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空军举办史上最大规模军演是想吓唬中国吗
逾1100架战机全数出动、1.5万名空军人员参加、历时两周、陆军海军全程配合……据《印度时报》报道,代号为“空中力量”的印度空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军演于4月8日正式拉开帷幕。
军演购机超兴奋
举办史上最大规模空中军演、动用空军全部资产、尝试“超载作战模式”、欲下全球最大军售订单,印度今年在军事安全领域可谓“下了血本”。
大张旗鼓欲何为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此次印度空军全部出动、海陆两军全力配合,主要瞄准巴基斯坦等周边南亚国家。
林民旺认为,印巴关系常年紧张,尤其是克什米尔地区剑拔弩张、冲突不断,这让印度看到海陆空三军协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此次演习剑指巴基斯坦,毫不令人意外。而南亚次大陆一直被印度视为自己的主要势力范围,但近几年周边国家对印度态度趋冷,因此印度认为有借军演向其示-威的需要。
此外,2017年末,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对话重启。有分析认为,印度乐于向美日澳等国展示自身的军事能力,传递印度具有成为优秀合作伙伴与“全球领导大国”实力的信号。
大国雄心立何处
有分析指出,自莫迪提出发展建设“全球领导大国”以来,一个愈发积极的印度正活跃在地区与国际政治舞台上。
但事实上,仅在军力建设方面,印度就面临不小挑战。长久以来,数量不足、质量堪忧已经成为困扰印度空军现代化进程的严重问题。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军事政训练系副主任袁周分析指出,从此次演习的规模和强度来看,演习方案本身其实已然超出印度空军的能力极限。印度空军通过一次超负荷军演增强战力的希望可能会落空。
还有分析认为,相比军力建设上的挑战,印度的大国雄心面临着保持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势头方面的更大挑战。
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主管纽埃尔·阿什表示,印度在未来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将面临基础设施总体赤字过高、生产体-系效率低下、城市管理与教育落后、收入不平等现象等许多结构性挑战。
谁怕谁,来呀。
‘贰’ 当着全世界的面,莫迪对中国态度大转弯。中印巴演习对全球有什么影响
尽管中国和印度在2020年在边界上发生了一些摩擦,但随着两国进行了多轮军事指挥官级别的会谈,中印关系已逐渐恢复。面对世界,印度总理莫迪对中国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近的“中印巴演习”引起了全球舆论的狂热。 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反恐怖主义局理事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了第36届例会,宣布举行“巴比反恐行动”。
印度《薄荷报》报道说,政府官员透露,只要中国公司符合相关标准,它们就可以被选为“可信赖的电信设备提供商”。这位官员说,印度目前不对电信设备的采购实行任何形式的禁令,大多数电信运营商通过招标选择价格最低的电信设备。政府担心某些设备将“构成威胁”。因此,除了电信设备提供商之外,它还将审查英特尔和高通等半导体供应商,以确定哪些制造商和供应商被列入受信任清单。印度电信部将发布最终报告。 报告称,莫迪政府还计划初推出5G服务。如果中国供应商被禁止参与,他们只能提供三星,诺基亚和爱立信等待公司购买设备将极大地影响印度电信运营商的成本。
‘叁’ 印度国人如何看待本国的阅兵会不会觉得很滑稽
印度人觉得自己国家的阅兵很好,可是别人看来很滑稽。
