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根据志号,邮票有几类
根据国家邮政局邮票分类办法,邮票有以下几类:
一、 普通邮票:没有特定的题材,图案较为简单,票面无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普29《长城》邮票一套4枚。
二、 “纪”字头纪念邮票:从纪1编至纪124,于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发行。采用纪念题材设计的邮票,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纪1”表示为纪念邮票第一套,(4-1)表示该套4枚邮票中的第一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纪1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一套4枚。
三、 “特” 字头特种邮票:从特1编至特75,于1951年10月至1966年5月发行。采用特别题材设计的邮票,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特1”表示为特种邮票第一套,(5-2)表示该套5枚邮票中的第二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特1的《国徽》特种邮票一套5枚。
四、 “文” 字邮票:“文革”期间(1967年4月-1970年1月)发行的邮票,票面无发行志号、无印刷年份、无排列序号等。如:发行志号为文1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一套11枚。见下图。文” 字邮票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五、 编号邮票:“文革”后期(1970年8月-1974年12月)发行的邮票,票面有发行编号、印刷年份、无排列序号等。如:编号为1-6的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见下图。编号邮票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六、 “J” 字头纪念邮票:以“纪”字的汉语拼音“J”开头,采用纪念题材设计的邮票,从J1编至J185,于1974年5月至1991年11月发行。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J1”表示为纪念邮票第一套,(3-1)表示该套3枚邮票中的第一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J1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纪念邮票一套3枚。
七、 “T” 字头特种邮票:以“特”字的汉语拼音“T”开头,采用特别题材设计的邮票,从T1编至T168,于1974年1月至1991年9月发行。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T1”表示为特种邮票第一套,(6-2)表示该套6枚邮票中的第二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T1的《体操运动》特种邮票一套6枚。
八、 按年份编号:从1992年起,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按年度统一编排顺序号。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1992-1的《壬申年》(T)特种邮票一套2枚和1992-5的《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J)纪念邮票一套1枚。
九、按邮票的制作特点: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小本票、盘卷邮票、电子邮票、发光邮票、不干胶邮票、有齿孔邮票、无齿孔邮票、有背胶邮票、无背胶邮票等。
十、按制作材质:纸质邮票、丝绸邮票、塑料邮票、木材邮票、尼龙邮票、金箔邮票、银箔邮票、铝箔邮票、钢箔邮票等。
十一、按邮票印制版别:凸版邮票、凹版邮票、平版邮票、混合版邮票、誊写版邮票、压印邮票、原版邮票、再版邮票等。
十二、按邮票的形状:正方形邮票、长方形邮票、菱形邮票、梯形邮票、三角形邮票、椭圆形邮票、圆形邮票、多边形邮票、水果形邮票、钻石形邮票、地图形邮票等。
邮票的分类
要说邮票的种类,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讲得透的。这是一个大题目,细讲起来,完全可以写一部书。这里只能简要地讲一下,然后再选择主要的票种,较详细地介绍一下。
邮票的种类可按发行目的和用处、印刷特点、材质、形状等不同的分类方法,分为以下几大类:
1.按发行目的和用途来划分:
主要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航空邮票、欠资邮票、附捐邮票、包裹邮票、快递邮票、军用邮票、挂号邮票、公事邮票、火箭邮政邮票、印刷品邮票、唱片邮票等。
2.按使用区域来划分主要有国内邮件邮票、国外邮件邮票、限地区使用邮票、多国通用邮票、战俘营邮票、占领邮票等。
3.按发行形式来划分主要有加盖邮票、改值邮票、对剖邮票、正式发行邮票、未发行邮票、临时邮票、暂代邮票等。
4.按发行年代来划分主要有古典邮票、早期邮票、中期邮票、现代邮票等。
5.按发行机构来划分主要有国家邮政邮票、地方邮政邮票、流亡邮政邮票、非官方邮票、半官方邮票、国际组织邮票等。
6.按邮票的制作特点来划分主要有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小本票、盘卷邮票、电子邮票、发光邮票、不干胶邮票、有齿孔邮票、无齿孔邮票、有背胶邮票、无背胶邮票等.
