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国防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据白皮书介绍,新时期中国国防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有以下内容:
1、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防备和抵抗侵略,保卫领陆、内水、领海、领空的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家在太空、电磁、网络空间的安全利益。反对和遏制“台独”,打击“东突”、“藏独”等分裂势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独立自主和全民自卫原则,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和边防、海防、空防建设,加强国家战略能力建设。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不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
2、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国武装力量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人才、装备、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为地方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扶贫帮困和改善民生、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力量。
科学组织非战争军事行动准备,针对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搞好战略预置,加强应急专业力量建设,提高遂行反恐维稳、应急救援、安全警戒任务的能力。坚决完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重要任务,坚决打击敌对势力颠覆破坏活动,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发扬拥政爱民光荣传统,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规,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3、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着眼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并使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目标,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成果,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和有机融合。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牵引和带动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
深化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理论研究,推进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发展新型作战力量,着力构建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体系。
深入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加紧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加大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力度,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积极稳妥地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战略筹划和管理,努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
4、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和国际争端,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侵略扩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展对外军事交往,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和军事互信机制。
坚持开放、务实、合作的理念,深化国际安全合作,加强与主要国家和周边国家的战略协作和磋商,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海上护航、国际反恐合作和救灾行动。支持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1)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扩展阅读
主要依据
确定国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对国际形势发展趋势和可能爆发战争的判断,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军事战略,宪法规定的国防任务,国家对国防建设可能的投入及其指导思想,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的发展水平,军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等等。
拟制国防目标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国防建设目标与国家建设目标相一致;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适应;主观需要与客观可能相结合;保证重点与全面协调发展相统一;多方案择优以及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防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确定新时期国防四项目标和任务
⑵ 近代史时候,中国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后者是前者的归宿。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2)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扩展阅读: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统一。
⑶ 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第七段表述: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7年10月2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什么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消除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时遇到的困惑,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和价值目标,是党开辟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重大理论方面,就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作了明确的、系统的回答,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⑸ 我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我国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党和国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确保小康社会建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第七段:
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5)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扩展阅读:
邓小平同志认为:在规划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把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他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同时还指出民主建设要走法制化的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这是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认识上的飞跃。
中国的现代化是建立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不同于世界上其他类型的现代化,而是在中华民族特殊文化背景下的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当前,在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全面准确地理解现代化的涵义,才能保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实现我党确立的本世纪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社会的目标。
⑹ 中国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中国的三大历史任务: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统一战线是完成新世纪三大任务的重要保证。
1、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
必须通过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围绕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出力。
必须努力运用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2、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要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密切两岸人民关系,最大范围地团结台湾各族、各界和各阶层民众,最大限度地争取台湾民心,反对“台独”,反对分裂,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创造条件。
3、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强烈愿望。
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和大陆范围外两个范围的联盟,汇集了方方面面的人士,同世界许多国家、民族、政党、团体、人士等有着广泛联系,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统一战线应当也可以运用自己的影响,为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出更大贡献。
(6)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扩展阅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
1、“三个代表”要求深化了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有助于现代化建设顺利、全面地进行。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这三个方面紧紧结合起来,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必须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在抓好物质文明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贯彻社会全面发展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要求促使全党进一步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有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三个代表”要求的提出,将促使共产党人在国际国内新形势下进一步思考自己肩负的重任,并从顺应历史潮流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认识统一大业,全力完成统一大业。
3、“三个代表”要求将指导我们更好地把握时代主题,有助于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事业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作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在这方面努力奋斗,与一切爱好和平、渴望发展的国家与人民携手共进,把历史车轮推向光明。
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以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重大任务是什么
成立后我国长期受帝国主义侵略,国家积贫积弱一贫如洗,工业基础薄弱百废待兴,人民生活仍然很贫穷。中国人民面前重大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和振兴工业。
⑻ 我国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是什么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制定依据是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国家的根本任务指国家基于其性质应当完成的一种根基性行为、责任系属。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根本任务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密切相关。
我国《宪法》序言第七段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规定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道路。
(8)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既要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又要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教育的各个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⑼ 当代中国最大的任务和最大的目标是什么
当代中国最大的任务维持世界和平,最大目标是中国的少年强则国强。
⑽ 我国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期我们也要牢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再一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这一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