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核鱼雷研究如何

中国核鱼雷研究如何

发布时间:2022-05-20 22:32:36

Ⅰ 核鱼雷中国有吗

没有
目前的鱼雷没有办法实现核变所必需的爆炸当量
也就是说
及时配备上也没有太大的爆炸威力
只能起到一种脏弹的作用得不偿失

Ⅱ 一个当量1000吨的核鱼雷能不能把中国一个航母战斗群灭掉

不能。因为我们一个航母战斗群的各个舰艇在海上要拉开很大的安全距离,而且,核鱼雷在水中的爆炸能量在受到海水的阻力后衰减的很厉害,加上不可能在航母核心位置爆炸,所以,不可能就把一个战斗群都灭掉。其中我们核潜艇的生存几率最大,从而握有核报复能力,足以威慑敌人不敢贸然使用核鱼雷。

Ⅲ 核鱼雷攻击目标是什么

指战斗部足够搭载核弹头的鱼雷,爆炸当量不大,一般在几千吨左右。核鱼雷在五大国是很常见的武器,但是,真正大量装备部队的只有美国和苏联,主要的攻击目标是航母和核潜艇。

战绩

1970年1月,苏联情报部门的潜艇在那不勒斯海湾的水底放置了10枚以上的核鱼雷,3个月后这些苏联潜艇再次投下一批相同的鱼雷。对米特罗可辛档案进行研究的意大利专家称,这样在意大利海岸线的海底现在大约有10颗核弹。

中国装备

中国目前装备的核弹有十多种,东风-2/2甲的核弹头、初期空投原子弹和少数核地雷已经退役/战略核武器方面中国最早,分为导弹核弹头和航空核炸弹,后者随着中国空军战略突破能力不佳和战略导弹的进步日渐淘汰,21世纪初会完全汰除。2010年前新装备的核弹头有东风-31和东风-41战略导弹的分导式多弹头,超音速隐身战略巡航导弹的弹头,当量为30~50万吨TNT,性能与美军现役核弹头相当。

战术核武器除了导弹弹头和核航弹外,在70年代装备了核地雷,80年代初又装备了核深水炸弹、反舰导弹核弹头,但数量少同时已届淘汰。生命力较强的有152、155毫米核炮弹,分别在80年代和90年代服役,M族导弹核弹头也是同期列装,这种武器亦陆续配备中子弹头。冷战结束后,东风-3/3甲大部分换装常规弹头,以适应局部战争所需。随着东风-21、东风-21甲、M-9Ⅱ导弹大量服役,东风-3系列到2005年将功成身退,库存的配套核弹头同时销毁。未来得以保留的将只有核炮弹和战术导弹核弹头,当量大都在1万吨TNT以下。现役战略导弹的主力为导弹弹头,航空核炸弹已经逐年递减以至汰除。这些第一代单一核弹头分为20~30万吨当量、40~50万吨当量两大类。

Ⅳ 什么是核鱼雷

指战斗部足够搭载核弹头的鱼雷,爆炸当量不大,一般在几千吨左右。核鱼雷在五大国是很常见的武器,但是,真正大量装备部队的只有美国和前苏联,主要的攻击目标是航母和核潜艇。1970年1月,前苏联情报部门的潜艇在那不勒斯海湾的水底放置了10枚以上的核鱼雷,三个月后这些前苏联潜艇再次投下一批相同的鱼雷。对米特罗可辛档案进行研究的意大利专家称,这样在意大利海岸线的海底现在大约有10颗核弹。

Ⅳ 至今,中国对于核武器的研究还在继续吗国家重视这方面吗

中国对核武器的研究就不可能停止。
中国从一九六四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现在,核武器的研制与发展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相继研制成功中程、中远程、洲际、潜地导弹,与其配套的核弹头也先后定型生产并装备部队。到八十年代中期基本完成了第一代核武器的发展历程,形成了陆基导弹、潜射导弹和轰炸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奠定了中国核大国的物质基础。但是,中国第一代核武器在总体上规模相对较小,大约只有三百三十多个核弹头,而且技术陈旧,实际的威慑能力有限。