7.按制作材质来划分主要有纸质邮票、丝绸邮票、塑料邮票、木材邮票、尼龙邮票、金箔邮票、银箔邮票、铝箔邮票、钢箔邮票等。
8,按邮粟印制版别来划分主村有凸版邮票、凹版邮票、平版邮票、混合版邮票、誊写版邮票、压印邮票、原版邮票、再版邮票等。
9.按邮票的形状来划分主要有正方形邮票、长方形邮票、菱形邮票、梯形邮票、三角形邮票、椭圆形邮票、圆形邮票、多边形邮票、水果形邮票、钻石形邮票、地图形邮票等。10.按邮票已呈现的状态来划分主要有崭新邮票、信销邮票、盖销邮票、洗胶邮票等。
上述从不同角度来对邮票进行分类,可以清楚地看到,邮票是多么丰富多彩。集邮者要想集好邮,起码应掌握这些邮识。当你收集到一枚邮票时,应该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将它正确分类。比如你最近收集到一大版“神舟飞船”邮票如按发行目的来划分,它是纪念邮票;按发行机构来划分,它是国家邮政邯票;按版别来划分,它是影写版邮票;按材质来划分,它是纸质邮票;按形状来划分,它是三角形邮票;按呈现的状态来划分,它为崭新邮票……
‘贰’ 邮票上的字母T或J等字母是什么意思
邮票上的字母T表示此邮票为特种邮票;字母J表示该邮票为纪念邮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在票面底部印有邮票发行序号和年代,称志号。从1974年开始,邮票编号又使用“J”表示纪念邮票,“T”表示特种邮票。
例如,1974年5月15日发行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底部左边印有“J1(3—1)”,“J”表示纪念邮票,“1”是第一套。(3—1)表示这套邮票共3枚,这是其中第一枚。邮票底部右边印有“1974”是印制年份。邮票志号是新中国邮票上特有的标志。
1966年前,中国共发行特种邮票75套,志号都以“特”字开头(另有无齿票3套),从1974年起,特种邮票以汉语拼音字母“T”作为志号。而1992年之后不再按照字母“T”进行编排。1980年发行的猴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第一张生肖特种邮票。
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894年11月7日为纪念慈禧太后60寿辰发行的纪念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纪念邮票都有标记,在邮票上印有“纪”(1967年以前,中国共发行纪念邮票124套,在邮票的左下角都印有一个"纪"字,另外还有东北贴用纪念邮票8套,无齿票1套)或“J”(1974年~1992年),1992年以后不再采用J和T的编序方式。
我国曾分别于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40周年、50周年、60周年时发行过纪念邮票。根据中央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安排,2015年9月3日将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该套纪念邮票安排发行13+1枚,其中包括13枚邮票和1枚小型张。邮票表现内容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及相关历史背景。
‘叁’ 国内邮票样本的邮票上的志号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在票面底部印有邮票发行序号和年代,称志号。如1952年7月7日发行的,《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在邮票底部左边印有“纪16.4—1”“纪16”表示这套邮票是纪念邮票的第16套;“4—1”表示这套邮票有4枚,这是第一枚。邮票底部右边印有“(78)1952”,(78)表示管枚邮票在纪念邮票里的总编号,“1952”是这套邮票的印制年代。我国首次便使用“纪”字头发行邮票,是从1949年10月8日的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始,到1967年3月10日纪124《向32111英雄钻井队学习》邮票止。其间共发行“纪”字头的纪念邮票124套。特种邮票的表示方法与纪念邮票相同,只是将“纪”字改训“特”字。从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发行的邮票取消了这种志号。从1970年8月至1973年10 月发行的邮票,在邮票底部左边又印上新编的连续号,右边印有印制个代。例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底部左边的“(1)”,是连续编号,“1970”是印制年份。从1974年开始,邮票编号又使用“J”表示纪念邮票,“T”表示特种邮票。例如,1974年5月15日发行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底部左边印有“J1(3—1)”,“J”表示纪念邮票,“1”是第一套。(3—1)表示这套邮票共3枚,这是其中第一枚。邮票底部右边印有“1974”是印制年份。邮票志号是新中国邮票上特有的标志。这种志号对收集邮票很方便,不必查看邮票目录就能了解每枚邮票的印制年份、全套枚数、总编号。
‘肆’ 邮票的编码
邮票的编码是为了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字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先后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并以此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通信技术和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
法律分析
