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白豆蔻(爪哇白豆蔻)有哪些特征
(李坚、巫金华)
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rid ex Maton)别名白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原产于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各国。我国海南岛、云南省西双版纳已有大量引种栽培。以果入药。果实含油量达5.1—6.8%;叶片含油量为1.5—2.1%,其中桉叶油素达60—80%、ρ-聚伞花烃、α-蛇麻烯等;种子含挥发油、少量皂甙、色素和淀粉等。味辛、性温。有理气宽中,开胃消食,化湿止呕的功能。治胃痛、腹胀、脘闷噫气、吐逆反胃、消化不良等症。
一、形态特征
株高1.4—1.7m。根茎匍匐、粗壮。叶2列,叶鞘边缘薄纸质、无毛;叶舌先端圆形,长1—3mm,无毛;几无叶柄;叶片披针形,长25—40cm、宽3.5—5.5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花序从根茎上抽出,常半掩于土中,长3—7cm;苞片椭圆形,被疏长柔毛,表面有内凹的纵细脉10—15条;花由苞腋抽出,花萼管状,白色,先端3浅裂;花冠较萼管略长,白色,裂片3,狭椭圆形,长0.8—1.2cm,宽3—5mm,唇瓣长圆至倒卵形,白色,长l.2cm,宽8mm,先端圆形或近平截,2浅裂,中肋处有2条紫红色条纹,先端常呈桔黄色;雄蕊1、雌蕊1,子房下位,被毛。蒴果成熟时黄白色或略带污红色,近球形,有三棱,径1.2—1.4cm,被柔毛,种子多角形,黑褐色〔图15—17(A)〕。
表15—17 人工授粉与自然授粉结果率比较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猝倒病
(Pythiurn sp.)
主要发生在苗期,高温多雨季节,小苗感病后,在与土面交界处的茎缢缩并倒伏,病菌随着流水重复侵染健壮植株,病害蔓延很快,是苗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防治方法:采用新地育苗,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株,采用1∶1.2∶100波尔多液喷植株及土壤消毒。
2.叶斑病
(Phyllosticta zingiberi Hori)
苗期及成龄植株均会发生,病斑呈褐色深浅相间的水纹状斑纹,病菌随流水进行重复侵染。防治方法:采用新地育苗,染病地段喷炭疽福美500—1000倍液。
四、采收与加工
当果实成熟后,用剪刀或芽接刀,将果穗剪下,置于太阳下晒干或烤干,便成为商品。
㈡ 白蔻为什么这么贵
白蔻这么贵,这个可能由于它的生长期比较长,长得比较慢,产量比较少,所以它才卖得贵。
㈢ 出马仙说的豆蔻是什么
豆蔻,中药名。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成孰果实。
性 味
味辛,性温。
归 经
归肺、脾、胃经。
功 效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
主 治
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相关配伍
1、用于脾虚湿阻气滞之胸腹虚胀,食少无力:与黄芪、白术、人参等同用,如白豆蔻丸。(《圣惠方》)
2、用于治疗湿温初起,胸闷不饥:与薏苡仁、苦杏仁等同用。(《温病条辨》)
3、用于治疗胃寒湿阻气滞之哎吐:与藿香、半夏等药同用。(《沈氏尊生方》)
用法用量
3~6g,后下。
禁 忌
阴虚血燥者慎用。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生理特性
1、原豆蔻:呈类球形,直径1.2~45px。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3条较深的纵向槽纹,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两端均具浅棕色绒毛。果皮体轻,质脆,易纵向裂开,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约10粒;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背面略隆起,直径3~4mm,表面暗棕色,有皱纹,并被有残留的假种皮。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2、印尼白蔻:个略小。表面黄白色,有的微显紫棕色。果皮较薄,种子瘦瘪。气味较弱。
产 地
1、原豆蔻:主产于泰国、柬埔寨。
2、印尼白豆蔻:主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亦有栽培。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治瘴疠寒疟,伤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妇人恶阻带下,除寒燥湿,开郁破气,杀鱼肉毒。
2、《开宝》:下气,止霍乱,一切冷气,消酒毒。
3、《别录》: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
㈣ 豆蔻是什么
豆蔻《中国药典》收载的草药,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产岭南。高丈许,外形像芭蕉,叶大,披针形,花淡黄色,秋季结实,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可入药,有香味。可用于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生于山沟阴湿处,我国多栽培于树荫下。海南、云南、广西有栽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
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红豆蔻几种。草豆蔻又名草蔻、草蔻仁、假麻树、偶子,辛辣芳香,性质温和;白豆蔻又称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皮色黄白,具有油性,辣而香气柔和;红豆蔻也叫红豆、红蔻(《本草述钩元》),良姜子(《广西中药志》),颜色深红,有辣味和浓烈的香气。另有肉豆蔻,又名迦拘勒(《本草拾遗》)、豆蔻(《续传信方》)、肉果(《本草纲目》),为肉豆蔻科常绿乔木植物果实,性状相近,常被归为豆蔻类,实有不同。
直至《中国药典》 ( 1985 年版) , 根据市场实际使用豆蔻品 种, 确 定 了 白 豆 蔻 A. kravanh 和 爪 哇 白 豆 蔻 A.compactum 为豆蔻的法定来源种。[1]
中文学名
草豆蔻
拉丁学名
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姜目
科
姜科
亚 科
姜亚科
族
姜族
属
山姜属
亚 属
艳山姜亚属
分布区域
广东、广西
㈤ 白豆蔻怎么种植,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引言:白豆蔻是一个很有营养的食物,因此农户在种植白豆蔻的时候有很多问题都是需要注意的,因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白豆蔻的产量,还能够提高农户的经济收益。
因为网络扣在高温条件下会引起叶片枯黄,并且还会让植株生长的非常弱,如果花期遇到了干旱,那么就会导致开花非常少,最终会造成受粉不均匀,造成幼果干死,所以一定要及时的对白豆蔻进行灌溉或者喷洒,同时要增加空气当中的湿度,并且在雨季的时候也要注意,一定要修好排水沟,因为这样能够避免进水从而引起烂根和烂花,所以如果农户想要我都要更大的收益,就一定要在种植白豆蔻的时候多加注意。
㈥ 白豆蔻好吃吗种植时需要注意什么
白豆蔻是姜科一种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有机质丰富且通透性强的土壤中。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中药材,有着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等各种功效。
白豆蔻有什么功效?
