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日本为什么叫中国岛国

日本为什么叫中国岛国

发布时间:2022-05-25 09:33:11

‘壹’ 为什么小说中的中国叫华夏或炎黄,美国叫镁国,日本叫岛国,为什么不叫原名呢

会被和谐的,而且华夏好听些,可以避免一些敏感词。

‘贰’ 日本的国号有什么来历,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武则天剧照

其实“日本”的国号也是日本人在长安这个国际舞台的名片,历史上日本人自称自己的国家为“大和”“秋津洲”“大八洲”等等,就像中国也称“神州”“华夏”。这仅仅是自己的称谓,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名还是需要各国承认的。

近代以来,中国失去了历史上的优势,日本后来居上。东亚各国新的近代化建设,也是以西方为样板的。历史上长期滋养他们、给他们无限恩惠的中国文化反而成了敝履,纷纷开始去中国化。但是中国文化早已融入他们的民族文化之中,怎么可能去除干净?现在天皇德仁的名字还是出自《中庸》“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生命力,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更是东亚世界的财产。

‘叁’ 中国旁边的岛国为什么叫日本不叫别的

想当年武大郎被潘金莲和西门庆毒死后,抛入黄河中漂入大海。大郎命不该绝。冰冷的海水使 他醒过来。这时游来一只大乌龟,托起了大郎。“我现在救了你,你以后一定要报答我”。大 郎 应之,乌龟托着大郎到了一个岛上。 这个岛上全是一些矮个子的渔民,渔民看见了大郎大喜,奔走相告,说是岛上来了一个高大、 英俊、威猛的男子。渔民们开会,商量着:“咱们的祖祖辈辈都这幺的矮,要利用这位同志的 身高优势来改良咱们的人种,就推举他为咱们的国王吧。” 于是武大郎就当了国王。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武大郎很快就有一群王子。这些王子散落到民间 与平民女子通婚,于是从此以后当地的居民的身高都有了显着的提高。
武大郎当了国王以后仍 然不忘对西门庆的仇恨,每天想着:“西门庆真是可恶,日来日去,日到本人头上了。” 正好一大臣前来求赐国名,大郎随囗道:“日本人。”另一大臣拿出白布求画国旗。大郎随手 摸出一块炊饼,大力拍去,想到西门庆,羞怒交加,喷出一口鲜血在炊饼上,就成了日本的国 旗。
大郎又想,“西门庆和潘金莲想害死我,然而我的运气不错,挺长久。”立即下诏,在国旗上 写上:武运长久。意思就是:武大郎运气长久。又想起当初对大乌龟的承诺,下令全国视乌龟 为神物。 大郎是卖炊饼出身,见人就大鞠躬为本色。全日本见国王如此,无不仿效。
武大郎作为国王, 开头还相当勤勉。每天都是“有事出班早奏,无事早早退朝”。但过了一些日子,他觉得很没 劲。官员们鸡毛蒜皮的事都要讲大半天。于是他说:“你们以后把事情的重要内容写成奏折, 交给我看。” 大臣们很惊奇的说:“什幺叫做写?我们不识字,不会写。”武大郎说:“好吧,我给大家办 个补习班,扫扫盲。”于是武大郎凭自己有限的知识给大臣门开了个扫盲班,学习文字。但武 大郎是个卖炊饼的人,只认识很少的字,很多字他只记得一些偏旁部首,大臣们在学习及往外 传播的时候,又忘了一部分字,于是这就是形成一种“假”文字,平假名、片假名之类,这就是东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一天,大郎发现臣民没有姓。于是他又说:“这可不行,得有名有姓才行。这样吧你们住在 哪里就姓什幺吧。”于是就有了“田中”、“松下”、“山口”之类的姓氏。至于名字,就一 二三四五六七的排吧。但老大不能叫大郎,那是我的忌讳,只能叫太郎。老二不能叫二郎,那 是我弟弟武松武二郎的忌讳,只能叫次郎,其余的你们就按顺序叫吧,我没有意见。”于是这 个国家就有了山口太郎,田中次郎、山本五十六等等名字。
武大郎当了国王后,老是吃山珍海味,吃都吃腻了。他想起当初在海上漂流时,没有东西吃, 只能捉生鱼吃,现在回想起来那味道还是相当不错,于是他叫厨师做鱼时一定要生做,不用做 熟。这道菜推广开来,得到日本人的欢迎,从此成为该国的一大名菜“鱼生”。
武大郎还发现,日本人象中国人一样,睡觉都睡在床上。他很生气,想当初潘金莲和西门庆搞 婚外情,西门庆经常到自己家里,搞到自己没有地方睡,只好睡在地上。既然我当国王的都要 睡在地上,你们也只能睡在地上!这样子才能不忘夺妻的耻辱!于是他按照这个意思又颁布了 一项法令,从此以后日本人只能睡在一张席子上,这就是所谓的“塌塌米”。
武大郎在中原时被人称作“三寸丁”,有些自卑感,他在日本怕被人看扁。便下令全国比自己 高的男子都处死。很多家庭为了让儿子不死,将儿子打成罗圈腿。所以日本人矮而且罗圈腿多 。大郎因为潘金莲而痛恨女人,下令日本女人只能在家伺候丈夫,而且要跪着伺候,已示惩罚 。漂亮的女人全部处死,所以日本的丑女极多。
武大郎当了若干年的国王,无疾而终。他临死之际,仍然为打不过西门庆、报不了夺妻之仉而 耿耿于怀,于是留下遗训,要子孙后代找西门庆报仇雪恨。后来他的子孙们日夜操练,跑到少 林寺偷学了几招功夫,为了纪念国王武大郎,取名“武氏道”,后来因为日本人的文化程度低 ,加上该国的文字是假文字,结果被传成了“武士道”。因为武大郎白手得天下,这些功夫又 被称作“空手道”。
到了明朝,武大郎的后人便开始派人登上中国领土,寻找西门庆报仇,被中国的英雄戚继光赶 下了海,那就是历史上的“抗倭”。进入了二十世纪,日本人在中国自北向南,自东向西跑遍 了中国大半河山,还是没有寻到仇人西门庆。于是他们居然要中国人学习他们的“假文字”, 要中国人取他们那样的名字,要中国人在“炊饼”旗子下面实行“大东亚共荣”。这真是让中 国人笑掉了大牙。
最近,武大郎的后人据说有可靠情报,怀疑西门庆躲藏在台湾一带,于是在台湾对面的钓鱼岛 ,好象整天有人在那里卖炊饼了。综上所述,中国人是日本人的祖宗。