1、医疗费: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2、误工费: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3、护理费: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4、交通费: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5、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6、营养费: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7、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第二十三条 用户交寄邮件,应当清楚、准确地填写收件人姓名、地址和邮政编码。邮政企业应当在邮政营业场所免费为用户提供邮政编码查询服务。邮政编码由邮政企业根据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制定的编制规则编制。邮政管理部门依法对邮政编码的编制和使用实施监督。
‘伍’ 邮票字号 是什么
“邮票志号”简称“志号”,是与新中国邮票同时问世的。筹划发行新中国邮票的邓连普先生,依据自己早年的集邮经历,为了方便集邮者而创意在邮票的下边纸印上能识别邮票的套别、全套枚数等编号,后来将其称为“邮票志号”。在纪念和特种邮票上标注志号,是新中国邮票的一大特色。
邮票志号是特指印在邮票上的编号
邮票志号不仅是以“志”(文字或字母)表示邮票票种,以“号”(数字)表示种种顺序的一种邮票编号,而且这种编号是印在邮票上的。有集邮者对邮票志号是“特指印在邮票上”的限定有不同的意见,如认为“文”字邮票也有志号,只是没有印在邮票上,笔者以前也持这样的观点,后来改变了看法。邮票志号是我国首创的,它是以印在邮票上的形式问世的,将邮票志号限定为印在邮票上的编号,更能体现出邮票志号的独特性。
新中国邮票志号的变化及分析
新中国邮票志号的形式几经变化:最初以“纪”、“特”为字头,包括套号、全套枚数、枚序号,累计枚数,后来增加了邮票预定发行年份;1967年4月取消了邮票志号(“文”字邮票);1970年8月恢复邮票志号,以“编”字开头,不分套别连续编号(编号邮票);1974年开始以“J”、“T”为字头,除取消了累计枚数外与“纪”、“特”字头邮票内容相同;1992年起按年份进行编号,每年发行的纪、特邮票以年份开头连续编套号,包括全套枚数、枚序号,在枚序号之后以“J”、“T”表示票种。
好的邮票志号应简洁明了,能提供邮票纪、特类别、套号、全套枚数、枚序号、发行年份等基本信息。可见:“编号邮票”的志号不完整,提供的信息过少;“纪”、“特”字头邮票的志号虽然最早问世的,可以说是个“优生儿”,在运用中内容又有所完善;“J”、“T”字头邮票的志号,在保留“纪”、“特”字头邮票志号长处的基础上更加简洁,是几种形式中最好的;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按年份编号纪、特邮票的志号不仅没有在原志号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反而从书写到语言表达方面都比较繁琐。邮票发行主管部门有必要调研邮票志号的表现形式,集思广益,在合适的时机调整我国邮票的志号。
‘陆’ 新中国邮票的国铭和志号经过了几个经段的变化,
五次
国家邮票发行分为5个阶段:
1:“老纪特”邮票时期:志号以汉字打头,纪念邮票以“纪1”“纪2”表示。自1949.10.8日起---1967.4.15止“纪1”-“纪124”;特种邮票以“特1”“特2”表示。自1951.10.1---1966.5.10!“特1”-“特75”
举例说明:纪16 抗日战争胜利15周年纪念
邮票下面是这样标注的 纪16(4-1) (78)1952
纪16 邮票的志号!(4-1)全套四枚 这枚是第一枚!
(78)这是从“纪1”开始发行邮票的顺序号! 纪16(4-2)则标注(79)
1952表示这套邮票发行的年份!
“特种邮票”相同!
2.“文”字邮票
1966年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时候的邮票政治色彩比较浓烈,多是大红大紫的颜色,主题多是歌颂毛主席的!
这期间发行的邮票上没有了志号!但全张邮票的边纸上印有编号!称为“文”字邮票
第一套1967.4.20发行的“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到1970.1.21发行的文19《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着名因图案原因未发行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也是文革期间发行的!
注:老纪特邮票和“文”字邮票两个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在1967年这两种邮票都有发行!
3.“编号”邮票
到 了文革后期,邮票的发行渐渐步入正轨,邮票的题材也发生了变化!采用了新的志号
编号邮票给每枚邮票给予一个编号,按顺序依次排列,第一套的第一枚编号(1)第二枚编号(2)第一套《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六枚编号(1)-(6)第二套《严惩入侵之敌》编号为(7)
编号邮票共计95枚编号(1)-(95)共21套!
邮票下方标注(1) 1970
(1)是编号 1970是发行年份
4“JT”邮票
1974年国家开始使用新的邮票志号!和老纪特的编排差不多,也是按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去分开编号,只是用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为志号,纪念邮票用“J”特种邮票用“T”,后面加顺序数字!
1974.5.15发行,纪念邮票“J1”《万国邮政联盟100周年》到1991.11.16发行的“J185”《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
邮票的下方是这样标注的J1 (3-1)1974
J1 邮票的种类和编号
(3-1) 这套邮票全套3枚,这是第一枚
1974 邮票的发行年份
特种邮票“T”从1974.1.1发行的《体操》到1991.9.14发行的J168《赈灾》!T167《水浒(三)》s是在1991.11.19发行的!志号在前,发行日期在后!邮票的标注和纪念邮票相同!
