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佛陀为何出生在印度
佛陀出生在现在的尼泊尔,而不是印度。
佛陀(释迦牟尼)出生于蓝毗尼园,蓝毗尼园地处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平原上,今属尼泊尔国西部省鲁潘德希(Rupandehi)县境内管辖,南邻印度国北方邦。
迦毗罗卫国的王后摩耶夫人,怀胎十月即将分娩,于是她启程返回娘家,佛陀(释迦牟尼)出生后7天,摩耶夫人即去世。
佛陀(释迦牟尼)由姨母抚养成人,29岁时,佛陀(释迦牟尼)放弃优裕的生活,离开王城,出家修行,经过6年的修炼,创立了佛教,成为影响全世界的圣人。
佛陀的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首长之一;母亲是摩耶夫人,她回娘家天臂城待产途中,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生悉达多。
佛陀释迦诞生多有神话:他从兜率天下凡,摩耶梦见白象投胎;他从摩耶右胁生下,空中涌泉,一凉一温浇灌母子;他站立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相士进宫预言他将来成佛等等。
佛陀静坐约一个月 (期间有二商人供养麸蜜)后开始游行。
② 佛教的“五树六花”是哪些
“五树六花”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六种花。五树是指菩提树、高榕、贝叶棕、槟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莲)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和地涌金莲。这些植物因独特的形态被赋予了深厚的佛教内涵,关于它们的传说也流传了千年。
另一种说法
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五种树、六种花、两种动物被看作吉祥物,受到傣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护。五种树是:“埋西里罕”(菩提树),桑科榕属高大乔木;“埋波纳”(铁力木),藤黄科乔木,属珍稀树种;“埋兰”(贝叶棕),棕榈科植物;“埋龙”(俗称大青树,学名高榕),也是桑科榕属高大乔木;“吨麻”(槟榔树),与贝叶棕同属棕榈科植物,果实入药。
六种花是:“糯波”(莲花),莲科水生花卉;“糯章”(缅桂花),木兰科乔木花卉,分黄缅桂、白缅桂两种,花极香;“糯短”(刺桐花);“糯埋亮”(可译为红花),据说是红木槿;“糯站比”(鸡蛋花);“糯傣哼”,不知学名。
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铁力木、莲花这四树一花是南传佛教的礼仪植物。佛经说,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所以菩提树是崇信佛教人们的“圣树”,不论它长在什么地方,都会受到精心保护。在傣族的寨规中,把保护菩提树与保护佛寺和佛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人们一旦发现菩提树苗,便会主动为它围栅,防止碰撞损坏。人们在保护自然生长的菩提树的同时,还有栽培菩提树的习惯。种植菩提树的歌谣道:“吉祥的树哟,圣洁的树,愿你在傣家人居住的地方茂盛生长。”
大青树与菩提树的树型大同小异,可谓姊妹树。佛经《菩萨西咱》有佛祖在成佛之前也曾依附大青树静心修炼的记述。因此,傣家人对它也十分爱护。菩提树和大青树是热带雨林中可以给许多生物提供生态位的树种。傣族对以菩提树和大青树为代表的榕树的精心保护,使榕树顺利生长。众多榕树的存在,又为众多的附生植物和攀援植物提供了生长环境。同时又为鸟类和某些小动物提供了食源和栖息地。
贝叶棕的叶片叫做贝叶,是以往书写佛教经典的材料。因此,贝叶树也倍受信佛教的傣家人的敬重,把它作为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树木来栽培,既便于取叶书写经书,又美化了环境。珍稀乔木铁力木,种子含油率极高。从铁力木种子榨出的油用于点燃佛灯。书写佛经的贝叶和点燃佛灯的铁力木的种子油都是佛事活动的原料。因此,铁力木和贝叶棕一样受到傣家人的重视和保护。
莲花也与佛教传说相关。人们拜佛时多手捧莲花,供奉在佛祖塑像前,表示对佛的虔诚,莲花为佛门礼仪花卉。“五树”中的槟榔树,高大挺拔,果实可为药,是热带雨林中既美观又实用的植物。“六花”中除莲花外的其他五花,都是西双版纳的名贵花卉,傣家人珍爱它们,保护它们,把它们作为标志物。
③ 跟佛教有关的树
