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看待流行音乐写一篇议论文
中国流行音乐之我见
流行音乐即通俗音乐,比起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它更加融入大众生活中。可以说它是像我们这样的学生生活中的主流音乐。流行音乐是指一部分流行歌曲、影视歌曲、通俗器乐曲、爵士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等。通俗音乐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歌词简单,语言生动形象,直白表达情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例如Westlife的《you raise me up》,首先从歌词入手,简单的语句,通俗易懂,稍微懂英文的人都可以看懂。它所抒发的感情也是很真挚很动人的,这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从来都是在我们思想中最主流的。尽管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但是看待“孝”都是一样的。我想这应该也是这首歌在全世界颇受欢迎的原因吧。Westlife其他的专辑《coast to coast》、《back to home》等,这些思想和感情都是教人正确对待love、home、life 等等。然后歌曲的节奏轻快自然、旋律简单,特别适合学生传唱。在流行音乐市场上,这些都是上佳之作,可是也有不少低劣的作品。在课上老师举过一些例子,这些低劣性主要表现:曲调过于简单,甚至是长时间不断地重复,不仅枯燥无味而且毫无意义;歌词大意曲解正确的社会观、道德观,或者违背常理等。不过这些都是其次,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可以分辨这些作品,吸收流行音乐中的菁华。
我们欣赏流行音乐,除了它朗朗上口、节奏轻快、亲切自然以外,还有它的表现形式。那些制作精良的MV,让你随着音乐融入它的风格之中,有时它强烈的节奏让我们身体跟着起舞,有时它的轻柔让我们感觉有人在耳边轻轻细语。在紧张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这是最好不过的放松方式了。因为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我们这些学生们总是试图寻找心灵上的解脱。特别在中学时的我们,总是在排名和分数中挣扎,我们幼小的心灵被烙下无数个痛苦创伤,幸好那时开始接触流行音乐的我们都在音乐找到了宣泄。流行音乐伴随着我们长大,特别是在那时出道的歌手们,他们的音乐和我们的想法真正的无代沟。真该好好感谢流行音乐,陪我走过了这么多个困难。或许是寂静的夜里,或许是无人的教室,在音乐中聆听我们自己的内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们就像老朋友一样,总能抓住你的心。等我们都长大了,我们也不会忘记老朋友的。就像父辈们一直喜欢如李宗盛、罗大佑、邓丽君等歌星,却总也无法理解周杰伦的歌曲好在哪里。不同年代的音乐应该也有代沟。
这就是音乐,抓住了感情,音乐就有了灵魂。我们熟知美国流行音乐中的布鲁斯、爵士乐,布鲁斯俗称蓝调,蓝色在美国文化代表着忧郁、忧伤。早年大部分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一般地说是出自于自愿,他们基本上是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同美国文化融合在一起。但只有黑人例外。他们是作为奴隶被迫来到这个国家的。他们身上“除了锁链以外,一无所有,但他们的头脑中却牢记着非洲舞蹈和音乐的丰富传统。”黑人奴隶们在农场劳动时,不允许说话,但可以唱歌。他们依靠自人听不懂的劳动号子和歌曲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把他们郁积在心里的痛苦与不平宣泄出来,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黑人特点的黑人音乐。黑人音乐在形成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包括汲取白人音乐成分,产生了布鲁斯、爵士乐等形式。而最初的摇滚乐就是黑人音乐“节奏布鲁斯”,西方也有人把摇滚乐称作为“下层阶级反抗当局的一种形式”。关于节奏布鲁斯,在网上搜到得答案:这是一种由布鲁斯演变而来的音乐风格。在上个世纪初,随意走进美国的一家小酒馆,就能看到小舞台上一个拿着一把破吉他的黑人弹着扭曲的音符,用他那没调的嗓子和听起来十分肤浅的歌词诉说着黑人在美国的遭遇。这就是布鲁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音乐也变得更具有音乐性了。曾经没调的音乐变得富有节奏,进而也更加旋律化。于是早期的R&B﹙Rhythm and Blues﹚就这样形成了。
