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政府如何对待佤邦

中国政府如何对待佤邦

发布时间:2022-05-26 23:43:51

A. 佤邦族和中国的关系

佤邦在历史上曾为中国土司管辖的领土,但多数时期为分散在各地的众多头人部落,未有统一的政权出现。明代分属孟定府、孟琏司、孟根府土司疆域。清代部分地区脱离原土司控制,成为瓯脱地,较知名者有葫芦、莽冷。

从地理上讲,佤邦远离缅甸联邦政府,使政府对这一地区的行政管理权失控。从1948年开始,佤邦各族人民被国民党领导了20年。1966年在佤邦先后出现了四家游击队后开始削弱了国民党的势力。1969年缅共利用佤邦地区是联邦政府管理的薄弱地区,又控制了佤邦20年。

佤邦在1989年脱离了缅甸共产党的错误领导,在当年的5月份就与缅甸联邦政府达成停火协议,从此走向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在英国统治缅甸时期,佤邦曾和英属缅甸分开,有过佤邦(WaState)这一名称。

佤邦在历史上为中国领土,唐代属于南诏国,宋代属于大理国,元代先属镇康路、后分属孟定路与木连路,明代分属孟定府、孟琏司、孟艮府,均为傣族世袭土官封地。

清中期,阿佤山部分地区脱离原傣族土司控制,成为瓯脱地,较知名者有葫芦、莽冷。

在英国统治缅甸时期,佤邦曾和英属缅甸分开,有过佤邦(Wa State)这一名称。历史上的“佤邦”与现阶段的“佤邦”有很大的区别。“佤邦”这一称呼从何时开始已无从考证,但有资料证明,自英国殖民时期开始就有人称茫弄以北、缅甸一侧靠近阿佤山区的地方为“佤邦” ,其中 “邦”是指防御工事良好、以土司为单位管辖的山寨。

B. 如果缅甸攻打佤邦中国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如果与佤联军发生战争!那不是现在果敢之争的效果!佤邦号称缅甸实力最为强大的民地武!那最低也算一场低烈度的战争了!那将产生巨多的难民!人道主义压力将紧紧压迫中国政府!可能出手制止冲突双方!

佤邦,或称缅甸第二特区,缅甸政府称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自治区,位于阿佤山区,是缅甸联邦的一个自治区,曾为缅甸共产党根据地。

佤邦在历史上为中国领土,唐代属于南诏国、宋代属于大理国。佤邦通用汉语与中文,由南、北两块地区组成,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北部地区位于缅甸东北部,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南部地区与泰国交界,面积1.3万平方公里。

佤邦北面与中国云南省接壤,南面与泰国接壤,首府为邦康市。佤邦下辖勐冒县、温高县、勐波县、勐元县、邦康特区、南邓特区。佤邦的总人口约55.8万人 ,主体民族是佤族,为主要缅北华人聚居区,军事力量由佤邦联合军组成,主要经济为农业及矿业开采。

佤邦脱离缅共后,1989年5月18日与缅甸政府军队代表谈判,达成停战协议。佤邦在和平发展建设中得到缅甸中央政府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缅甸中央政府给佤邦在商贸发展、珠宝玉石开采给予优惠条件,鼓励佤邦到缅甸的大中城市发展经济投资建设。佤邦在原首都仰光购置了商用大楼,办了轧钢厂等企业。在其他大中城市也进行了部分投资,开展商贸活动。

缅中两国人民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友谊。佤邦与中国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沧源县,普洱市的西盟、澜沧、孟连县等跨境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和人民保持着“胞波情谊”。佤邦与中国云南边境地区政府和人民来往密切,外事活动频繁,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相互配合。在发展替代经济和共同打击毒品犯罪的斗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佤邦同时和云南昆明及中国沿海的省区及中国首都北京的一些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也得到了发展。

C. 中国跟缅甸佤邦是什么关系

佤邦在历史上曾为中国土司管辖的领土,但多数时期为分散在各地的众多头人部落,未有统一的政权出现。明代分属孟定府、孟琏司、孟根府土司疆域。清代部分地区脱离原土司控制,成为瓯脱地,较知名者有葫芦、莽冷。

从地理上讲,佤邦远离缅甸联邦政府,使政府对这一地区的行政管理权失控。从1948年开始,佤邦各族人民被国民党领导了20年。1966年在佤邦先后出现了四家游击队后开始削弱了国民党的势力。1969年缅共利用佤邦地区是联邦政府管理的薄弱地区,又控制了佤邦20年。