一、中国的陆基弹道导弹
中国第一代战略核力量以陆基弹道导弹为主,主要由东风二、 三、四和五共四个型号的地地战略弹道导弹组成。这些陆基导弹基本都是用六十和七十年代技术制造的,每枚导弹只能装载一个弹头,命中精度也较差。此外,所有四型导弹都使用液体推进剂,不仅体积大,难于机动,不便贮存,而且发射时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

东风二型导弹:单级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中近程地地战略弹道导弹。一九六零年开始研制,一九六四年试验成功,最大射程一千二百公里;该型导弹可携带两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一枚,现已退役,但估计目前仍保留近三十枚。

东风三型导弹:单级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中程地地战略弹道导弹。一九六五年开始研制,一九六七年试验成功,最大射程在三千公里;一九八五年又进行增程改型试验,最大射程提高到四千五百公里左右;该型导弹由陆地机动射,至今大约共部署了七十多枚。

东风四型导弹:两级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中远程地地战略弹道导弹。一九六四年开始研制,一九七零年试验成功,一九七六年又进行了增程试验,最大射程提高到近八千公里;该型导弹固定在地下导弹发射井发射,携带三百万吨级当量的弹头一枚,相信至今已部署了二十枚左右。

东风五型导弹:两级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洲际地地战略弹道导弹。一九六五年开始研制,一九七零年首次科研飞行试验成功,一九八零年实弹飞行试验成功,最大射程可达一万两千公里;该型导弹也固定在地下导弹发射井中发射,可携带五百万吨级当量的弹头一枚,目前部署了约十枚。
二、潜射弹道导弹

中共在一九五八年决定研制核潜艇,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三十年,直到八十年代导弹核潜艇和潜射导弹才相继研制成功,建成了水下战略核力量。

夏级导弹核潜艇:中国于一九六五年正式开始研制核潜艇工程,考虑到自己的技术力量薄弱,经验不足,中国决定核潜艇制造计划分两步走, 第一步先研制鱼雷核潜艇,第二步再研制导弹核潜艇。一九六八年第一艘鱼雷核潜艇开工建造,一九七一年下水,一九七四年交付中国海军使用,西方称其为汉级核潜艇。导弹核潜艇则从一九七零年开始研制,一九八一年下水,一九八三年加入中国海军战斗序列,西方称其为夏级导弹核潜艇。该导弹核潜艇排水量为八千吨,一百二十米长,航速二十二节左右,最深潜水可达三百米。该潜艇有十二个导弹发射筒,装有十二枚巨浪一潜射弹道导弹。到一九九零年,中国已建成两艘夏级核潜艇,还有三艘在建造中。 据估计整个夏级核潜艇的建造计划将在四到六艘之间,以维持经常有两艘到三艘进行战备巡逻。

巨浪一型导弹: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中程潜地战略弹道导弹。一九六七年正式开始研制,一九八二年在常规动力导弹潜艇发射试验成功,但一九八五年第一次在夏级核潜艇上发射试验时失败,三年后的一九八八年第二次试验终获成功; 该型导弹与中共其它的战略导弹不同,使用的是固体推进剂,载有二百万吨级当量的弹头一个;该型导弹的最大弱点是射程仅有三千公里,必须迫近敌方海岸才能进行攻击,因此很容易受对方的反潜力量的牵制。巨浪一型潜射导弹现已生产了近五十枚。
三、中国的空中核武力

中国的第三支核力量是由轰六型轰炸机和强五型强击机所携带的核炸弹所组成。据估计中国现有近一百五十枚供飞机投放的核弹。轰六和强五都是以五、六十年代的技术研制出的飞机,对付现代空防的能力不足。而且这两种飞机也没有装备带核弹头的远程巡航导弹,因此能发挥的实际核作战能力有限。

