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最早登上珠峰是在哪一年啊
1960年。
上世纪50年代,英国和瑞士登山队先后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成功登顶珠峰。但在中国境内的北坡,始终无人自此登上世界之巅,包括马洛里在内的英国人数次在北坡折戟,以至于他们得出结论,想从北坡攀登这座“连飞鸟也无法飞过”的山峰,“几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成立时间不足5年、队员平均年龄24岁的中国登山队,艰难地将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
(1)中国队首次登上珠峰是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1960年3月19日,乍暖还寒,一支由214人组成的,平均年龄24岁的中国登峰队来到了珠峰脚下,经过两个多月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北京时间5月25日,三名中国小伙子终于站在了地球最高点,完成了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艰巨任务。
他们的名字分别是王富州、屈银华、贡布。这一次,中国人不仅又刷新了人类意志的极限,也给在困境中挣扎的人民巨大的鼓舞。说明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只要我们自己足够强大。
⑵ 中国登山队员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哪一年
1960年5月24日,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突击队4名成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刘连满从海拔85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于25日凌晨4时20分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站在了世界之巅。
他们是最早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中国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壮举,为世界登山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9月30日上映的剧情冒险电影《攀登者》,讲述了这一故事。
走出电影院,我不禁想:59年过去后,当年登顶珠穆朗玛峰的4名英雄,现在怎么样了?他们有着怎么样的人生命运?
王富洲:两次攀登珠穆朗玛峰
王富洲是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址坊镇南刘行政村人,生于1935年。1954年,王富洲考进北京地质学院。1958年,王富洲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被调进国家登山队,成为了一名登山运动员。
1960年,王富洲参加了登顶珠穆朗玛峰的行动。最初,突击队队长是辽宁人许竞。许竞因为体力消耗太大,不得不在突击珠穆朗玛峰顶峰的关键时刻退出。王富洲顶替上来,成为突击队队长,并带来3名队员完成了突击珠穆朗玛峰顶峰的重任。那一年,王富洲才25岁。
之后,王富洲继续从事登山事业,并于1975年再次参与,并组织领导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行动。
1995年,王富洲从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登山协会主席任上退休。2015年7月19日,王富洲因病去世,享年80岁。
贡布:组织探险队攀登14座世界8000米以上高峰
贡布是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所卓乡人,出生于1933年。在成为一名登山运动员之前,贡布是一名解放军战士。1958年,贡布与王富洲等人一起,被选入国家登山队,从此与登山事业结缘。
在1960年登顶珠穆朗玛峰的行动中,贡布是突击队员之一。由此,贡布站在了世界之巅,也站在了自己登山事业之巅。
贡布的脚步没有停止。1993年,贡布组建了一支西藏探险队,目的是攀登14座世界8000米以上高峰。他们只用了14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一目标。贡布为此自豪不已地说:“这是人类的一个壮举,在世界登山史上是一个奇迹,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成这样的集体攀登。”
贡布的一生与珠穆朗玛峰结下深厚的感情。他给两个孙女和两个外孙女分别取名为珠穆雍措、珠穆英卓、珠穆玉妮、珠穆英瑞。他还筹措了几十万元资金,在家乡办起了一座有40个床位的医院,解决当地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
1996年,63岁的贡布退休,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屈银华:从伐木工人到登山健将
屈银华是重庆云阳县人,生于1935年。他随父亲在四川林区长大,成为了一名伐木工人。如果不是国家登山队的召唤,屈银华的一生可能就将在茫茫林海里度过。
屈银华没有登山的经验,一切从零开始。从1958年到1960年,屈银华和队友们进行身体训练、登山技术训练,学习高山知识,掌握保护、碎石坡行走等基本技术。
在1960年登顶珠穆朗玛峰的行动中,屈银华的原定任务是拍摄从突击营地到“第二台阶”的电影。但是,队长许竞因体力消耗过大,退出了登顶行动,屈银华就补充进了突击队伍,因而有了站在世界最高峰峰顶的机会。
屈银华在登顶时,冻伤严重,不得不切除右手食指和十根脚趾。后来,一名英国登山队员跑来找中国登山队员,核实登山的细节。他不相信中国人能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当他看到屈银华那双因冻伤而失去脚趾的双脚后,一句质疑的话也没有说出来。
在那以后,屈银华做过登山营教练,教授过乒乓球和篮球,做过国家体委登山队中层干部。2016年9月19日,屈银华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1岁。
刘连满:珠峰上的人梯
刘连满是河北省宁河县人,生于1933年。刘连满曾经是哈尔滨的一名消防队员,直至1958年调入国家登山队。
1960年,刘连满是4名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突击队员之一。在4名队员中,刘连满的身体素质最好,长时间在前面担任开路任务。在攀登着名的“第二台阶”时,刘连满又以自己的身体做梯子,让队友们踩着他,越过“第二台阶”。
越到后来,刘连满的体力越来越差,高山反应也越来越严重。他们不得不作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让刘连满留在海拔8700米处,其余3人继续登顶行动。他们都以为这是生死之别,刘连满还写了一封“遗书”。幸运的是,刘连满活着等到了他们回来,还将自己的氧气筒献出来,支撑他们的归程。
刘连满和队友们载誉而归。后来,他没有留在国家登山队,而是回到哈尔滨,在电机厂担任消警科长。他家的生活,一度拮据、清贫。
1999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电视专题片时,挖掘出了刘连满的故事,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才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在电视专题片里,刘连满流着泪说:“没有登上珠峰是我一生的遗憾。”
观者无不动容。
2016年4月27日,刘连满因双下肢股动脉血栓引发的并发症,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3岁。
【参考资料:《王灏:危险的脚步》《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未曾封存的记忆》等】
⑶ 中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纪念日是哪个
中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纪念日是5月25日。
1956年,在北京举办了中国第一届登山训练班,培养出中国早期的第一批登山运动员,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功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开创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历史。