‘肆’ 日本为什么被称为岛国霓虹国

因为日本国土就在一个巨大的海岛上,叫霓虹国是因为日语里的日本音译过来跟霓虹差不多

‘伍’ “日本”这两个字是有什么意思吗为什么日本要叫这个名字

日本的意思是“日出之国”,象征着像日出一样朝气蓬勃,这和日本人非常喜欢的吉祥物“鲤鱼”相得益彰,因为鲤鱼也是喜欢逆流而上。真正的原因就是以前的名字实在太难听了。

我们知道日本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倭国,从西周时期,当日本人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它的名称就是“倭国”,意思为“绵延的山峰之国”。

并且随着汉语语意思的变化,“倭”这个字,逐渐从一个普通的名字转变为了一个略带贬义词,于是当日本人被中国人叫做“倭人”的时候就非常不爽。

‘陆’ 日本岛国与我国有何渊源

日本是一个岛国,淹没在浩瀚的太平洋中,被恶劣的自然环境围困住。骇人的地震、海啸,已经让日本一再遭受巨大的灾难。日本小地震一年1000多次,中地震10年一次,大地震50年一次.真是人间地狱.如装恶魔的铁箱.所以日本是自杀大国.更加可怕的是,日本往东距离日本列岛200公里处,即为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这一海沟正在日本列岛一线继续扩张,日本如同站在悬崖边上,科学家发出了日本列岛滑入大海沟面临灭顶之灾的担忧。这样的日本,需要世界的同情与拯救,不要干坏事.

