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现在中国的导弹发射不出去了吗
有啊,一99陆年台海危机的时候中国曾经试射了两枚短程导弹,其中一枚就不知道飞哪里去了;潜射实验更是波折多多;空射导弹更是出现过不出鞘问题。不过早期我们喜欢藏拙,信息交流更是没有现在这么便捷,大家都不知道而已。失败是成功前的一个很正常现象,大量的实验就是为了发现问题,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出现发射失败当然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贰’ 中国向美国发射导弹了吗
这太明显是造谣了,发生这种事的话那些习惯宣扬中国威胁论的西方媒体是不会放过的,但现在就连西方媒体也没有相关的新闻报道,你可以去隔壁的雅虎·日本看看,根本就没有中国和外国发生军事冲突的新闻。
‘叁’ 为什么中国飞机发射导弹,不采用冷发射
冷发射没什么好处。
高速战机,丢颗大铁块出去,还等它自己点火,,无形限制了战机的机动,也不利于导弹命中率。
又不是海里,推出海面再点火,空气很充足。
‘肆’ 中国向太空发射导弹 摧毁一颗老化气象卫星
是真
这是美国刚刚报道的新闻
美国《航空周刊》的报道,称根据中央情报局消息,中国在本月11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5点28分左右,从西昌发射了一枚反卫星导弹,成功地击毁了已经退役的“风云1C”气象卫星。据称这次试验使用了动量杀伤弹头。吃惊之余,赶紧到美国空军Space-Track网上查了风云一号的轨道数据(由北美防空司令部雷达系统提供)。结果显示,风云1C的轨道在格林威治时间11日21:44至12日13:03之间,从845x864公里突然升高到 869x876公里。对一颗燃料基本耗尽的退役卫星来说,这么明显的轨道提升确实是不正常的。12日之后,该网站没有发布过任何新数据。据《航空周刊》透露,中央情报局对这次导弹发射事先有知。Space-Track在11日发布的风云1C轨道数据达5次之多,大大超过平时的1-2次,说明当日雷达系统有意识加大了对风云1C的跟踪。从以上情况判断,这个报道有一定的真实可能。当然,也不排除风云1C由于某种我们未知的原因发生了轨道变化,而中央情报局或者记者,出于对中国的偏见,臆断和制造了这个事件。
如果这个事件是真实的,那么说明中国的反卫星技术已经领先世界。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里程碑式的事件。风云1C是1999年5月10日发射的,轨道高度近900公里。从地面发射的导弹,能够在这个高度上准确地直接击中一颗高速飞行、大小2米左右见方的卫星,技术难度非常大。历史上只有美国进行过类似试验。1985年美国从F-15上发射的一颗导弹击毁了一颗500公里高度的卫星。这是已知仅有的一次反卫星导弹击毁卫星的试验。前苏联虽然进行过天基反卫星试验,但还没有进行过地基反卫星导弹试验。中国的这次试验从卫星高度上看,已经超过了美国。
美情报机构:中国用弹道导弹输送一颗”动能杀手弹”摧毁目标
---------------
美国情报机构认为:1月11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反卫星武器试验(反卫星)
在超过500英里的高度,用弹道导弹输送一颗”动能杀手弹”摧毁目标-一颗老龄中国气象卫星
原稿:
Chinese Test Anti-Satellite Weapon
By Craig Covault/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
01/17/2007 07:45:59 PM
U. S. intelligence agencies believe China performed a successful anti-satellite (asat) weapons test at more than 500 mi. altitude Jan. 11 destroying an aging Chinese weather satellite target with a kinetic kill vehicle launched on board a ballistic missile.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the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the 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 NASA and other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have a full court press underway to obtain data on the alleged test, 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 will report in its Jan. 22 issue.
If the test is verified it will signify a major new Chinese military capability.
Neither the Office of the U. S. Secretary of Defense nor Air Force Space Command would comment on the attack, which followed by several months the alleged illumination of a U. S. military spacecraft by a Chinese ground based laser.
China's growing military space capability is one major reason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last year formed the nation's first new National Space Policy in ten years, Aviation Week will report.
"The policy is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our space capabilities are protected in a time of increasing challenges and threats," says Robert G. Joseph, Under Secretary for Arms Control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t the U. S. State Dept. " This is imperative because space capabilities are vital to our national security and to our economic well being," Joseph said in an address on the new space policy at the National Press Club in Washington D. C.
