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五年以后的中国变成什么样

五年以后的中国变成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2-04-26 06:02:45

1. 中国入世五年了,以后将会怎么样

2001年9月17日世界贸易组织第18次中国工作组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法律文件,同时也结束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的全部工作。很快中国就会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这将会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美国、欧盟和亚太及其他地区各国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总的来说美国和欧盟态度乐观,亚太地区国家包括日本喜忧参半。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从中收益颇多

据对外经贸大学的的有关专家介绍,中国正式入世之后,农业和工业品的平均关税将大幅度降低,到2005年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由于美国和欧盟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中国关税的降低以及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取消,能够促进其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对中国出口,使得农场主和生产商从中大大获益。而且部分产品配额的取消和进出口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也将促进贸易的增长。

美国商会主席曾称:至2005年,中国加入WTO这一事实会推动美国向中国的出口额增加140亿美元。专家称,中国市场的开放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在几年内逐步开放电信业、保险业、流通业、银行业、证券业、旅游业、建筑业、法律服务等各个服务领域,美国与欧盟的各服务行业供应商都很看重中国市场对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纷纷表示要进入中国市场或者拓展在中国的业务领域。

亚太地区的国家对中国入世有喜有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忧虑重重

日本企业界认为中国入世会使中国的市场开放程度、贸易环境有所改善,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和贸易都会从中受益。另一方面,中国入世会增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从而对日本的国内产业形成压力。中国入世后,低成本的吸引力会促使日本的产业向中国转移,造成日本国内产业空心化。

东南亚各国的态度更为悲观。专业人士称,首先是出口的影响。由于东南亚各国的电子产品与半导体出口导向政策,使得各国经济对电子产品的出口有很深的依赖。近期美国经济增长趋于停滞,导致全球需求萎缩,IT产品的定单明显减少,已经使这些国家的出口受到严重的影响,GDP增长大幅度下降。中国的入世会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产生很大的压力。其一是因为入世增强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其二是因为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可以享受MFN基础上进入发达成员市场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一些发展中成员在美、欧、日、加等市场的份额。其次是吸引外资方面。部分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动荡不定,而我国的经济一直持续稳定的发展,入世之后中国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会吸引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时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今年的直接投资会降低。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预计:全球的国际直接投资可能从2000年的1.1万亿美元降低至2001的8000亿美元。中国吸引外资的增加,可能会对这些国家的吸引外资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三,中国入世之后吸纳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能力增强,但是发展中国家从中能够获益多少是个未知数。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格局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首先,入世能够拉动中国和各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增长。中国入世会促进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份额的大幅度上升,有预测说中国在世界出口中的份额将从1995年的3.7%上升到2005年的6.3%。2000年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在世界商品贸易中出口排名第七,份额为3.9%,进口排名第八,份额为3.4%。中国的入世对国际贸易的流量和流向在长期会有很大的影响。

在投资方面,中国的投资环境会随着入世而空前改善,市场的开放度提高,开放领域扩大,特别是服务业的外资软环境的改善,以及中国广阔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会在长期影响国际投资流动的去向。有国际银行家预测在未来的十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资本市场,在十五年内,中国将跻身于世界三大资本市场之列。当然目前中国要花大力气处理政策法规、银行结构、外汇管制和企业管制等问题。

分析指出,从短期来看,一方面中国国内经济稳定,入世可以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和投资机会,刺激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带动直接投资的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国企改革遇到很大的困难,资本市场的完善和投资环境的完善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时日,同时国际直接投资势头趋缓、总额下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短期吸引外资的增长幅度比较缓慢。

专家称,中国入世也将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中国入世之后贸易环境、投资环境和现有的许多政策法规都将发生重要的改变,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战略也会随着入世后中国的调整而调整。是采取出口战略还是进行直接投资,需要依据中国入世之后的具体变化而决定。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会促进今后几年内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的快速发展。最重要的是跨国公司将必须重新考虑中国在其全球战略中的位置,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组织结构都会有重大的调整。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入世后法律法规的完善、市场机制的规范化发展等都是跨国公司决定其生产、研发、营销等战略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经有很多的跨国公司把生产基地放在中国。还有更多的对中国入世后发展充满信心的跨国公司决定调整其生产的区域分布,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2. 大家觉得明年,五年后,十年后的中国是什么样

乘19大东风,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明年经济形势会更好。
5年后,中国将实现经济转型,摆脱财政对土地的依赖,加速发展。
10年后的中国将以高傲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成为世界强国。

3. 中国经济未来5年是个什么样大的趋势

经济总量发展迅速,制造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4. 五年后的中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以未来看现在!