轰六型轰炸机:中国仿制苏式图十六轰炸机生产的亚音速中型轰炸机。一九五九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两架图十六轰炸机的样机和全套技术资料,一九六三年中国开始仿制图十六轰炸机,经过五年在一九六八年生产出轰六型轰炸机。该型飞机最高时速一千公里,最多可载弹九吨,作战半径近三千公里,能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和俄国的远东与中亚地区。该机稍经改装可投放核弹,中国首次原子弹和氢弹的空爆试验都是由该型飞机进行的。中国现有一百二十多架轰六型飞机在服役。
中国的第二代战略核武器

近年来中国加紧进行核试验,从各方面的分析看,八十年代初中期,中国根据小型、机动、突防、安全、可靠的原则, 开始了第二代战略核武器发展的预先研究和理论设计。经过一系列的试验,检验了设计原理的正确性,突破了如多弹头分导等重大关键性技术,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第二代核武器的发展已进入最后的阶段。中国目前发展的第二代战略核武器,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采用多弹头分导技术,每枚导弹将至少可携带三枚核弹头,多者达六到十枚,每个弹头均可攻击独立的目标,准确度也会大幅度提高;

第二,绝大多数导弹将用固体推进剂代替液体推进剂,从而使整个导弹体积变小,发射反应时间缩短,并且易于保存和机动运输;

第三,提高导弹射程,陆上机动导弹和潜射导弹将达八千公里左右,地下井固定发射导弹将达一万五千公里: 第四,加速研制射程超过两千公里的装有核弹头的空地巡航导弹,以延长了空中核打击力量,并避免面对突破敌方空防的危险。

Ⅵ 中国有能研究州际核鱼雷吗

你好,那东西根本就没用,攻击对方的海岸线吗?到了海滩上能不能爆炸都不一定,如果攻击对方港口的军舰,从发射鱼雷到鱼雷到达港口得用多长时间,等鱼雷到了,军舰在不在港口都不知道了。

Ⅶ 有核弹鱼雷吗

核鱼雷指战斗部足够搭载核弹头的鱼雷,爆炸当量不大,一般在几千吨左右。
核鱼雷在五大国是很常见的武器,但是,真正大量装备部队的只有美国和前苏联,主要的攻击目标是航母和核潜艇。
1970年1月,前苏联情报部门的潜艇在那不勒斯海湾的水底放置了10枚以上的核鱼雷,三个月后这些前苏联潜艇再次投下一批相同的鱼雷。对米特罗可辛档案进行研究的意大利专家称,这样在意大利海岸线的海底现在大约有10颗核弹。
这个是网络上的,很多东西可以直接搜一下,比问方便。
除了核鱼雷,大多数高重量装药武器都有核武版。包括且不限于:地雷,飞弹,炮弹。
比如光荣级上就装有53-68型核鱼雷。光荣级都能用啊,别小看鱼雷射程。
在潜艇上格外多,潜艇可以借助头上的海水躲过冲击波和辐射,核弹对他的影响很小。只要潜深点,鱼雷打远点,就不会有事。手枪子弹打不穿一桶水,别小看水的防御力。
鱼雷上的核弹一般比较小,主要是因为不需要太大,航母集群才多大?而相对的,战略核武器要硬啃防核掩体,毁灭城市,所以要更大的。
对于楼上的说法,美国只有几个航母战斗群,有很多国家连航母都没几艘,世界上有多少核弹?

