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方国家为什么很少提“孝道”
有学者研究认为,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讲,孝道阉割了下一代人的独立性和创新性,因为它抹杀了人们自己的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别再谈什么激发人们的创新性了,上面说什么,不让你想对错,就让你照做,整个大环境都是这样,你讲道理根本行不通。但是,没有创造性的民族是没有什么未来的!一个本身就不平等的孝道更无法创造出和谐的社会。
真正的孝道或者说和谐融洽的孝道,应该长辈和晚辈同样应该受到尊重,且是互相尊重。长辈也应该有行为标准的,长辈也不能为所欲为。尊老爱幼本身没有错,但只论尊卑长幼,不论是非对错的孝道,是文化的毒瘤,阻碍着国家民族前进的脚步。
⑵ 为什么中国人讲究孝道,而外国人却把孝看
中国传统:婚姻的主要产品是子女;子女是投资,子女不孝是投资失败。
西方传统:婚姻的主要产品是爱情;子女是副产品。
⑶ 西方人孝敬父母吗
西方人的家庭观念不比中国少。
第一,对于自己的家庭,西方人非常看重,结婚前,他们可能对男女朋友交往比较随便,但是结婚后,他们会非常忠诚,戒指不离手,根本不像有的人形容的那样,大家都找情人。
第二,对孩子,这是最大的不同点,父母对待孩子真的非常有耐心,而且非常平等,真的是像朋友一样。他们永远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中国的家长是“我说的你就照做,小孩子懂什么??”另外,他们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爱自己的伴侣是肯定超出对孩子的爱的(中国相反,父母爱孩子胜于爱伴侣,而且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望那个非常强烈)。
第三,父亲节,母亲节都是西方人对父母情感表达的体现,国外的老人,由于社会保险比较好他们都是独自居住,孩子时不时拜访一下,一起做做饭。而没有孩子的老人被政府照顾的非常好,住在干净漂亮的公寓,满阳台都是花草(我说的当然是相对富于的国家),但是他们思想上非常独立,不愿意依靠别人。
第四,在国外,亲人之间都直呼名称,大家聊天的时候天南地北,男人女人,爱,性,什么都聊,在场的16、17岁的孩子也都很开心地各抒己见,跟他们吃饭的时候会觉得像是更加温馨的朋友聚会。我真是非常羡慕这种平等但有有爱的家庭。
⑷ 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那国外的人孝顺么
外国人有孝顺的也有不孝顺的,这与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没有太大关系。
西方社会主要讲独立自主,孩子成年后,父母一般不怎么管,也不负责养育,父母老了后,主要生活来源是退休金,也即由国家赡养。
⑸ 外国人是不是没有孝顺的概念
外国人并非是没有孝顺的概念,其实外国人对于自己的父母也是很孝顺的,只不过和我们中国人相反的是外国人相对独立意识更强一些,他们的对于父母的孝顺表现的更含蓄一些,而不是像我们这那么的直接,他们对于自己父母的孝顺。往往更多的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且他们对于自己父母的孝顺,不像我们表现得更多的是一种物质上的付出,或者说是一种精力,时间的付出,他们表现的是对于自己父母人生观价值观的充分尊重,他们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自己的父母身上,而且他们爱自己父母的方式也要相对浪漫一些
⑹ 外国人有关于孝顺的实例吗
首先,你要理解什么是孝顺。 孝顺在中国叫孝顺,在西方之间就叫亲情. 不管你怎么称呼,是人就一定会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羁绊,不是说外国人就冷血无情,也不是说中国人就愚忠孝道。 这只是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 中国人打子女是爱,但外国人却觉得是暴力。外国人18岁便放任子女是爱,但中国人却觉得不负责任。 如果说中国人重孝道,那也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改革开放经济文化飞速发展带来的影响很深远巨大,如今别说不赡养老人,就连父子反目的事也是经常能看到。
⑺ 西方国家有孝敬父母的文化吗
西方人当然也是孝顺父母的,他们同样会给父母赡养费。只不过西方人和东方人区别在于。
西方人相对独立。不仅孩子独立老人也独立。
所以一般孩子18岁以后就不会再用父母的钱了。而老人往往也不用孩子的钱。但并不是说他们就不给父母赡养费。中西方孝敬父母之差异 一个天经地义一个可有可无
“孝”是我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孝敬父母”是指对父母的孝顺和尊敬。“孝顺”即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意志。
