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人到底要靠什么养老
靠饭养老。自己够吃个粗饭的水平若不满足就没办法了。
❷ 中国人怎么在泰国清迈养老
办理养老签就可以了
申请人需要年满50岁。申请资料:
在中国需要准备的资料:
1.无犯罪证明,到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开。(有效期最好是半年)。
2.无犯罪证明需要中国外交部和泰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双认证。这个认证可以让外交部认可的公证处办理。一站式服务,700人民币手续费。包括双认证和翻译费用。(无犯罪证明的公证信息在附录)
在泰国需要准备的资料:
1、3个月的银行存款证明和存折更新复印件;
2、无犯罪证明到泰国外交部认证;
3、泰国医院开的体检证明(3个月有效);
4、护照原件及复印件(首页,签证页,入境页)
附录:
泰国本地银行开户及汇款:
1、申请人在泰国本地的任何一家银行开户;
2、从泰国以外向申请人的泰国银行账户汇80万泰铢;
3、这80万泰铢需要在这个银行账户里存够3个月,并在3个月到期后到银行开存款证明,同事还要更新存折的记录。
4、银行的存款证明和银行存折的更新记录的复印件作为申请资料之一。
入境签证:
1、申请人的入境签证可以是旅游签证或商务签证,落地签证不可以。
2、如果是旅游签证需要转成非移民签证再转养老签证。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从旅游签证转成非移民签证以后还要等2个月才能提交一年养老签证申请。
3、如果拿非移民签证就可以直接转养老签证了。
4、不管是哪种签证,转签证的话之前的签证必须有效期还有16天以上。
5、护照有效期不能少于6个月。
无犯罪证明及公证:
1、需要拿身份证和户口本到户口所在地开无犯罪证明。
2、无犯罪证明开好以后拿到可以办理涉外公证的代理处去办理涉外公证和外交部及大使馆双认证,整个过程大概2个星期;公证要翻译成泰文,因为泰国大使馆只接受泰文的文件。
❸ 中国人到底靠什么养老
以前靠子女,现在恐怕指不上子女,国家推行以房养老,看来推进效果不佳,未来要社保与商业保险结合的养老方式
❹ 养老到底靠什么
很多父母养老都指望“养儿防老”,我虽然没有儿子,但也决不指望女儿养。现在很多父母辛苦把孩子养大成人,还要为他们买房结婚,为什么?就因为他是你们是孩子?我想敲醒这代父母,孩子不是你养老的保障!
养老靠自已的老伴知冷知热,互相关怀,互相守护直到生命的终止。
❺ 当今中国人的八种养老方式 哪种最靠谱
养老院最靠谱。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同龄人一起说话。家人有空也可以一起聚聚。和儿子媳妇住大家都不舒服。代沟嘛!
❻ 中国人怎么养老
养子防老,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经越来越不实际了。你观念不错,已经考虑到怎样养老的问题。可以考虑商业养老险,每年存入一笔钱,可以选择在55岁或者60岁的时候,领回本金和利息,期间还拥有人寿保障,其次,参与社会保险的养老部分,只要社保养老部分交满15年,在退休的时候就可以每月获得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补贴了。两个计划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❼ 老人养老问题怎么解决
大家都说了很多国家社会等宏观方面的。
作为养老院从业者,我就说一下作为个体养老的准备
一,保持身体健康,坚持锻炼,合理饮食,定期体检。到了老年您就知道老来卧病,那生活不叫生活了,只能叫苟活。
二,存够钱,做好规划。别老想着把钱留给子女,自己先过好,也千万别提前把自己的财政权交给子女,这种翻车的前车之鉴很多了,您细品。
三,养儿防老吗?当时是防的。当然母慈子孝,父仁子忠,自己要做好榜样。另外子女现在也难,一个人要撑一大家子,不心疼吗?这个不能太指望。
四,养老,心态要正。老年意味着对将来的规划时间只能以年为单位了,不知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正视这种恐惧,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这个非常重要。
五,养老说到底就是人生命中最后一个阶段的一段旅程,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总要自己生活,养老也是一样。
我是陈冲,在深圳养老院从事养老行业,养老的事都可以聊聊。
❽ 海外华人养老问题办法多!为什么说“老漂一族”生活早早规划
随着海外华人新移民的增多,以及第一、二代华人逐渐步入中老年,早期移民渐渐老去的同时,不少新移民的父母也投奔子女,随着需要在海外养老的华人增多,如何养老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华人怎样防老,如何养老成为迫切关注的话题,当前难以回避的问题是,海外华人养老难困难重重,回归中国逐渐成为趋势。
“老漂一族”出国后失去了以前的朋友圈和熟悉的环境,一闲下来难免会生出寂寞和乡愁,从而带坏自己的心情,要尽量规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如每天花点时间散散步、打打太极拳等,让自己的身心都得到锻炼,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❾ 中国人如何去新加坡养老
摘要 第一种是居家养老。家庭是老年人的大本营、终身的依靠和归宿,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是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养老政策时也传承了这个美德,为了防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家庭出现“空巢现象”,在购买组屋时制定了一个优惠政策,即对年轻人愿意和父母亲居住在一起或购买房屋与父母亲居住较近的,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可一次性减少3万新元,目的是鼓励年轻人赡养父母、照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