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各国历史课本如何论述中国历史
美国
《世界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联》这么一描述我国古代发明的历史:
唐宋的机械钟表与今天的石英表;古人用硫磺、硝酸钠和木炭混合制成火药至今被用于制造武器和烟花;天花疫苗引发免疫学的产生,活版印刷发展到今天的电脑印刷。
这本书还注重国家间的横向对比,通过一些表格和图形,让学生对同一时期各国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先进、落后一目了然。
书中提到中国的孔子和印度的释迦牟尼、希腊的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代的。通过这一横向对比,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到当时的世界思想家辈出,在不同文明中闪光。这或许是历史的巧合,或许是不同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对于中西文化和贸易的交流,教科书也大书特书。从“丝绸之路”的产生到葡萄、无花果、黄瓜、核桃从西亚传入中国,从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1271年来到中国再到郑和下西洋从非洲带回长颈鹿,书中颇下笔墨。书中摘录了《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忽必烈皇宫的描写:“宫殿屋顶很高,大厅都由金银镶嵌,墙壁上雕刻着龙、鸟、牧马人和各种野兽以及战斗的场面。天花板上也是如此,满眼都是黄金和图画。厅很宽很长,可以容纳6000人的宴席。”
书中还格外重视妇女在各个时期的社会地位,几乎各个章节都有特别提到。其中说,考古发现证明商朝时期的贵族妇女社会地位很高,有土地,还领导自己的军队;汉代贵族妇女穿着漂亮的丝绸长袍;唐代,中国出现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她召贤纳才,对诗人骆宾王不计前嫌;在唐宋初期,妇女地位较高,她们主持家务,负责理财和管理佣人;在“五四运动”中,妇女参加了示威游行,她们反对包办婚姻、裹脚,呼吁提高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不过,书中也有中国女婴被遗弃的描述。
与此同时,美国历史教科书还关注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它称公元前500年左右。编辑成册的《诗经》是当时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书上翻译了《诗经》的第100首(丈夫外出打仗)、122首、124首和127首(士兵思乡)。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鼎盛时代,书中翻译了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歌《静夜思》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一段。
课本还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评论历史事件的同时也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历史人物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以唐明皇的“开元盛世”为参照,让学生思考究竟是“英雄造时世”,还是“时世造英雄”的辩证问题。再比如说,书中讲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教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同时又向学生提问 “你认为今天的老师应不应该教这些,为什么?”
Ⅱ 越南教科书上的历史,是如何描述中国的
越南的历史教科书上描写的其实是一段不断被中国侵略的历史。在越南的教科书中,中国就相当于一个张牙舞爪的大老虎,不断的攻击着他们,而越南一方则是不断的反抗中国的侵略,最终赢得独立的。其实从表面上来看,现如今双方作为不同的两个国家,这种描述或许还有点道理,毕竟在我国的历史上,越南确实是一直被我国征服的一块地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越南都是中国的藩属国。
综合而言,在如今双方已经成为了两个不同的国家的情况下,越南为了自身文化的独立,为了建立属于自身的历史,从而对历史的解释有着不同的意味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Ⅲ 俄罗斯课本是如何描述中国历史的
中国文化由于其历史悠久,经过岁月的沉淀,在整个世界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那么别的国家是如何描述中国的历史的呢?这似乎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当然,鉴于国际形势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俄罗斯在历史课本中如此崇尚中国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所以我们不能够就这样沾沾自喜,要居安思危,只有时刻警惕,才不会从高处跌落。
Ⅳ 中国历史在外国人中是如何被记载的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历史上一直以来是整个世界上的政治经济科学发展中心。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其他国家形成了影响,一直到近代这种影响才被全世界的工业化进程打断。但是现在的中国依然对整个世界形成很大的影响,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每5个人里面就会有一个中国人。当然也有很多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更没有到过中国,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仅仅凭着日常的电视报纸和教科书。大家知道这些人对中国是什么印象吗?