佤邦在1989年脱离了缅甸共产党的错误领导,在当年的5月份就与缅甸联邦政府达成停火协议,从此走向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在英国统治缅甸时期,佤邦曾和英属缅甸分开,有过佤邦(WaState)这一名称。

D. 佤邦和中国的关系

缅甸是个多民族国家,按照官方统计,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和克钦族等135个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

1948年,缅甸独立后,全国分为7个省、7个邦和联邦区,缅族占多数的省级行政区称为“省”,为中央直管,少数民族聚居的省级行政区称为“邦”,拥有较大程度的自治权,甚至有的邦还拥有军队,一定程度上成了“国中之国”。

▲缅甸的一级行政区为“省+邦”的形式

而由于缅甸东北部和中国接壤,长期以来中国的中原王朝对这里实行直接或者间接的管理,导致缅甸现在不少民族都和中国有渊源,出现了很多跨国民族,其中有佤族、傈僳族等。其中,佤族在中国的人口约43万,在缅甸的人口超过60万。

缅甸佤族人将其聚居地区称为“佤邦”,当地官方语言为汉语的西南官话,法定货币为人民币,连学校教材都是使用人教版的书。因为和中国有极高的相似度,因此被称为“缅甸小中华”。

但仔细看地图就会发现,佤邦由南北两块地区组成,被一分为二,中间不相连。而且佤邦这个“邦”并不是官方7邦之一,而是隶属于7邦中的掸邦,缅甸官方将其称为“掸邦第二特区”(“掸邦第一特区”为果敢地区)。

▲分成南北两块地区的佤邦

佤族却认为自治区和掸邦是平行关系,一直向缅甸中央政府申请将其升级为与掸邦同级别的一级行政区。佤邦为何自认为是和掸邦平起平坐的关系,且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呢?

一、逐步发展壮大的缅族和泰族

缅甸面积约67.7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40位,属“大型国家”之列,其形状宛如一颗钻石,又像一个倒U字形。

北部的野人山、东部的掸邦高原和西部的那加丘陵、若开山脉,将中部和南部的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细心地呵护起来。

▲缅甸最精华的部分在于中间的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平原

缅甸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域,就是中部和南部肥沃的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海权意义重大的马来半岛的突出部,这些地区分布着缅甸的7个省,是缅族人聚居的地方。

而缅甸的7个邦,即克钦邦、克耶邦、克伦邦、钦邦、孟邦、若开邦、掸邦则分别聚居着7个缅甸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克钦族、克耶族、克伦族、钦族、孟族、若开族、掸族,其他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则主要混居在7个邦中。

占据了最好的地盘、从事农业耕种的缅族人显然发展出比山区少数民族更加发达的文明和更加强大的实力,这也使得他们长久以来一直能够守住地盘并开展对外扩展。

然而,实力最强的缅族其实并不是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民,而是居于北方的古羌人中叫做白狼羌的一支发展而来。自有史记载以来,自然条件最好的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平原为骠人所控制,于公元7世纪建立骠国。

▲骠人城邦的分布

到中国唐代时,骠国国势达到极盛,《旧唐书》和《新唐书》均有 “骠国” 专条。7世纪中叶,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白狼羌被松赞干布领导的吐蕃所灭,开始了流离失所的生活,其中一支沿伊洛瓦底江南迁到了今缅甸中部。

长期以来,中国西南地区和中缅边境的山区都处于秦汉等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之外,当地的大民族不断兼并小民族,形成了一些独立的国家,秦汉时期为哀牢国、唐朝为南诏国,均为泰族人的祖先在内的众多民族建立的国家,范围包括佤族人聚居的阿佤山区。

▲南诏国与唐、吐蕃、骠国等国为邻

公元832年,骠国被南诏国所灭,白狼羌趁机收编周边骠人,在不断扩张中与骠人、孟人逐渐融合形成缅族,并牢牢占据了伊洛瓦底江下游最肥沃的土地。

公元849年,在很好自然条件基础上发展壮大的缅族人建立了蒲甘王朝,1057年,国王阿奴律陀从平原地区向周边山区扩张,不断收服周边的小民族,形成了缅族人为主体、周边小民族称臣纳贡的“统一形势”。

▲蒲甘王朝是缅甸的第一个统一王朝

在缅甸东北方的南诏国先是臣服于唐朝,后又因长期与中原王朝唐朝战争,国力日趋衰弱,“屡覆众,国耗虚”,公元902年,权臣篡位,南诏正式灭亡。

失势的泰族人开始南迁西徙,在伊洛瓦底江、怒江流域地区建立泰族政权。公元13世纪,蒙古人突然崛起,席卷欧亚大陆,泰族政权被蒙古大军占领,元朝击败大理国,正式将云贵高原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云南正式被中原王朝直管,但在云南和缅甸边境少数民族众多边远地区,则实行“土司制度”。

