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及世界各国航海家的故事(除了郑和 哥伦布 麦哲伦)
有很多啊
最远要追溯到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时期,他为了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派遣道士徐福出海,可惜
一去不复返
死外边了就!往后就更多了
国内着名的有张骞、玄奘、郦道元、徐霞客等。国外那就是发生在19世纪的新航路开辟时期的那些人了
向你上边说的有两个
并且他两和达迦马、迪亚士好像被称为当时的4大航海家吧
我历史学的就记住了这些
呵呵
就这样吧!
㈡ 航海故事……急求,要短一点不要太长
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的航行和扩张,促使西班牙人积极寻找另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他们资助哥伦布一行从欧洲向西航行,结果到了美洲,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年),早年经历不详,大概是热那亚人,世世代代从事毛纺织业生产,生活不富裕。1469年,18岁的哥伦布成为水手,经常在地中海和北海航行,随船队到过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和冰岛一带,熟悉地中海和东大西洋沿岸的航路。他读过《马可·波罗行记》,相信意大利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的地圆说,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同样可以到达盛产黄金、香料的中国和印度,萌发了西航思想。1476年8月,哥伦布为一支热那亚船队护航,但在葡萄牙的圣维森提角附近海域遭葡萄牙和法国联合舰队的袭击,哥伦布负伤落水,辗转去里斯本。在葡萄牙期间,他与森特岛(马德拉群岛)总督、着名航海家佩列斯特列劳的女儿结婚(1479年),得到岳父的手稿和海图,又随船访问过黄金海岸的葡萄牙要塞米那。1484年,哥伦布向葡萄牙当局提出西航印度的建议,很快遭到拒绝,因为他们正忙于寻找绕道非洲南端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486年,哥伦布举家迁往西班牙,希望西班牙国王支持他的西航计划。经过许多周折,到1492年4月17日,即西班牙人攻陷格拉纳达之后3个月,终于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着名的“圣大菲协定。”协定规定:西班牙国王是一切新发现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任命哥伦布为上述地方的总督、钦差大臣和海军司令,有权获得当地总收入的1/10。“圣大菲协定”的签订使哥伦布的西航计划有了实现的可能。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带领87名水手,分乘圣玛丽亚号(130吨)、平塔号(90吨)、尼尼亚号(60吨)3只船,从巴罗斯港出发。为避开逆流和风暴,船队先向西南方向航行,9月初抵达加那利群岛之戈梅腊岛。9月8日,又从戈梅腊岛出发,先向西后向西南航行,进入茫茫的大西洋。经过34昼夜的艰苦航行,终于在10月12日凌晨到达巴哈马群岛东南方的萨马纳岛(当地人称“瓜纳哈尼”)。哥伦布当即以西班牙国王的名义将其占领,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他认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印度,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并向他们查询黄金产地。哥伦布一行继续南下,于10月28日到达古巴。他们误认为古巴是中国的一个贫瘠地方,那它的东方就是日本。哥伦布的船队掉头转向东方,12月7日到达海地,见其山川秀丽,有如西班牙,遂命名为“小西班牙”(“厄斯巴纽拉”)。圣诞节那天,旗舰圣玛丽亚号在海地北岸触礁搁浅,哥伦布利用船体修建第一个殖民据点取名“圣诞城”,留下39人驻守。1493年1月16日,哥伦布率两只船出发返航,3月15日回到巴罗斯港,受到隆重欢迎。5月底,西班牙国王颁布命令,任命哥伦布为新发现地方的海军司令、钦差大臣和总督,正式颁发授衔证书。
远航归来半年以后,哥伦布组织第二次更大规模的西航。1493年9月25日,哥伦布率领1500多人,其中有传教士、官员和想去海外发洋财的贵族,带着枪只弹药、家畜、种子和生产工具,分乘17艘船,离开加的斯港。他们到加那利群岛后立即西南行,经20个昼夜到达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多米尼加岛、瓜德罗普岛和维尔京群岛的波多黎各岛,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掠夺。11月27日,船队驶抵海地,发现他们建立的殖民据点已被印第安人夷为平地,留下的39人全被消灭。哥伦布率领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向海地的印第安人征收人头税,甚至加以屠杀或掳为奴隶。1496年3月,哥伦布从海地回到西班牙,由其弟巴塞罗缪代理总督职务。巴塞罗缪在海地南岸修建圣多明各城,作为西班牙殖民者统治西印度群岛的首府。1498年5月,哥伦布组织第三次西航到达特立尼达岛和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口,望见南美大陆。不久,他与西班牙政府发生龃龉,特权被取消,本人被逮捕押解回国。哥伦布获释后,又于1502年开始第四次西航,到达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1504年回到西班牙。