Ⅷ 我国的潜艇技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我国的潜艇技术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情。旧中国没有潜艇制造能力。新中国成立后,于50年代中期,引进了前苏联的6603型常规鱼雷潜艇。以此为基础,开始了我国的潜艇研究与设计制造工作。50年代末,又从前苏联引进了6633型常规动力鱼雷潜艇;随后,又引进了6631型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这些花高价购进的潜艇,一方面装备部队,使之形成战斗力,另一方面又要供科研人员研究使用。1967年,中央批准研制常规动力鱼雷潜艇,定型代号为035型潜艇。经过7年努力,建造成功了我国自己的潜艇。1958年,中央决定研制核动力潜艇,1974年,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核动力攻击潜艇研制成功。又过了9年,中国第一艘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交付使用。使我国成为第五个具有自己研制的核潜艇的国家。至此,中国不仅有了常规潜艇,而且有了核动力潜艇;不仅装备了攻击潜艇,而且使用了战略导弹潜艇。

Ⅸ 2012年中国鱼雷和潜射型反舰导弹及039潜艇性能等水下力量现状

我是一个多年的军迷,不是很专业,不过还略知一二
1、中国有新型鱼雷。中国引进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的时候就引进了俄罗斯全套的鱼雷技术,所以我认为暴风雪应该是有的
2、装的应该还是俱乐部反舰导弹,这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和俄罗斯还有差距
3、中国039后期型号具备aip系统,中国这方面研究了很多年,其实主要是中国的核潜艇噪声太大,在加上中国的潜艇发展传统。所以还在发展常规潜艇,其实我认为中国应该大力发展核潜艇。因为常规潜艇在核潜艇面前不堪一击,因为使用aip才有几节的航行速度,怎么进行追击占位,所以常规潜艇不论是在追击占位,航程,艇内环境,探测距离,还有配合中国未来的航母作战和核潜艇相差太远了,常规潜艇在核潜艇面前不堪一击。至于什么是追击占位,可以玩猎杀潜航系列,就会有所了解,虽然以前的潜艇战和现在有所差别,不过还是可以借鉴的。
4、中国刚发展的武器怎么可能卖给其他国家,这涉及国家机密,不过就算卖。也就是巴基斯坦等少数国家,因为武器是和政治相连的,这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地,不懂再问我,我很喜欢大家一起交流

Ⅹ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的构成,威力是什么

核武器按其装料和主要杀伤因素分,有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等;
按作战使用范围分,有核弹头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核水雷等;
按梯恩梯当量(以下均简称当量)分,有特大当量(50万吨级)、大当量(10万~50万吨级)、中当量(2万~10万吨级)、小当量(1千~2万吨级)和特小当量(小于 1千吨级)的核武器等。

震惊世界的原子弹 原子弹是利用一些重原子核的自持链式裂变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破坏效果的武器,亦称裂变弹。原子弹的威力巨大,通常在几百到几万吨级当量之间。 根据原子弹起爆方式不同,它可分为枪式原子弹和内爆式原子弹。在枪式原子弹中,2块~3块处于亚临界状态的裂变材料分开放置,起爆时利用化学炸药爆炸产生的力迅速将其合拢而达到超临界状态。内爆式原子弹则是利用化学炸药爆炸产生的内聚爆轰波,压缩处于亚临界状态的裂变材料,使其密度加大而达到超临界状态。由于内爆式效率高,所以现在的原子弹多采用内爆式。 原子弹一般由外壳、引爆系统、化学炸药、反射层、核装料和中子源等部分组成。引爆系统用来引爆化学炸药。化学炸药用来压拢或压紧核装料。反射层由铍或铀-238构成,后者不仅能反射中子,减少中子的漏失,而且由于密度较大,还能起到护持器的作用。原子弹的核装料主要是铀-235和钚-239。钚—239 在中子轰击下发生裂变的几率比铀 —235大,裂变后放出的中子也较多,因此,用它作核装料对于提高武器的比威力和小型化较为有利。为了触发链式反应,核武器中还必须有中子源及时提供“点火”中子。 1939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原子弹研制计划。1945年,美国制造出三颗原子弹,一颗用于试验,其余两颗分别投放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此后,前苏联、英国、法国、中国分别于 1949年 8月、1952年10月、1960年 2月和1964年10月爆炸了各自的第一颗原子弹,印度也于 1974年 5月爆炸了它的第一个核装置。