地理环境的困顿,自然灾害的侵袭,资源贫乏的现实,不断扭曲着日本人的性灵,让扩张性、侵略性繁殖于日本的民族劣根性之中。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日本这一民族劣根性的大暴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始终在徘徊,现在这一幽灵的游动渐有活跃之势,一旦让军国主义的幽灵激发起日本的民族劣根性,世界很可能无法逃避战争的风暴,而日本也注定要在世界维护正义的战争中再次遭遇毁灭性的打击。这样的日本,实属自讨作孽、自作自受。

在世界上任何一种正常的宗教和文明当中,知恩图报都是一种起码的准则。

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头,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是吮吸着中国文化的奶头长大的,但这位被中国先人奶大的“养子”,却在一直处心积虑地琢磨如何反噬自己的“奶娘”。
从历史记载日本人的第一阶段起,就是一部恩将仇报、乃至以叛卖和凌辱恩人为乐趣的历史。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罕见的范例。
这些看起来很违背人类常理的国民性,却如此真实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这也确实是对人类良知的一种折磨。但我们不妨从了解日本人的本源开始。
要了解日本人,就得从了解日本独特的地理和历史开始。
可以说,日本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民族之一,其所处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使它最有可能成为地球上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日本资源极端匮乏,其陆地上除了盛产木材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可用的能源。日本本岛65%以上是山地,不利于农耕。在狭窄的日本岛上,只有20%的田地适合于耕作,而且每块耕地平均面积不超过2.5英亩。日本还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繁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台风、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以及洪水暴雪,一样也没少。在日本列岛周围,每天3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四次,日本国内共有活火山83座,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1/10,而且日本1/4的国土被火山喷出物覆盖着。日本国内没有大江大河,不具备产生原始文明的条件。更可怕的是,日本自古以来就属于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贫瘠又狭窄的岛屿上,又必须承载着这么多的人口。如果让日本人株守孤岛,没有外援,那么,这个地方迟早就会变成一个死岛。
打开世界地图,人们很容易发现,日本位于亚洲的最东面,太平洋的西北角。在大约1.5万年前,日本列岛仍旧与亚洲大陆相连,此后,日本各地发生海进,出现了日本海,先后形成了朝鲜海峡、津轻海峡、宗谷海峡等。从此,日本逐渐脱离大陆。到距今1万年前,成为今天的日本列岛。
从日本往东,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从日本往北,是荒凉的西伯利亚。从日本往南,是太平洋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以上三面,都决定了日本人被上帝安排在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绝望境地。