就在哥伦布西航期间,佛罗伦萨人阿美利哥·味斯普奇于1499—1502年间几次去哥伦布到达的地方考察,回欧洲后出版一部游记,断定那根本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陆”。1507年,德国学者瓦尔茨·米勒按照阿美利哥的说法,称新大陆为“阿美利加”洲。哥伦布的错误纠正过来了,但加勒比海诸岛至今仍称西印度群岛,美洲的原有居民一直被称为印第安人。哥伦布的远航开辟了从西欧通向美洲的新航路,结束了美洲的与世隔绝状态,并为西班牙的海外掠夺和殖民统治奠定了基础。
1、哥伦布的航海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l-1506年)是西班牙着名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哥伦布年轻时就是地园说的信奉者,他十分推祟曾在热那亚作过监狱的马可.波罗,立志要做一个航海家。 他在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哥伦布是个意大利人,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 波罗游记》,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三次重复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后来,一个叫做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学者,经过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新的大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是,这块大陆却用证实它是新大陆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亚美利加洲。尽管如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结论是不容置疑的。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 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2麦哲伦的航海故事: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船队开始了远航,从而最终第一次证明了大地球形说。
当欧洲人把大西洋走得不再陌生时,他们还不知太平洋的存在,这个比大西洋古老得多的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卧伏在亚洲之东、美洲之西的巨大海盆上,那时还不曾有一个欧洲人闯入过。16世纪初,西班牙探险家从巴拿马西岸的高山上,发现了新大陆和亚洲之间,有一个宏伟的大洋,欧洲人叫它“大南海”。
第一轮的探险热开始了,欧洲的探险家们纷纷吵嚷着要去美洲寻找通向大南海的海峡,他们相信一定有一条这样的海峡存在。在那些跃跃欲试的人中,有一位名叫麦哲伦的葡萄牙军人,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跟随远航舰队到达过马六甲海峡,并在夺取这个东方交通命脉的战斗中,为葡萄牙建立过功勋。因为这些忠臣的欲血拼杀,葡萄牙最终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马六甲城。但是,当麦哲伦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时,除了身上的战伤和一个跟随他的马来亚奴仆亨利外,一无所有。他来到国王面前,讲述自己的远航知识,希望效力于国家并得到重任,可曼纽尔国王傲慢地拒绝了。
麦哲伦想组建船队去东方寻找香料群岛,传说那里神奇的热带风光十分美丽,还有数不尽的财富。他思忖香料群岛的位置,它在东方海洋之东端,按地球是圆形之理论,哥伦布向西航行的路线应是正确的,只要在美洲找到那条通向大南海的海峡,进入神秘的大南海,再向西一直航行下去,就能到达香料群岛。麦哲伦为自己的计划欢欣鼓舞,他带着这个伟大的西航计划来到邻国西班牙。西班牙国王立刻答应为这个被他的祖国抛弃的葡萄牙人组建远航船队。麦哲伦被授予海军上将、舰队统帅和未来他所发现的全部岛屿与大陆的总督之职。
麦哲伦的船队由5艘舰船组成,共256人。在最初几天的航行中,海上风平浪静,他们利用轻快的东北信风和赤道海流航行。两个月之后,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巴西。
