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连云港疫情防控船员最新政策
一、近期有(7月14日以来辽宁省沈阳市、7月18日以来四川省绵阳市)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连返连人员(含旅途中转),及与确诊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有轨迹交叉人员均应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及单位报备相关情况,配合辖区做好信息登记、核酸检测、接受14天(自离开中高风险地区之日起)的隔离医学观察和解除隔离后的7天健康监测,期间做好体温、症状等监测,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并按要求做好核酸检测。
二、近期有(7月14日以来有辽宁省沈阳市、7月18日以来有四川省绵阳市)低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应第一时间向单位和社区报告。对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者能够出示包括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的人员,到达目的地以后接受信息核查登记,如实提供行动轨迹,体温测量正常的,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以自由有序流动;不能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的人员,需要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方可有序流动。如该人员仍在我市旅居,必须在进入我市72小时之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两次核酸检测时间间隔24小时以上)。
三、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中高风险地区信息动态,配合当地落实中高风险地区来连返连人员健康管理措施。合理安排出行,原则上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所在设区市。近期如确需前往,务必做好个人防护,返连后,应主动配合当地落实防控措施。
四、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通过接种疫苗能够对个体产生有效保护,显着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请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市民尽快到居住地附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门诊接种疫苗,早接种、早保护。
五、请广大市民不扎堆、不聚集,取消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个人家庭聚餐聚会最好控制在10人以内。请广大市民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场所,尽量缩短在公共场所停留时间。出入车站、码头、商场等公共场所时应积极配合体温测量、健康码和行程卡查验。
六、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⑵ 江苏海员最新隔离政策
一般来说海员回国要执行的政策,就是14天隔离加上核酸检测,如果核酸检测是正常的,那么就可以直接回国回家。
你好这位网友:
声明:回答的只是针对回答当天全国的相关政策:
现在来看只要你不是国外回来的:是不需要隔离的。
国内的话基本是只要携带核酸检测报告就能通行无阻。
低风险地区流动的话不用核酸检测报告了,只要是绿码。
但是如果是中高风险或者当地没有发布疫情解除公告的话:
即便是有核酸检测报告去外地还是要被隔离或者居家隔离的。
最新公告如下请您仔细阅读:
2021年1月28日春运开始3月8日截止,
可在务工地的疾控机构或医疗机构主动进行核酸检测。
3月8日之后,随着北京地区的最新公告出台低风险地区只需绿码;
其它省市也会出台低风险地区流入非特殊人员不需要核酸检测的相关公告。
但是要注意下面的几类特殊工作人员应该需要提供核酸检测甚至是需要集中隔离:
一是医护人员的流动需要居家隔离;
二是跨国返回人员,需要集中隔离;
三是本省内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
四是口岸接触进口货物的从业人员!
五隔离场所人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
那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何获得呢:
任意一家有核酸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
疾控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纯手工码字不容易!
希望您能采纳!
⑶ 国内船员因无法换班11个月漂在海上,他们的生活是否能得到保障
37岁的李路内心仍在迟疑,本来2022年3月,应是他出海接任别的船员的情况下。“没有人换她们,他们也将变成下一个我”。并且,长期不出海,家中的固定收入也是个问题。但这一份早已从业第13个年分的岗位,使他与同事感觉,有一些“赚钱不怕死”。
2022年4月12日,交通部再度出文严格执行,不可随意中止国际性出航船只船员换班,未确立发布中止换班的地方不可以“防护酒店餐厅不够”“东西方船员混派”“离去海外最后一个港口期限不符合规定”“来源于海外疫情多发地域”等原因回绝或耽误船员换班,船员换班应完成“应换尽换、应换快换”。
⑷ 关于船员休假隔离期间工资的法律,法规
0 1
国务院延长春节假期的规定,对船员工资有影响吗?
2020年1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通知》”),将2020年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职工,应根据《劳动法》规定安排补休,未休假期的工资报酬应按照有关政策保障落实。
对于在延长的春节假期内提供劳动的船员,劳动报酬的支付取决于用人单位采用何种工时制度。工时制度包括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船员用人单位一般采用综合计算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是指用人单位因行业特点或受季节等自然条件限制,需要安排劳动者连续作业,采取在一定周期内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此种工时制度须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在综合工时制下,劳动者的加班费按如下标准支付:(1)法定节假日加班,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工资的300%支付加班费;(2)休息日加班,视为正常工作,如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实际工作时间未超过法定标准日工作时间,则不支付加班费,如超过,则超过的部分按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的150%支付加班费。
从《通知》中的“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职工,应根据〈劳动法〉规定安排补休”来看,多数观点认为,延长的春节假期性质为休息日。在综合工时制下,休息日加班将被视为正常工作,只有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日工作时间的部分,才按照劳动者本人工资的150%支付加班费。
0 2
各地延迟复工的规定,是否对船员工资有影响?
除国务院发布延长春节假期的通知外,全国多省市还印发了关于延迟企业复工的通知,对企业复工时间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推后规定,多个省市发布通知延迟复工期间为2月3日至2月9日。对于在上述延迟复工期间提供劳动的船员,其工资与如何认定迟延复工期间的性质相关。
对于延迟复工期间的性质,目前只有上海官方口径认定为休息日。笔者认为,延迟复工是疫情防控所需的临时安排,疫情属于不可抗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担风险较为公平,延迟复工期间内既有工作日也有休息日,在标准工时制下,劳动者在延迟复工期间内的工作日工作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加班费,在休息日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安排补休或支付200%工资。而在综合工时制下,休息日加班属正常工作,除非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日工作时间,则超过部分的工作时间由用人单位支付150%的工资。
0 3
船员确诊或疑似(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工资如何支付?
