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和越南交战,谁也不先开第一枪,后来中国和越南肉搏把越南打的落花流水是什么事件
中国把这场战争叫做 对越自卫反击战, 所以 是 中国开的第一枪,
第一阶段
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中国东线部队攻克高平、同登,西线部队攻克老街、柑塘,向越南境内突进了20-50公里。越军采取地方部队和公安、民军在边境一线节节抵抗,主力步兵师实施机动作战的战术,以空间换时间,与中国军队进行周旋。因其兵力火力不足,战术保守,虽然给中国军队造成了较大伤亡,但仍抵挡不住,重要战略城镇纷纷陷落。
第二阶段
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国东线部队攻占谅山、广渊,西线部队攻占沙巴、封土、铺楼,完成了预定作战任务,随即中国政府宣布从越南开始撤军。
第三阶段
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国军队边清剿边撤退,同时炸毁越北境内的重要军政设施并掳获当年支援给越南的大量物资。越军从柬埔寨战场调回部分军队保卫河内,但其不敢和中国军队决战,只能远远尾随中国撤退部队。在撤军过程中,有少数中国部队遭到越南地方部队和武装民军袭击,造成了一定损失。3月16日,中国军队全部撤回了国境内,战争结束。
‘贰’ 解放军真的有不能开第一枪的规定吗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爱好和平,反对战争~!人民的军队,是仁义之师,所以,人民的军队,仁义之师,是绝对不能开第一枪~!
‘叁’ 我国要研制原子弹而研制成功后为什么向世界宣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
这是为了体现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不以武力威胁他人的正义立场。
另外,你是怎么理解“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
我的理解是,只要是“敌人先开的第一枪”,那我就不是“首先使用核武器”了。
其次,只要我第一次反击用的,是常规武器,那同样不是“首先使用核武器”了。
但绝对不是“不会使用核武器”。
使不使用,最终解释权在我,到时候再找理由就好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最后,在战场上,“相信”敌人的“承诺”,是一件“很傻很天真”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在和平状态下,摆出较高的姿态,在各种会议,决议吵架中,会很有利,起码比那些动辄叫嚣“制裁,颠覆,打回石器时代”的战争贩子的形象要好!
‘肆’ 中国不开第一枪是谁提出来的
毛主席提出来的,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提出的“三枪策略”:不开第一枪;如果敌人开第一枪,我们坚决对等还击第二枪;打了第二枪但绝不打第三枪,避免事态扩大。如果“我强敌弱”是否使用这一策略,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比如对台我们不承诺“不开第一枪”,对印度实际执行的是不开第一枪。
‘伍’ 中国的不开第一枪政策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中国了吗
适合,中国在有能力抗衡美国之前,会继续韬光养晦。
‘陆’ 海陆丰起义比南昌起义早,为什么不是第一枪
海陆丰起义,一般指1927年9月、10月,广东汕尾海陆丰军民,在澎湃等人的领导下,先后举行的三次武装起义,目的,主要是接应南昌起义部队南下。
在那之前,5月1日,以张善铭为书记的中共海陆丰地委,曾领导两县农民自卫军和农民群众一千余人,举行过起义,也算是广义的海陆丰起义一部分。
您指的,大约是后者。
其实啊,所谓的“第一枪”,很难定义。较真的话,国民党右派,民族主义阵营举起屠刀的同时,共产党人,就进行反抗,按照时间顺序,比海陆丰起义更早。
将南昌起义,定义为人民军队,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起点,一来是规模,二来,南昌起义部队,很多,是北伐军核心,三来,共产国际、党中央直接领导。
当然,南昌起义,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第一枪,一切国共合作破裂初期,共产党人领导的武装斗争,都是它的一部分。
‘柒’ 印度已经越界叫阵,中国为什么不开火
没必要开火,中国军队已经赶过去了阻止他们进一步深入了。中国向来不打第一枪,就像西沙海战,如果印度敢开枪,那他们肯定回不去了。
‘捌’ 中国和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学会敢打“第一枪
需要中央军委批准,才敢打第一枪
中央军委,嗯,作为美国人、欧洲人的父母,肯定不会下达这个命令。
所以
在国际法范畴以外,比如美国海军军舰穿越南沙人造岛礁12海里时,中国是出于国家利益(避免违反国际法且实力不如人),所以不开第一枪的
在国际法范畴以内,比如印度侵占中国领土,比如缅甸轰炸逃入中国的缅甸汉族难民时,中国是出于保护高层子女的目的不开第一枪的。
‘玖’ 印军越界后,我方为什么不开火打击
中国不开第一枪,这是一直以来的原则。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