麦哲伦站在南美海岸,苦苦思索着那条神秘海峡,它应该在南美的某个地方,他久久地遥望着那长无尽头的蛮荒的海岸线,似乎听到神秘海峡的召唤,那鲸歌一般悠扬苍凉的召唤声就在远天飘摇着。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起航沿南美海岸南行。船队一连走了几个月,所到之处仍然是坚固的陆地,根本没有海峡的影子。而麦哲伦的固执简直令人不可理喻,他命令船队放慢速度贴着海岸航行,不放过一个海湾,对它们进行仔细地勘测,想在冬天来临之前找到海峡。冬天就在这缓慢的航行中到来了,吼叫的寒风连同翻卷起的刺骨的大浪一起击打着舰船,海岸荒凉得不见一只野兽。
船员们渐渐失去了耐心,在南纬49度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麦哲伦决定停止航行,在此过冬。船队中埋伏的奸细认为时机已到,便四处煽动起来,说麦哲伦找这条海峡,就像哥伦布在大西洋里找中国和印度一样荒唐可笑。面对众多的反对声,麦哲伦坚定地回答:“我绝不会后退半步,除非我死了,我一定要找到通往大南海的海峡,到达香料群岛。”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场叛乱开始了,麦哲伦方寸未乱,他凭着军人的果敢和机智迅速平定了叛乱。他将为首的分子或处死,或驱逐,但宽恕了参与叛乱的水手们。如此一番整治,船队里再没有谁反对他了。
春天到来时,船队向南开拔,人们默默无言,不知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行到南纬52度,船队进入一个深远的海湾,船员们的眼前一亮,半年以来,他们看到的一直是荒寂的海岸,凄冷昏暗的海湾,而这里完全是另一番天地。两旁起伏的群山覆盖着皑皑白雪,显得壮丽无比,这岩石峭壁夹持的昏黑的水道是通向大南海的入口吗?麦哲伦站在甲板上,整个人沐浴在冰雪气息之中,他仿佛又听到那鲸歌一般悠扬的召唤声,船队踏上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之路。他们在那处大海湾里走了一个多月,1520年11月22日,一条海峡闪现在前方,这就是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找到的神秘海峡,后人称它为“麦哲伦海峡”。
船队平静地驶过海峡,他们的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水域,一片开阔无比的大洋,这是欧洲人从未莅临的地球上的另一个海,最大最古老的海。舰船升起西班牙国旗,向着大洋鸣礼炮致意。从这一天起,人类终于弄清了自己星球的模样,在这颗星球上,世界大洋都是相连的,陆地不能也不可能分割它们。麦哲伦船队驶入一望无际一无所知的大洋,海上风平浪宁,多么太平的一片大洋!麦哲伦于是亲切地将这片大南海称为“太平洋”。这便是太平洋名称的由来。
船队在太平洋上航行了许多日子,一天,他们在一个岛上抛锚,面对岸上聚集的大量土人,麦哲伦命令自己的马来亚奴仆亨利先上岸去打探一下情况,亨利走到土人中间,这是海洋探险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亨利竟然听懂了岛民们的话语,那是他本民族的语言,这些土人都是他的同胞,亨利扬起头,泪水在他的面颊上流淌,从多年前离开苏门答腊,跟随麦哲伦从印度到欧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他整整绕了地球一周,回到了家乡。之后不久,也就是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在与菲律宾群岛中的马克坦岛土着人冲突时,中箭死去。1522年9月8日,船队中的维多利亚号回到桑卢卡尔港。
这就是着名的麦哲伦环球航行。麦哲伦完成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旅行,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
3、郑和下西洋: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致各国来朝来贡。也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尤其是朝贡贸易,让各国以朝贡的形式来中国做买卖。郑和奉明成祖之命出使西洋,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一共七次。第一次在永乐三年(1405年)冬至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第二次在永乐五年冬至永乐七年(1409年)夏末,第三次在永乐七年九月至永乐九年(1411年)六月,第四次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冬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七月,第五次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冬至永乐十七年(1419年)七月,第六次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至永乐二十年(1442年)八月,第七次在宣德六年(1431年)十二月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