一个士兵站在它的上面执行各种动作,一辆车里有不止一个人,但是十个人甚至二十个人。难怪会有这样的传说。不要惹印度你永远不会知道有多少人可以坐在车上,在印度的阅兵中,不仅有人类表演,甚至还有动物也在场上,这使人们怀疑这是马戏团还是阅兵?而且他们的士兵们的衣服色彩鲜艳而令人眼花缭乱。他们展示的不是武器,不是士兵的心理状态,而是骑摩托车的特殊效果,奇怪的步行姿势,动物是否听话等等。我忍不住笑了。陪伴我的官员们一再克制我,终于忍不住笑了。
‘肆’ 印度怎么看中国军事
印度是由2亿受过教育的有文化人和10亿两脚动物组成的滑稽社会,其中10亿两脚动物对中国没有看法,他们是不是知道地球上有中国也不一定。
其他2亿人看法的看法分成两个极端,一类是受过英美教育的精英,另一类是关起门自我陶醉的高种姓人。
受过英美教育的人很清楚,他们的军事无论哪个方面都不是中国的对手。因为中美俄欧都是“现实进攻主义者”—— 一个战场多大、什么地形、什么气候、投放多少兵力、有什么武器、一定时间陆海空投放多少火力、几条进攻路线、几条后勤路线、一定时间能补给多少吨物资、能抵抗多大的敌人、能持续作战多久、动用后备兵力多久,········,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一看就知道印度没法和中国打仗。这些印度人算是比较理智的,主张和中国缓和沟通、搁置矛盾,大家还是做生意赚钱比较好。
另一类在印度国内占据了主要的舆论和社会资源,这些人自我膨胀无极限,面对中国信心巨强,他们认为中国P都不是,中国什么都是山寨和劣质的,飞机会自动掉下来、军舰会自动散架、大炮打不响,步枪会炸膛,士兵都是弱智的黄皮肤眯眯眼,而印度人则占据了全部所有的优势,只要印度人高喊“Jai Hind!”(印度必胜),中国军队就都吓得做鸟兽散。
令人不解的是,印度几乎没有处于那两类人中间状态的人群。
我喜欢后一类高种姓人,他们很可爱。
‘伍’ 中国尼泊尔9月将军演印媒为何格外"上心"
据悉,《印度时报》13日报道称,中国和尼泊尔即将于今年9月中旬在四川成都举行代号为“珠峰友谊-2018”的联合军事演习。该报说,即便尼泊尔在外交政策上小心谨慎,它和中国的“军事外交”仍然令印度担心。
而这一次,印度媒体从匿名官员处得到消息说,尼泊尔前总理普拉昌达下个月将访问印度。《印度时报》强调称,据悉,普拉昌达将于9月7日至12日访问印度,之后将回国短暂休整,预计一周之后再访问中国。有当地媒体就此评论说,从尼方这一出访安排可以看出,“尼泊尔并不打算在对外政策上改弦更张”。
一直以来,印度媒体对尼泊尔和中国的交往总是格外“上心”。美国“伯根杂志”网站12日的分析文章说,随着中国和尼泊尔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建设连接两国的跨境铁路,双方关系将再次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印度也在加强对尼泊尔的经济和战略投入,包括推动连接加德满都与印度拉克索尔镇的铁路项目,并建议增加两国共享的内陆水路互联互通。该文章称,印度对中尼铁路建设的回应值得关注。
来源:环球时报
‘陆’ 印度退出有中巴参加的军演,是为了避免尴尬吗
国家是一个利益集合体,不要把国家异化为人,不要用形容人的词语来形容一个国家,否则真的很尴尬。印度选择退出这次九月的军演,更多是处于当今国际形势以及国家利益的考虑,根本不会出于“尴尬”这样人才会有的情绪。
有人可能说国家还不是由人来领导的,在现在这个中印关系紧张的时刻,这场军事演习恰恰有中国参加,说不定就是印度总理莫迪对此感到尴尬呢。这根本不可能,当年美苏冷战,形势比如今严峻得多,但出于国家利益考量,苏联国家领导人赫鲁晓夫仍然访问美国,怎么不见赫鲁晓夫尴尬了?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情感简直不值一提。
印度官方以疫情为借口,退出了这次军演。这个理由说出来,根本就不会有人相信。参加此次军演的国家有二十多个,在疫情全球化的当今,哪个国家没遭受到疫情的影响?怎么其它国家就不退出呢?况且在此次军演之前,印度本身就已经参加过好几次军事演习,怎么到这次就不参加了?
以此印度退出军演,不是因为什么尴尬,只是因为退出最符合现在印度的利益。
‘柒’ 印度人高兴怎样看最近的中印边界冲突
那个家伙就是个傻子,具有所有印度人的典型特征,相当没脑子,还好面子。
‘捌’ 印度人是怎么看中印冲突的呢
关于中印边境冲突,印度人怎么看?