大量泰族再一次南迁西进,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迁徙。其中,迁徙到湄南河流域的泰族人逐步强大起来。佤族由于较为弱小,人口也少,很大程度上是随着泰族这样的大民族一起发展和迁徙。

元、明两代,泰(傣)族地区先后进入了封建领主制社会,中原王朝在这里设置的土司管理制度,是一种比较松散的治理关系,土司类似于独立的地方政府。

由于佤族人聚居的地区属于泰(傣)族世袭土官封地的一部分,加上缅甸长期以来作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因此滇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也未签订边界条约。

二、缅泰大战300年与现代国家形成

14世纪,泰族人乌通王实现了对泰人各政权的统一,定都阿瑜陀耶,史称阿瑜陀耶王国。阿瑜陀耶王国的疆域曾覆盖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

▲鼎盛时的阿瑜陀耶帝国

16世纪,缅甸的东吁王朝强大起来,在国王莽瑞体领导下统一了缅甸,开始挑战中南半岛泰族国家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一时期,缅族人和泰族人的政权都是中南半岛上的强大势力。

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缅族人和泰族人之间为兼并土地、掠夺劳动力和取得中南半岛政治经济优势,断断续续交手近三百年,泰国总体处于劣势,强大的缅甸东吁王朝曾一度在泰国建立起傀儡政权,将泰国变成了自己的附庸,此后泰国趁缅甸内乱开展反击,双方实力此消彼长,谁也无法真正控制谁。双方国力逐渐变得均衡,大规模冲突也就逐渐演变为局部的边境冲突。

▲1575年缅甸(东吁帝国)的疆域

18世纪后期,英法两国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争夺殖民地。1858年,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法国不甘心丧失在这个地区的特权,而从越南入侵中南半岛。英国既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也为了阻止法国独占中南半岛,开始从印度入侵中南半岛。1885年,缅甸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缅泰三百年的世纪大战宣告结束。

英法两国在中南半岛激烈争夺,但是又不想爆发战争,而泰国正好位于英法殖民地之间,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缓冲地带

E. 中国为何放弃果敢和佤邦

在中缅双方多次的交涉、谈判,在双方互谅互让中于1960年1月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其中,中国方面同意把果敢和佤邦地区移交给缅甸掸邦管辖。

(5)中国政府如何对待佤邦扩展阅读:

196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在北京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两国“一致认为,两国间久悬未决的边界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

两国政府“根据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顺利地全面地解决了两国边界问题”。该条约是中国与邻国第一个领土协议,并成为之后领土谈判和协议的范例。着名外交家厉声教对于该条约的谈判与起草作出了重要贡献。

F. 佤邦的外交

佤邦政策路线
佤邦脱离缅共错误领导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摆在佤邦全党全军全体人民的面前。当时,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根据佤邦几十年战争造成的灾难的状况及世界上由对抗转为对话,战争趋于和平的形势,佤邦联合党中央及时地制定了“一手高举和平民主的旗帜,一手高举武装自卫的旗帜”、“争取民族区域自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策略路线。
在经济建设和商贸活动中,佤邦制定了“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的对外开放政策。
根据佤邦多民族聚居的实际,制定了“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是佤邦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和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的民族政策。制定了“在不分裂国家,不分裂佤邦,不分裂民族,不干与政权的前提下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制定了“团结和睦,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对外关系政策。
与缅甸政府的关系
佤邦脱离缅共后,1989年5月18日与政府军队代表谈判,达成了停战协议。由于几十年的战争对抗造成的隔阂及成见,初期双方互相都存有戒心。从1990年起,佤邦领导人赵尼来、鲍有祥、李自如、肖明亮等多次到仰光参观,与中央政府官员会晤,中央政府官员也多次到佤邦视察,促进了双方相互的了解和信任。佤邦开始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佤邦在和平发展建设中得到中央政府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中央政府还给佤邦在商贸发展、珠宝玉石开采给了许多优惠条件。同时中央还鼓励佤邦到缅甸的大中城市发展经济投资建设。佤邦在原首都仰光购置了商用大楼,办了轧钢厂等企业。在其他大中城市也进行了部分投资,开展商贸活动。通过十年的努力,佤邦在地方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央政府不断的给予支持和肯定,认为这是缅甸联邦精神的体现,是缅甸各民族团结实现和平发展取得的成就。
与中国关系
缅中两国人民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友谊。尤其是佤邦与中国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沧源县,普洱市的西盟、澜沧、孟连县等跨境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和人民更是保持着“胞波情谊”。佤邦脱离缅共时,外界对佤邦的义举不了解,在佤邦处境十分困难的时候,中国云南边境地区的政府和人民给了佤邦很大的同情和支持,帮助佤邦度过了难关。佤邦与中国云南边境地区政府和人民来往密切,外事活动频繁,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相互配合。在发展替代经济和共同打击毒品犯罪的斗争合作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佤邦同时和云南昆明及中国沿海的省区及中国首都北京的一些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也得到了发展。
佤邦政府鲍有祥主席多次强调:“搞好和中国的关系是佤邦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佤邦政府决心为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友好的中缅边界环境不断作出努力。