郑和船队所到的主要地方有:渤泥(今加里曼丹)、满剌加(今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彭亨(在今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旧港(今苏门答腊岛巨港)、三佛齐(今巨港一带)、爪哇、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占城(今越南中部),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榜葛刺(今孟加拉)、古里(今印度西海岸科泽科德)、小葛兰(今印度西海岸)、锡兰山(今斯里兰卡)、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忽鲁谟斯(今霍尔木兹,属伊朗)、阿丹(今亚丁)、天方(今麦加)、木骨都束(今非洲东岸,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马里的布腊瓦)、竹步(今索马里的朱巴河口一带)、麻林(今肯尼亚的马林迪)。总之,从1405到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前后二十余年,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处到达了红海的海口和非洲东岸,并且越过了赤道。
4鉴真东渡:鉴真俗姓淳于,生于唐武则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逝于唐代宗宝应二年(公元763年)。他是扬州江阳县(今江苏省扬州)人,14岁时进扬州大云寺,从闻名天下的智满禅师受戒学禅门。在名师的指引下,鉴真的学业突飞猛进。三年后,他离开大云寺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龙兴寺学戒律,并受"菩萨戒"。他20岁时,由律宗法师弘景主持,他受了"具足戒"。此后,他不断钻研佛教经义,对律宗有很深的研究。733年,他被誉为江淮一带的授戒大师,在佛徒中的地位很高,成为一方的宗首。
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鉴真回到扬州大明寺宣讲戒律,听他讲经和由他授戒的弟子达四万多人,这时,他已是学识渊博、威望很高的佛学大师了。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来到大唐。随团前来的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受日本圣武天皇之命,约请鉴真东渡。从此,就开始了东渡日本的准备。
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祥彦等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到官厅干涉而失败。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经疏、药品、香料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第三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又因触礁而告失败。 公元744年,鉴真准备由福州出海,可是在前往温州途中被官厅追及,强制回扬州,第四次东渡又没有成功。 748年6月27日,鉴真进行第五次东渡,他从扬州出发,在舟山群岛停泊三个月后横渡东海时又遇到台风,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县。在辗转返回扬州途中,弟子祥彦和日本学僧荣睿相继去世,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十月十五日,日本第10次遣唐使归国前夕,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吉备真备、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等准备回国,他们同到扬州延光寺参谒鉴真,并约其同行。鉴真虽已66岁高龄,且双目失明,但为了传教授戒,为了中日人民的友好及文化交流,便应允了日方恳请。 十月二十九日晚,鉴真及弟子工匠等24人从扬州出发,与日本遣唐使船队会合。 鉴真带去的物品有如来、观世音等佛像8尊,舍利子、菩提子等佛具7种、华严经等佛经84部300多卷,还有王羲之、王献之真迹行书等字帖三种。经过千难万险,终于于十二月二十日中午抵达日本九州萨摩国阿多郡秋妻屋浦(今日本鹿儿岛县)。十二月二十六日,鉴真等一行在日僧延庆的引导下进入日本太宰府,并于次年(公元754年)二月一日,航达日本遣唐使船队的始发港难波(今日本大阪附近)。二月四日鉴真到达日本首都奈良,受到日本举国上下盛大的欢迎,皇族、贵族、僧侣都来拜见。
