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明朝统治了中国多少年(南明也算)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
目录
概述
明朝皇帝概述太祖朱元璋
惠宗朱允炆
成祖朱棣
仁宗朱高炽
宣宗朱瞻基
英宗朱祁镇
代宗朱祁钰
宪宗朱见深
孝宗朱佑樘
武宗朱厚燳
世宗朱厚熜
穆宗朱载垕
神宗朱翊钧
光宗朱常洛
熹宗朱由校
思宗朱由检
安宗朱由崧
绍宗朱聿键
文宗朱聿𨮁
昭宗朱由榔
大明太祖(洪武)
大明惠宗(建文)
大明成祖(永乐)
大明仁宗(洪熙)
大明宣宗(宣德)
大明代宗(景泰)
大明宪宗(成化)
大明孝宗(弘治)
大明武宗(正德)
大明世宗(嘉靖)
大明穆宗(隆庆)
大明神宗(万历)
大明光宗(泰昌)
大明熹宗(天启)
大明思宗(崇祯)
大明安宗(弘光)
大明绍宗(隆武)
大明文宗(绍武)
大明昭宗(永历)
追尊皇帝概述
明朝皇帝概述 太祖朱元璋
惠宗朱允炆
成祖朱棣
仁宗朱高炽
宣宗朱瞻基
英宗朱祁镇
代宗朱祁钰
宪宗朱见深
孝宗朱佑樘
武宗朱厚燳
世宗朱厚熜
穆宗朱载垕
神宗朱翊钧
光宗朱常洛
熹宗朱由校
思宗朱由检
安宗朱由崧
绍宗朱聿键
文宗朱聿𨮁
昭宗朱由榔
大明太祖(洪武)
大明惠宗(建文)
大明成祖(永乐)
大明仁宗(洪熙)
大明宣
② 请教学者.明朝统治中国多少年.共有几代皇帝.顺序是怎样的
明朝(1368年-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国祚27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明朝帝王: 姓名 庙号 谥号 年号 陵墓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孝陵 朱允炆 惠宗 让皇帝(又谥惠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待考 朱棣 成祖(原为太宗) 文皇帝 永乐(1403年——1424年) 长陵 朱高炽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献陵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景陵 朱祁镇 英宗 睿皇帝 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复位。 裕陵 朱祁钰 代宗 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景泰陵 朱见深 宪宗 纯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茂陵 朱祐樘 孝宗 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泰陵 朱厚照 武宗 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康陵 朱厚熜 世宗 肃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永陵 朱载垕 穆宗 庄皇帝 隆庆(1567年——1572年) 昭陵 朱翊钧 神宗 显皇帝 万历(1573年——1620年) 定陵 朱常洛 光宗 贞皇帝 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 庆陵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启(1621年——1627年) 德陵 朱由检 毅宗(原为思宗) 烈皇帝 崇祯(1628年——1644年) 思陵
③ 明朝究竟以些什么统治中国这么久
如果我说明朝依仗“依法治国”你会不会骂我?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就修订了《大明律》和《大诰》来约束天下臣民,将国家发展约束在法律框架内,所以我们看到的朝堂斗争都是有非常明确的法律依据。大家在这个范围内搞风搞雨。
④ 朱元璋是如何统一明朝的
元朝末期,人民灾难深重。终于爆发了以郭子兴为首的红巾起义。一天夜里,濠州的红巾军正在城门巡罗,忽然,城外来了一个青年和尚,说要投奔红巾军,这个和尚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后,发现起义军的几个将帅胸襟狭窄,在他们手下干事成不了大业,就回到濠州钟离老家,招兵买马,成立了自己的队伍。小明王韩林儿在濠州称帝那年,郭子兴得病死了。小明王就封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为副元帅,后成为元帅。
公元1363年,朱元璋打败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陈友谅之后,自称吴王。
公元1366年,朱元璋用船把小明王接到应天,途中派人暗暗凿沉了船,把小明王淹死了。
第二年,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割据势力,接着,命令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北伐。过了两个月,徐达的军队旗开得胜,占领了山东。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叫明建元“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军乘胜进军,元兵节节败退。公元1368年八月,徐达率领大军直捣大都,元顺帝逃往上都,至此,统治中国97年的元王朝终于被推翻,朱元璋统一了中国。
⑤ 明朝统治了中国多少年
明朝(1368年—1644年),共统治中国276年。
明朝(1368-1644年 )是继元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 ,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于煤山自缢殉国。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告终。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 ,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 ,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 ,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 ,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逾亿[29] ,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长治久安的大一统王朝。 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官方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 、“远迈汉唐”。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 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 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