可是,仁慈的造物主在它的西面,安排了一个最慷慨最仁慈的邻居,那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繁荣的文明古国——中国。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离中国之间的海运直线距离为450英里,越过40英里的日本海峡,通过朝鲜半岛陆路来华也不过500公里。这样的一个地理环境的安排使日本处于一个绝佳的自卫地位。首先,中国人要跨海袭击日本,450英里的海运距离是一个大陆民族难以轻松逾越的。而从陆路进攻日本列岛,不但要越过崎岖的朝鲜山脉,还要准备越过日本海峡的海军,这也是冷兵器时代很难实现的。而这样的地理位置对日本人则极为有利,当需要袭击中国大陆时,浅浅的日本海峡对于人人熟悉海潮的日本人来说,如同儿戏。而一旦战争失利,撤回本土就意味着安全,因为中国人从来就是大陆民族。当然,造物主的安排更加偏向于日本人的是,日本人一苏醒就赶上了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汉唐时代。在文明繁盛期的中国来说,关照日本人不仅不在话下,而且还被认为是一种国际义务。
中华文明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已经有了5000多年,从中华文明进入成熟期的汉朝开始,日本文明才在世界文明史上第一次露出了身影。世界上用文字记载日本人历史的不是日本人自己,而是中国人。
中国的东汉时期的史书中,已经有关于倭人的记录,大约是说,在朝鲜附近的大海上,有倭人居住,那里的人身材矮小,所以称为倭人。倭,就是矮小的意思。当时的日本,还处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
从中国的三国时期开始,中国人就开始接受日本人的朝贡,最爱面子的中国人在被朝贡之后,当然回馈的是丰厚的赠礼。日本吃的粮食——水稻,日本人穿的衣服——麻布,日本人祭祀用的祭器——铜器,包括日本人后来用来砍中国人头颅使用的军刀——倭刀,都是中国人慷慨捐赠的。当时处于母系社会的日本一开始就能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国家打交道,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直至隋朝的6个世纪中,来自中国的慷慨赠礼哺育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像样的王国——大和国,这就是今天日本国的前身。此时的日本人,依然没有自己的文字,公元285年,朝鲜人王仁从朝鲜半岛来到日本,向大和国国王(此时的大和国的首领称为大王)献上了中国的书籍《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这是有历史记载的日本人从中国人这里学习文字的最早的记录。此后,日本皇室开始正式学习汉字。
学会了文字的日本人给中国师傅反馈的第一篇文书却并不是感谢信,而是挑战书。公元607年,日本的摄政王——圣德太子派遣特使小野妹子出使隋朝,这封国书的题头词是这样写的:日出处之国之天皇致日落处之国之天子之书。中国的历史书上写的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按照这个版本,日本的国王觉得与中国的皇帝是平起平坐的,都是天子嘛,但日本国比中国高出一格,毕竟日本国处于日出之处,代表着上升的势头,而中国则是日落之处,代表着没落的态势。而按照日本史书的记载,日本的国王此时已经由大王改称天皇,乃是天底下最高的称谓了,而中国的皇帝则不过是个天子而已。天皇和天子,在辈分上高出好几个等级呢。这次文字的挑衅的详情不必细说了,总之,弄得隋朝皇帝很不高兴,隋炀帝发了脾气,但对日本人慷慨惯了的中国人依旧做出了高姿态——照样派遣使者回访日本,而且还派送了大量礼品和文化用品。
在第一封国书里吃了大亏的隋朝人并没有提高警惕,在圣德太子书写的第二封国书中,日本人毫不客气地把中国皇帝降了格,这封国书辟头写道: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此时的日本国王已经毫不谦逊地以天皇自居了,但被降了格的隋朝皇帝照样宽宏大量地接受了国书,还欣然答应培养日本来的八位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在后来的大化改新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大化改新的直接目的当然是为了维护天皇的权威,但利用大化改新的机会加紧***准备,以便挑战朝鲜乃至中国也是另一层实际的考虑。
大化改新的指导思想就是学习中国唐朝的政治和***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升日本的国力。
公元645年,日本正式开始了效仿中国隋唐体制的大化改新。但是,在大化改新刚刚取得成效的公元663年,日本人就迫不及待地向自己的恩人朝鲜和恩师中国举起了倭刀。
