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历史上哪些改革成功

中国历史上哪些改革成功

发布时间:2022-05-23 10:32:56

㈠ 在中国历史上都有那些政治改革取得了成功

春秋——管仲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宋——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我才七年级,只学这么多。

㈡ 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十大改革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改革 (1)春秋: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内容、作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①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废除特权,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禁止弃农经商。③建立县制,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由国家统一控制。作用:秦国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经过一百多年的变法,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了。 (3)新:王莽改制(背景、中心内容、结果)。背景: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统治。内容:①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私家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贵族、官僚和大地主占有者反对,农民不满意,土地、奴婢买卖照旧进行。②多次改变币制,变五铢钱为大钱。--掠夺财产,很多人倾家荡产。结果:加剧了矛盾,终于失败。引发农民起义。 (4)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作用)。背景: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内容:经济上实行均田制:①把国家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②受田农民纳租、纳调;③受田农民服徭役和兵役。政治上①迁都洛阳;②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文化上汉化政策: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话;④提倡与汉族通婚。作用: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5)后周:世宗改革(内容、作用)。内容:①减免苛捐杂税,安顿流亡农民;②严厉惩治贪官污吏;③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严肃军纪。作用: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 (6)北宋:王安石变法(时间、背景、内容、作用、失败原因)。背景:由于军队的不断扩充和官僚机构的膨胀,北宋中期出现一系列统治危机:①军费和官俸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②土地集中现象严重,农民赋税负担不断加重,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经常爆发;③辽和西夏仍然威胁着北宋的安全,北宋每年负担沉重的"岁币"。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内容:名称内容目的和作用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向农民提供种子或货款。收获后,农民以20%的利息偿还。限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并能增加财政收入。募役法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了政府收。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保甲法把农村人户以保、大保为单位编定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也可以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作用:取得一定成效,大量农田得到灌溉。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失败原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用人不当。 (7)明朝:张居正改革(内容、作用)。内容:1581年,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作用:增加了政府收入。虽然失败,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保留了下来。

㈢ 中国历史上算得上很成功的改革有哪些

只列有名目的
商鞅变法
车同轨,书同文字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武灭佛
分科取士
古文运动
张居正改革(昙花一现)
近代以后就不提了

㈣ 中国历史上的六次变法,哪些成功了,其余全部失败

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一味的沿着既定的道路走是不可能实现的,期间必须要经历种种变革,正如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改革开放,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变革,所以才能够实现中国的不断富强,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六次非常着名的变法,其中虽然失败居多,但也是有成功的案例的。

虽然中国历史上的六次变法其中失败的居多,但是这仅仅是因为很多改革措施过于激进,没有平衡到当时的利益最终导致了变法失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变法即便失败了,仍然给历史上的中国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正如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却开启了民智,从而促使了之后的一系列的革命和改革。

㈤ 中国历史上算得上很成功的改革有哪些

1、中国古代变法

(1)春秋——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

“相地而衰征”实质上承认了什么?

(2)战国——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内容、作用)。

商鞅变法中使社会性质发生变革的最根本的一项措施是?

(3)新——王莽改制(背景、中心内容、结果)。

(4)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作用)。

孝文帝改革中使社会性质发生变革的最根本的一项措施是?

孝文帝改革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5)北周武帝改革

(6)后周——世宗改革(内容、作用)。

(7)北宋——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时间、背景、内容、作用、失败原因)。

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在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中心措施是?惟一不能增加政府财政收的措施是?对大地主触动最大的一项是?最能体现地主阶级属性的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8)金世宗改革:

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遇到荒歉年,减免租税。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

(9)明朝——张居正改革(内容、作用)。

归纳:中国古代的四大改革

指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西汉末年的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

基本原因:一是因为新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上层建筑的要求,如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二是因为社会矛盾激化造成,例如王莽改制前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改制中又激化了民族矛盾,王安石变法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变法中又引发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措施包括:(1)改革生产关系,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2)限制贵族特权,如商鞅 变法和王安石变法;(3)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而在调整中照顾农民利益,如商软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4)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如商 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结果:全部都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改革不成功的都导致政权衰弱,如王莽改制和王安石变法;改革成功的都出现国运强盛、社会进步,如商 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2、近代中国的变法和革新

(10)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和清政府“新政”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为适应外国侵略者需要而进行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军事、经济力量;对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调整政策服务于政治目的、为了加强统治,但是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结果都失败,因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随着在对外战争中的失败而告终结,“新政”中加重剥削促使人民不断反抗,不久清政府就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

(11)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发起,维新思想宣传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变法沼书的颁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但是由于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人民群众,在封建顽固势力镇压下失败。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封建专制统治和自然经济强大,维新派没有在人民支持下推翻封建专制而获得政治统治权,变法诏书中没有涉及议会宪法等维新派政治主张,外部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强大,相反在加紧侵略中国,都是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2)清政府“新政”

3、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新中国建立后,受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和“左”烦思潮的影响,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体制弊端显现;1978年的真理标准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思想解放和确立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决策,为中国当代的改革铺平了道路;20多年来的改革,使中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有了蓬勃发展,国际地位提高,祖国统一大业迈大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以上的改革都是从狭义上来讲的;从广义上讲,凡是统治阶级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的调整,都称得上改革。

㈥ 古时候的改革都有什么成功了

中国历史上得四大类改革:主要包括春秋时期诸侯富国强兵的改革、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封建社会为挽救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少数民族为了稳定统治地位进行的汉族化改革等四大类型。