G. 佤邦族和中国的关系是什么

佤邦族和中国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友谊。

佤邦与中国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沧源县,普洱市的西盟、澜沧、孟连县等跨境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和人民保持着“胞波情谊”。佤邦与中国云南边境地区政府和人民来往密切,外事活动频繁,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相互配合。

在发展替代经济和共同打击毒品犯罪的斗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佤邦同时和云南昆明及中国沿海的省区及中国首都北京的一些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也得到了发展。

(7)中国政府如何对待佤邦扩展阅读

佤邦联合军(United Wa State Army)是缅甸最大的少数民族武装,总兵力约4万人,有3个正规师和1个军区(或说5个师级部队),另外有民兵约6万人。在辖区内,佤联军实行自管自营,高度自治,未经佤联军允许,政府军不得擅自进入佤联军辖区。

同时政府方面承诺向佤联军提供每月42万缅元的经费以及一定数量的大米、汽油等物资。作为交换条件,佤联军不得与全国民主联盟(NLD)等反对派接触,不得退出缅甸联邦。缅甸政府军曾与佤联军于2000年在缅泰边境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

H. 佤邦和中国的关系是什么

佤邦族和中国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友谊。

佤邦在历史上为中国领土,唐代属于南诏国、宋代属于大理国。佤邦官方语言为佤语和汉语,官方行文为中文。该特区分为“北佤”和“南佤”两部分,总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北部地区位于缅甸东北部,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南部地区与泰国交界,面积1.3万平方公里。

佤邦北面与中国云南省接壤,南面与泰国接壤,首府为邦康市。佤邦下辖勐冒县、勐能县、勐波县、邦康特区、南邓特区、佤邦南部地区。佤邦的总人口约60万人,主体民族是佤族,为主要缅北华人聚居区,军事力量由佤邦联合军组成,主要经济为农业及矿业开采。

缅甸掸邦第二特区时期

1989年3月11日,果敢的彭家声宣布归顺缅甸军政府,脱离缅共。

1989年4月11日,鲍有祥的部队宣布脱离缅甸共产党,并成立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党,随后更名为佤邦联合党,武装部队命名为佤邦联合军。同年5月18日,佤邦与缅甸军政府逹成停战协议。

1996年,佤邦联合军战胜坤沙集团以后,控制了原属于坤沙的位于泰缅边境的一片区域,成为缅甸最大的少数民族武装集团。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佤邦

I. 为什么中国不收回佤邦

有中国的军事战略
缅甸作为中国一个邻国,与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关系。历史上缅甸也很强大,历时7年的清缅战争,清朝并没有占到便宜,这是干隆皇帝临死前很遗憾的一件战事。近现代以来,缅甸也是世界上内部战争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该国独立前及独立后,内战就从没有停止过。有时短暂停止是下一场大的冲突酝酿。

缅甸之所以内战冲突不断,主要还是缅甸特殊情况所造成的,因为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上原因,加上英国殖民统治造成的“后遗症”,分布在缅甸边境的地区民族反抗意识很强烈。为了平定缅甸国内民族武装,缅甸也想了很多办法,招抚打压都用了不好使。有些民族武装表面上服从缅甸政府,但不久蓄积能量后又会闹出乱子,因此让缅甸政府很头疼。不过近几年,缅甸政府基本平定了国内民族武装,很多武装势力被收编或者招抚。比如2009年,缅甸掸邦第一特区的果敢同盟军,就在缅甸政府的分化打击下解体,之后果敢同盟军的领导人彭家声虽然露过面,但只是反抗一阵,还没有招抚果敢军,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次蓄积实力。