朱洁:“我觉得这是面子问题,”一位乐观的印度观察者表示。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尊严的“懦夫博弈”。
我于中印两国正在发生边境冲突之际,从伦敦前往印度的海得拉巴(Hyderabad)公干。这座首府城市深处印度中部,鲜受边境纠纷打扰,微软、亚马逊以及不少国际金融公司都在此建立委外部门。
办事之余,我与一位在伦敦结识的印度清洁能源企业家小聚,同坐的还有当地几位政商人士。聊天时不免讨论起最近的中印冲突:6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工程队开始在中国和不丹均宣称拥有主权的喜马拉雅山洞朗地区(Doklam/Donglang plateau)修建一条公路,导致中印两国军队对峙。
大国冲突
“那里显然是我们的战略要地。”在在座的人看来,这大概是毋庸置疑的一点。中国修建的公路通向一片山脊,可以俯瞰印度的“鸡脖子”(Chicken' s neck)——连接偏远东北七省与南部大陆的一条狭长走道。一旦出现战争,譬如为了有主权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Pradesh),即北京眼中的藏南,中国军队对开向战线的印度军队将取得居高临下的优势。因此,印度安全专家将这条道路看作一道中国不可跨越的红线。
当然,在中国看来,这块土地是本国领土,自然有权修建道路,印度军队应当撤退。中国向印度发出警告,称自己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言人表示,外国不应低估中国保护和平、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军事实力和决心,展现了一个现实主义大国一贯的外交言辞。
“我觉得这是面子问题,”一位乐观的观察者表示。双方都呼吁警告对方军队撤退。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尊严与脸面的“懦夫博弈”。究竟该怎么撤退?是否设法同时撤离?或者用不丹士兵暂时取代印度士兵,以降低冲突升级的可能性?
当然,也有种种信号表明,对峙升级的可能性并不小。两国军人投掷石块、军事演练等小型冲突不断,而历史上,许多大冲突也始于不慎点燃的导火索。“懦夫游戏”是危险的游戏。
“不丹就像夹在汉堡中的肉饼。”一个人边说边拿起餐盘中的汉堡,尽管我注意到他的汉堡里是一块素馅。因为宗教信仰、卫生健康等原因,素食主义在印度非常盛行。
中国媒体称印度孤立、打压弱小邻国、挤压中国争议领土,以维持自己的势力范围。印度方面则报以类似的指责。的确,这次的边境冲突还是大国之间的博弈,而处在利益中心的不丹,只是提供了说辞的棋子。能像朝鲜这样撬起国际范围动荡的小国,目前屈指可数。
“这也许也与整体国际局势相关。”另一人补充。眼下朝鲜半岛问题,当属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核危机。1962年,当美国总统肯尼迪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在美国后院对峙时,亚洲也发生了一场真枪实弹的中印战争。这好像历史重演——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国,在华盛顿为一场核弹危机忙得焦头烂额之际,再次剑拔弩张起来。
百姓角度
我住的海德拉巴金融城,是后发展起来的城郊新区,有些伦敦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的感觉。酒店窗外,是全城第二高楼,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的标志ICICI彻夜闪亮。
“你应该去老城区看看,”我的印度朋友说,“在印度,想要改变已经存在的,非常艰难。只有重新建立的,才不用经历现代化的艰难嬗变。大多数的印度百姓,都住在未翻新的古城区。”
我依言进城,里面古老民居、印度教神庙、清真寺交替,与充满国际公司的金融城相比,像进入了被历史尘封的另一个世界。走在街头,总是受到漫长凝视。这也难怪——在老城区一天,确未见到一个外国人,无论是金发碧眼的白人,还是修眉细眼的东亚人,都没有。一大群人上前合照,好奇地问我的名字,以及各种问题。我见大家态度相当友好,也不禁想采访一下非“精英”阶层的想法,于是问人群中一个青年男子:“你们怎么看中国呢?”