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此说后来被金庸等作家采用,而胡阿祥等认为此国号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 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又因皇室姓朱,称朱明。1644年北京陷落后,南方各地先后拥立明朝宗室建立朝廷,沿用大明的国号,别称南明或后明。 奉大明正朔的郑成功和郑经在台湾建立的政权又称为明郑或明郑时期。
⑥ 明朝有没有统一过全国
以现代中国版图史来看明朝充其量是当时的一个中国地方割据政权而已,根本谈不上是什么大一统政权:明朝国土大部分时间龟缩在长城以南18行省,东北只拥有辽东半岛和山海关一带;内外东北的努尔干都司只存在了短短的几十年就被明朝放弃;大西北明朝统治最远达到哈密,但哈密卫也只存在了短短几十年就被明朝放弃,明朝力量退守嘉峪关;长城以北的河套、内外蒙古在明朝的国境边防线长城以北;青海西藏明朝只是通过册封各派名义上的统治,实际统治根本就没有,更谈不上对上述两地用武力攻入,根本就没有明王朝的一兵一卒进入,也从来没有真正有效管理过;台湾也不属于明朝的版图。
⑦ 请问明朝统治中国多少年历经几个皇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1])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并长期统治的君主制皇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
明朝 1368年-1644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太祖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
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元璋 1368年-1398年 洪武
应天府
孝陵
惠宗[21] 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
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 朱允炆 1399年-1402年 建文
成祖[22]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
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朱棣 1403年-1424年 永乐
长陵
仁宗 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
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朱高炽 1425年 洪熙 献陵
宣宗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
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朱瞻基 1426年-1435年 宣德 景陵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
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朱祁镇 1436年-1449年 正统 裕陵
1457年-1464年 天顺
代宗[23]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
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朱祁钰 1450年-1457年 景泰 景泰陵
宪宗 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
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朱见深 1465年-1487年 成化 茂陵
孝宗 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
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朱佑樘 1488年-1505年 弘治 泰陵
武宗 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
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朱厚照 1506年-1521年 正德 康陵
世宗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
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朱厚熜 1522年-1566年 嘉靖 永陵
穆宗 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
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朱载垕 1567年-1572年 隆庆 昭陵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
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朱翊钧 1573年-1620年 万历 定陵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
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朱常洛 1620年 泰昌 庆陵
熹宗 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
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朱由校 1621年-1627年 天启
德陵
思宗[24]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