环境污染更严重,生态破坏更彻底,社会生存竞争更残酷,通货膨胀更疯狂,特权阶层更嚣张。

5. 5年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的

你这个问题真的让人很耐人寻味,有一点可以肯定:物价会更高,房价会更高,油价会更高,米价会更高,血压会更高

6. 未来5年整个中国会发生什么变化

国民经济大发展,互联网占居营销舞台,贫富仍然存在。

7. 5 年后,中国社会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物质性的需求,由此造成了人们在实践中对物质功利的过度关注和追求,以至于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拜金主义盛行。事实上,当我们在物质上渐渐富起来之后,产生新的、更高的如创美、审美等方面的追求,就成为一种必然。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美丽世界”概念的提出表明,我们完全可以从审美的角度来打量和观照中国的发展及世界的变化。创美和审美对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美具有解放性、平等性和怡情性等功能,它能把人从沉重、苦闷、枯燥的物质生活中超脱出来,使人获得一种解放的感觉;审美活动还能消除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中的差别,实现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平等性;审美活动通过快乐、愉悦、自豪、向往等心理体验,使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审美交流”中获得激动和兴奋,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意义,从而使麻木、乏味的物质人或经济人向全面发展的审美人升迁和转化。

在发展的形态上,出现了由单一片面的要素性发展向全面协调的整体性发展的转变。长期以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社会发展基本上都是一种要素性发展。这种要素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把构成系统的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发展绝对化、唯一化,从而导致了社会发展的片面化、失调化的态势;其二,把构成动态的社会系统的某一发展阶段--主要是指现阶段,绝对化、唯一化,从而导致只重当前而忽视未来的不可持续化的发展现象。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整体性发展趋势明显。我们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诉求等,都是从不同侧面对整体性发展的追求或期盼;我们在实践中的一系列做法,包括转方式、调结构、去产能、提效益、补短板、求充分、重公平、防风险等,也都是整体性发展的具体要求或做法,是我们“着力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性”的表现。总之,十八大以来,我国整体性发展的理念正在形成,整体性发展的态势正在显现。所谓整体性发展,是指社会系统的关联性发展,具体而言,是指构成社会系统的静态的要素间(如人的要素、物的要素等)和动态的阶段间的关联性发展。

8. 中国在五年后是什么样

世界在70年代迅猛发展,中国在十年动乱。当中国稳定下来时,发现亚洲四小龙已经产生。中国仍然很穷。

穷,你不可能国家大印钞票,然后发给群众去购买东西吧。

假设可以,只是假设而已

购买国内的东西,当时国家生产力低下,没有多少东西可买。如果购买国外的东西,必然你的很大量的钱流入了外国(因为你本国穷,外国没什么可买你的,所以咱们是净流出),这样中国经济就被外国掌握了。很危险的。

所以,要想提高生产和质量,但又没有提高生产和质量的工艺和工具。只能引进来。改革开放开始了

改革初期,我国的工人工资,生产成本是多低啊。确实是为我们赚回了不少外国的真金白银。

但是随着我们赚的越多,我们就要求我们的工资和生活水平高,于是我们的生产成本就高了。而外国,由于长期进口我们的廉价而质量好的东西,本国这些行业就发展不起来了,本国人开始失业了,于是反倾销就开始了。赚钱无非就是开源节流。现在是成本高,源也被卡。中国人尴尬了。

外国出不去了。就销售给国内吧。但是国内由于为了低成本出口,人们的工资很低。根本消费不起过去卖给外国人的东西。怎么办?

