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俗活动有哪些
1、逛庙会
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
㈡ 中国的民俗有哪些
中国的民风民俗有:除夕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春节拜年、走亲戚;元宵节吃元宵;寒食节祭扫、踏青;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具体介绍如下:
1、除夕
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春节
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3、元宵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4、寒食节
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5、清明节
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历史的发展演变,清明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2)中国特色娱乐活动有哪些扩展阅读:
1、春节禁忌所包含的畏惧和迷信的色彩渐为人与人之间皆大欢喜、互相爱护的情调所取。俗话说:“入哩年界(年关)禁忌多”。客家民间奉行的春节禁忌包括:禁打骂小孩;禁打碎器皿;禁讲粗话恶语。
2、张祖基的《客家旧礼俗》谓:“初一该日特别谨慎,唔敢讲恶话骂人,也少人出门,若使在初一早晨碰到好的事情、听到好的话,就作为系一年的好兆头,作为会利市。所以碰到人,就互相恭贺,讲各样的好话”;忌用不吉利的字眼,如病、死、苦、贫、灾、乱、荒、杀等;初三日忌出门访友,初三各家都习惯扫倒垃圾,送出屋外空地或河边去,喊做送穷鬼。因此这日少人出门;忌用针线,尤其忌在厅堂做针线活。
㈢ 求中国特色娱乐活动
1,麻将
麻将,起源于中国,粤港澳及闽南地区俗称麻雀,由中国古人发明的博弈游戏,娱乐用具,一般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块,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北方麻将每副136张,南方麻将多八个花牌,分别是春夏秋冬,梅竹兰菊,共计144张。
2,戏剧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3,川剧变脸
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川剧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
4,舞狮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
5,舞龙
舞龙,又称玩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也舞龙。
㈣ 我国的传统文娱活动有哪些
1、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干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
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㈤ 中国古代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娱乐活动
当前,娱乐、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娱乐方式也成现多样化,令人耳目不接,那么在中国古人的生活中,又有那些娱乐方式给先人们增添乐趣呢?下面随小编来盘点中国古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十大休闲娱乐活动,从娱乐方面来窥探古人的生活风貌。
明代天启年间,本来作为游戏的附属品筹码,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戏娱用具,即马吊牌。马吊牌是一种纸制的牌,全副牌有四十张,分为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四种花色。马吊牌由四人打,每人先取八张牌,剩余八张放在桌子中间,四人轮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击小。打马吊牌有庄家、闲家之分,庄无定主,可轮流坐,三个闲家合力攻击庄家,使他下庄,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纸牌游戏“斗地主”的打法。
㈥ 中国传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
京剧
粤剧
舞狮
斗鸡
猜灯谜
赛龙舟
跑旱船
说书
放鞭炮
滚铁环(以前小孩的传统娱乐方式)
㈦ 中国传统文化游戏有哪些
成语接龙、象棋、围棋。
1、成语接龙。成语接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字游戏。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还是体现我国文字、文化、文明的一个缩影,是老少皆宜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成语接龙规则多样,游戏公平、公正。
2、象棋。象棋是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已有记载。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主要流行于华人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
㈧ 趣说:中国古代主要娱乐项目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人们闲暇时的娱乐项目丰富多彩,如上网、旅行、听歌、看电影、打麻将、K歌、逛超市等。
而古代,人们的娱乐活动又有哪些呢?
实际上,古人对于吃喝玩乐,一点都不输于现代人,除了传统的琴棋书画,还有很多玩法,即使放在今天,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打马吊
出现于明朝天启年间,原本作为游戏的附属品、筹码,后演变为一种新的戏娱用具,即马吊牌。据胡适先生考证:麻将是由马吊牌演变而来的。
叶子戏
玩法一般为:依次抓牌,大可以捉小(与西方纸牌一样);牌未出时部反扣为暗牌,不让他人看见;出叶子后一律仰放,由斗者从明牌去推算未出之牌,以施竞技(几乎和扑克牌打法一样)。
实际上,古人的娱乐活动远不止这些,如荡秋千、猜字迷、放风筝、麻将、牌九、掷色子、斗蛐蛐、斗鸡、看戏、观彩灯、杂耍、听曲、琴棋书画、小说、马戏、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评书、摔跤、射箭、赌博、射猎、旅游等等。