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8名男队员和1名女队员潘多成功登顶珠峰。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会圣火登顶珠峰,实现了奥运火炬在世界最高峰的传递,这一壮举深刻诠释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和“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3)中国队首次登上珠峰是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山适应性行军:
1960年3月19日,登山队主力抵达珠峰大本营。1960年3月23日晚,气象组预报3月25日开始一次好天气过程。3月26日,登山队向东穿过冰封的东绒布河,进人东绒布冰川的冰舌冰塔林,至第二号高山营地宿营。
3月27日上午10点,登山队顺着中碛堤,穿过冰峡谷,以及东绒布冰川巨大的粒雪原,登上北坳冰川北侧的冰碛石堤,抵达第三号高山营地。3月27日早晨,北坳侦察小组从三号营地出发,宿营于北坳脚下。
3月28日,大队人马完成第一次登山适应性行军任务,从第三号高山营地下撤,于3月29日安全返回珠峰大本营。史占春继续留在第三号高山营地使用望远镜与信号设备观察指挥侦察小组,出动陈荣昌、屈银华、罗桑、郭超人组成的支援小组进抵北坳脚下接应侦察组下撤。3月28日,北坳侦察组选定一条路线,登至海拔6,950米处临近北坳顶部。
1960年3月31日,队长史占春、副队长许竞率侦察组、接应组全部安全撤回珠峰大本营。并向上级报告侦察组虽因天气关系未登上北坳顶,但已经为大队人马找到了安全攀登北坳路线,完成了侦察任务。
⑷ 哪一年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征服世界第一高峰,848米的珠穆朗玛峰
1960.5.25——《九死一生攀高峰》李致新·中国登山协会常务副主席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34℃。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注目。1960年中国登山运动员和科学工作者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首次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从60年代起,中国科学工作者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气候以及现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都获得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1975年,中国测绘工作者在中国登山队的配合下,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精确地测定了它的高度,并绘出了珠峰地区的详细地图。所有这些,为中国开发利用西藏高原的自然资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皇舆全览图》上作朱母郎马阿林。1855年印度测量局在英国人主持下,擅将该局局长S.G.额菲尔士的姓氏命名此峰。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此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尼泊尔称萨迦-玛塔。1960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攀登峰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也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获得了大量的重要科学资料。
⑸ 中国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是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功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开创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历史。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8名男队员和1名女队员潘多成功登顶珠峰。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
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会圣火登顶珠峰,实现了奥运火炬在世界最高峰的传递,这一壮举深刻诠释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和“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5)中国队首次登上珠峰是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珠峰的气候条件: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 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 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
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最低气温可达-50℃,平均气温在-30℃左右。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每年3月初至5月末是风季过渡至雨季的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渡至风季的秋季,在这两个季节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
由于气候极度寒冷,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据珠峰脚下的定日气象站的无线电探空资料表明,在海拔7500米的高度上,最冷月是2月,平均气温是-27.1℃,最热月是8月,平均气温是-10.4℃,年平均气温是-19.6℃。
⑹ 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哪一年
中国第一次登上珠峰时间为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王富州、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地球最高处。
中国登山队于1955年正式成立,分别于1960年和1975年两次从中国境内一侧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开创了人类从北侧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纪录。2008年,中国登山队更是完成了一项伟大壮举,奥运火炬第一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同时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它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北部在中国西藏定日县境内,南部在尼泊尔境内,顶峰位于中国境内,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国跨越四个县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和尼泊尔国家公园的中心所在。
(6)中国队首次登上珠峰是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珠峰的气候条件: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
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 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
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最低气温可达-50℃,平均气温在-30℃左右。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每年3月初至5月末是风季过渡至雨季的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渡至风季的秋季,在这两个季节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
由于气候极度寒冷,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据珠峰脚下的定日气象站的无线电探空资料表明,在海拔7500米的高度上,最冷月是2月,平均气温是-27.1℃,最热月是8月,平均气温是-10.4℃,年平均气温是-19.6℃。
⑺ 中国登山队最早那一年登上珠穆朗玛峰