谁也不消费,那么你的工人就没法当(因为卖不出去),那么整个社会都停止了。

那只有国家主动创造机会,让人们赚钱,人们有了钱,就能消费了。

于是,国家开始把房子拆了盖新的,把马路拆了盖新的。这些主动投资,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人们又有了工作,于是人们可以消费了。

计划是好的,但执行是不好的。

首先,国家主动投资的钱从哪里来的,因为老百姓没有钱,所以银行并没有多少钱。那国家的钱从哪里来?那只能印钞票了。

而印出来的钞票搞主动投资,执行时却被官员们吃掉大半。穷了大半辈子的中国人,好不容易自己有权力来掌握一些钱,而且监管也不太紧,那这时不捞还等何时?

结果,一小部分人富了起来,决大部分人仍然没有富起来。富起来的人再富也只是一张嘴,再消费能消费到哪里去?所以社会消费仍然没有起来。国家的计划落空了。

而印出来的钞票,经过社会流动,已经进入了社会金融循环。但是由于很多都是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烂尾工程,并没有产出与钞票匹配的东西。于是钞票多了,东西少了,自然物价涨了。

经济就是形成了现在这样。投资不灵,出口不灵。中国如困兽在转。

房地产热,确实拉动了不少行业,让不少人就业(这就是为什么政府不愿意管房价飙升,直到要出问题)。但是钱又被极少数人垄断了。不看多少煤矿出矿难。而房地产商,90%的资金来自于银行信贷,一旦钢丝走不好,必须倒霉的是银行。而银行的钱从哪里来,必然来自老百姓的存款。老百姓的钱被折腾了,怎么补?继续印钞票补给银行。物价再一次上升。

由于医疗、房子,花费了人们大部分存款。短期内看中国经济增长很快。其实是饮鸩止渴。因为老百姓都把一生积蓄花了,在其他消费就很银根紧缩了。

出路在哪里?

当然,一个国家的车轮是很大的,必然有一个惯性。再多的问题,惯性大,他仍然在增长。但是,现在这么多重复建设,未来如何消化,如果消化不了,这些工厂的工人出路在哪里?

中国创造,是一个出路。但是在疯狂挖资源一夜暴富中,谁爱创造?谁都知道创新是很花钱而且不一定短期内有成效。

但是,不创造,就没有出路。大家都在等国家怎么办?

所以,中国必然会在2010年以后迎来一个萧条期。就如93-97年的国企倒闭一样。

如何过冬,过冬的棉袄在哪里?