从缅甸这些民族武装势力来看,当初实力都很强,他们拥有先进武器,能与缅甸政府直接对抗,但后来剩下为数不多武装势力,比如佤邦联合军就是一支很强大的武装,至今仍独立存在,是佤邦自治特区武装力量。虽然名义上与缅甸政府和解,也归附了缅政府,但佤邦联合军至今拒绝被缅甸政府收编整编。为何佤邦联合军敢于拒绝缅甸政府,不仅仅因为佤邦力量强大,主要还有以下这几个因素:

第一,身份认同感不同。
无论是果敢还是佤邦,在古代都是中国领土。佤邦的形成只有70多年。抗战时,英国为了讨价还价打击日本,要求中国在云南把佤邦划为英国在缅甸殖民的土地。而果敢本是中国地盘,后来给了缅甸。佤邦与果敢同属我国西南边疆的汉文化圈,这些地区都有共同汉文化的认同感。特别是果敢无论族源血统与中国最为密切,但近一百年来的果敢地区战争来看,此地被称为“九反之地”,大大小小战争不断,即使到现在还偶尔还有冲突。从历史上战争来看,果敢人内部构成来源复杂,在战争中有时是敌,有时是友,有时敌友不分。因此,果敢人在主观上的民族身份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现在果敢人虽然都是汉族,而且对中国都有共同认同感,但并没有法律身份,果敢人对缅甸给的法律身份又不认可,因此就没有一种族群共同认可。

而佤邦中佤族也有过血缘、历史、文化等身份与中国分离状态。古代佤邦实行的部落制度,大大小小的几十个部落,部落中的土官、头人都是世袭统治,历史上就属于中国土司管辖的领土。比如明朝属于孟定府、孟琏司及孟奶府土司,清朝时有些地区脱离土司控制,成瓯脱地。佤邦在历史和文化认同上也深受中国的影响。英国强迫中国把佤邦划为英属缅甸区域,但这种血缘、历史及传统关系没断。只是形式上分开了,但现在佤邦人对中国的认同感很强,也很明确,他们认为不是缅甸人。

另外,佤族族群认同感也强,因为佤族占总人口的70%,其他小民族也都能团结在一起,他们平等互助,而且也认为是大家庭中一员。

第二,具有坚定的信念。
佤邦联合军自从1989年在鲍有祥的重新组织下,该武装力量延续了1989年前的信念,鲍有祥在这支部队中师、团、营、连、排等各级都建立相同的D组织,而且制定了联合党章程及法律。佤邦军与果敢同盟军一样,基本上保持全民皆兵状态,但这支军队中无论佤族还其他民族的将士都有着共同信念和理想,基层组织基础牢固。而且在鲍有祥的带领下,联合军还有崇高理想与目标,这些东西并不是虚化的事物,有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种领导模式得到联合军上下拥护。有句俗话叫“强大信念很难战胜”,联合军这种团结一致的合力,缅甸军想完全战胜很难,因此,缅甸政在历次想收编该武装时,都被拒绝。

第三,既民主又坚强的领导。
佤邦军与果敢同盟军虽然都于1989从缅北脱离出来,但两者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从果敢同盟军内部来看,虽然有号召力较强的彭家声领导,但彭家声在统治中,却采取任人唯亲的统治,他的兄弟及儿子都在政府及果敢军中任要职,这种家族式统治并不牢靠。而鲍有祥接管联合军后,既采取坚强的统治,也实行民主式管理,不仅有佤族领导,也有其他族的领导。而且各个民族的领导都有着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的下的武装很稳固,缅甸政府军不敢打这样“铁板一块”的武装。

阅读全文

与中国政府如何对待佤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的食物是怎么过冬的 浏览:983
伊朗的货物有些什么 浏览:140
印尼用什么饵料 浏览:174
中兴为什么要卖芯片给伊朗 浏览:451
印度一九年gdp是多少 浏览:338
也想你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174
内阁制为什么是英国的 浏览:337
越南什么时候审批中国人过关 浏览:309
中国垃圾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浏览:358
越南军警工资如何 浏览:423
爱人错过中国版怎么唱 浏览:722
英国直飞有什么航班 浏览:277
印尼巴士怎么加宝马 浏览:781
一个伊朗白色的硬币值多少人民币 浏览:366
中国一汽r9打火没反应怎么回事 浏览:574
哪个国家没有进中国队球门 浏览:518
中国高考录取分数最低是哪个省 浏览:424
印尼金光集团的黄志源是哪里人 浏览:182
越南芒果有哪些产品 浏览:360
中国部队房产最长可以租多少年 浏览: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