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中国公司(或私人)控股的外国公司(持有一定股份也算),请列举:
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在资本市场这是很常见的,国内做全球并购的企业、基金,控制了很多国外的公司。举个最大的例子,双汇收购smith(美国),就是中国公司控股外国公司。
⑵ 中国哪些着名企业进行跨国并购
案例一威斯特与伯顿
原大连电机厂(下称“大电机”)成立于1946年,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电机生产企业,1997年4月,和新加坡威斯特签了合资协议,成立威斯特(大连)电机有限公司。合资后,外方通过垄断购销渠道做亏损的惯用手法,很快掏空了合资企业。并且仅用3年就完成了“合资、做亏、独资”三部曲,使曾经的金牌电机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声匿迹。
大连第二电机厂(下称“二电机”)曾排名第二,1998年12月,与英国伯顿电机集团签订合资协议,成立大连伯顿电机有限公司。合资后的情况和大电机如出一辙,不到3年,外方的8000万股本金还没到齐,就完成了独资步伐。
案例二西门子
锦西化机始建于1939年,是中国化工机械制造工业的摇篮。透平机械是其主导产品之一,在该领域拥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
锦西化机与西门子合资的主导者是葫芦岛市政府,起因于“国企改制”。西门子最初提出参与锦西化机改制,进行整体合作,之后却说:不整体合作,而要全资收购透平分厂。而此时锦西化机即使不同意也已挨不到谈判桌旁,即便参加谈判也没有多少发言权。
2005年4月签订了合资合同,合资公司随后就挂牌,合资公司股权比例70∶30,西门子控股。这意味着西门子彻底消除了中国本土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案例三卡特彼勒
多年来,卡特彼勒在华合资有两个原则:第一,必须控股;第二,必须掌握销售权。他们往往不允许控股企业有独立的技术能力与产品。
在中国,由于外国公司在华装载机和压路机领域完全没有优势,卡特彼勒此前与中国大企业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的几次合作都不愉快,于是开始选择二流企业,即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山工机械”),此并购案是卡特彼勒在华并购战略的第一个实质性战果。卡特彼勒最终用不到200万元人民币收购山工机械40%的股份,将其纳入自己的中国体系。
卡特彼勒也开始调整在华并购战略,正在与厦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工程机械集团等行业内重要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等待时机。其正利用中国国企“产权改革”,以及中国机械工业在跨国公司竞争压力下陷入困境的机会,有条不紊地蚕食由国企组成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核心企业。
案例四约翰迪尔
为了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佳联和开封收割机厂(下称“佳联”)共同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美国约翰迪尔的1000系列联合收割机技术。技术引进协议1981年签订。
1994年,由于佳联有技术引进的积累,大型联合收割机在中国占据垄断地位,约翰迪尔选定佳联作为合资伙伴,并且提出:只与佳联的优质资产合资,由约翰迪尔控股。可以先由中方控股,最终由约翰迪尔控股,并威胁道:“我可以选择与开封、四平等地的企业合资,若中方控股,我就不提供更先进的技术,而且佳木斯投资环境不具优势。”
1997年5月,双方签了合资合同。2004年9月,佳联成了美国约翰迪尔在中国的独资公司。至此,约翰迪尔佳联取代了老佳联在中国农机行业的垄断地位,实现了它在中国的产业布局。(案例资料来源:《工人日报》赵何娟整理)
据有关消息,不久前,北京大宝被某国外知名化妆品公司并购
⑶ 美国哪一家汽车公司被中国收购了
中国目前除了吉利收购了沃尔沃的轿车业务,其他没收购过汽车公司
沃尔沃是瑞典品牌,但是轿车业务部分曾经卖给了美国福特,然后福特又甩卖给吉利,应该不算美国汽车
⑷ 请问各位:中国企业对美国公司成功的投资、收购案例。
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所负责的领区是美国中西部地区九个州,是美国传统制造业基地,集中了全美56%的制造业,《财富》全美500强企业中近120家位于领区内。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企业共在该领区投资设立了30家公司,投资总额约1亿美元,主要行业为汽车零部件、集装箱拖挂车、机床及组合生产线、手机电池、割草机等。近几年来,中国一些制造业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收购了一些美国企业,利用其国内母公司原有优势,在美国市场开展经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将中国企业在美国中西部地区投资并购的几个特点归纳如下,希望能为国内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提供一些启示。
一、同业并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两年来,中国企业在美中西部地区并购了四家美国制造业企业,基本上属于同业并购,例如大连机床集团并购了英格索尔公司下属的两家企业、秦川机床公司并购美国机床公司、深圳集装箱公司并购并成立了美VANGUARD集装箱拖挂车制造公司。通过并购,不但扩大了国产配套部件的出口,而且获得了被收购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力资源和品牌等,通过优势互补,提高了产品档次并增强了企业自身的实力。
例如,大连机床集团投资上千万美元,全资收购了美国机床制造业知名公司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成立了大连机床集团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DMTIngersollProctionSystems),主要从事组合机床(生产线设备)的生产和销售。
这个具有中国血统的美国公司,既有世界机床业的驰名品牌和销售渠道,又有中国低成本后援和大连厂在国内的25个销售网点。产品既在美国市场销售,又可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公司正常经营后,承接来自美国通用、福特及其他国家的订单,每台机床售价高达百万美元以上。
中国深圳集装箱北美公司投资收购了美国一家集装箱拖车生产企业。收购完成后,中集北美公司及时投入了部分设备和资金,完成了对原公司的技术和生产线的改造,聘请了资深专业人员负责新公司的管理、销售和财务。同时,中集北美公司注重利用国内母公司管理和技术优势,从国内采购部分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目前,该公司已经达到了年产8000台的设计生产要求,年销售额可达1亿美元以上。
陕西秦川集团有限公司,在密执安州投资收购了一家美国拉床(broach&machine)生产企业及其子公司。通过结合秦川集团在切削方面的技术优势,企业目前运转正常,除继续生产机床产品外,还将销售秦川公司产品。