《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船员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或密切接触被隔离,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船员在陆上休假期间因肺炎感染、疑似或密切接触被隔离;二是船员在船工作期间因感染肺炎离船隔离,或因疑似、密切接触而在船隔离观察。通常,船员下船休假和在船工作时的工资不同,在船工作期间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各类上船补贴等。笔者认为,根据上述规定,如船员在陆上休假期间因肺炎感染、疑似或密切接触被隔离,用人单位仍需正常支付其休假期间的工作报酬,如船员在船工作期间因感染肺炎离船隔离,或因疑似、密切接触而在船隔离观察,用人单位依然应当按照船员在船工作的标准支付工作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和各类上船补贴等。
0 4
待派船员因疫情影响无法上船,工资如何支付?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大多数有船单位都暂停了船员换班。2月1日,中国船东协会也发出倡议,为防止疫情扩散到船舶,应暂停船员换班。这导致了大量待派船员无法上船。该部分待派船员的工资,根据《船员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船员用人单位应当向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的待派船员,支付不低于船员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
0 5
船员在船期间确诊新冠肺炎,能否认定为工伤?
2020年1月23日,人社部、财政部、卫健委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1号),文件中规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和救治工作中,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的,应认定为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根据该文件,感染肺炎被认定为工伤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必须为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2)在预防和救治工作中感染;(3)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肺炎或因感染肺炎死亡。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条例”),认定为工伤必须存在条例第14条规定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等情形,或者条例第15条规定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等视同工伤的情形。
船员在船期间发现感染肺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船员上船前已感染肺炎但尚未发作,上船后发病;二是,船员在船期间被携带肺炎病毒的船员传染并发病。对于第一种情况,因与履行工作职责没有因果关系,不能认定为工伤,自无疑问。而第二种情况,笔者认为,其依然不能构成工伤。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流行性感冒等十几种丙类传染病,很容易在工作中被传染,但几乎未见因工作中被传染上流行性感冒而被认定为工伤的案例。但是,如果船员在船期间因突发肺炎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仍可能被认定为工伤。基于上述,笔者认为,疫情认定工伤的主体范围不宜作扩大解释,船员在船工作期间发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很难被认定成工伤。
结语
面对疫情,船员一方面要增强疫情防控意识,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方面要理解此次疫情对航运企业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在目前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只要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定能共克时艰,迎来春天。
⑸ 64名中国船员被困马来西亚附近海域一年,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2021年3月27日备受国人关注的被困马来西亚海域一年多的64名中国船员终于迎来曙光,首批船员已经安全抵达到厦门,被困中国籍船员中首批回国的有20名船员,还有44名中国船员仍在这艘船上,坚守值班。这艘客轮的驾驶员叫王先生,他是在2019年11月经中介公司介绍从香港登船,然后就把船开到了马来西亚的槟城海域。槟城是马来西亚的着名的旅游胜地,因其轮廓特别像象征长寿和财富的乌龟,所以特别受到中国游客的青睐。
更惨的是2020年12月,船员们发现他们已经联系不上船东了,船东早在4月份就开始拖欠他们工资。中国籍船员的工资总额大概达到了80万美元,这笔血汗钱至今没有下落。中国船员又是在国际运输工人联盟组织的帮助之下,起聘请了律师,跟船东打起了官司,这艘船也被马来西亚政府扣押。这艘客轮对于所有在船上的船员而言,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监狱,按照国际海事条约,船员最长在船上一直待的时间不能超过12个月,但他们已经超过了12个月,可见其心理、生理上遭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很多船员中途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自费下船,他们的工资也大打折扣,但身为驾驶员的王先生却只能在这艘船上坚守。在中国总领事馆的协调帮助之下,这艘船上剩余的船员已经安排好了,在4月2日订机票回国。
⑹ 船舶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倡导同时具备国际和国内运输经营资格的船舶固定从事国际航线经营或固定从事国内航线经营。确需转入国内航线营运的国际航行船舶,应当自抵达境内入境口岸后满14天,所有船员未出现任何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并在入境口岸由海关对全体船员采集2份鼻咽拭子样本,分别使用不同试剂进行核酸检测,其中1份由海关进行检测;另1份交由入境口岸所在地联防联控机制明确的检测单位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海关),其所需费用可由船方承担。
法律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际转国内、航线船舶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第一条 倡导国际和国内航线船舶相对固定经营。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倡导同时具备国际和国内运输经营资格的船舶固定从事国际航线经营或固定从事国内航线经营。确需转入国内航线营运的国际航行船舶,应当自抵达境内入境口岸后满14天,所有船员未出现任何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并在入境口岸由海关对全体船员采集2份鼻咽拭子样本,分别使用不同试剂进行核酸检测,其中1份由海关进行检测;另1份交由入境口岸所在地联防联控机制明确的检测单位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海关),其所需费用可由船方承担。两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由海关按规定办理转兼营手续,并通报给入境口岸所在地联防联控机制。船员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按照疫情防控期间针对伤病船员紧急救助处置的相关文件执行。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入境口岸所在地联防联控机制规定,需满21天后方可入境的船舶,从其规定。
⑺ 船东拒发工资中国船员被困海上,他们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滞留在异乡海域,64名中国船员已经离开祖国和家人超过一年时间。近日,多位中国船员在网上发帖求助称,因船东无力运营,他们驾驶的客轮被困在马来西亚槟城附近海域15个月。自去年4月起,船东便开始拖欠船员工资,快一年了,他们没有领到一分钱。此后,船东又拒绝提供基本的燃油、淡水、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向领事馆及ITF(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寻求帮助。目前,在多方协助下,他们已经请了马来西亚当地律师,希望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欠薪问题,并能返回中国。中国驻槟城总领事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高度重视此事,并组成了工作专班。目前,在多方协调下,第一批船员将于本月底启程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