㈨ 中国有哪些娱乐项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巡回式嘉年华,致力于把具有欧洲传统风格的大型民间嘉年华会引入中国市场。环球嘉年华已举办 12 次高度成功的嘉年华活动,创造了超过1亿美元的收入,接待 1500 多万宾客,成为中国地区具有绝对优势的嘉年华领先者,就规模、管理技巧以及产品质量而言,几乎没有任何竞争者可与其相抗衡。
环球嘉年华组织的“2003 年上海节”(Shanghai Festival 2003) 吸引了 220 万游客,人均花费 12.77 美元。上海嘉年华的日参观人次和人均花费高于香港和新加坡嘉年华活动,显示出中国消费者具有强烈的消费欲望和花费能力,从而有力地支持环球嘉年华活动。
环球嘉年华的成功纪录为其带来来自中国多个城市政府和机构的邀请函,2004年6月已应邀参加支持在北京举办的年度夏季奥运庆祝活动,并将在 2008 年举办奥运庆祝活动时达到高潮。环球嘉年华正在有条不紊地逐步增强其广告宣传攻势,以期最大限度地增加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机会。
为了适应在中国这一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经济体和世界最大消费市场建立有利可图的事业的挑战,环球嘉年华将继续构筑其成功的“超级嘉年华”(Mega Carnival) 产品组合,此产品组合以在中国民间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的欢乐氛围中进行流行和传统嘉年华乘骑和竞技活动为特色。通过广泛的媒体报道以及数百万快乐环球嘉年华游客的口碑,环球嘉年华品牌在整个地区迅速获得广泛认可。环球嘉年华品牌在消费者中间树立了信心。消费者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参加环球嘉年华活动,他们都能在一种安全、干净的环境中体验环球嘉年华活动带来的最新的令人刺激的嘉年华乘骑活动、具有挑战性的有奖励竞技活动、独特吸引力以及世界一流的娱乐享受。
环球嘉年华活动是经过专业化组织的大型民间嘉年华盛会,主要包含:
· 机动乘骑项目 - 这些项目从具有极限速度和运动以及身体挑战的乘骑项目,到由亲朋好友一起体验的较为适中的乘骑项目,到青少年乘骑项目(按儿童的能力和身高分类)不等,在一种十分安全的环境中提供同样刺激的体验。
· 竞技项目 - 鼓励游客积极参与的竞技活动,用有吸引力和流行的奖品奖励熟练的玩家,这些奖品通常为柔软可爱的玩具。
· 文化娱乐项目 - 种类繁多的国内外文化性民间娱乐表演。
· 美食与购物 - 多种多样国内外食品及商品,令人眼花缭乱。
· 环球嘉年华体验 - 以上所有活动都是在一种刺激、活跃和欢乐的环境中进行的,此环境充满灯光、音乐、色彩、舞蹈、歌声和运动,使受感染的游客享受到独一无二的“环球嘉年华体验”。
环球嘉年华是一种适合于公众参与的真正民间文化活动,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所希望参加的乘骑活动、竞技活动和有趣项目。可吸引最广大的人群前来参观。环球嘉年华活动期间,向广大游客提供许多民间和国际娱乐节目,作为其“环球嘉年华体验”的组成部分。
“环球嘉年华”的概念使一般公众可以通过参加乘骑和竞技活动,积极体验奥林匹克精神,因为这些活动强调:
· 挑战精神。
· 表现精神。
· 竞争精神。
环球嘉年华把许多面向体育运动的乘骑、竞技活动(如足球、篮球、打靶比赛)包含在内,这些活动创造一种挑战性氛围,在这种氛围下,一般公众可亲身体验到集中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个人挑战、表现和竞争的刺激感受,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奥林匹克精神。环球嘉年华使一般公众体会到奥运参与感并亲身感受奥林匹克精神,从而产生使“2008 年奥运会”达到顶点的动力、热情和期待。通过每次连续的年度夏季奥运庆祝活动,环球嘉年华将在整个嘉年华活动中强化体育运动主题,从而进一步强调奥林匹克精神,并提高一般公众对奥运会的接受动力和程度。
参考资料:http://gb.cri.cn/3821/2005/07/22/[email protected]
㈩ 中国的传统游戏有哪些
翻花绳、解绷绷、羊拐、跳橡皮筋、捉迷藏、骑马马、拔纸牌、折纸、七巧板、变虎猫、剪纸、滚铁环、丢手绢等
1、翻花绳
翻花绳,中国民间流传的儿童游戏。在中国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法,如线翻花、翻花鼓、挑绷绷、解股等等。这是一种利用绳子玩的玩意,只需灵巧的手指,就可翻转出许多的花样。在马来西亚,翻绳用的绳子一般是橡胶圈,国外的材料则有毛线、麻线、呢绒绳或棉纱绳等。
用一根绳子结成绳套,一人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这个游戏最大的乐趣在于翻出新花样,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2、解绷绷
一种民间儿童游戏,多为土族女孩所喜爱,可能来自汉族相同的民间儿童游戏。一般两人玩,玩时用一根细线绳,然后由另一人双手用挑、穿、勾等方法改变原来的图形两人轮流解绷,绷构出各种几何图形,能者为胜。
3、丢手绢
丢手绢,又叫丢手帕,我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开始前,准备几块手绢,然后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游戏开始,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
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自己的位置时坐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跳舞、歌谣、讲故事等。
4、跳橡皮筋
跳橡皮筋(港澳地区常称跳橡筋绳)是经典的儿童游戏之一。1960年代至1990年代间极为流行,尤其深得女孩子喜爱,是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全身运动。它以跳跃为主,穿插着点、迈、勾、挑、跨、碰、压、踢、绊、搅、绕、盘、踩、掏、摆、顶、转等十几种基本动作,同时以各种技巧动作编排成组合动作,配合歌谣,跳出各种花式图案。
5、滚铁环
滚铁环,旧时传统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
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个人活动、集体竞赛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竞速、有100米障碍(如绕树丛、过独木桥)、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