我们应该从现在就准备。

9. 五年后中国经济会怎么样

看世界各国的人均GDP数据非常奇怪。有必要做一个较详细的划分:
发达国家与地区: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欧洲除东欧外的国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与四小龙,以色列。一共28个,高的人均年GDP有四万美元,低也有5000美元。
石油资源富国:沙特,科威特,阿曼为典型代表,包括西亚北非拉美的一些小国。伊拉克与利比亚本来也是富的结果被美国搞了,惨。伊朗,委瑞内拉也算。这些国家人均GDP多的有1万多美元,少的也有3000多美元。
小康型:东欧国家(包括俄国)加土耳其,拉美国家中较好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等,泰国马来西亚约旦叙利亚,南非以及一些非洲小国。这些国家人均GDP在约在 4000以下1000以上。那几个非洲小国有些让人吃惊,加蓬博兹瓦纳,不知道是如何干到1000多甚至3000多的。
穷国:除以上所列,所有其它国家在人均GDP上都是穷国了,一年不到1000美元。具体列一列,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拉美香蕉国家,所有南亚国家,新马泰以外东南亚国家,中亚国家,中国朝鲜蒙古。
如果对比一下上个世纪最后十年头尾的两次统计数据,会发现那些发达国家的构成是最稳定的。甚至20年内都没有任何变化。如果考虑30年,那么四小龙是加进去了。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的构成,在二战稳定以后唯一的变化就是加了亚洲四小龙。20年过去,再没有一个国家进入这个层面。
这是个相当奇怪的事。如果不考虑石油国家,那么发达国家的门槛就是约5000美元的人均GDP。世界上其实有相当多的小康型国家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泰国一度都不错,可是不管20年还是30年就是搞不上去。实际上如果已经有了2000多美元的人均GDP了,来一个经济奇迹,不到十年就上到5000了。甚至不用动,等货币升值就过门槛了,就象四小龙冲线及冲线以后一段时间的GDP变化一样。如果一开始基础不是特别差,如果有连续20年的高速增长,那么肯定是可以冲线的。要注意用美元计的GDP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大于经济增长率的,因为几乎肯定会发生货币升值等附加效应。但是20年过去了,就是没有国家能冲上去,一个都没有。
想想看,20年能增长多少?中国20年翻了两番,如果肯不顾一切升值,用美元算可以翻三番。但是全世界的那些小康型国家就是没有一个能冲上去。那些发达国家更早的时候也没有5000美元,但是增长迈过门槛的时候很平稳的就过去了,而发展中国家想要复制它们的那种平稳过线就是没有一个成功的。
事情不仅仅是不能过线这么简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是很悲惨的。54个国家十年过后比原来更穷了,其中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全是发展中国家。其余的发展中国家不是停滞就是增长缓慢,除了两个显着的例外:中国与印度。
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奇怪的事么?成为发达国家就那么难么?如果俺们把石油富国与四小龙除去,事实是很清楚的:成为发达国家的确就是那么难。
下面解释这个现象的内在原因。
为什么成不了发达国家?
前面说了,20年中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奋斗成功。这些国家内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这些。
1.卖资源的诱惑 发展中国家有很多资源非常不错的国家,如果是石油,更是一炮而红。这些国家的人民满足于靠资源过活,只考虑花钱的方式,不考虑另开挣钱途径。
如果走上这条道路,一个国家的前途就算完了。最严重的是人民没有了努力的动力,不学习了。不努力暂时不要紧,卖资源就是了。眼前的威胁是眼红的邻国打进来,所以要大买武器,并且抱着各老牌帝国主义的大腿。最惨的是,抱着的大腿不高兴了,那就成伊拉克了。
2. 民风懒惰拖拉拉美非洲的大部分国家,民风可以说得上是懒惰。非洲大兄弟领了工资,买来可乐躺在大街上喝了,以后怎么搞不去想。拉美人民工作态度要好一些,可是也不怎么样,喜欢罢工,喜欢过狂欢节。南亚印度人民的哲学不一样,认为时间在永恒的宇宙面前不重要,干什么事不着急。东南亚国家的人民也说不上勤劳。这此因素对发展经济显然是不利的
所以这就是拉美与东南亚小康国家的故事:经济“奇迹”后面的经济危机。拉美国家70年代奇迹,后面20年危机,东南亚80年代奇迹,90年代危机。危机完了,不是周期性的,而是一次性的,完了就让你躺在那里起不来,而不是景气循环。
这么一算,全世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躺下了。剩下两个:中国与印度。下面谈这两个国家的事。
中国与印度
上面说到,发展中国家基本全完了,惨的就是卖光资源等死,稍好点也是经济危机过后再没了希望。发达国家其实不在乎这些国家惨成什么样。只要能顺利得到这些国家的资源,并不在乎,方法就是用高价卖产品给那些国家的富人不等价交换。如果说得明白一些,发达国家是有意这样设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努力一点成为拉美这样的经济后院,或者不努力成为非洲完全躺下。