公元663年,中国唐朝高宗龙朔三年,日本天智天皇起倾国之兵攻打新罗,意欲趁朝鲜半岛混战的机会攻入朝鲜,威胁唐朝的藩属国新罗。同年8月,日本军在朝鲜的白村江与唐朝和新罗的联军交战,日本人惨败。
白村江之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的抗日斗争,奠定了此后接近一千年的东亚政治格局,对中日双方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借鉴意义。这场战争是日本人对自己的恩人恩将仇报的一次大表演,其来龙去脉值得仔细分析。
公元594年,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新罗开始向隋朝朝贡。日本也于608年向隋朝派遣使节。622年,唐朝与高句丽、百济、新罗建立册封关系。7世纪中叶,朝鲜半岛纷争升级。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660年,唐高宗派大将率水陆联军13万前往救援,大败百济,俘获其国王。同年9、10月间,百济遗臣两次遣使日本朝廷,请求援助,并要求送还在日本作人质的丰璋王子。大化改新后的日本,开始由农奴制向封建制转化。为了转移国内守旧势力的锋芒和人民群众的不满,也为了扩大在朝鲜半岛的影响,日本人遂借机出兵朝鲜半岛。于是,朝鲜半岛的纠纷扩大为东亚地区的国际争端。
661年正月(农历,下同),日本齐明女皇和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668年即位)亲赴九州,欲统兵渡海西征,但齐明女皇因旅途劳顿,于当年7月病死,出征计划被迫推迟。8月,中大兄皇子监国,令先遣部队及辎重渡海。9月,5000日军护送百济丰璋王子归国即位。662年正月,日本向百济赠送大批物资。同年5月,日本将军率舟师170艘增援。日本本土则“修缮兵甲、各具船舶、储设军粮”,随时准备渡海作战。663年3月,日本又增兵2.3万人,唐朝也任命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统舟7000进驻熊津城(今韩国公州)。5、6月间,百济君臣之间发生严重内讧,实力锐减。唐军与新罗军队趁机调兵遣将,于8月13日包围了百济王所在的周留城(今韩国扶安)。至此,惨烈的白村江海战拉开序幕。
663年8月17日,唐将刘仁愿、孙仁师与新罗王率陆军团团围住周留城。唐将刘仁轨、杜爽与百济降将扶余隆则带领战船170艘列阵白村江口。8月27日,日本援军万余人,分乘战船千艘,与唐朝水军不期而遇。《三国史记》中描述道:“此时倭国船兵,来助百济。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济精骑,岸上守船。新罗骁骑,为汉前锋,先破岸阵。”翌日,日军诸将与百济王商讨对策。他们依仗兵力优势,妄言“我等争先,彼应自退”,遂未加整顿部署,便“率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结果,唐军“左右夹船绕战”,巧施包抄合击之术,致使日军“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旧唐书•刘仁轨传》史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战后,百济丰璋王逃亡高句丽,残军尽皆投降,百济复国化为泡影。
白村江战役,基本上决定了当时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百济灭亡后,667年,唐朝和新罗联军乘机进攻,翌年攻陷平壤,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丽灭亡。
白村江之战的惨败,也促使日本退守本土,900余年(至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间未敢再大规模入侵朝鲜半岛。白村江战败后,日本中大兄皇子深恐唐朝与新罗军队进攻日本本土,于是从664年起,花费巨资,先后构建了四道防线。其中,日本在九州的太宰府建“水城”。它实际上是一座用于防御的土坝,坝长1.2公里,底部宽80米,高十几米,外侧是一条5米深的水沟。为了保险,667年,日本将都城从飞鸟迁至近江大津宫。但是,唐朝和新罗的军队并没有乘胜进军日本本土。