中国登山队是在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功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开创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历史。
一、简介
1、20世纪中期,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现代登山运动进入中国。1955年,受苏联邀请,新中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登山者——许竞、师秀、周正、杨德源前往苏联学习登山技术。不久,两国运动员共同组队,成功登上了海拔6673米的团结峰和海拔6780米的十月锋。
2、1956年,中国第一支登山队成功登上了海拔3767米的秦岭主峰——太白山,奏响了中国现代登山运动的序曲,也在中国这个多山、爱山的国家播下了现代登山运动的种子。
3、1956年,在北京举办了中国第一届登山训练班,培养出中国早期的第一批登山运动员,组成中国第一支登山队——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当年4月25日,队长史占春等32人成功登顶秦岭主峰太白山。
4、1957年,由29名登山运动员组成的中国登山队正式攀登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6月13日,6名队员成功登顶。这是中国第一次独立组队和首次独立登顶海拔7500米以上的高峰。
5、1958年4月—5月,全总登山队组织了攀登海拔5205米的铁镜山活动,登山队由运动员和科学勘探员组成,这是中国现代登山运动和地质勘探直接结合的第一次尝试。
6、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4.43米,是地球第一高峰,地处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东段,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功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开创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历史。
7、1964年5月2日,中国登山队10名队员成功登顶希夏邦马峰,这是我国登山健儿首次登顶希峰,也是人类首次登上希峰之巅,展现了中国现代登山运动的发展水平和实力。
8、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组队从珠峰的南坡和北坡同时攀登,实现了“南上北下、北上南下”的双跨目标。中日尼三国队员在顶峰停留90分钟,创造了当时人类在珠峰顶峰停留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9、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会圣火登顶珠峰,实现了奥运火炬在世界最高峰的传递,这一壮举深刻诠释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和“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二、中国登山队大事记
1、1956年
中国登山队成立,开启中国现代登山运动。
2、1960年
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实现人类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珠峰壮举。
3、1975年
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峰,潘多成为首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
4、1980年
山峰开放,中国现代登山运动发生历史性转折。
5、1988年
中国、日本和尼泊尔三国登山队员实现从南北两侧双向跨越珠峰。
6、2007年
中国西藏登山队登顶迦舒布鲁姆Ⅰ峰,完成了以团队形式登顶世界全部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壮举。
7、2008年
中国登山队成功完成奥运圣火在世界之巅的传递。
8、2012年
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登山队成功登顶海拔7027米的斯潘蒂克峰。
(7)中国队首次登上珠峰是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珠穆朗玛峰:
1、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非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
2、在这些山脊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k㎡,平均厚度达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冰川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3、珠穆朗玛峰较近的一次测量在1999年,是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使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定的,他们认为珠峰的海拔高度应该为8850米。
而世界各国曾经公认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于1975年测定,是海拔8848.13米。但外界也有8848米、8840米、8850米、8882米等多种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登山队
⑻ 中国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哪一年
中国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1960年。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功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开创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历史。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8名男队员和1名女队员潘多成功登顶珠峰,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
⑼ 中国最早在什么时候登上珠穆朗玛峰的
1960年5月25日。
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首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顶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的伟大壮举。在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巨大鼓舞下,1960年10月1日,我国第一支专业登山运动队伍——西藏登山营正式成立,1972年4月更名为西藏登山队,2019年1月挂牌中国西藏登山队。
1955年中国登山队成立以来,基本以藏族运动员和西藏登山队为主体建队,西藏登山运动员作为中国登山队的主力和中坚,为中国登山运动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伟大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巨大荣誉。
(9)中国队首次登上珠峰是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1959年,中国登山队登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西绕等4名藏族女队员首创女子世界登高纪录;1964年,中国登山队登顶唯一一座人类未登顶的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希夏邦玛峰,登顶的10人中有6名西藏登山队队员;197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登顶珠峰,着名的“九勇士”中8人为西藏登山队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勇士”;
2008年,以西藏登山队为主体的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山队,成功在珠峰顶峰燃起“祥云”火炬,创造了世界登山史和奥运史的奇迹;西藏登山队还代表中国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20多次联合登山活动,使登山成为我国和西藏对外交流的窗口,成为西藏改革开放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