威力无比的氢弹 氢弹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破坏效果的武器,是核武器的一种,又称聚变弹或热核弹。 1952年,美国进行了世界上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当量达1000万吨以上。由于当时采用的是液态氘作热核装料,该装置连同冷却系统重达65吨,根本无法作为武器使用。这种氢弹称湿式氢弹。后来采用氘化理—6作热核装料,体积大大减小。常温下氘化锂—6为固态,所以这种氢弹称为干式氢弹。 氘、氚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的先决条件是需几千万度的高温。目前这种高温条件只能由原子弹爆炸来提供,因此原子弹在氢弹中起着“扳机”和点火器的作用。 一般氢弹多以铀— 238作壳体。聚变反应产生大量的高能中子能引起铀—238核裂变反 应,释放出大量能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当量并降低成本。这种弹称三相氢弹或氢铀弹,它的放射性沾染很强,所以称作“肮脏氢弹”。 继美国1952年试验氢弹以后,前苏联于1953年试验了氢弹。英国、中国、法国也于50年代和 60年代相继进行了氢弹试验。 目前,氢弹向三个方向发展:当量可调和小型化;提高突防能力、生存能力和安全性能;研制能增强或减弱某种杀伤破坏因素的各种特殊性能的氢弹,如感生辐射弹、电磁脉冲弹等。

增强辐射的中子弹 中子弹曾经喧嚣一时,有干净的核武器、加强辐射弹等称号。其实它只是以高能中心辐射为主要杀伤因素的低当量小型氢弹。中子弹加强了中子辐射而相对减弱了冲击波、光辐射和放射性沾染等效应。 据试验得知,一枚1000吨当量的中子弹,其瞬时辐射对坦克乘员的杀伤半径相当于一枚 10000吨当量的普通裂变弹,但由于其当量只有10000的 1/10,冲击波破坏半径将减少一半多。显然,中子弹是一种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中子弹以氘和氚作聚变材料,以便得到较大的中子产额。它不像氢弹那样采用铀-238外壳,因为那样会造成裂变产物的能量释放。中子弹的裂变聚变比较小,也就是说裂变扳机小,从而放射性沉降少。中子弹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为当量低,一般是一两吨,因为只有在当量小于2000吨时,中子弹的辐射杀伤半径才会大大超过冲击波。 中子弹的方案早在50年代末便由美国核武器专家柯恩提出,但直到70年代才研制成功。1981年,里根总统批准生产中子弹,并将其存储在美国本土。此后,法国又研制和试验成功了中子弹,而尚未做出是否生产和部署的决定。前苏联也宣布自己曾对中子弹进行过试验。 中子弹由于加强了只对人员、动物有杀伤效应的中子辐射,而减弱了对附近建筑物起破坏作用的光辐射和冲击波,因而可以将敌人杀伤杀死,而又获得完好的器材装备。

核武器中最“肮脏”的氢弹----三相弹 三相弹亦称氢铀弹。它是在氢弹热核装料的外面包上一个铀-238外壳,构成所谓变—聚变—裂变的三相式氢弹。这种氢弹的反应过程大致是:原子弹爆炸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中子,这些中子与氘化锂-6中的锂-6发生核反应,生成氘,氘同氚的聚变反应放出14兆电子伏的高能中子,这些高能中子进一步引起铀-238外壳裂变,并释放出巨大能量。 在反应释放的总能量中,裂变、聚变各占一半左右。由于大量使用铀-238,不仅提高了爆炸威力,也降低了成本。随之而来的是三相弹爆炸后放射性裂变物的污染特别严重。故三相弹又被称为“肮脏”的氢弹。