白村江交战,是日本与唐朝的一次直接较量,它确立了唐朝在东亚地区的中心地位。面对强盛的大唐帝国,战争的惨痛教训,促使天智天皇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对外政策。于是,日本及时修正对外政策,恢复了与唐朝的国交,开始积极选派遣唐使,全方位地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白村江之战是接受了唐朝先进文化哺育的日本人第一次对自己恩主的大规模反扑,反映了这位大唐门生的真实意图。由此可见,反噬恩主并不是现代日本军国主义的创造,而是其文化基因的固有成分。
而唐朝的外交政策再一次体现了中国人的宽宏大量。此后,大唐帝国不仅没有惩罚日本人,反而以更加慷慨的姿态资助日本的发展。在白村江战役之前,日本已经派遣过四次遣唐使。但史实证明,白村江战役后,日本派出遣唐使的频率、使团规模和影响力都远远超过战争之前。最具典型意义的第七次至第十次(669—733年)遣唐使,使团规模较大,一般为四条船,五六百人,约是战前的两三倍。这一时期中日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也最为兴盛,彪炳史册者很多。遣唐使作为日本朝廷派遣的国使,政治上发展与唐朝的睦邻关系,经济上交换宫廷贵族需求的珍贵物产,文化上积极吸取唐代丰富的典章制度,他们推动日本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大化改新奠定了日本封建文化的基础,由大化改新后确定的国家制度,在此之后,直到明治维新才发生根本性改变。由大化改新引起的白村江之战,一方面教训了日本人,弱小的日本要与中国拼高下,无异于以卵击石,只有实力才是争取国际利益的标准。另一方面又刺激了日本人,唐朝对侵朝的日本的既往不咎,使日本人意识到有机可乘,恩将仇报之矛早晚能洞穿以德报怨之盾。日本人把击破恩人的机会锁定到了下一次。
唐朝的中国人是日本人的师傅,而且长期在世界上处于最强者的位置。要证明自己的强者地位,就必须打败中国人。在日本人看来,只有击败中国唐朝,才能证明自己学成出师,也只有征服中国人,日本人的神国地位才能得到确认。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日本人都是把唐朝视为挑战的对象,中国被称为唐域,中国人被称为唐人。
自唐朝衰亡后,中国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国势趋于衰弱,日本就很少再派遣遣唐使过来朝贡了,日本人的强者意识使他们只认可强者的国度,对于弱势国家,他们基本没有兴趣。
但日本人学习强者的目的当然是向昔日的强者挑战,甚至试图取而代之。
在白村江之战被打败后的日本人在此之后对唐朝更加恭顺,好像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不过,挑战大唐的意愿没有任何改变,此后的日本人,特别注意学习唐朝的***。据学者张立等考证,“日本从此特别注意对中国***技术和兵法的引进,到公元9世纪时,日本朝廷已收藏中国兵法近30种,当时中国将领案头的常见兵书已应有尽有。”
日本人一直在等待向中国挑战的机会,这个机会直到明朝万历年间终于来临了。当时的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在国内扫荡诸侯、一统群雄后,就立即决定取道朝鲜,征发中国。丰臣秀吉在军前宣誓:“要在有生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此时的明王朝尽管朝政腐败,但余威尚存。在第一次侵朝战争中,丰臣秀吉的部队被明朝和朝鲜的联军使用的新式火器打了个晕头转向,损失过半。五年过后,仍不甘心的日军再次入朝,又被中朝的联合水军击溃,再加上国内反对势力作乱,丰臣秀吉在气急败坏中病死,日本的这轮挑战无功而返。
满清入关后,清朝国力鼎盛,日本人在200年间未敢轻举妄动。但清朝道光之后,国力急转直下,终于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被英国人打败,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既让日本人看到了欧洲列强侵略的恐怖性,又让他们看到了新一轮挑战中国人的机会终于来了。明治维新后(1868年)的第三年,日本国力刚刚有所上升,国内的武士阶层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要征服朝鲜(三韩)。明治六年,日军开始侵略台湾,明治八年,日本人强迫中国的藩属国琉球与清朝解除册封关系,明治十二年,日本公然吞并琉球,改名冲绳县。至1895年,日本人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彻底击败清朝,彻底改变了近2000年来的力量对比。