白豆蔻的功效是可以起到健脾胃的效果,而且还可以起到祛除体内湿气的功效。如果体内湿气比较重的话可以采取白豆蔻去除湿气,并且平时还要在太阳底下多做一些运动锻炼,因为在太阳下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身体排汗,而且还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气,而且还要避免生活在潮湿的环境内。也常用于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舌苔浊腻者。还可用于寒湿阻胃导致的恶心呕吐,逆嗳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豆蔻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肠管蠕动至肠内异常发酵,祛除胃肠内积气,并止呕作用。
㈦ 白寇为什么这么贵
白客之所以这么贵,那是因为他本身就有这方面的价值,再加上它保存十分困难,必须要用特定条件,所以价格就这么贵
㈧ 印尼2022年白扣产地干旱不
干旱。白扣产在印尼的巴达维亚地方。白蔻是印度尼西亚的一种传统的手工纺织品,生产于印度尼西亚中部的爪哇岛的巴达维亚已经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2022年的印尼巴达维亚正在遭遇干旱天气,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印尼2022年的旱季预计会比2021年长。
㈨ “白蔻”和“豆蔻”一样吗
不一样。
1、外形不同:白蔻是球形,身上有裂纹,从内向外裂开,而肉蔻则是椭圆形状的,根部撕裂。
2、产地不同:肉蔻产自于热带地区,白蔻一般产自于东南亚地区。
食用白寇仁注意事项
1、白豆蔻忌见火。
2、可破碎但不能炒用,不然将丧失或变弱其独有的芬芳美味可口。
3、湿温初起,身热不扬,胸闷气短不饥,湿胜于热者,可与甜杏仁、薏米仁、长石等搭配。
4、脾胃寒湿呕吐者,可与半夏、藿香、姜片等搭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白蔻、网络-豆蔻
㈩ 白蔻哪里种植
你好,白豆蔻主产于国外,适合种在山地森林的背阳处,以平均气温23℃、平均降雨量3500毫米的地方最为理想,主产于印尼、东柬埔寨、老挝、越南、斯里兰卡等地,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亦有栽培,但国内种植量较少,现在我国进口的白豆蔻中大部分为印尼白豆蔻。
1、土肥整理
种植地的附近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方便排水排灌。同时土质不宜过沙,否则会影响通透性,遇到降雨容易引起土地板结。深翻土地至少二十五厘米,施足基肥,同时搭配使用里贝里宴沃水溶肥,促进百寇生长。并且将田间的杂草根、石块、等清理干净。最后施入充足的农家肥(家畜粪便)或堆肥,开沟作畦,畦宽为一米左右,沟沟交融,利于排水引流。
2、育苗方式
豆蔻育苗的方式有播种育苗和分株育苗。播种育苗一般是每年秋季的八九月份进行种植,在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处理。首先将种子放入湿河沙中拌匀,然后放入盆中,放置在温度为三十到三十五度左右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同时要经常进行较少,保持湿度,加快催芽的速度。一般十天左右就可以进行播种。而分株种植就比较简单,什么时候想种,随时挖取即可。
3、搭棚遮阴
在播种之后要立马搭建遮阴棚,以免太阳暴晒,晒伤幼苗。在播种之后,我们在搭建好的塑料棚上还需要覆盖一层稻草或麦草,然后等到幼苗长出来之后,就需要将上面覆盖的草料揭除一部分,然后慢慢的降低遮阴度。等到幼苗到三十厘米左右的时候,这是就可以完全将遮阴棚撤除。
4、移苗定植
豆蔻的移苗栽种一般是在六月多雨的时候,或者是多雨的季节。然后按照每行的距离为一米五,每株的距离为一米左右进行定植。在栽种的时候需要先提前进行挖穴,穴宽和深约为三十五厘米左右,然后往每个穴中撒入适量的土杂肥,拌匀后按照合理的密度栽种,每穴中需要两到三株苗。为了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在栽种好之后要及时的进行浇水,将土地压紧。
5、定植后管理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所以他的定植后管理是要分多年进行的。在定植后的两年内,每年至少需要进行两到三次中耕除草,在中耕除草的时候不需要深耕,以免伤及到豆蔻的根部,影响植株的生长。两年后豆蔻就开始开花结果了,这是我们只需要每年在采收之后进行田间清理以及堆肥即可。前两年追肥主要是以人畜粪水为主,后期只需要在冬季施干迟效肥即可。同时要注意的是,在花期要适量的喷洒叶面肥,提高座果率,增加豆蔻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