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

发布时间:2022-05-07 04:28:16

①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中华文明演进与融合的民族特征和特点的一种民族文化。它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总体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先民在中国领土上的创造,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而言之,它是不同文化形式所表达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和精神的总称。

(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应首先包括思想、文字和语言,然后是礼乐、射击、朝廷、书号六大艺术,再是书法、音乐、武术、曲艺、象棋、节庆和生活繁荣产生的民俗。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秦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对人、对社会的理解和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者强调“礼”,追求“礼”,即确立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

“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古“文”字是指纹理、花纹之意。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称为“文”。

② 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释三家之说为总本,而又以道家为根本,儒家为主干,佛学为相互配合。——常识文化篇。

③ 依据地理环境分类,中国传统文化以什么文化为主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对文化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社会初期,它的影响甚至是具有决定性的,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如此。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
⑴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丘陵约占全国土地面积65%。海拔500米以下的仅占全国土地面的25、2%,而3000米以上的却占25、9%。全球超过8000米的12座山峰中国即有7座。我国地势的总体走向是自西向东依次递降,呈现落差显着的、三级台阶式的地形、地貌。中国的西北背靠欧亚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幅员辽阔地形复杂。
⑵气候环境
中国大陆以距海远近形成了从东南到西北由湿润、半干旱到干旱逐渐递变的明显趋势。中国大陆由南而北,以山川河流为天然分界,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依次递变。
季风气候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着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大陆性气候强,表现为冬夏两季平均温度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或国家有较大的差异,冬季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则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差较大。
⑶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特征:幅员辽阔、地形地貌无所不包;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中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黄河、长江贯穿三大阶梯之中,沟通中国大.陆的东西。而汉水、淮河则把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长江的支流湘江和赣江与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北江同发源于南岭山,秦朝时开凿灵渠,把湘江和漓江相沟通,西江则联系着岭南和云贵,中国大陆遂成为一个整体。
其次是地理通道:中国大陆地形复杂,山脉众多,但无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实际上也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发生过人群交流的。
二.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⑴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多样化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不同的文化类型的生成及其发展趋向具有重大的影响。中国境内地理环境的多样化,客观上构成了多民族共居、多种经济成分互立、多种文化类型并存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在衣食住行方面,各地历来就存在很大差别,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
⑵历史地理环境对“多元一体格局”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对优越,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大量汉族(华夏族)人口不断从黄河流域迁往南方、西北、东北各地,文化上的优势和数量上的多数是这些移民最终成为迁入地区的主体人口,他们所传带的文化自然也成为迁入地的主体文化。当然,传统文化也吸收牧业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因此,形成了各民族内聚,多文化类型融合的历史趋势,从而形成了中华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格局。
⑶历史地理环境影响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政治型文化”的形成。
(“伦理政治型文化”将独立成文)

④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为主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
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
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
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
、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
】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
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1]、华夏文明[
2],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统领。而流传
年代久远,分布广阔,被称为“汉文化圈”
,文者是宇宙自然规律理律描述,文化是
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
,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
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
,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
济的的根本。目前“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
就是一个专门从事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团
体机构。

⑤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 )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儒

中国文化以儒道释三家之说为总本,而又以道家为根本,儒家为主干,佛学为相互配合。
选A

⑥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 )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

摘要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答案正在飞速整理中,请您稍等两分钟~

⑦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1]、华夏文明[2],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被称为“汉文化圈”,文者是宇宙自然规律理律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的根本。目前“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就是一个专门从事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团体机构。

⑧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C)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答案:C

⑨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题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诱的,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抵触的(这不是说科学是正确的,科学也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认识的是物质,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宇宙飞船上天,原子弹爆炸,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上的成就,科学观念是很易被人们接受的。由于以上原因,人们对信仰发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这种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上帝的罪人。更头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师还染上了艾滋病,有媒体报道,他们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于不正当的性行为造成的,这说明他们已经远离自己的信仰,沦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们应当承认,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还是高尚的,但是从发展的趋势看,基督教和天主教、伊斯兰教,都没有发展前途,因为它们都不能为科学思想所接受,最终会被人们所抛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

⑩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为主体的文化

先秦时期是百家齐放,也是三教九流形成时期
后来确立秦朝的法治,即韩非的法家学说
西汉初期因为连年征战需要休养生息,所以采用黄老的无为而治,因此也就出现文景之治,为后来的汉武兴盛打下了基础
到汉武帝时,取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学开始真正兴盛
然后东汉时期佛教也开始流行,不过当时佛教还不占主流。魏晋时期则以玄学为主,主要是当时三国后西晋统一,但政治不稳定,比如八王之乱等,因此这个时期世人大多都选择逃避,所以当时盛行道学,《道德经》《庄子》《周易》被称为“三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就有劝人不要避世的思想)
南北朝时期是佛学的大兴,既有达摩来华,一苇渡江,少室山面壁坐禅而后留下易筋经与洗髓经
接下来的隋唐时期是儒释道三足鼎立,儒家有三省六部制及科举,道家有陇中世家支持,佛教有后来的武则天支持。当时士大夫盛行儒治世,道治心,佛治身。
五代十国基本差不多
宋朝理学开始兴盛,即改变了的儒学,然后明朝八股制度,理学一直控制到近代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上自汉武后一直以来都是儒法兼用,儒治表,法治内。

阅读全文

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着名户外品牌有哪些 浏览:475
英国表演专业艺术留学需要多少钱 浏览:910
印度师级编制多少人 浏览:901
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多少年 浏览:856
如何检测印度疫情 浏览:799
为什么伊朗北部人口那么多 浏览:467
印度有哪些国宝级男角色 浏览:473
没有qq微信怎么玩和平精英国际服 浏览:526
英国硬币先令价有多少高清图片 浏览:128
越南被拉黑名单都怎么解决的 浏览:943
伊朗的山为什么不长树 浏览:698
他在中国学舞蹈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396
伊朗河流特征是什么 浏览:790
hbo为什么启用英国演员 浏览:15
中国已经进货得多少钱 浏览:827
做外贸怎么收伊朗的货款 浏览:585
英国确诊病人多少 浏览:247
越南座机号怎么拨打 浏览:179
意大利Ovo是什么意思 浏览:745
印度人如何给骆驼过节 浏览: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