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为什么不藏富于民

中国为什么不藏富于民

发布时间:2022-05-13 11:12:10

1. “藏富于民”这个词怎么理解

藏富于民与基业常青

我们经常把民富国强作为对未来生活的期盼,那么如何理解民富国强这个词汇呢?我们不妨用通俗的话来解读一下。天下百姓的最大愿望毋庸置疑都希望过上“衣食无忧,富足充裕”的生活,这里的百姓包括你,也包括我,涵盖了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这是百姓对自己生活确立的最高标准。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存在的,作为国家的子民,也就是国民,都明白一个道理,光是自己过上幸福生活是不够的,自己的幸福生活还要靠一个强大的国家提供保障,因此,希望国家强大就成了百姓对国家未来发展目标的期盼。
其实民富国强还可以用辩证唯物观来解读,那就是两者之间存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民富是国强的基础,而国强又是民富的保障。试看那些民不聊生、战火涂炭的国家哪一个是强大的呢?非洲一些国家经常发生武装冲突,使得百姓背井离乡,甚至大批死于战火,这样的国家能是强大的国家吗?如果国家的力量衰微,不足以抵御外敌入侵,国民即使再富裕,当外敌入侵之时,不堪一击。富裕的生活在一瞬间就变成了过眼云烟。中东的科威特是一个靠开采和出口石油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国家,由于石油贸易的丰厚利润,使得该国的国民生活非常富裕,但是当伊拉克侵略者的铁蹄踏进国土的时候,他们的国家在瞬间土崩瓦解,百姓都沦为了亡国奴,昔日的富裕生活也随之不复存在。
在明晰了民富国强的道理之后,我们不妨想一下,如何实现国强民富的目标?中国古代的儒家学派认为,德是本,财是末,德是发财的基础;“外本内末”则会“争民施夺”。“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如果没有与民同乐的德养,即使有了巨大的财富,有谁愿意为你维护基业常青呢?如果人家都愿意跟着你,真心实意地为你出力,又何愁事业做不大做不强呢?这里所说的“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实际上阐明了一个团体、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要想日益强大、基业常青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藏富于民,方能基业常青。

2. 如何理解管仲的“藏富于民,让利于民”的民本思想其理念适合今天中国吗我觉得适合。民富则国强

适合
只有人民富裕了
国家才能够富裕

3. 是哪个狗屎玩意要买美国国债的为什么不藏富于民

又不是光中国买!外国不也有很多国家买吗!至于中国为什么不藏富于民,因为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建设都需要钱,如果国家没钱,出了问题那就不好办了!你看现在很多国家都金融危急,有的还濒临破产,主要原因就是国家没有钱!中国有钱,出现危急可以随时调控,补差。

4. 如何实现:民主、法治、藏富于民

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法治就是法律面前人人的基本权利平等;藏富于民就是老百姓能够自由支配自己合法创造的财富。
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早就实现了。中国特色的藏富于民,如何定义,尚不清楚,不过只要加了中国特色作为定语,估计也已经实现。
中国的国情就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是山寨版的,定义包括某阶级的、某领导下的、某主义的、有机化学组合的、甚至摸石头捡来的,总之不是正常的标准。
民主、法治的标准,本来很简单,就是第一段话。可是中国人近百年来一直自搞一套甚至多套标准,结果与基本的民主、法治的目标越行越远,根本看不到实现的希望。

5. 明朝的国策是藏富于民吗

明朝的国策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藏富于民。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在应天府设立南直隶 。明初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国力强盛,政治清明。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后期因政治腐败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权,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政权,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明郑结束。

6. 浙江是中国藏富于民特征最显着的省份吗为什么

这个是肯定的,因为现在的浙商真的是很出名,人家就是不愿意去打工,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算是自己做生意挣得很少也是不愿意去打工的。这从小就形成了一种理念,也让他们有了经济头脑。加上这个地方的交通还是比较发达的,海陆空都是非常发达,也为他们创造了一定的财富。

浙江人真的是太爱折腾了,似乎有着用不完的精力,他们对钱真的很感兴趣,从来不会因为困难就是去打工,这样的心态也让他们遇到任何困难都是不愿意放弃的,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态慢慢地培养了他们的性格,也为他们带来了一定的财富。

7. 藏富于民为什么要用“藏”字有何历史依据

“藏富于民”,是政权在处理国家与个人财富分配方式上,提出的一种政治思想。

具体说就是“富民政策”,国不与民争利,让百姓获得更多的财富,生活充裕,老百姓富了,国家也就富了。


“藏富于民”其中的”藏“字,很有意思。

写在最后


藏富于民,主要是指防止或者消除、缓解过大的贫富分化现象,预防公共资源向少数人不当的倾斜,防止政府“与民争利”的现象出现,激励民众积累财富,让财富向民众倾斜,让中等收入者成为社会主要阶层。


藏富于民,一种古已有之的经济理论,是古代“富民说””裕民说”的具体形式。藏富于民是现代东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特征之一,体现了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是一种民主及国家强盛的现象。

阅读全文

与中国为什么不藏富于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哪里产车厘子 浏览:948
印尼死多少人 浏览:42
意大利语您住在哪里怎么说 浏览:693
伊朗冬令是什么 浏览:154
我的世界中国版怎么不能登录 浏览:360
英国怎么买鸡爪 浏览:157
印尼铁木多少钱1吨 浏览:535
带孩子去越南玩什么 浏览:221
伊朗关税怎么收 浏览:641
意大利面酱料怎么保存 浏览:122
印度新闻肺炎一共有多少人 浏览:9
如何在英国注册百度网盘 浏览:483
伊朗派了多少人参加东京奥运会 浏览:38
伊拉克为什么帮助伊朗 浏览:415
印尼kak什么意思 浏览:502
印尼怎么查话费余额 浏览:598
印尼人属于什么宗教信仰 浏览:61
中国落地国籍有哪些国家 浏览:819
意大利主要食物有哪些 浏览:320
为什么中国版 浏览: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