地下工事的克星----钻地核弹 长期以来,地下工事曾是领率机关的指挥部、隐蔽所,在地下隐蔽所可以安全地指挥作战, 丝毫不会受到炮火和空袭的伤害。 而现在,钻地核弹的出现,使地下工事受到空前的威胁。 所谓钻地核弹就是一种携带核弹头钻入地下深入进行爆炸的武器装置,钻地核弹在地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有效地破坏已经加固处理的各种类型的指挥中心、导弹发射井等军事设施或控制部门。 钻地核弹还能起到核地雷的作用,给敌人行动造成障碍,迟滞敌方行动速度。但又不需人工埋设。 钻地核弹爆炸时,放射性沉降减少,地面辐射也相应减少。钻地核弹一般由导弹或飞机投掷,也可用大炮发射。钻地核弹的钻地深度可达几十米。目前,美国不但继续研究战术钻地核弹,而且还研究具有战略意义的钻地核弹。

用于实战的核航弹 装有核装置的炸弹称为核航弹。这种航弹通常由战略轰炸机或战术轰炸机运抵目标上空投掷。 现代核航弹一般装有降落伞,以便减缓下落速度和提高命中精度。1945年 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先后投放的两颗原子弹,是最早使用的核航弹,同时也是直至目前在实际作战中仅有的核航弹作战的两个战例。 美国目前装备有 5种类型核航弹。核航弹是美国核武库中的重要武器。美国核武库中的核航弹 在核武库中,核航弹占有重要地位。首次核袭击就是从核航弹开始的。 核航弹是装有核装置的炸弹,通常由战略轰炸机或战术轰炸机运到目标上空投掷。现代核航弹一般装有降落伞,以便减缓下落速度和提高命中精度。 美国B-28核航弹是美军最早的一种大当量核航弹。50年代末装备使用。这种航弹长约4.32米,直径约50厘米,重约 952千克,有多种改进型。主要用于破坏重要的工业设施和加固的军事目标。它部署了约1200枚,可用B-52、B-1B及具有双重作战能力的 A-4、A-6、A-7和F-100等战术飞机运载,现已退役。 美国B-43核航弹是美军战略和战区兼用的核航弹。它共有 5种当量,最小为 2万吨,最大为 100万吨。弹长约 4米,直径约46厘米,重量为 900千克。1961年开始部署,现代在服役,共部署有2000枚,可由B-52、FB-111等飞机运载。 美国B-61核航弹是美国的一种多用途航弹。这种航弹有 7种型号,其中60年代末装备的B-61-1型为战略核航弹,重 322.7千克,当量90万吨,投弹高度500米;另6种均为不同威力级别的战区核航弹,弹长361 厘米,直径34厘米,重 300余千克。在10万吨~50万吨当量范围内设有4种当量。 美国共部署B-61核航弹约3000枚,凡能运载核航弹的美国战略和战术飞机均可使用。

守土戍边的核地雷 在一群群功能、大小以及性质不同的地雷中,核地雷堪称老大,成为地雷之王。 以核材料为装药的地雷称核地雷,也称核爆破装置或原子爆破雷。核地雷是一种战术核武器。目前美国装备的有两种,即中型核爆破装置和特种核爆破装置。 中型核爆破装置的核地雷其爆炸当量为0.1万吨~1.5万吨,地雷重约 181千克,可埋在地下建筑物和隧道内或桥梁和水坝上,利用定时器或遥控指令引爆。这种核地雷主要用于阻挠敌军行动。特种核爆破装置的特种核地雷,其特点是当量小于1000吨,重量约68千克。这种小型核地雷可由特种部队或别动队随身携带,能潜入敌后埋设以摧毁敌后的机场、指挥所、运输站、通信点及工业基地和油料供应系统关键设施,从而影响敌军战斗力,降低其士*气。 特别小型的特种核地雷是核恐怖手段之一,即使在和平时期,也要特别加以防范。

在水中游向目标的核鱼雷 核鱼雷是带有核战斗部的鱼雷。它由潜艇携带,用于攻击水面大型舰艇、舰队、商船队和潜水艇等。有时也可用于港口、基地和大型海岸工程的攻击。 核鱼雷一般装有定时引信、碰撞引信和磁性引信,以确保攻击的可靠性。在一般作战中很少使用核鱼雷,其原因是发射核鱼雷的运载工具舰船要与目标接近,因为核鱼雷航程较短、威力大,所以近距离攻击能使自己的舰船受影响,不如使用其它武器更为方便、安全。