‘柒’ 日本的别称是什么日本的别称为何叫岛国

历史上日本别称有倭国,东瀛,大和等等。日本地理环境就是一个岛屿,所以别称是岛国。

‘捌’ 日本叫岛国,中国叫什么国

日本叫岛国,中国叫临海国。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内陆国,岛国,内陆国三种。

1、临海国

临海国是对只要与海洋相邻的国家的统称,只要有海岸线即为临海国(包括半岛国)。

例如: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南非、埃及、挪威、冰岛、墨西哥、哥伦比亚巴拿马韩国、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

2、内陆国

内陆国又称“陆锁国”、“无海岸国家”。被邻国领土包围因而没有海岸的国家。依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与沿海国平等享有在沿海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公海自由权、和平利用国际海底区域权、公平分享沿海国开发200海浬以外大陆架所缴费用或实物的权利及其他某些海洋权利。

例如: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蒙古国、老挝、尼泊尔、不丹

3、岛国

岛国,是指国土完全坐落于一个或多个岛屿之上的国家。世界上共有48个岛国(至2004年为止),由于许多独立与半独立自治区都是位于岛屿之上且随时都有可能改变政府状态,因此这个数字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

例如:希腊、日本、古巴、马尔代夫等。

(8)日本为什么叫中国岛国扩展阅读:

有一些临海国和岛国一样同样是四面环水,但是区别在于岛和大陆概念。

1、大陆,从地理的意义来说,是指面积大于格陵兰岛的陆地,而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面积小于格陵兰岛区域只能称之为岛。比如日本和澳大利亚同样是四面环水,但是日本的面积不足以称之为大陆,故只能属于岛国的范畴。

从地质上来看一个大陆除位于海平面上的陆地部分外,还包括环绕它的大陆架。大陆架的地壳的平均密度是2.8克/立方厘米,这与大洋底的地壳平均密度(2.9克/立方厘米)相差很大。这个差别的原因是因为两种地壳的组成部分和形成过程不同。

2、按岛屿的成因可分为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四大类。

大陆岛:它是由大陆向海洋延伸露出水面的岛屿。世界上较大的岛基本上都是大陆岛。它是因地壳上升、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海水侵入,使部分陆地与大陆分离而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岛格陵兰岛,日本列岛,大不列颠岛,中国的台湾岛、海南岛都是大陆岛。

火山岛:它是因海底火山持久喷发,岩浆逐渐堆积,最后露出水面形成的。如夏威夷群岛是由一系列海底火山喷发而成,露出水面后成长长的直线形。

珊瑚岛:它是由热带、亚热带海洋中的珊瑚虫残骸及其他壳体动物的残骸堆积而成的,主要集中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大堡礁、马尔代夫群岛等都是珊瑚岛。

珊瑚礁有三种类型:岸礁、堡礁和环礁。世界上最大的堡礁是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大堡礁,长达2011千米,最宽处161千米,十分壮观。

冲积岛:一般位于大河的出口处或平原海岸的外侧,是河流泥沙或海流作用堆积而成的新陆地。如中国的崇明岛,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岛马拉若岛。

‘玖’ 为什么小说里总是把日本说成‘岛国’和韩国说成‘棒子国’

约定俗成,日本是地理位置的原因。

-- 派派小说论坛为您解答

‘拾’ 日本为什么叫日本 这得问中国人

日本,位于中国东面的一个岛国。在中国古代,又称为“东瀛”或“扶桑”。因为古代时期,日本人身材矮小的缘故,中国又称日本为“倭国”

相传,在中国的东面,大海之中,隐藏着三座仙山,分别是蓬莱、方丈、瀛洲,虚无缥缈,有神仙居住。春秋战国时候,齐国的国君,曾经派人在大海中寻访仙人和神山,试图找到长生不死之药。

后来到了战国末期,秦始皇一统天下,威震宇内。为了江山万代永固,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乘船出海,到东方的海上寻访仙山,为自己找到长生不死之药。

没想到,徐福的船队一去不回。他们一路往东航行,一直到了一座岛上。原来徐福从未想过回来,他真正的目的,是在东方的岛上建立一个海外乐园。他所带去的三千童男童女,在那个岛上繁衍生息,生儿育女。

据说徐福东渡,到达的仙山,就是今天的日本,徐福带去的人成了日本人的祖先。所谓的“瀛洲”仙山,就在中国的东面,所以又称为“东瀛”。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实际上,日本在公元前,就已经有了土着人居住。这些人,很可能是在原始的冰川时期,从中国东面或者蒙古地区穿过结冰的大海,乘坐独木舟漂洋过海到达的日本岛。

在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有所谓的“扶桑武士”活着“扶桑浪人”的说法。当时的日本其实处于分裂状态,因为内乱,部分武士乘船到达中国沿海,烧杀抢掠,成为海盗。

在中国明朝时期,东南沿海来自日本的浪人组成的海盗集团被称为“倭寇”。但是这一说法,在明朝才流行起来。明朝之前,零星来自日本岛的海盗,也有骚扰中国东南沿海的情况,这些人称为“扶桑浪人”。