而英文中难以找到完全对应“孝”的词汇。有人将《圣经》中的“honor”译为“孝”,而“honor”的本意是“给予高度尊敬”,并没有奉养和顺从之意。
中西方在孝敬父母问题上差别甚大:前者认为是天经地义,后者却认为可有可无。在西方,奉养父母、为父母养老送终并不是子女必须履行的责任,大多数西方人脑子里不会经常考虑孝敬父母问题,于是设立父亲节、母亲节,提醒人们注意这件事。
家庭
我们习惯于几代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即使子女婚后与父母分开居住,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很紧密。而在西方,一般是小家庭,子女成年,必须离家自食其力,结婚后一般与父母分开居住。即使儿女与父母同住,彼此之间关系平等,不依赖父母。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百事孝为先”,牛羊尚能跪乳,何况人乎?在生活上关照、侍奉父母是必须的。西方人虽然也热爱、尊敬、关心父母,但是并不像我们那样,过问父母的饮食起居。他们认为,父母有父母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生活,彼此互相尊重就够了,过多嘘寒问暖,有干涉隐私之嫌。
在德国、瑞士等西方国家,孩子可直呼父母的名字。对此,我们中国人不能理解,认为直呼父母的名字是不礼貌的。我们一向有“子不言父名”之讳。在美国,老人搬家,请搬家公司,儿女不必一定前来帮忙;周末,儿女前来帮父母收拾庭院、修剪草坪,父母可能要付工钱。某西方外交官的父母来北京探望,全家老少到前门烤鸭店品尝烤鸭,结账时竟然实行AA制。
养老
近年来,我国实行医保制度,大大改善了老年人的就医问题,但由于国家还比较穷,无力拿出更多的钱为老年人免费养老。现在,老年人进养老院的很少,基本上还是居家养老,靠子女服侍、奉养,这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
而西方老年人精神上强调独立,不愿意依靠子女,生病靠医疗保险和医护人员,养老靠国家优厚的福利待遇,不需子女插手。老人和子女经济上来往不多,父母不供养成年子女,反之子女也不需赡养老人。
西方老人一般住养老院或在家中养老,作为子女前去探望,大多数情况下,也仅限于节假日、生日等。
⑻ 美国人对于亲情爱情重要的价值观以及孝顺的价值观是不是正确的,为什么贬低中国,我觉得老祖宗的东西也对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人思想前卫 西方哲学向来思考的是未来和当下事以促成科学的进步。
而中国人(我不知道你说美国变低中国是哪方面和具体的缘由)的哲学不如西方来说较为容易理解。文化底蕴太强,不是专业的一般是看不懂彻底的中国哲学的。
我们只能知道些中国的哲学名言道理,百善孝为先,人是铁饭是钢。在国外,没有这样的逻辑,或者说没有专门对应的名言名句。
如果说比传统的话,中国是比较保守型的,外圆内方。
美国是开放交流型的。
在武术上可以很好的体现,中国人不教外国人。外国人的武术谁都教。
中国是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的,美国见个面都可以抱一下,贴一下脸。
美国不局限于身体上面的接触,他们的人体雕塑是做的最开放的,思想者 大卫雕塑等 讲究裸体艺术。
而在中国,这是特别避讳的事情。
但无可否认的是美国队思想先进
到了目前,酒吧等开放形式的平台和场所 在中国建立
酒吧要是以中国传统思想来评价的话,就是可耻。女生进去就更可耻,不自爱,不要脸。是不对的。是非常抵触的。
但再怎么样中国目前也接受了酒吧的存在。
酒吧是合法的。不限制男女。
但不可否认的是,某些地方,中国也在朝着美国的思想迈进。
⑼ 欧美国家有没有孝道我们一定要孝顺么
关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回答:
首先,欧美西方国家有没有自己的孝道呢?我想说的是:肯定是有的!
事实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孝道,西方欧美主义国家也不会例外,只不过他们的思想观念跟我们有所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孝道也就随之不一样而已。
在西方欧美主义国家,他们的孝道更多的是表现在自己能够独立 的生活,不依赖年迈的父母,不给自己的父母添麻烦,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公民就是他们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
至于赡养父母的问题一般则是不需要他们关心的,因为在欧美这些腐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有着健全的养老制度。美国的老人们除了自身拥有退休金以外,政府还会补贴他们养老金,所以一般他们不会需要子女来尽孝,只要你不来拖后腿就万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