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朱由检 1628年-1644年 崇祯
思陵
南明(1644年-1662年或1664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备注
安宗 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缵文
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 朱由嵩 1644年 弘光 史称弘光帝,也称福王
闵王 朱常淓[25] 1645年 潞王
朱亨嘉 1645年-1646年 洪武 称靖江王监国
义宗 侍天制道恭和襄定献文
敬武明德肃仁成皇帝 朱以海 1645年-年 鲁王
绍宗 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
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 朱聿键 1645年-1646年 隆武 史称隆武帝,也称唐王
文宗 贞天应道昭崇宁文宏武
达仁成宣闵孝节皇帝 朱聿
⑧ 明朝统一战争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
明朝统一战争的历史背景
明朝统一战争的历史背景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大背景就是元朝末年政府腐败的统治,从而全国各地爆发了各种形式的起义。明太祖朱元璋就是红巾起义军的领袖。他于1352年起兵,1356年攻克了集庆(现南京)之后,成为吴王,建立了百官,江南政权初步建立。
建立了江南政权之后,开始进攻湖广、浙闽一带,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在北伐战争上的的战略部署和进军路线,是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判断。他将自己的意见说给众将领听,然后又耐心的听取了众将领的建议。
常遇春提出应该长驱直入,直捣元朝大都的主张。朱元璋听后,觉得这个方案太过轻敌冒进,不可取。当时元朝在中原、西北的兵力部署比较多,况且元朝再不济,建都也已经将近百年,大都城肯定是守得非常牢固的。如果朱元璋的军队没有能力做到一举拿下大都,那么军队肯定会被困在城中,陷入被动之中。
所以朱元璋提出北伐战争要稳扎稳打,渐次推进。用朱元璋的原话就是:“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最终制定出了完整的北伐计划,明朝统一战争也由此开始。
明朝统一战争的过程
明朝统一战争持续的时间非常长,明朝统一战争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发生了这样的一系列作战:攻取河南、山东;攻取河北;攻占大都;攻取山西与陕甘,统一西北;攻取福建,平定闽广;攻取四川,统一云南,统一东北,管理边疆地区。
攻取河南、山东,还有攻取河北、攻占大都这些都是明朝着名将领徐达和常遇春两位的北伐军参与作战的。他们二人平定了山东、河南等地之后,开始孤立大都。大都与外界隔绝,陷入了明军的弧形包围圈中。再与朱元璋商量之后,徐达率军直取大都。这一战为朱元璋统一中国获得了战略上的优势。统一西北的战争是各方协作的结果。先是徐达和常遇春挥师西向,同时冯胜、汤和渡河北向,辅助主力军。这几场战争基本完成了朱元璋之前拟定的战略计划。
而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浙东和福建的一些割据势力。汤和在消灭了方国珍势力后,就出兵福州,大破延平陈友定的军队。胡廷瑞则是克建宁、兴化,招降汀州及泉州以南州县。李文忠率部进入福建,歼陈氏余党金子隆等部,占领了福建。之后又平定了广西、广东等南部沿海地区。
朱元璋南郑北伐都取得了胜利之后,乘机向四川、云南、东北招降。结果遭到了拒绝,于是决定出兵。边疆地区则是进行精心管理,以防暴力事件频发。
明朝统一战争的结果
明朝统一战争是明朝建立初期为时最长的一场战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明朝统一战争的结果。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意味着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彻底结束。但这并不代表这元朝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其实它还是具有一定的军事实力的。它盘踞在北方,仍旧时不时的窥视着中原,想要再次卷土重来。
除了元朝这个敌人之外,在东北、四川、云南还有秦、晋、关、陇地区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武装力量。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朱元璋最主要的任务自然就是继续征战,消灭割据势力,统一全国。1371年,汤和、傅友德奉命率军分成两路进击四川。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重庆、成都等地区就被轻易攻下,夏主明升投降,四川的割据势力覆灭。
1981年,傅友德、蓝玉、沐英一起率军出征云南。三个月后,蓝玉、沐英攻克昆明,傅友德攻下乌撒,当地的割据势力首领在逃亡的途中自缢身亡。第二年二月,大军又攻下了大理,平定了云南全境。1387年,朱元璋派出二十万大军,任命冯胜为大将军,大举征讨东北的元丞相纳哈出。面对二十万的明军,纳哈出自知不敌,于是投降,就此东北的割据势力被消灭。
1388年,蓝玉奉了朱元璋的命令带领十万大军进入漠北,主要是追击元朝的残留势力。在捕鱼儿海附近,杀元太尉蛮子,元后主也在逃亡的过程中被部将所杀。蓝玉大军彻底消除了北元对明朝的威胁。经过了20年左右的时间,明朝终于在1989年完成了全国统一。
明朝统一战争的影响
明朝统一战争的影响是非常多的。首先明朝的统一,结束了元朝在中国长达98年的统治。中国大部分地区再次归于汉族人的统治,而不是少数民族,同时将蒙古势力驱逐到了长城以北。到1368年的时候,明帝国成为了中国悠久传统的值得信赖的政体。
明朝建立初期,为了完善边疆地区的管理,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辖。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策略。在朱元璋在位期间,明朝在西藏设立乌斯藏都指挥司,还安排了藏族僧侣充任宣慰使、宣抚使还有安抚使等官职。目的就是借助他们在西藏本地的威望,对西藏实施有效的管理。
然后在哈密地区,则封他们那边的统治者为忠顺王,代理朝廷掌管西域事务。至于云南、贵州等地区,长期以来就是各种少数民族聚集人数最多的地方,历代的中央政府,都很难将权力伸到这一块地方。于是朱元璋就设立了土司一职,也是专门任用当地少数民族的人,让他们专门负责本地的防务管理。