反潜武器中的精品----深水核炸弹 将核弹头装在炸弹上,专门用来攻击潜艇等水下目标的炸弹称为深水核炸弹。深水核炸弹装有水压引信,当炸弹下潜到预定深度,水压引信接通电源,使核弹头在水下爆炸,靠强大的水中冲击波摧毁潜艇。 一枚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在水下爆炸,可将相距 1千米内的潜艇击沉或使其严重损坏。深水核炸弹由反潜飞机或直升机携带,舰艇的反潜火箭发送,也可装在攻击型潜艇上,通过鱼雷管发射,它是反潜武器中的一种有效的武器。

美国核武库的的核炮弹 美国核武库中除核导弹、核航弹外,还有核炮弹。核炮弹是用火炮发射的装有核装料的炮弹。核炮弹体积小,威力一般为几百吨到 1万吨当量,常作为战术武器使用,主要用来打击机场、桥梁、部队集结地和集群坦克等目标。美国装备的火炮口径有155毫米、203毫米和280 毫米的榴弹炮和加农炮,它们可发射核炮弹,前苏联也有可发射核炮弹的火炮。 美国装备 203 毫米火炮的增强辐射型核炮弹为W-79 核炮弹。有W-79-1、W-79-2和W-79-3等三种改进型号,当量为 800吨~2000吨。炮弹装定有密码锁和指令失灵系统,安全性较好。其中W-79-3型为中子弹装置,采用该装置的炮弹重约55千克。W-79核炮弹于1981年开始部署。 美国装备 155毫米大炮的炮弹核弹头为W-82核弹头。该核弹头长约87厘米,直径约15厘米,重约43千克。当量小于2000吨。其主要特点是弹头采用部件组装,易于在野外按需要将装药改装成加强辐射弹头。1986年装备部队。 在现今的 W系列中尚有W-85核弹头和W-86核弹头。它们原本都是为潘兴Ⅱ号远程战区弹道导弹发展的核弹头。W-85核弹头是 B61-4核航弹和W-70、W-80核弹头的改进型。长约 106厘米,直径32厘米,当量可调,有低于 1千吨、1万吨~2万吨和 5千吨~ 5万吨三个档次。核弹采用密码锁定,首先需打开密码锁, 然后解除弹头保险, 导弹点火也有密码,弹头爆炸需多方解除保险才可运作。 W-86核弹头是潘兴Ⅱ号导弹配属的单一当量的钻地核弹头。1976年开始研制,设想远距离发射,弹头将钻入相当于九层楼房高的地下深处爆炸,以摧毁敌方硬目标、点目标和地下军事领率机关。使其破坏程度达到最大、放射性沉降物最少,但由于潘兴导弹任务变化,此W-86钻地核弹头的研制便搁浅下来。

阅读全文

与中国核鱼雷研究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进口关税多少 浏览:907
伊朗禁运什么时候开始 浏览:640
伊朗和卡塔尔什么关系 浏览:617
彪马英国官网怎么用 浏览:355
印尼频段是多少 浏览:540
印度种姓语言有哪些 浏览:122
伊朗打游戏怎么玩 浏览:688
在越南五万人民币能做什么小生意 浏览:347
东兴旁边越南城市叫什么 浏览:859
越南新娘需要多少钱 浏览:513
去英国出差带什么好 浏览:597
中国民航哪个专业就业最好 浏览:194
移动手机在印尼怎么打国内手机 浏览:925
伊朗为什么颜色的人种 浏览:750
伊朗为什么消灭以色列 浏览:419
外国人在中国如何办理国际驾照 浏览:212
学意大利歌曲用什么软件 浏览:972
腾讯在越南有什么用 浏览:567
印度人的佛额是什么意思 浏览:640
越南按摩什么感觉 浏览: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