Details emerging from space sources indicate that the Chinese Feng Yun 1C (FY-1C) polar orbit weather satellite launched in 1999 was attacked by an asat system launched from or near the Xichang Space Center.
The attack is believe to have occurred as the weather satellite flew at 530 mi. altitude 4 deg. west of Xichang located in Sichuan province. Xichang is a major Chinese space launch center.
Although intelligence agencies must complete confirmation of the test, the attack is believed to have occurred at about 5:28 p.m. EST Jan. 11. U. S. intelligence agencies had been expecting some sort of test that day, sources said.
U. S. Air Force Defense Support Program missile warning satellites in geosynchronous orbit would have detected the Xichang launch of the asat kill vehicle and U. S. Air Force Space Command monitored the FY-1C orbit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exercise.
The test, if it occurred as envisioned by intelligence source, could also have left considerable space debris in an orbit used by many different satellites.
USAF radar reports on the Chinese FY-1C spacecraft have been posted once or twice daily for years, but those reports jumped to about 4 times per day just before the alleged test.
The USAF radar reports then ceased Jan. 11, but then appeared for a day showing "signs of orbital distress". The reports were then halted again. The Air Force radars may well be busy cataloging many pieces of debris, sources said.
Although more of a "policy weapon" at this time, the test shows that the Chinese military can threaten the imaging reconnaissance satellites operated by the U. S., Japan, Russia, Israel and Europe.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so operates a small imaging spacecraft that can photograph objects as small as about 10 ft. in size, a capability good enough to count cruise missiles pointed at Taiwan from the Chinese mainland. The Taiwanese in the past have also leased capability on an Israeli reconnaissance satellite.
中国可能正在考虑发展地球防卫系统,防止外太空和外星威胁
作者: 美国华人网 R , Jan 19,2007
美国华人网:
早就有海外学者建议中国建立地球防卫系统。近日所报道的中国击毁废卫星事件,表明中国可能已经或者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计划。
为了防止地球文明被来自外太空的威胁,如预计会有小行星撞击地球,中国正在研究建设地球防卫系统。这系统包括深空探测,深空监控,深空运载系统,深空截击系统等等。中国载人航天的长远规划是派宇航员到外太空截击来自外太空对地球的威胁。
在历史上,曾经有多次外太空入侵物对地球文明产生重大毁灭性冲击的情况。据科学家估计,在2026年左右就会有小新星对地球产生威胁。中国目前的研究估计在那时就会发挥作用。
中国作为地球五大常任理事国,拥有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必须对保卫地球文明承担义务。这也符合建设和谐世界的要求。
‘伍’ 中国刚刚发射的新型导弹有多先进
中国刚刚发射的新型导弹有多先进?钱学森当年预言终于成真
最令美国关注的是,中国这次试射运用了“火箭之父”钱学森在上世纪40年代提出的滑翔飞行器技术
‘陆’ 为什么发射110枚导弹
110枚导弹?
5、国家内部矛盾:将国家内部潜在矛盾变为国家利益的矛盾,将国内不满情绪变为支持本国的动力,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首的理念。
6、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叙利亚是连接中东各个国家的纽带,只要控制了叙利亚,就几乎等于控制了整个中东。流经叙利亚的幼发拉底河从叙利亚东部经伊拉克注入波斯湾,阿西河纵贯叙利亚西部经土耳其注入地中海,叙利亚是中东一些国家出入地中海的走廊,控制了叙利亚也就给西方国家的航运带来很大的有利之处。