他摇摇头,迟疑道:“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中国人。”
望采纳
‘玖’ 中国和印度军事对比
1。如果小规模的冲突,持续时间不长的话印度胜利的几率比较大,但不是很大
2。如果冲突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甚致演化大规模战役的话,印度是败多胜少。
3。战争规模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印度战败的几率就越大。
原因:以下三点
一、多少年来在对外军购方面,印度所处的环境一直都好于中国。印度可以轻松购买到的先进的武器,中国则必须付出很大政治代价才能得到,而且品质上还不如印度买到的同类武器,有些甚至我们得不到。这造成了中国在尖端武器方面总体上比印度差。一但打起来印度可以凭借他在尖端武器上的优势取得一定的战争上的优势,所以如果小规模的冲突,持续时间不长的话印度胜利的几率比较大。
但为什么又说不是很大呢?原因有四
1、虽然印度在尖端武器上优于中国,但优势也并不大,没有绝对的优势也就无法起决定性的。
2、中国比印度也就只差在尖端武器上,大量的中端和低端武器我们并不比印度差,甚优于印度。
3、即便是在尖端武器方面总体不如印度,但也不是所有的尖端武器都不如印度,中国某些尖端武器放在全世界都是很先进。比如在弹道导弹方面,中国和俄国美国在研究上几乎是同时起步,连美国都不敢说在这方面比中国先进多少,(题外话:中国在巡航导弹方面就比美国差多了,但也比印度强。)
4、在武器装备上印度由于全是进口不能自已造,数量上不及中国,在后勤保障上也不及中国,一旦战争持续时间长了中国可以凭借强大的后勤军工使武器装备在数量上取得很大的优势来弥扑技术上的劣势,而印度的军工无法作到这点。
二、说来也是一种讽刺,正是因为在对外军购上印度比中国有着得天独厚优势使两国在军事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多年来印度军队越来越依赖于进口武器造成国内的军事工业几乎是停止不前,中国则是被迫走上了自力根生的道路,所以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完备的军事工业,而印度则没有。对军事工业了解的人都知道,武器这个东西特别是大型的尖端武器比如飞机、战舰都是越造越强。关建是要造,造完一代马上整和经验技术研究制造下一代,这样才能不停的成长,武器才能越来越先进。这个过程一旦停下来技术人和技术力量就会大量流失,想要再开始就困难了。军工不强大其后勤保障能力就不强,现代战争是高消耗的战争,勤保障能力不强就无法持久
从三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印度军方现在的尴尬局面,
1、凤凰卫视报道了前不久印度从美国进口了一批大口径榴弹炮部署在中印边境上,实际上印度连榴弹炮这种只能算中低端科技含量的武器就不能自已造而必须进口,而中国的火炮全靠自研,国产的 PLZ45-155毫米榴弹炮还在军贸竞争中击败美国产品而被科威特等富国采购。
2、几年前印军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尔冰川发生了一场规模不大的冲突,印度便紧急向西方购买炮弹,更说明其军工保障能力是何等的低下
3、印度目前在研的LCA飞机启动已20年,样机试飞仍未完成。而与它同时起步的中国的歼10都已经装备军队了,印度军方认为今后LCA即使推出也会落后于中国的歼10,已有放弃一说,印度空军今后的装备计划还是靠外购战机。
中国每进口一类先进战机就会凭借自已拥有完备军事工业成功的仿制出同样的国产型号从而实现国产化,例如中国仿制俄国苏27的歼11B,而没有完备军工的印度妄自进口了那么多先进战机却无法仿制一架自已的战机。
通过以上三件事可以看出,一旦中印开战,印度在尖端武器不占绝对优势,数量又比不上中国的情况下只能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其实中国军事工业为了不影响经济建只展开了不到四分之一,一旦中印开战中国军工全面开足马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补足损耗。而印度的尖端武器一旦损耗,自已又不能制造只能外购,加上其种类凡多根本无法作到迅速补充。即便是自已能造的中低端武器,脆弱的军工也无法长时间支持其损耗。所以印度无法与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持久作战。
三、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陆军,就连美国都承认如果在陆地上正面对抗这样庞大陆军对于世界上任何国家来说都将是一场恶梦。近十年中国更是加快了陆军建设,装备了如T96式、T98式、T99式坦克等在世界上都是先进的武器,可以说在陆军装备上印度已无法中国抗衡了。而且在汶川抗震救灾和后来的跨越2009大型军事演习中可以看出,中国陆军已拥有跨地区大量兵力快速投送的能力。面中国和印度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如果印中战争持续时间长了,印度将面对中国内地源源不断开来的庞大陆军,更不要说在四川还有连美国都感到头痛的二炮部队。因些说中印开战战争规模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印度战败的几率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