至于韩国则不说也罢了,明明是一个弹丸小国,自古以来靠依附中国生存。在历史书中却把自己意淫成一个强盛大国,屈原和纪念屈原的端午节都是韩国的。四大发明是有韩国人合作才研发出来的,这也是醉了。他们对自己国家有种谜之自信,所有的历史全靠一个字:吹。
Ⅳ 美国、日本、韩国是如何介绍中国历史的
对于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其他国家又是怎样的描述与介绍呢?笔者就举美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为例,带大家走进不同国度对中国历史的描述,真的是只有对比过后,才能体会到这其中的伤害程度。
一、美国
对于美国在介绍中国历史的过程中,立场还算比较中立,所描述的历史也还算比较公允。美国对于中国的古历史是十分重视的,在其课本中关于中国历史知识,就占据9章节的内容,从夏朝一直到清朝这些历史朝代都有详细的介绍,而且里面的内容涉及面也十分的全面。不过他们的历史课本跟咱们的相差并不大,都是对重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梳理。
美国的历史课本当中,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点就是他们在描述中国的历史事件或者某一发明,都不会掺杂任何的个人感情色彩,历史典籍是怎么记载的,他们就会按照上面的来进行描述,对于内容部分从来不进行添油加醋,保持着原汁原味。第二点就是他们在介绍到某一朝代有什么发明或者创举时,他们会将这种技术与现代有多大的影响结合在一起。
比如讲到这个针灸拔罐,如今在欧美却十分受欢迎,连有一些奥运健将都进行拔罐。说到中国的印刷术、瓷器、火药等等都会阐述一下对于如今生活的一些影响等等,甚至还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哪些是受它们的影响才会变成如今这样,很是注重学生把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灵活运用。
二、日本
众所周知,日本在古代的时候,还是十分敬畏中国的,对于古代中国的朝代是十分崇敬的。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历史书上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十分的推崇。对于秦始皇修筑长城、两汉文化、隋朝的科举制,还有什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等等重要的历史贡献,讲解的都是十分详细,对于这些贡献也是阐述的十分公正客观。
就比如说唐朝的时候,他们向唐朝皇帝朝贡的时候,都会自称倭国,就像“倭使者向大唐敬献”之类的,对于大唐直呼他们倭人丝毫不在意。就连说到一些印刷术等科技创举都会很公正的承认日本和高丽都是从中国学习回国的。
只不过日本在讲述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历史,之前的良好形象全部毁灭了。对于清朝和民国他们通常会用一些“腐败、无能、软弱”等等一些词语来形容。在谈到二战或侵华战争这段历史,那日本就将不要脸的特技展现到了巅峰时刻,直接将自己阐述成了一位受害者,对于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一概而过,拒不承认当年的侵华战争杀害无辜老百姓。
三、韩国
说到韩国,那估计不少人都直接站起来拍桌子说这一个极度无耻的国家,那么他们历史书是怎么突显自己的呢?首先他们在讲述中国历史的时候,往往都不会单独来阐述,而是放在了整个亚洲这个大环境下,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想办法来突显自己在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
打比方说,日本是说从中国学习到的先进技术,那么韩国就会把这先进技术描述成是与中国一起努力才创造出来的,并且还要在强调一下日本学去的技术在他们国家有深远的影响。更让人无语的则是,韩国也是最喜欢干的事就是主观的去改变并歪曲对历史的解读。曾经就把中国的东北地区硬是歪曲说成是古朝鲜的固有领土;再说到杨广和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时候,将杨广征讨说成了是入侵并且都是以失败告终;而李世民征讨的时候,直接说成了经过不懈的努力下,李世民的无能指挥最终抵抗住了他们的入侵行为。
在明朝的时候,中国曾为了帮助朝鲜抵抗日本的侵略,直接动用了全国的力量长途跋涉的去支援朝鲜,最终击败了丰臣秀吉,韩国却将明朝的功劳描述到最小化,把李舜臣等人的功劳无限扩大化,说得好像明朝过去只是走了一个过场。而清朝更是为了保护朝鲜,不得不与日本展开了甲午战争,没想到到最后韩国却将清朝定义为一个“侵略国家”与“霸权主国”。(喜欢这篇文章的点个赞、关注一下呗~笔者在此先感谢大家啦)
Ⅵ 外国课本是如何写中国历史的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中国作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灿烂的文化,在经历的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有过盛世,也有过屈辱,但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历史,这些历史也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人们铭记,对于过去的历史,无论是去繁荣还是屈辱都应该以真实的情况被铭记,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尊重,历史不应该被掩盖,更不应该被曲解,这是毫无疑问的。
结语
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居安思危,表达的意思就是在和平年代,也不能掉以轻心,在内心中一定要有忧患意识,时刻保持警惕性,毕竟人心复杂,任何地方都会成为缺点,包括他们介绍我们是所说的,中国古代文化更加讲究情感和礼仪,而不是理性和务实,是啊,中国有多少祸端都是因为意气用事而导致的,大家如何认为呢?
参考文献
《世界名人语录》
Ⅶ 中国,在美日韩这三个国家的历史教科书中被怎样描述
政治环境和舆论导向一直都是各个国家之间的斗争,这是看不见的硝烟战争,也是一种文化之间的抵触。自古以来各个国家都是在埋头发展,但是随着经济不断的飞速发展,国家之间开始多了更多的联系,大家同处在一个大环境中,所以有诸多对比。
不管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方面都是各个国家暗自较劲的方面,而中国从最早的被人歧视,到近些年来的崛起都让很多国外的人们看到奇迹的发生。虽然中国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但是许多人对于中国的评价却不一样,甚至会歪曲事实,对自己国人进行错误的传播,以此来达到一些政客的最初目的。
看了别的国家对于中国古代的评价之后,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大家对于古代中国都是充满敬意的,但是面对近代史却都是有很多偏差,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几个国家之间关系微妙的原因,有些事情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都是能够在一些小事件中看出端倪,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我们,只要我们努力建设祖国一定会被人看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