佛教的五树四花 错了吧 是五树六花 下面是解释 佛教中有“五树六花”,“五树”是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槟榔、糖棕或椰子,“六花”是指荷花、文殊花、黄姜花、黄缅花、鸡蛋花和地涌金莲(千瓣莲)。 菩提树、苏铁树、榕树、木棉树、酸豆树、椰子树、凤凰树 菩提树:菩提树原名为毕钵罗树,为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佛的成道树,佛祖在此树下悟道 成佛,因此见菩提树如见如来,故称菩提树为佛树、道树、觉树、道场、思惟树。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每个成佛之人都有自己的“菩提”,我们植菩提树也是为自己种 福田,积功德。佛陀也将菩提树比喻为菩提心,菩提心能除一切虚妄,分别贪嗔痴等诸惑热 恼,具足智慧清凉。 苏铁树:铁树是恐龙时代的植物,是植物活化石,有植物界的熊猫之称,最长寿的铁树就生长在三亚,有2000岁了,树冠有33.4平方米,因此铁树是长寿树。铁树代表长寿、坚定,认植铁树同样是一件极具功德的事。铁树乃禅林用语,在禅林中多以铁树无花无果来比喻无心、无作的妙用,绝了思虑分别。禅宗以“铁树华开世界”来比喻尽法界一切物都是由无心无作之妙用所显现。又以无憎爱、无取舍、无能、 而天真烂漫的开展,为铁树之本来面目,以此形容禅者不染污、没踪迹的履。铁树开花被视为固定不变而实有变化之理。 榕树:榕树可独木成林,寿命极长,代表家族兴旺和事业发达,在海上观音前认植此树可庇佑子孙后代,功德无量。 木棉树: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木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艳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禅宗祖师达摩自印 度带来木棉袈裟一件,成为禅宗传人初祖至六祖的信物。 酸豆树:是一种长寿树,常吃酸豆能延年益寿,此种树非常吉祥,生长在风水好的地方,能给人带来好运,因此有风水树之称。 椰子树:是佛教植物中重要的五树之一,椰子喜欢人多的地方,会给人带来财富, 椰子一年四季都结果,表示生命力旺盛,性格坚韧。 凤凰树:又称凤凰木,树形飘逸潇洒,仙风道骨,非常吉祥,会给人以好运。
④ 佛陀与无忧树之间有什么样的因缘
无忧树在印度教中被认为是圣树,爱神卡玛手里拿的五支箭中的一支就是用无忧树做成的。在人们的意识里这种树能够使悲伤消除,所以把这种树称为“无忧树”。无忧花在三月盛开,在开花的时候,无论是树干还是细枝都布满了花,看起来无忧树的花朵好像是四片花瓣,但其实这些是花萼,因为花瓣已经退化了。无忧树的树叶是羽状的复叶,有大概3~6对,并且这些小叶长10~16厘米,宽3~4厘米,其边缘是波浪状的。在刚开花时长出来的树叶呈现美丽的红色,并且柔软下垂。
⑤ 佛陀在菩提树下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在菩提树下禅定四十九日,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于本然之中观察诸法缘起性空而悟得三明与四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
⑥ 能给我介绍下佛教四圣树的具体情况吗从植物学方面
名称 : 无忧树
学名 : Saraca indica
名由 : 相传释迦牟尼佛诞生在此种树下,因而被奉为佛教圣树。
分布 : 原产于印度、中南半岛至大陆云南、广西等地
分类 : 苏木科
型态 : 乔木。一回羽状复叶,小叶长8-30公分,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圆锥状繖房花序着生在老枝干上,小苞片呈黄色或绯红色,显着;无花瓣,花萼长筒形,4裂片,如花瓣状。荚果扁平,长椭圆形,长10-45公分,宽5-7公分。
用途 : 适合庭园绿荫、美化或行道树
花期 : 每年4~5月开金色小花,花开时覆压着整个树冠,灿烂夺目
日照 : 日照需良好
管理 : 性喜高温,生育适温约23~30度
施肥 : 栽培土质以砂质土壤为佳,排水需良好
繁殖 : 播种法繁殖,春至夏季为适期
菩提树
科名:桑科
习性:落叶大乔木
辨别:1.株高10~20公尺
2.全株平滑,树干粗而直,枝条茂密
3.叶革质,边缘波状,全缘,卵圆形或三角卵形,先端有一长尾
4.隐花果腋出双生,扁球形,成熟时为黑紫色
5.用途: 遮荫树、行道树、庭园树
落叶大乔木,菩提树株高可达18公尺,叶互生,心形或三角形,广卵形,先端尾尖,新叶红褐色。隐花果扁球形,熟果暗紫色。此树在印、缅皆视为神圣之树。
(黄花)七叶树:
七叶树科,黄花七叶树属。为落叶大乔木,株高可达25米。树皮灰褐色,有片状剥落。小枝粗壮,栗褐色,光滑无毛。小叶通常7枚,倒卵状长椭圆形。花期为5月。花小,黄色 。果球形或倒卵形,黄褐色,9-10月成熟。黄花七叶树是世界上着名的观赏树种,最宜作庭院树和行道树。种子可入药。黄花七叶树通常用播种法繁殖,也可以用白花七叶树作砧木进行嫁接繁殖。种子不耐贮藏,可随采随播种,或用沙收藏至翌春3月上旬平床条播,也可点播。幼苗喜湿润,幼苗入冬前需包草防寒。黄花七叶树喜光,稍耐荫,喜温和气候,也耐寒。它为深根性树种,喜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较慢而寿命长。其栽培方法与管理方法与银杏相似。
