乌龟被认为是低级动物,其形象往往与不吉利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老鼠则被视为不洁的动物,它们的形象往往与疾病和灾难相关联。因此,印尼人对于这两类动物有着深深的忌讳。
在巴厘岛旅游时,游客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礼仪和禁忌。比如,不要用左手握手或触摸别人,因为左手只在卫生间使用。此外,头部被视为神圣的地方,不得随意触摸他人的头部,即使是小孩子也不例外。进入寺庙时,必须穿着得体,不得穿着短裤或短裙,可以在寺庙外租借合适的衣物。
在进行祭祀庆典时,游客不得站在跪拜祈祷的人群前拍照,也不要用闪光灯拍摄祭司。在拍摄当地人之前,最好先获得许可,以示尊重。同时,避免因误解阶级制度而触犯祭司阶级,不要随意触摸孩童头部。
此外,巴厘岛的紫外线较强,游客需要准备好帽子、太阳眼镜、防晒乳液,并且要多喝水以保持水分。生水和未经处理的海鲜不建议直接饮用或食用,尽量选择瓶装水和煮熟的食物。
当地旅游点会安排参观木雕村、银器、蜡染中心等地方,游客在购买纪念品时需要进行讨价还价。巴厘岛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游客应携带常用药品以及必要的个人用药,以应对突发状况。
由于洗手间可能没有提供卫生纸,游客应自行携带。巴厘岛的气候炎热,游客应准备好防蚊液和蚊虫咬药膏,以应对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