但是还剩下印度与中国没有完全搞定。说没有搞定是有证据的。说到印度,一般以为这个国家穷得很,人均GDP才400多不到500,在发展中国家里都算是最低的一档。中国也不富,今年基本能上1000美元了,还落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但是放在全球角度看,而不是泛泛地谈GDP,中国与印度与其它发展中国家是显着不同的。
如果说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技术能力,那么也就在中印两国了。这两国能发卫星,能造汽车,这在发展中国家就没几家了。巴西的火箭炸好几回了也没发上去。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程度,被大量人口平均给掩盖了。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印两国。如果只看这些产业,不看那大量的闲置人口,中印两国的发展程度是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希望,在于产业发展,不在于一时的人均GDP。
这两国的经济,基本还是独立自主的。不是说没有外资,而是两国的领导力量还没有被发达国家所掌控,经济道路过去是自主选择的,今后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其余发展中国家是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想自由选择么?民主政府里坐着的不定是不是美国培养的走狗。就算总统想奋起脱离这种经济秩序,底下大堆资家阶级买办可不是虚的,那是要你死我活斗争的。委内瑞拉的查维斯不是曾经被整惨了么?
印度的独立自主是比较严格的。从尼赫鲁开始,印度就是自己搞一套,算是民主制度下搞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全球独一份。印度国内很多人批评尼赫鲁,搞得印度发展那么慢。这个的确是有道理,印度的经济管制太死了没有活力。但是等别的发展中国家全被放躺下一看,印度这个独立自主还算是不错的。等到了90年代,印度终于搞起了独立自主的改革,培养了一些有竞争力的产业与大企业,如软件业,制药业。
印度90年代的叫经济改革,不叫改革开放,因为印度对于开放非常小心,可以说是过分小心了。中国要买印度的铁矿,印度不卖,要自己炼铁卖。结果这两年中国缺钢铁,上印度买了不少,让它等着了。印度的外资公司过得都不怎么好,肯德鸡在印度卖不下去了。印度90年代的经济发展,和外资关系不大。增长率就是4-5%的样子,不算快,但是因为一直增长没有出事,所以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增长国家。如果把中国与印度除去,发展中国家在90年代几乎没有增长,经常出事。印度没得着外资的好处,可也因此防着了外资的坏处。俺认为印度是有希望的,今后路子走对了,前景比拉美东南亚都要好。最近几年,印度也开始拉外资了,这是向中国学习。
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在我看来在发展中国家是最高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20年奇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虽然有很多文章批评中国利用外资政策中的错误,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看,中国的外资政策有几个显着的优点值得总结。
中国的外债使用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历年来借了还,还了再借,到现在累计还有一千四百多亿美元的外债,建成了很多项目,没有给国家造成什么麻烦。这一点,全球发展中国家可以说没有国家能做到。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对外债的使用是很小心的,借债都是有项目的,政府对外债的管理能力与效率都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好的。
中国的外资使用上,监管在发展中国家算是很好的。外资来,至少要建个工厂或者研究中心,如果提供技术那就更好。保证不是热钱,不好跑。外资要想到中国得利,就得搞生产,不管怎么血汗工厂,总得出东西再管分配利润,这样就不是零和游戏。中国政府对于外资还有准入限制,有些领域是不让外资搞的,有些领域只能合资,合资份额不能超过一个百分比,有些领域就可以独资。具体细节不论,中国政府实际上知道有些产业不能让给外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资那是随意出入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连银行都开。
中国政府利用外资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利用外资提升技术。具体操作有很多失误,但是有这个原则了,总是能得到一些益处了。我以为这个原则是不错的,改进的方法是在具体操作上,不能不要外资了。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府,改进具体操作是有希望的。应该说中国政府是有这个心的,从汽车行业能看出来。汽车行业从产量来说是有大发展的,技术提升就做得不是太好,但是不能说中国政府想让外资操纵汽车业了,历年来有大量政策是想让汽车业国产化的,象什么汽车国产化率得多少多少。中国利用外资提升技术也有做得好的,电子通信产业就是一个。电视机是引进的日本技术,现在已经基本能自主研发了,虽然有些关键模块要靠进口。