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有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从整体上看,多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暂时挽救了统治危机,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些改革不是从根本上触动生产关系,又多招致大地主的反对,多是以失败而终。王莽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包括土地,土豪,反动派分子,还有币制成,商业改革和官员与名县名的改革等方面。

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㈦ 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历了哪些重大改革

改革也就是进行重大性的变革,让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重大性的改革,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进程,比如说商鞅变法、郡县制改革、推恩令、孝文帝改革、科举制、王安石变法等。我所列举出来的是一些在历史上具有较高知名度,我也比较熟悉的重大改革。

1.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应该算得上是先秦时期最为重大一个变革,商鞅变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秦国落后的现状,使得秦国成为战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为后来秦朝一统天下奠定了有力基础。同时商鞅变法内容在后世仍然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虽然商鞅变法在当时并没有贯彻执行下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商鞅变法是失败的。

4.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改革真正的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改善了中国古代长期以来民族歧视的现状。让鲜卑族逐步走向汉化,不仅稳固了孝文帝的统治,也真正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多样性,在今天看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依然具有深远影响。

㈧ 中国历史上成功的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多,典型的有齐国管仲变法,魏国的李悝改革、楚国的吴起改革和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虽死而秦不变其法,表明商鞅变法时成功的)。
秦汉没什么典型的改革,隋唐的话,选官制度的改革(科举),国家机制的变化(三省六部制)。
宋有宋神宗时的范仲淹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但应该说都是失败的(主要是后来的变法中的措施基本废除)。
明代的张居正改革,总的来说,张居正活着时改革是成功的,死了后就基本没执行了。
还有一些除了政治方面的改革,比如黄道婆改良棉纺织技术。
中国近现代的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不过是失败的。
三大改造以及改革开放都是成功的。

㈨ 在中国历史上从古至今都有那些政治改革取得了成功

说几个比较重要的吧。
1.秦时商鞅变法,是在秦孝公时期,这个改革比较成功,使秦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王安石变法,这个应该是比较熟的,由于权贵阶层的反对,后期是不太成功,很多政策被废除。
3.张居正的改革,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没有之一,他在明万历年间所做的一些政治举措使明朝的寿命延长了100年。他的改革是成功的,生前也过得不错,不过死后有些令世人心寒。
4.百日维新,这个不多说了,是不成功的,不过这些改革者仍是令人钦佩的。

㈩ 中国历史上三大改革

中国历史上有三大改革。

第一,商鞅变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也是最有影响的改革。秦国从一个大家看不起的蛮夷之国,一下子变成了唯一拥有统一中国的实力的强国。商鞅的结局是悲惨的,但是其政策却被继承下来。秦国的文化落后,于是大批引进外国人才。以致于其后一百多年的政府首脑--丞相,基本都是外国人。经济上,开发关西,开发巴蜀;军事上更是无与匹敌;政治上,连荀子也认为秦国政府最具效率和最廉洁;管理上,采用的郡县制,极大的提高了国家管理水平。这次变法,决定了此后两千年的中国政治和文化。
第二,王安石变法。其实是两次变法,均告失败。其意愿是好的,政策也基本没有问题,然而却无法推行下去。苏轼、司马光等人顽固守旧,不肯变通。加上宋神宗左右摇摆,又受不住老妈的眼泪,于是大宋江山从此无回天之力了。繁荣的宋朝经济也承受不了巨大的官僚和军队的开销,土地兼并,隐瞒人口和收入造成更大的财政缺口,社会矛盾终究无法缓解。列宁认为他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可惜是个失败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政治改革的热情只换来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三,张居正改革。这是一次半成功半失败的改革。成功,是因为在张居正当政的万历前十年,明朝确实实现了中兴。失败,是因为在他死后,他的学生们和同僚们都停止了这些措施。张居正的改革主要是“一鞭法”,即用钱来缴税而不是用粮食布匹等实物。看似简单,但是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采用这种方式。实物的长途运输,劳民伤财,地方政府乘机盘剥人民,运输时又要消耗当量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而官府收上来的实物又很容易腐烂、破坏,而造成大量的浪费。采用这种方式则更加方便百姓和官府,减少大量的损失。万历十年间,国库积攒了壹千多万两白银(这些银子后来大都用在出兵朝鲜抗击日本的丰臣秀吉)。张居正死后,反对派兴起,再加上万历被张老师压抑了十年的心一下子放开,于是抄了张居正的家,改革也停止了,明朝的财政危机已经无法解决了。明末“三饷”(辽饷、剿饷、练饷)不但没能解决财政危机,反而引发了农民起义,明朝的灭亡也指日可待了。
其实还有一个最失败的改革,就是王莽的改革,完全复古,不切实际,不但没有能够解决西汉的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矛盾,自取灭亡了。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上哪些改革成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怎么废除奴隶制的 浏览:633
如果伊朗石油出口会怎么样 浏览:845
为什么印度最好的城市都那么脏 浏览:295
为什么英国人的厨艺差 浏览:179
印尼盾10000等于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404
印尼什么手机卡信号好 浏览:282
怎么寄东西到印尼 浏览:973
意大利熊油治什么病 浏览:459
意大利黑手党的基地在哪里 浏览:609
印度積架路虎多少钱 浏览:924
意大利虐狗怎么判 浏览:447
印度面条多少钱一碗 浏览:282
亚投行为什么帮印度 浏览:166
中国的睡衣出口怎么样 浏览:442
德军为什么有印度兵 浏览:192
中国五千年有多少次被灭族 浏览:940
朝鲜什么时候属于中国 浏览:575
伊朗美金和欧元怎么贸易 浏览:480
50元印尼盾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667
意大利女裤44对应国内什么尺码 浏览: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