二、获取销售网络、物流系统及品牌,延伸价值链
在美国中资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面向当地市场。凭借投资并购,可以充分利用原企业的各类资源,包括销售网络、物流系统、品牌等,使中国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无形资产。
例如,大连机床集团收购濒临破产的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后,使其资金周转问题得到解决,公司摆脱困境、重整旗鼓进入了正常运营。该公司凭借在美机床业界的良好声誉,使得老客户接踵而来。来自通用汽车(GM)、福特汽车(Ford)、约翰迪尔拖拉机公司(JohnDeere)、德尔福公司(Delphi)、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er)和康明斯柴油机公司(Cummins)的订单使得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近两年的订单已经排满。
三、明确并购目标,选择合适方式和时机
坚持公司主业,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不盲目追求大而忽视强,在收购或投资前反复论证,选择最佳时机及时出手。
大连机床集团和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已经有20多年的业务往来。大连厂对英格索尔在机床业界的名望敬仰已久,对其产品技术、质量、市场甚至领导层性格特点都非常熟悉。在通过知情者得知该企业经营不善的时候,大连机床公司抓住机会果断地将其收购。
深圳集装箱公司在收购前,对美国市场和集装箱拖挂车行业进行了近两年的调查研究,在印地安那州选定了几个收购对象并通过破产拍卖形式并购了美国企业。这种方式的并购,被拍卖公司财政状况完全公开,买方对其债务情况一目了然。
四、聘用外方管理人员对于收购完成后的企业管理,以上几家中资公司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由外方负责并雇用当地工人。大连机床集团保留了原厂的全部管理人员,中方仅派遣一名股东代表常驻美国。深圳集装箱公司也聘用了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内人士负责经营和管理,中方派遣技术人员。在企业日常经营中,生产、财务、销售均由当地雇员负责,中方作为股东着重把握企业盈收、技术交流以及部分产品国内配套等问题。
五、企业效益与其在当地的社会效益相得益彰
中国企业并购美国企业后,订单源源不断,销售前景乐观。深圳集装箱美国公司并购仅一年,其拖挂车销售就超过了1亿美元,大连机床美国公司除了立足美国市场外,正在通过上海通用、海南马自达公司寻求对中国出口。它们同时也给美国当地经济带来活力并创造了就业机会。大连机床美国公司为依利诺州的罗克福德市(Rockford)创造了95个工作职位,深圳集装箱美国公司给印地安那州西北部带来了300多个就业机会,并成为其所在的梦那镇(Monon)雇佣人数最多的企业,它同时还带活了小镇的餐饮业。中国企业在美中西部的投资动态,近来引起媒体关注,芝加哥商界杂志《Crain’s》、《金融时报》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情况进做过客观报道。
⑸ 中国国内有哪些美国企业
非常多。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麦当劳和肯德基,或者我们经常喝的百事可乐或可口可乐。这些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美国企业,但它们已经渗透到每个人在中国的生活中。此外,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品牌。我们经常使用它们,并认为它们是中国企业。事实上,它们属于美国。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清洁用品,比如舒肤佳、气喘、飘柔、中华牙膏等等,甚至大家都喜欢吃的双汇肠,都是美国的。
很多人会说中华牙膏和双汇香肠是在中国创立的。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比如以双汇肠子为例。双汇昌确实是在中国创立的,是中国的产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和发展,股权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后来双汇昌被美国企业收购,控制了60%,所以现在确实是美国企业了。
不过,虽然已被其他企业收购,但在中国仍正常运营。许多企业被美国企业控制或收购,名副其实的美国品牌。虽然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或使用它,并开发了很长时间,但我们都认为它一直是我们国家的品牌。 这些都是企业发展和竞争中很正常的事情。事实上,它们对人们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在中国经营与否,不会影响大家的基本生活。
拓展资料
一、中国有哪些企业在美国上市了
中石油、中石化、华能国际、吉林化工、中铝、兖州煤业等。
1、主要原因是在中国上市的难度远大于在美国上市。 IPO排队时间很长,企业等不起。在美国上市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2、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大多是具有外国背景的股东,如风险投资、基金公司、投资银行等。这些股东希望企业在美国上市。这些股东希望公司遵守美国股票市场的监管政策,并使其更容易变现。
3、公司中方股东有意愿移居国外或投资境外,如在美国上市,可转让财产,避免国内监管。
4、美国证券市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条件更加宽松。有些企业在中国可能不符合上市条件,但可以在美国上市。
⑹ 中国公司收购美国最牛飞行汽车企业了吗
作为国产汽车品牌“走出去”的先驱企业,吉利在海外一向有着大手笔的收购记录。瑞典着名轿车品牌沃尔沃、英国豪车莲花等国际知名品牌现在都已被吉利收入囊中。
而在昨天(11月13日),吉利官网正式宣布将收购美国Terrafugia(太力)飞行汽车公司,给这场谈判了一年多的“跨国婚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图片来源:Lillium公司
目前,Lillium正在开发一款5座“飞行出租车”,计划于2019年左右进行载人试飞。在获得监管批准的情况下,该公司计划在未来10年内推出“飞行出租车”服务。
期待着飞行汽车的出现!
⑺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1.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运营商
2.吉利并购沃尔沃
3.中国投资公司入股美国黑石集团
4.国家开发银行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
5.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
6.中国平安保险收购欧洲富通集团股权
7.中国国家电网成功竞购菲律宾电网运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