三月,吉备真备以敕使身份向鉴真宣读了天皇的诏书:"大和尚远涉沧波,来到我国,朕不胜欣慰,自今以后,授戒传律都由大和尚担任。"四月初,在东大寺设戒坛,由鉴真登坛主持,先后为太上皇圣武天皇、皇太后、皇子及400余位僧人授戒。756年,孝谦天皇任命鉴真为大僧都,统理日本僧佛事务。758年卸任,被尊称为"大和上",恭敬供养。759年,鉴真率弟子仿扬州大明寺格局设计修建了唐招提寺,至今仍存,被视为日本国宝,对日本建筑艺术有重要影响。以后,鉴真在此授戒讲经,把律宗传至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鉴真虽双目失明,但能凭记忆校对佛经。他还精通医学,凭嗅觉辨草药,为人治病。留下一卷《鉴上人秘示》的医书,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带到日本的中国佛经印刷品和书法碑帖对日本的印刷术、书法艺术有很大影响。 763年鉴真在日本招提寺内圆寂。寺内至今还保留着鉴真的坐像,这也是日本的国宝。鉴真在日本10年,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受鉴真弟子思托等的委托,在鉴真圆寂后的16年,日本奈良时代(公元710-784年)的着名文学家真人元开写了《唐大和上东征传》。书中详尽描述了鉴真六次东渡航海的艰苦历程,使后人了解了唐朝时中国、日本的造船术和航海术。
㈢ 你知道哪些着名的航海故事要姓名和事迹,比较简短的
马可·波罗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和叔叔到东方经商,来到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并朝见过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大汗,还带回了大汗给罗马教皇的信。他们回国后,小马可·波罗天天缠着他们讲东方旅行的故事,引起了小马可·波罗的浓厚兴趣,使他下定决心要跟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
1271年,即马可·波罗17岁时,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了。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然而,这时却发生了意外事件。当他们在一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了。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当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
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来到霍尔木兹,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是让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却步的路。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来到了中国新疆。一到这里,马可·波罗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玉的和田,还有处处花香扑鼻的果园。
马可·波罗他们继续向东,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古城敦煌,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画。接着,他们经玉门关见到了万里长城。最后穿过河西走廊,终于到达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这时已是1275年的夏天,距他们离开祖国已经过了四个寒暑了! 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向忽必烈大汗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礼物,并向大汗介绍了马可·波罗。大汗非常赏识年轻聪明的马可·波罗,特意请他们进宫讲述沿途的见闻,并携他们同返大都,后来还留他们在元朝当官任职。
聪明的马可·波罗很快就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他借奉大汗之命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惊呆了。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大汗进行了汇报。
㈣ 中国古代航海的故事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甘英驶入波斯湾。
㈤ 我国及世界各国航海家的故事(除了郑和 哥伦布 麦哲伦)
有很多啊 最远要追溯到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时期,他为了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派遣道士徐福出海,可惜 一去不复返 死外边了就!往后就更多了 国内着名的有张骞、玄奘、郦道元、徐霞客等。国外那就是发生在19世纪的新航路开辟时期的那些人了 向你上边说的有两个 并且他两和达迦马、迪亚士好像被称为当时的4大航海家吧 我历史学的就记住了这些 呵呵 就这样吧!