1409年,朱元璋已经去世,但是他的后代也非常注重对少数民族管理这一块。在东北地区设置了奴儿干都司,负责管理西边额嫩河,东边库页岛,南边日本海,北边外兴安岭这一整块的辽阔地区。而且还在那里驻守军队、设置驿站。总之明朝统一战争为后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还有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明朝统一战争的过程
明朝统一战争持续的时间非常长,明朝统一战争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发生了这样的一系列作战:攻取河南、山东;攻取河北;攻占大都;攻取山西与陕甘,统一西北;攻取福建,平定闽广;攻取四川,统一云南,统一东北,管理边疆地区。
攻取河南、山东,还有攻取河北、攻占大都这些都是明朝着名将领徐达和常遇春两位的北伐军参与作战的。他们二人平定了山东、河南等地之后,开始孤立大都。大都与外界隔绝,陷入了明军的弧形包围圈中。再与朱元璋商量之后,徐达率军直取大都。这一战为朱元璋统一中国获得了战略上的优势。统一西北的战争是各方协作的结果。先是徐达和常遇春挥师西向,同时冯胜、汤和渡河北向,辅助主力军。这几场战争基本完成了朱元璋之前拟定的战略计划。
而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浙东和福建的一些割据势力。汤和在消灭了方国珍势力后,就出兵福州,大破延平陈友定的军队。胡廷瑞则是克建宁、兴化,招降汀州及泉州以南州县。李文忠率部进入福建,歼陈氏余党金子隆等部,占领了福建。之后又平定了广西、广东等南部沿海地区。
朱元璋南郑北伐都取得了胜利之后,乘机向四川、云南、东北招降。结果遭到了拒绝,于是决定出兵。边疆地区则是进行精心管理,以防暴力事件频发。
明朝统一战争的结果
明朝统一战争是明朝建立初期为时最长的一场战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明朝统一战争的结果。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意味着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彻底结束。但这并不代表这元朝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其实它还是具有一定的军事实力的。它盘踞在北方,仍旧时不时的窥视着中原,想要再次卷土重来。
除了元朝这个敌人之外,在东北、四川、云南还有秦、晋、关、陇地区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武装力量。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朱元璋最主要的任务自然就是继续征战,消灭割据势力,统一全国。1371年,汤和、傅友德奉命率军分成两路进击四川。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重庆、成都等地区就被轻易攻下,夏主明升投降,四川的割据势力覆灭。
1981年,傅友德、蓝玉、沐英一起率军出征云南。三个月后,蓝玉、沐英攻克昆明,傅友德攻下乌撒,当地的割据势力首领在逃亡的途中自缢身亡。第二年二月,大军又攻下了大理,平定了云南全境。1387年,朱元璋派出二十万大军,任命冯胜为大将军,大举征讨东北的元丞相纳哈出。面对二十万的明军,纳哈出自知不敌,于是投降,就此东北的割据势力被消灭。
1388年,蓝玉奉了朱元璋的命令带领十万大军进入漠北,主要是追击元朝的残留势力。在捕鱼儿海附近,杀元太尉蛮子,元后主也在逃亡的过程中被部将所杀。蓝玉大军彻底消除了北元对明朝的威胁。经过了20年左右的时间,明朝终于在1989年完成了全国统一。
明朝统一战争的影响
明朝统一战争的影响是非常多的。首先明朝的统一,结束了元朝在中国长达98年的统治。中国大部分地区再次归于汉族人的统治,而不是少数民族,同时将蒙古势力驱逐到了长城以北。到1368年的时候,明帝国成为了中国悠久传统的值得信赖的政体。
明朝建立初期,为了完善边疆地区的管理,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辖。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策略。在朱元璋在位期间,明朝在西藏设立乌斯藏都指挥司,还安排了藏族僧侣充任宣慰使、宣抚使还有安抚使等官职。目的就是借助他们在西藏本地的威望,对西藏实施有效的管理。
然后在哈密地区,则封他们那边的统治者为忠顺王,代理朝廷掌管西域事务。至于云南、贵州等地区,长期以来就是各种少数民族聚集人数最多的地方,历代的中央政府,都很难将权力伸到这一块地方。于是朱元璋就设立了土司一职,也是专门任用当地少数民族的人,让他们专门负责本地的防务管理。
1409年,朱元璋已经去世,但是他的后代也非常注重对少数民族管理这一块。在东北地区设置了奴儿干都司,负责管理西边额嫩河,东边库页岛,南边日本海,北边外兴安岭这一整块的辽阔地区。而且还在那里驻守军队、设置驿站。总之明朝统一战争为后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还有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⑨ 明朝和清朝为何能够统治中国那么长时间
1、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只有元朝(蒙古人)和清朝(女真人)两个朝代,元朝只统治中国不到100年的时间,清朝也只有不到300年。所以,不管少数民族怎么打压汉人,汉人的数量也是不会减少很多的。2、女真人本来数量就不多,多是结合了蒙古的力量,才有了前期的实力。3、大清入主中原后,虽然摄政王多尔衮一直打压汉人,但是从第一任皇帝顺治帝起,就一直提倡满汉一家,而且政治体制等等都是在学明朝,朝廷官吏中也有不少汉人,皇帝读书也在学四书五经。而且他们能打下大清江山,汉人也立下了不少功劳(比较有名的有文臣范文程、武将洪承畴)。比起元朝,汉人的地位还是高一点的。4、孙中山创立同盟会(国民党前身)时明确了政治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而后武昌起义民国创立,清帝被迫退位,中国又回到了汉人手里。5、溥仪当日本人的傀儡,成立伪满洲国,加重了汉人对满族人的仇视心理。6、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调查,很多人怕说自己是满族人而遭到不平等待遇,所以隐瞒身份。…………
⑩ 明王朝到底在哪年统一中国呢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所以明朝是在1368年统一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