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使用原子弹的原则是什么
中国从拥有核武器之日起,即承诺“永远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又发布“中国核武器使用三原则”。
A-bomb 即 原子弹 。原子弹(nuclear weapon)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强中子放射以杀伤人员(如中子弹)。1945年7月16日凌晨,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尔空军基地的沙漠地区爆炸成功。
2. 中国能防范核武器袭击吗
从理论上讲,任何国家,包括中国,都无法防范核武器的袭击,尤其是对核大国。
但是事实上,由于核武器的可怕性,当一个国家有核武器时,其它核国家在运用核武器袭击前,就必须得考虑我国的核报复,这也是它无法防范的。因此,相互顾忌,反而使核战争的可能性降低。发展核武器,确保核威摄,是我国防范核袭击的主要对策。
我国的核政策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对没有核武器的国家使用核武器。因此,我国现在防范核袭击的方法,一是发展最先进的导弹拦截技术和系统,二是发展核武器的生存能力和二次核反击能力。使妄图使用核武器的敌对势力知道核反击的可怕后果。
核武器,指利用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毁伤破坏效应的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器,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
3. 如果别的国家扔了个氢弹或者原子弹给中国的某个地方,那我们不就完了国家有什么预防的设备吗
当然有了啊,原子弹你以为是想扔就能扔过来的吗?那肯定是需要飞机或者运载导弹的搭载才能够发射过来的,罗国恩很多防御系统防空导弹系统。比如说,美国在韩国部署的萨德,就是为了防止朝鲜的原子弹,像韩国发射而设置的,也就是说原子弹还没有升空刚刚开始发射就被导弹拦截下来了,所以根本不可能到达韩国的领土上。
4. 请问中国的第一次原子弹爆炸后,西北地区是否有严重的核污染,中国是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防止扩散
罗布泊吧,当时进去试验的人都得带防护面具,和防生化服,周变的岩石在一瞬间被烧化,变成了玻璃,罗布泊方面几百公里都没人住,哪里是古楼兰国的地方,以前是山青水秀,而如今确是寸早不生.
5. 中国用什么拦截核弹
‘我两年前看过一本07年9还不只是10的 国际展望...里面有详细介绍中国的反导.好像说是在西北哪个地方的早期预警雷达.还介绍了几种导弹,分别是S300,HQ9,还有一种是类似于俄罗斯的反导系统.名字给忘记了.激光反导也只存在于理论中中国正利用先进装备积极应对弹道导弹威胁,保卫国内重要目标。
据报道,中国空军现已开始批量装备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该导弹具有反弹道导弹能力。该导弹最大射程估计为300千米,拦截弹道导弹时的有效射程为25千米,最大射高15千米,最小射高0.5千米。从参数上看,红旗-9是一款类似美国爱国者-2的大气层内反导装备。
《中国防务》网站分析说,从红旗-9防空导弹的技术性能和解放军的装备速度来看,中国“显然在以其为核心构建战区级别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国此前引进的俄制S-300防空导弹虽然在射程上与红旗-9相当,但缺少反导能力,只能执行单一的防空任务。
去年底出版的《汉和防务评论》则分析称,中国正在构建的反导系统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首都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未来可能扩展到国内其他重要地区,如上海和三峡大坝。
另据《中国防务》网站分析,中国计划构建的反导系统的规模庞大,除了卫星、预警雷达、远程防空导弹外,可能还包括中近程防空导弹、战斗机、高射炮、预警机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正试图以构建反导系统为契机,将全部可用于防空作战的武器系统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以首都为防御核心区、技术复杂的多层次空天防御系统。
6. 中国可以拦截大部分核弹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包括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在内发射一两枚拦截没有问题,但是饱和式攻击肯定有漏网的。
虽然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拦截率很高,但是只是少数或单个目标。
另外,现在先进的远程弹道导弹都是先载入大气层以后,多弹头分离分别打击目标,拦截难度太大,更何况因为经济成本的原因中国导弹拦截系统甚至只能分布在个别极少数的城市重点区域。
7. 中国有能力拦截美国的核导弹吗
核导弹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美国本土或其他海外基、战略核潜艇地所发射的远程弹道导弹,二是战略轰炸机、战斗机所发射的巡航导弹。
先说一下远程弹道导弹,在其发射的三个阶段:上升阶段、飞行中段、再入段。在上升阶段,其所用时间很短,中国要拦截根本来不及,因为从发现、锁定、到拦截导弹的飞行都是需要时间的;在飞行中段,由于其飞行位置在大气层外,想要拦截也需要使用能够在大气层外的拦截导弹,成本很高,而且拦截率很低在激光拦截器没有成功投入使用之前,还是需要在最后一个阶段:再入段拦截,虽然此时弹头已经分散,速度也很高,但是可以使用大量的短程拦截导弹进行高空拦截。
再说一下巡航导弹,在其攻击阶段,其速度能达到三马赫,一般的拦截导弹其实是能够追上的,例如中国的红旗系列,但是拦截率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即使是三比一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拦截率,但是可以拦截下大部分导弹。
其实,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拦截率也是世界各国还在克制,没有开始战争的一个因素,毕竟哪怕只漏掉一枚弹头,所造成的灾难也是不可挽回的。
8. 当年毛主席怎么对付美国和苏联针对我国扔原子弹的企图
对于美国的核威慑,中国一方面加快发展本国的核武器,另外一方面在外交等国际领域展开合作交流,借助苏联的力量制约美国的核威慑企图。
对于苏联的核威慑,中国并不单单只考虑了核威胁,也考虑了苏联全面入侵中国的可能,针对苏军作战特点中国采取转移东北工业基础并在南方大规模挖掘具备抵抗核打击的防空洞,必要时甚至准备进行大规模人口迁徙进入苏联境内,穿插进苏联人口地区,防止核武器二次攻击。
9. 中国的原子弹有哪些准备工作
中国的原子弹研制起步较晚。建国之初,中国不仅要医治战争创伤,还要进行抗美援朝战争。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军事讹诈和战争威胁,为了国家的安全和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中国不得不花很大的气力来研制自己的有效防卫武器,以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这一庄严宣告,揭开了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序幕。
由于经济和技术落后的原因,中国一开始寄希望于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能够提供支援。经过长期的交涉,1956年10月15日,中苏签订了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苏联正式同意帮助中国发展尖端武器,并答应向中国提供一个原子弹教学模型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
1958年初春,留美归来的物理学博士邓稼先被任命为该院重要的理论部主任。7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了原子能研究所,由钱三强兼任所长。早在1955年,中国地质部门就开始着手铀资源的勘探。解放军第4521程团以牺牲十几名官兵的代价,终于在西部的独龙山区发现了第一条铀矿地带,后来,地质学家们又发明了新型的找矿仪器和先进的探矿技术,相继找到了一批相当丰富的铀矿,为研制原子弹立下了头功。
10. 要是美国向中国发射核弹头中国能防御吗
导弹防御系统我国还处在实验阶段,我国的是CNMD,美国的NMD导弹防御系统也不是百分百同样是处于实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