关于娑罗树,现在资料都和七叶树混为一谈,难找资料,另外给你两个链接看吧。
娑罗树,梵语sala,有坚固、高远之义。又作沙罗树、萨罗树、苏连树。学名 Shorea robusta。属龙脑香科之乔木,产于印度等热带地方,其高约三十二公尺,叶长椭圆形而尖,长约十六至二十五公分,宽约十至十六公分,花小呈淡黄色,材质甚坚,供建筑用,果实有长一、二寸的翼。种子可食。材质甚坚,可供建筑用,亦可作种种器具及船舰之材料。树脂可为沥青之代用品,并可供涂料及作药用。土人常用以治疗消化不良、淋疾等病症。种子能榨油。相传,此树乃过去七佛中第三毗舍浮(Vessabhu)佛之道场树。如《长阿含》卷一〈大本经〉云(大正1·2a)∶‘毗舍婆佛坐娑罗树下成最正觉。’《七佛父母姓字经》云(大正1·159c)∶‘随叶佛得道为佛时,于萨罗树下。’
《七叶树既不是娑罗树也不是菩提树》
http://www.liliaoqi.com/beijing/printpage.asp?ArticleID=1513
http://highpig.blogchina.com/blog/1101364.html
七叶树是七叶科、七叶属,落叶乔木,掌状复叶,一般七片。而娑罗树是龙脑香科,娑罗双属,常绿大乔木,单叶较大,矩椭圆形,长15—25厘米,宽10—15厘米。不难看出七叶树和娑罗树不仅叶子和性状不同,更重要的是其“科”和“属”都不同,“种”就更不同了。……
⑦ 释迦牟尼佛和那三种树有缘
无忧树,菩提树,娑罗树
⑧ 自从传说佛祖在菩提树下坐化后,菩提子被广泛推崇,有人说菩提子有近200种,一种树怎么会有200种果实呢
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菩提子并不一定都是菩提树所结果实,只是用菩提来命名的佛珠材料,但也没有200多种,应该是30多种
⑨ 释迦牟尼在什么树下悟道了呢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在菩提树下,经过七年的冥思苦想,大彻大悟的。
菩提树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醒和智慧。菩提树在拉丁文的学名里是Ficusreligiosa Linn,意为神圣宗教。其实,在印度菩提树的原名叫毕钵罗树,属桑科落叶或半落叶大乔木,这种树高大俊美,端庄静谧,祥和温顺,禅意融融,所以人们也愿意用它与智慧、觉醒来匹配,甚至象征着宗教和神秘。菩提叶的叶脉清晰坚固,很多人把它用水煮过之后,去掉叶肉,留下叶脉筋骨做书签或者装饰品,这就是“菩提纱”。菩提果很小,果色紫黑,果肉质软,至于菩提子可以串成佛珠一说,应该是别的果核所成,取名叫“菩提子”。
菩提树目前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国家还是随处可见的,尤其是庙宇和寺院里。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出生于尼泊尔境内的一个乔达摩民族与赛基亚部落联姻的家庭中,家境优渥的他完全可以沉浸在物质生活中整日享受人们追求的快乐。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你表妹结婚并且生下一个儿子,喜得长子之后,释迦牟尼便决定抛弃万贯家财和妻子儿子,一心一意寻求世界的真谛。
从尊贵的王子到身无分文的流浪汉,释迦牟尼追求人生真谛的旅途正式开始。后来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和当地颇有名气的圣贤,一起探讨人生的真谛。在经历过探讨之后释迦牟尼越来越迷惑,他觉得没有一个办法能够完美的解决人生问题。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禁欲主义是达到认识真理的途径,为此释迦牟尼曾经连续几年行素和禁欲,企图做一名苦行僧。这几年的经历让他意识到折磨自己的肉体只会让自己的头脑不清楚,后来的他恢复了正常的饮食,抛弃了禁欲主义。
但是人生的真谛还没有悟出来,释迦牟尼独处幽居,努力探索人生问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在一个黄昏他坐在无花果树下,他终于想明白了人世间所有的问题。这些曾经模糊的答案似乎一下子被融会贯通了,释迦牟尼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了彻底的反省。确信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已成了一个佛佗,一位“开明之士”。
悟到人生真谛的时候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在后来的四十五年中,他周游印度,向所有愿意听他讲瘦的人萱讲他悟出的人生真谛。截止到死去那一年,释迦牟尼已经有了数以千计的教徒。虽然释迦牟尼的话并没有实际的文字记载,但他的许多教导都铭刻在他的教徒的心中,口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