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熊生活在哪里
熊分布在北半球。在南半球,除了南美洲北部外,其他地方没有它的踪迹。
生活于北方寒冷地区的熊有冬眠现象,而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黑熊往往不冬眠。熊冬眠时间可持续4~5个月,在冬眠过程中如果被惊动它会立即苏醒,偶然也会出洞活动。熊冬眠的洞穴一般选在向阳的避风山坡或枯树洞内。除冬眠期外,熊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除了发情交配期外,其余时间熊都单独活动。母熊一般1年产1~4崽。
外形特征
熊躯体粗壮肥大,体毛又长又密,脸形像狗,头大嘴长,眼睛与耳朵都较小,臼齿大而发达,咀嚼力强。四肢粗壮有力,脚上长有5只锋利的爪子,用来撕开食物和爬树。尾巴短小。熊平时用脚掌慢吞吞地行走,但是当追赶猎物时,它会跑得很快,而且后腿可以直立起来。
常见的特征有短尾、极佳的嗅觉、五个无法收缩的爪,以及长、密、粗的毛。刚出生时,它的大小与天竺鼠差不多,至少要与母亲生活一年。
② 马来熊分布在哪里
马来熊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南亚一带,包括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婆罗洲)、缅甸、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等地,在中国的云南绿春以及西藏芒康也有少量分布。
③ 印度熊的介绍
印度熊,熊科(ursidae)现生种分布于全北界和南美洲。这是一些体型笨重的动物。它们的裂齿变小,前臼齿退缩,臼齿加大,冠面纹饰复杂化,基枕部短宽,耳泡扁平,外耳道长。
④ 熊都常出现在哪几个国家
熊氏家庭成员体型差别较大,块头有大有小。一般的是北极熊(540千克),棕熊最大(1000/100千克),然后是美洲黑熊(约450千克)、亚洲黑熊(约150千克)、懒熊(140千克)、眼镜熊(约175千克)、马来熊(约45千克)。
⑤ 印度尼西亚特别是科摩多岛上有哪些厉害的动物
科摩多巨蜥最有代表性
⑥ 黑熊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黑熊居住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这支居住大军的分布位置从阿富汗贫瘠的山区开始,沿着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直到缅甸和我国的西南部,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偏北的一支则分布在我国的东北、俄罗斯东南以及日本的四国和本州。
黑熊属林栖动物,特别是植被茂盛的山地。在夏季,它们常在海拔3,000米,甚至更高的山中活动,到了冬季则会迁居到海拔较低的密林中去。为了生存,它们偶尔也会游荡到平原地带。
⑦ 印度熊的历史研究
食肉目动物是指真兽或有胎盘亚纲中以捕食热血动物为主的,包括生活于水中和陆上的两大类哺乳动物。到上一世纪后叶人们对食肉动物已相当了解。其形态特征主要是有由上第四前臼齿和第一下臼齿组成了一对具切割作用的裂齿,犬齿粗大,头骨上矢状嵴高耸,颞窝及下颌冠状突大,以容纳强壮的颞肌,具骨质耳泡,下颌关节突位置低,四肢灵活,尺、挠骨分离,腕骨中舟状骨、月骨和头状骨常愈合,4或5趾,末端具锐爪。科以上的分类主要依据头骨基部,特别是耳区附近的构造。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邱占祥,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理·戴福德,在今年第四季度的《古脊椎动物学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山西保德印度熊一新种》的文章,记述了在中国发现的一种印度熊——师氏印度熊,拉丁文物种名为Indarctos zdanskyi。
在研究山西榆社的食肉类化石资料时,戴福德(R.H.Tedford)注意到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Frick藏品中有一个产自中国的印度熊的头骨.
⑧ 印度狮的领地有熊吗
如果狮子的领地和熊的领地相邻,他们有可能相遇
⑨ 印度熊的简介
它们大概起源于欧洲渐新世的鼬熊(cephalogale)。晚第三纪的主要代表是祖熊(ursavus),这个属在北美和中国也已发现,到上新世现代各属就已出现了。熊类以晚始新世至上新世还有两个旁支。一个是犬熊类(amphicyoninae)。这类动物主要发现于欧洲大陆,北美也有少量化石。这是一类个体相当大的动物,其牙齿形态与犬科者很接近,所以长期来被归入了犬科。近来发现它们头骨基部构造和四肢的构造与熊的更为接近,才又改归熊科。另一类是半熊类(hemicyoninae),它们的地理分布与犬熊相同。早、中中新世以半熊(hemicgon)为代表,晚中新世以印度熊(indarctos)为代表,而上新世则以郊熊(agriotherium)为代表。这也是一类个体很大的动物,牙齿与熊类者相当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