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949年~1959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1949年:
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等;
10.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
美国侵略朝鲜,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1952年:
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3年:
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胜利;
“一五”计划开始执行;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社会主义改造开始;
在朝鲜战场共击落敌机300多架;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第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公私合营;
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1955年:
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万隆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
1956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型歼击机);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提出发展文艺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0年代中期,确立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1958年: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
大庆油田建成。
❷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到1959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三反五反运动、昌都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庐山会议、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1、三反五反运动
“三反”、“五反”运动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
建国初,不法资本家为了牟取暴利进行违法活动。在资产阶级的腐蚀和影响下,政府机关里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现象严重滋长,有的干部堕落变质。
在1951年10月开始的增产节约运动中,揭发出大量的贪污浪费现象。中共中央于12月1日和12月8日,发表重要文件。从此,三反运动在全国展开。在三反运动中,又揭发出资产阶级不法分子同国家机关中的贪污分子密切勾结、从事犯罪活动的严重情况。
1952年2月上旬,五反运动首先在各大城市开始,并且很快形成高潮。1952年3月5日,中共中央规定了对违法资本主义工商户处理的基本原则:过去从宽,今后从严;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工业从宽,商业从严;普通商业从宽,投机商业从严。
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结束。“三反”、“五反”运动,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为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昌都战役
昌都战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谈判破裂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昌都进行的战役。
从10月6日至24日,昌都战役历经19天,先后打了20多仗,共歼灭藏军5700余人,计有5个代本全部,3个代本大部。1个代本起义。共俘代本以上高级官员20余名,俘获在藏军中服务的英国人福特、柏尔及印度人2名。可以说,在昌都战役中,藏军主力已被消灭。
昌都战役不是为战而战,也不是只为消灭藏军和解放昌都而战,仍是为和谈而战,打下和平解放西藏的基础。昌都战役情况传播到西藏各地后,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一片混乱,发生分化,摄政达扎不体面地下台,达赖喇嘛提前亲政。达赖亲政后,即于1951年2月派出西藏地方的全权代表5人前往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谈判。其中,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
3、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4、庐山会议
1959年8月2日—16日,在庐山召开了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75人,候补中央委员74人。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14人列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议题:一是对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进行批判;二是讨论调整1959年经济计划指标;毛泽东在会议期间作了多次讲话。
全会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关于撤销黄克诚同志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决定》、《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
全会决定撤销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和周小舟4人分别担任的国防部长、总参谋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和湖南省委第一书记职务。
但保留他们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以观后效。
5、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
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
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第一次郑州会议)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开始逐步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美援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庐山会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昌都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反五反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❸ 1959年发生过什么大事
1959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签署表彰命令并颁发“铁道部一号嘉奖令”,把新中国诞生后铁路系统的最高荣誉授予12次列车。
1959年8月13日,毛主席亲自来到南开大学,视察他领导建立的离子交换树脂车间。
1959年8月13日,美国“发现者5号”卫星在返回时,在制动火箭点火后,卫星不知去向。
❹ 1949-1959年中国自然灾害有哪些细节解析
1、1950年7月,淮河大水.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的大肆破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淮北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2、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年高出145米.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却淹没农田 4755万亩,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业生产
3、1959年1—4月,河北、黑龙江出现严重春卑,影响300万公顷农作物的生长,黑龙江受旱达4寸—5寸深,为历史罕见。4—5月的霜冻造成华北、黑龙江等地5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与此相反,从2—6月,南方三次出现洪涝灾害,珠江、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3—6月,东部沿海和华北地区又发生风雹灾害。进入夏季,旱灾、洪涝情况开始对移。6—8月,出现以江淮流域为主的大旱灾,到7月下旬受灾面积已达821.2万公顷,持续到8月上旬扩大到黄河以北和西南内陆,受灾面积达2276万公顷。7月下旬,河北、北京、黑龙江地区突降暴雨,山洪骤发,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7—9月,东南沿海遭到5次台风侵袭,最高达12级,使120万公顷农田受灾。
1959年灾害种类繁多,在部分地区轮番发生。除旱灾、霜冻、洪涝、风雹外,还出现了建国以来并不多见的蝗灾、粘虫灾、鼠灾。
❺ 1959年中国发生过什么大事件
中国广东电视台开播 中国与苏丹建交
❻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什么重大事件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毛泽东主席用他那带着湖南口音的洪亮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❼ 简述1956年到1975年中国发生的事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通过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明确指出了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
1958年,党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犀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由于缺少建设经验,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左”倾错误开始泛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加之此间苏联的背信弃义和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1961年,党中央意识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及时调整了政铂国民经济开始恢复。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1966年至1976年间,发动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7)1959年中国发生了什么扩展阅读:
大跃进:
一、发动起因: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二、失败原因:
1、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
2、毛泽东等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
三、影响:
“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
从1958年11月开始,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中的问题。中央多次提出调整经济指标,“压缩空气”,并着手解决经济工作中的问题。
到1960年冬,随着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也被停止。1962年1月召开的7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❽ 20世纪60年代中国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1960年到1970可统称20世纪60年代,中国发生的事情有:
1、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
2、1966-1976文化大革命。
3、1962对印自卫反击战。
4、1969珍宝岛战役。
5、1964原子弹试爆成功。
6、1960年仿制导弹成功。
❾ 中国六十年代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主要是国内的
1、三年自然灾害
即中国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
2、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
3、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第五个有核国家。
4、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获爆炸成功。
5、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❿ 中国50年代发生了什么大事
50年代是指从1950年到1959年。
1、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2、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运动,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之一。
历时一年多的镇压反革命运动,范围涉及到全国几乎所有地区,从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残留的反革命势力,并清除了一批帝国主义间谍。曾经猖獗一时的匪祸,也已基本扑灭,使我国的社会秩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定,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改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
3、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4、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
1954年2月18日,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会议达成协议,建议在日内瓦召开由中、苏、美、英、法以及有关国家参加的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分为两部分,交叉进行。4月26日至6月25日,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