“扶桑”很可能不是指所有的日本地区,也许只是日本靠近中国某一地区的特指,后来发展成日本的另一个别称。

《梁书·诸夷传·扶桑国》记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扶桑在中国东方两万多里的地方,这里的两万多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指距离十分遥远。扶桑国多有扶桑树,因此称为“扶桑”。所以,在这本书中,“扶桑”和日本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都在中国的东方,所以“扶桑国”,渐渐被后人理解成为“日本国”。

其实,称日本为“东瀛”或“扶桑”都是不准确的,只是根据在中国东方的地理位置而来的。真正对日本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倭国”。

为什么“倭国”才是日本的准确说法?

所谓“倭国”,可以说成是小矮人组成的国家。倭,猥琐矮小的意思,汉魏晋时期,专门用来指代日本人。“倭寇”,则是在宋元明清时期,专门用来指日本劫掠中国沿海的浪人集团。

过去日本人身高非常矮小,在汉朝以前的原始土着日本人,身高普遍在1.5米以下。为什么呢?因为日本岛上植物密布,原始时期的日本土着主要靠打猎和打渔维生,为了适应岛上的气候和环境,比较矮小的日本土着更容易存活下来。

《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倭国在带方东大海内。”《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

由此可知,汉朝时期的日本,是大大小小的土着部落组成,并未统一。史书记载,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国就派使臣到汉朝进贡,汉光武帝还赐了一枚印玺。在1784年日本的福冈市志贺岛出土,上刻有“汉委奴国王”的文字,证实了史书的记载。

飞鸟时代,到了公元646年,大化革新后,日本称为“大倭国”,逐渐走向统一。此时中国已经改换了好几个朝代,进入了唐朝。唐朝之前,日本称为“倭国”,其实带有一定的歧视意味,就是说日本人是小矮人,这让当时的日本统治者不是很高兴,因此向天朝上国申请更换国名。

“倭国”是如何成为“日本”的呢?

《新唐书》记载:“咸亨元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
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高句丽叛上作乱,唐朝派遣军队平定叛乱。日本派出遣唐使,祝贺天朝上国平定叛乱,后来日本使者在中国待久了,慢慢知道了一些汉语的意思,知道“倭”其实带有侮辱的意思,于是讨厌被称为“倭国”,请求更改国名为“日本”。

日本,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太阳从东边升起来,首先照到日本岛,所以日本就是“日出之国”的意思。

朝鲜《三国史记》记载:“倭国更号日本,自言近日所出以为名”。 唐朝人张守节则记载:“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
种种文字互相印证,说明“倭国”改名“日本”,大约发生在公元七世纪。现在我们知道了,日本并不是一直都叫“日本”,它的古称是“倭国”。当然,因为日本大部分人是大和族,所以日本也被称为“大和国”。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正式更名为“大日本帝国”,因为“Japan”。侵华战争时期,我们称日本人为“小日本”或“日本鬼子”,其实应该沿用明朝时期的称呼“倭寇

阅读全文

与日本为什么叫中国岛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積架路虎多少钱 浏览:923
意大利虐狗怎么判 浏览:445
印度面条多少钱一碗 浏览:281
亚投行为什么帮印度 浏览:166
中国的睡衣出口怎么样 浏览:441
德军为什么有印度兵 浏览:192
中国五千年有多少次被灭族 浏览:939
朝鲜什么时候属于中国 浏览:574
伊朗美金和欧元怎么贸易 浏览:480
50元印尼盾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666
意大利女裤44对应国内什么尺码 浏览:417
意大利餐馆怎么走的 浏览:706
什么号码打印尼手机划算 浏览:914
去年中国马拉多少伊朗的石油 浏览:252
贝纳利在意大利叫什么名字 浏览:935
印度目前的状况如何 浏览:285
瑞士意大利山脉什么为界 浏览:328
中国龙族世界在哪里 浏览:795
凯撒是越南哪里 浏览:560
去意大利哪些食物不能托运 浏览: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