‘柒’ 中国发射导弹的资料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no04&flag=1&idArticle=438858
中国此次试射的“东风—31”导弹是中国目前最新型的洲际弹道导弹,其有效射程可达8000公里,可以携带一枚100万吨级当量的热核武器或3枚9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这使得“东风—31”导弹具备了同时打击多目标,或是携带诱饵假弹头的能力。
据西方军事专家分析,此次中国试射的“东风—31”洲际导弹的整体技术已接近美国“民兵”Ⅲ、俄罗斯“白杨”—M等同类导弹水平,是中国目前生产的威力最强的导弹。
这种导弹理论上可以打击的目标,除了大中城市、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等外,还能打击空军机场跑道、船舶修理厂、弹药仓库等战术目标。特别引起西方军事专家关注的是,“东风—31”导弹具有很强的“限程”打击能力,即指挥员可在导弹的最小射程(1000公里以上)和最大射程之间任意选择目标,并采用调整燃料剂量、修正弹道参数等方式来“限制”导弹射程,从而使对手在导弹发射后难以确定打击目标,并继而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东风—31”导弹的潜射型(SLBM)被称为“巨浪—2”型(JL—2)洲际导弹,由于可以通过战略核潜艇机动到距离敌目标更近的位置上发射,因而具有更大的打击范围和威力。据西方军事情报机构分析,中国的“巨浪—2”型潜射导弹在性能上已相当于美军“三叉戟”C—4型多弹头潜射洲际导弹的水平。
国外媒体认为,中国的“东风—31”导弹已经采取了各项先进技术:如改进的移动导弹发射系统、高强度弹体和高载荷技术、诱饵及假弹头渗透技术以及高能量的固体推动燃料等。西方舆论认为,“东风—31”导弹是中国军方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拳头”项目,且种种迹象表明,该型导弹很快就将正式装备部队服役,成为中国军队的“杀手锏”。
有效载荷:600千克
制导:贯性、弹载计算机
推进:二级固体发动机
弹头:1枚20~30万当量核弹头或常规弹头
偏差半径:<300米
准备时间:10~15分钟
‘捌’ 中国试射新编号导弹后,为什么美国坐不住了
美国媒体报道,中国成功测试了世界上首款高超音速武器东风-17,这是一款改进自中国现役弹道导弹东风-16B的新型导弹,专为装载高超音速弹头设计。
资料图:航母被导弹击中
这意味着,拥有全球最大的海军舰队的美军,11艘航母战斗群在中国眼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纸老虎”。不过,值得美国人庆幸的是,东风-17这只是中国用于反介入/拒止战略的武器,射程只有2500公里,对美国本土不构成任何威胁。但是,该武器实际上警告了美军,在中国边界外延2500公里以内的事情,美军或许不再能够耀武扬威。
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发展快的惊人,这得益于中国拥有全球飞速最快达到10马赫的JF12激波风洞,该风洞2012年投入使用,此后在2014年中国就开始试飞新型高超音速飞行器,至今至少已测试9次,其中8次获得成功。而最新的一次测试表明,东风-17或将很快装备火箭军,美国人的预测是在2020年前。
在2017年10月,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了JF12激波风洞,但是画面背景中出现了数款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模型,这是意外的披露吗?显然不是,中国通过这种方法释放出了一个信息:在该领域,中国的研发取得的成就让他们足够自信。
‘玖’ 听说我国发射一个导弹,打中了一颗卫星,是真的吗
首先我肯定地说,是真的,
美国1月18日指责中国向太空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摧毁了一颗老化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99年升空)。
美国表示中国上周成功地试验了一种攻击卫星武器,并对此表示关注。
航空周刊杂志最先报道说,美国情报机构得出结论说,中国在1月11日成功地试验了一枚攻击卫星武器。杂志还说该武器是一个由弹道导弹带入太空的“动能攻击载体”,一个老化的中国气象卫星被此武器击毁。
据报这次试验在距离地面800公里的高空进行。
由上可以看到:
1)用弹道导弹攻击移动的军事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2)在中国大型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支持下,用弹道导弹攻击航空母舰轻而易举,如果这样的战略武器储备足够,在1小时内
是可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舰队完全覆灭
3)由于是在西昌发射,说明这次实验的成功借助了西昌完善和强大的卫星监测跟踪设施,这种武器的部署应该受到很多制约,我国有能力发射这种武器的基地不多。
4)毕竟是拦截一颗各参数都明了的卫星,如果一枚轨迹和飞行参数都不清楚的弹道导弹,估计拦截的成功率不大高
5)这次实验相比美国投资巨大如今也没有把握的NMD系统,是个巨大的讽刺,至少说明我们的拦截导弹不比美国的“智能石”差,美国目前也只能拦截已经设好参数的弹道导弹
6)80年代美国从F15飞机上发射导弹击毁卫星的实验,和我们这次实验无法相提并论,从飞机上发射的导弹速度能超过弹道导弹吗?射程或者射高可以打到500多英里高吗?我想最多不过把200多英里上空的卫星击中了
7)这次实验是世界上的首例,开了先河,估计美国总统连觉都睡不着了,中国还会给我们带来多少惊喜?
8)透过中国成功试验了用导弹摧毁卫星可以看到什么(1)?我昨天凌晨2点已经贴出来了,短短几个小时浏览量已经超过了500。里面有对杀手卫星和激光武器的一点看法,抛砖引玉,想和喜欢YY的朋友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