5,编年邮票
1992年起,邮票不再按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分开编号了!改按年度为统一编号!1992第一套邮票编码为“1992-1”这样的编号沿用至今!
编年邮票下面编码1992-1 (2-1)T
1992-1是邮票发行的年份和排列序号
(2-1)是这套邮票全套2枚,这是第一枚!
T 代表是特种邮票,纪念邮票则是“J”
由于邮票设计和印制,还有其他关系,一些邮票的发行不是按照号码顺序发行的!列入1992-9是1992.8.25发行的,而1992-14确是1992.8.18发 行的!
还有一种是“特别发行”的邮票,是以在不确定后果的重大事件情况下,或者临时发生的重大事件而发行的邮票!也是以“特”字加序号加年份标注!
2000年新世纪开始国家以港澳回归金箔小型张加字后发行了“2000-特1”一套两枚!
后来为了形成一个系列,改了编码!后来发行了为《庆祝北京申奥成功》发行“特2-2001”
“特3-200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特4-2003”《非典》“特5-2003”《载人航天》
“特6-2007”《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特7-2008”《抗震救灾》
国家还发行了普通邮票,航空邮票,包裹邮票,军用邮票,欠资邮票,贺年邮票,个性化邮票,这些邮票上都没有志号,需要借助国家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来查阅!
‘柒’ 邮票上面的志号是什么意思2000-5 (2-1)J
志号是邮票的顺序编号,是邮票发行情况的记录。指印在邮票底边上的编号,一般表示票种、发行年份、套号、枚号。中国早期邮票上是没有志号的,要想知道一套邮票的发行年代和全套枚数,都要查阅邮票目录,很不方便。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开始,就把志号印在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的底边位置上。在随后的几十年了,虽然邮票志号的形式几经变化(文革时期曾一度中断),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在邮票上使用志号的方法,是世界邮票史上的一个创举,成为新中国邮票的显着特征之一,得到了各国集邮者的广泛赞许。部分国家也相继仿效,在邮票上添加了志号。
如今年发行的《拜年》邮票,邮票的底边上的小字就是邮票的志号。
2019-2:表示这是2019年发行的第二套邮票。
(1-1):第一个1表示这套邮票共一枚,第二个1表示这是这套邮票的第一枚。
T:表示这是一套特种邮票。如果是J,则表示纪念邮票。这是以特、纪的拼音字头表示的。
‘捌’ 邮票志号是什么
指印在邮票底边上的编号,一般表示票种、发行年份、套号、枚号。
新中国邮票志号是由邓连普首创的。新中国邮票志号未使用前,由于邮票都没有编号,因而要想了解某套邮票的情况十分不便,必须得一篇篇翻阅资料才能找到答案。
从小酷爱集邮的邓连普平时收集了大量的邮票资料,为了查阅资料方便,他给自己的资料都逐一编上号码,一旦需要查找某些资料,按图索骥,十分方便。由此他产生了给新中国发行邮票编号的想法。
身为邮政职工的邓连普有幸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的筹印工作,于是他在设计邮票的图稿左下角标上了纪1.4-1字样,右下角写上“(1)”。纪1指第一套纪念邮票,“4-1”表示全套邮票共4枚,此枚是4枚中的第一枚,“(1)”是总顺序号,是全套邮票的第一枚,以此类推。
以后经逐步完善,还出现了“特”票,即为特种邮票之意。以1952年起,还加上了年份。
‘玖’ 如何认识邮票志号
我国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的底边上,都分别列有志号,这在世界邮票发行史上是个创举。这些志号代表的意思是:
1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邮票志号:例:1枚(诺尔曼·白求恩)邮票底边左侧志号“纪84.2~1”表示该票是纪念邮票等84套,全套共2枚,本票为第一枚。底边右侧志号“(277)1960”表示本票是纪念邮票总序列中第277枚,1960年发行。特种邮票的志号把“纪”字换成“特”字,其余认法相同。
2.1967年4月至1970年6月发行的邮票无编号。
3.1970年7月至1973年12月,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以枚为单位,统一连续编号。
4.1974年以后,纪念邮票志号的“纪”字改为汉语拼音字头“J”。特种邮票志号的“特”字改为汉语拼音字头“T”。取消了总顺序号。其他与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的编号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