㈥ 航海家的故事
航海家:麦哲伦http://ke..com/view/5964.htm
哥伦布http://ke..com/view/2079.htm
迪亚士http://ke..com/view/28148.htm
公元15世纪是东西方航海事业大发展时期。1405~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历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航至非洲东岸的现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成为中国航海史上的创举。1420年葡萄牙创办了航海学校;船长迪亚士在1487年航海到非洲最南端,命名该地为好望角;1497年伽马率船队从里斯本出发绕好望角到印度。此后葡萄牙人又到达中国、日本。1492年10月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1499~1500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2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证实这片陆地是一片新发现的陆地,而不是哥伦布当年认为的印度岛屿,故命名新大陆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16世纪始,航海技术迅速发展。1569年地理学家墨卡托发明的投影成为现代海图绘
㈦ 哪些中外航海家的故事,50字以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1.公元1405年7月11日,郑和船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起锚出海,开始了第一次远航,前往西洋.当时的西洋,指中国南海以西的地区. 第一站,船队访问了占城国.占城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对中国很友好.郑和到达时,占城国王骑着大象,率领臣民,穿戴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出城迎接. 郑和宣读了明成祖的诏书,传达了友好往来的愿望,并赠送了礼品.国王非常高兴,同意派遣使臣回访. 接着,郑和访问了爪哇、旧港(今印尼巨港)、苏门答腊、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等国家和地区.在爪哇,郑和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充满当地民间风情的“步月行乐”游戏.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中天.椰树林中,成群的姑娘,嚼着槟榔,挽着手臂,唱着民歌,慢慢地绕着一间间房舍行走.当歌声透进木屋时,屋里的主人会兴致勃勃地走出屋来,撒一把钱,姑娘们嘻嘻哈哈地拾着小钱。
2.郑和的船队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遇到了一伙海盗.海盗的首领叫陈祖义,广东人,洪武年间纠集同伙,在大海上横行霸道,抢劫过往的商船,杀人劫货,无恶不作. 陈祖义想乘机抢劫郑和船队.郑和也想就此消灭他们,为当地百姓除害.陈祖义先接到郑和的信,表面答应投降,暗地里却准备乘黑夜偷袭宝船. 漆黑的夜晚,十几艘海盗船悄悄地驶向郑和船队.海盗船前低后高,行驶灵活,跑得快.陈祖义非常得意,他握紧手中锋利的刀,两只贪婪的眼睛盯着那高大瑰丽的宝船,心中想着船中的珍宝. 但郑和早得到密报,作好了迎战准备.当海盗船进入伏击圈后,大船桅杆上一盏红灯高高升起,接着是一片灯笼火把,将海面照得通亮.海盗船被大船包围,不到一个时辰,就被全部歼灭,陈祖义做了俘虏.郑和一鼓作气,又将陈祖义在旧港的老巢也端掉了。
㈧ 中外名人航海家的故事简检,
一、中国的郑和。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朱棣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造长44丈广18丈大船62艘,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后向爪哇方向南航,1406年6月30日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时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西爪哇灭东爪哇,西爪哇兵杀郑和士兵170人,西王畏惧,献黄金6万两,补偿郑和死难士兵 。随后到三佛齐旧港,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盗陈祖义凶 ,郑和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 。郑和船队后到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
二、意大利的哥伦布。先后4次出海远航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系。
㈨ 古今中外有哪些航海家的故事
1492年8月,哥伦布开始了远航,他们从大西洋的东边向西航行,两个多月后,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小岛,哥伦布上岸后,误以为到了印度,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郑和航行了28年,与别国进行友好交往,促进了别国于中国的关系。郑和很有决心,很有勇气,并对别过态度友好。我还知道旗舰“圣玛利亚号”,重130吨,长约35米,甲板长18米,有3根桅杆,并备有角帆,由哥伦布任船长。第二艘是平塔号,船长是马丁·宾森,重90吨,速度快,船体长度只有旗舰长度的一半。第三艘尼娜号,重约60吨左右,船长是马丁的兄弟维森特·宾森。宾森兄弟也是做为投资者参加这次探险的,是否成功也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紧相关联。我觉得,郑和是个不错的航海家。
㈩ 你还知道哪些着名的航海故事大家说说看吧
一、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朱棣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造长44丈广18丈大船62艘,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后向爪哇方向南航,1406年6月30日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时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西爪哇灭东爪哇,西爪哇兵杀郑和士兵170人,西王畏惧,献黄金6万两,补偿郑和死难士兵[11] 。随后到三佛齐旧港,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盗陈祖义凶横[12] ,郑和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13] 。郑和船队后到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
二、意大利航海家,先后4次出海远航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