通信产业引进了几家外国大公司,国内公司和它们竞争,奇迹般地活下来而且杀到了国外。这在发展中国家都是没有过的事。现在中国出口产品分额最大的就是电子产品,已经是中国的杀手锏了,就算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干过中国了。
很多人批评的中国政府“造船不如买船”并不是乱说,但是放到全球范围去看,就应该承认中国政府在发展制造业上还算是好的。事实上只有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上显现了与发达国家对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改革开放之初是没有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会造什么什么了,离真正有经济效益地卖到全球去还差很远。现在中国有几个产业没有发展得很好,象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这些被人们所批评。但是要看到,这两个产业要是中国能搞好了,那不就成发达国家了么?中国其实在其它制造业上发展得很不错,盯着两个难度很高的骂容易忽视总的趋势。
还有一种误解,就是中国靠外资发展经济,外资都搞的是血汗工厂,中国人就只会在工厂里干点简单的活。实际上血汗工厂对中国GDP的贡献并不大。因这这些工厂就是出口产品到外国去,赚了贸易顺差才算到GDP里面去,一年不过二三百亿美元。
可以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是虚的,但GDP不是虚的。中国的GDP主要是靠内需发展起来的。可以用典型商品代表这种趋势。80年代以及90年代早期,靠电视机洗衣机这些家用电器中国的GDP发展就是非常实在的,现在就算穷人家里或多或少也有这些电器。90年代中期以来,就是电话,手机,摩托车,这些也是普通人都能买得起的。
接下来就是房地产汽车,如果做到普通人也买得起了,那就是中等发达国家了。现在只能说,精英阶层能买得起。可是不能简单理解为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上层贪官们,实际上大量的城市平民也能买车买房。也就是说,中国现在中产阶级的数量已经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并且领先其它国家一个数量级,与发达国家也可比了。所以现在中国的城市里生活不看阴暗面与发达国家其实差不多的,生活品质可能还要好,因为物价低。说这些不是为了自满,而是为了表明,中国的发展是超过了历史上发展中国家所能做到的程度。问题当然还是很多的。血汗工厂主要是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对中国总体经济发展其实意义不大。
从总的趋势来看,在全球,中国的经济奇迹的意义是非常大的。这是第一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几乎在所有制造业层面上显示了挑战的能力。以前那些发展中国家被发达国家结构调整指导得放弃了很多产业,专门干几个所谓的优势产业。但是中国没有接受这种指导,而一直是自主发展的。中国现在的发展姿态其实很明显的,就是从低级产业到高级产业,一级级占住了往上吃,占住了就不放弃。这个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已经发生的可怕事实了。可以说,其余发展中国家除了卖资源基本发展的空间了。东南亚国家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争外资输给了中国,接着就是经济危机。完了和中国经贸关系大发展,中国买的基本都是资源性商品,包括旅游商品,中国的大量制造业产品占领东南亚市场。墨西哥也苦得很,与中国的优势产业重叠了 也肯定竞争不过,所以拖着不让中国进WTO。也不能指望中国经济提升,工资上涨转移产业到别的国家。中国还有好几亿农民没工作,不可能转移到别的国家,要转移也是往中国内地转,或者搞民工潮让内地民工到沿海工作。唯一能有点谱的是印度,那么多人搞开了血汗工厂竞争起来不一定谁赢。但是印度好象没有想到这条路。中国最多可能在经济真正大发展成功了以后放弃这些产业,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所谓出于人道主义不要血汗工厂的说法,中国政府是不会听的,那么多没工作的农民不知道怎么办,宁愿被人骂黑心。

10. 5年后的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

小轿车普及了。上网普及了。城乡一体化了。贫富差距小了。住房简单了。

阅读全文

与五年以后的中国变成什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制裁伊朗什么时候开始的 浏览:350
越南人吃什么饭最好 浏览:858
从天津如何到达印度尼西亚 浏览:17
去印尼过海关需要注意什么手续 浏览:757
中国有直升飞机的有哪些 浏览:122
英国女皇有多少国家 浏览:593
印度边境需要什么边境证 浏览:998
英国租房信息均价费用多少 浏览:859
中国人去伊朗要注意些什么 浏览:226
中国哪里的乙肝患者多 浏览:1001
中国哪里的人最灵 浏览:588
印度马丁身高多少 浏览:169
印尼宾馆发票怎么开 浏览:138
英国富人多少人 浏览:342
印度神话与泰国有什么关系 浏览:811
印度蝗虫什么时候回来 浏览:989
美国温度84度中国多少度 浏览:973
十三行在中国哪个地方 浏览:932
印尼的特色植物是什么意思 浏览:480
印度人怎么评论他们的芒果干 浏览: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