真正将R&B引入中国的是陶喆,也有人称他“中国的R&B之父”。虽然说不清他的歌曲里的R&B风格,但是我们去KTV唱他的歌总是找不对感觉,而且也很难唱,对歌手要求很高,据我所知R&B是目前最难唱的音乐,歌手必须很有技巧地运用喉咙与声带来推、挤,要能够既暧昧又准确。尽管陶喆的歌非常受欢迎,可传唱他的歌人确实不多。因为文化和生理上的差异,美国的R&B并不是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直到周杰伦出了第一张专辑,开始我们一下子不明白这是什么音乐,但是唱起来很顺。这是周杰伦的带有本土特色的节奏布鲁斯,他摒弃R&B中一些美国元素,用本土的唱法,更轻松的诠释了布鲁斯。所以也有人说,不管陶喆先前的个人专辑有多么的出色,周杰伦的出现绝对给他很大的压力。
Ⅱ 谈谈"流行音乐"看法的作文,350字
对流行音乐的看法 初次接触所谓流行音乐,是一次偶然在广播上听到周杰伦的一首七里香,这么多年似乎还 记得一些。 不是追求所谓的品位, 因为古典音乐我也不是可以完全接受和理解。 只是当前的流行乐 里充斥了太多媚俗的叫喊和空洞的张扬, 如那种因为缺乏必要的修养和气质而只能靠浓妆艳 抹搔首弄姿来吸引别人目光的女人一样, 难以让人找到深爱的理由。 泛滥的商业炒作和市场 包装让许多歌手红极一时, 他们也许有着漂亮的脸蛋或者八面玲珑的表演手腕, 但却很少能 有自己独立的风格和自我感受, 对于音乐本身往往显得麻木不仁。 芭芘娃娃某种程度上可以 看作是他们的象征,华丽而没有生命感的存在。 什么是才华?方文山说,他在遇到了周杰伦后才明白这两个字的含义。我想那应当是一 种主体性、原创性的东西,正如方文山的歌词和周杰伦的作曲, 中国乐坛新人已很少有能让我们有震撼之感的了, 使我们的悲哀。 只是我仍愿意聆听, 毕竟每首歌的背后都有歌者的故事,我一直相信。 现在还有众多的人热爱着列侬和他的甲壳虫伙伴, 尽管他们的辉煌已经走过了四十年。 流 行不一定就意味着转瞬即逝, 一些有力的东西是可以在时光中沉淀下来的。 如果五十年后还 有人听一个流行歌手的声音,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个人有他的才华。也许我们现在缺乏 的只是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还有就是天才们出头的机遇。 身边有太多的人在喜爱着流行音乐, 欣赏或厌弃着某些歌手。 而我也在不时的用耳朵过 滤着它们,捕捉着那些可能的快乐,并且期望着那些在夜空中一闪即逝的流星,能够拥有恒 星的光芒。 身边有朋友很爱古典音乐,所以我很敬佩她,想来音乐带给每个人的都不一样,坦然接 受别人的异议,爱自己所爱的那种音乐,就好。
Ⅲ 谈谈你对“现在流行音乐的极端媚俗性”的看法。
之前没感觉港台流行音乐怎么样
但迷上老牌的AC/DC,滚石,包括英伦的山羊皮,酷玩后
发现其实流行音乐真的很垃圾
无特点,无主题,无思想,无意义
说道主题,都逃不出男欢女爱,感情纠葛于困扰
而摇滚则不同,他是一种宣泄,是一种积极的东西,真正的好的摇滚音
乐能令人清醒,令人对世界进行思考,令人自省
所以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称流行音乐为糜烂的音调,其实不无道理,听了
它们,你除了暗自哀伤,没事发发春,还会做什么?
没有一点积极的给人以启迪的东西在里面
所以建议LZ,听音乐,就听摇滚黄金年代的那些音乐,或是一些纯音乐
抑或古典音乐都行,反正我觉得流行音乐是害人的东西
流行音乐就好比儒学的某些思想,教人安逸,不思进取,满足现状,在
满足现状的条件下乐于生活在周围的环境,而不去思考,不去思考一些
人文的东西,一些生命改有的意义
Ⅳ 中国现在的流行音乐大多都是充满滥情俗调!为什么就没有对一些现象批判还有向往梦想与自由的歌曲!
有啊,只是很少吧。流行歌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吧。你看看当今社会就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流行乐都如此烂俗了
Ⅳ 求一篇关于流行歌曲的雅与俗的文章
中国的流行歌曲,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国流行歌曲产生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等大都市,新中国成立后“迁移”港台,内地改革开放以来,又逐渐北上,回归到大陆,并从当初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发展到如今的“风风火火闯九州”。可以这样说,作为一种词曲交辉、诗乐合壁的音乐体裁和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流行歌曲已经不仅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食粮,而且成为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先进的文化手段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为商品交换原则在文化领域的无限扩张创造了条件。文化艺术不再是独立的艺术创造,它不得不受市场供求的制约。”[1]流行歌曲得以流行就是市场的产物。可是,“老百姓并不是把流行歌曲作为一门什么艺术来接受的,而是作为生活来接受的,把它看作属于自己的一种文化。举止行停,起居之中,有形无形俱在。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取决于他们内心的自然,人为制选的引导或有强烈的终止都不易改变他们的选择。于是,不甚承认权威,也没有考虑那么多,直截了当的承认自己的感受。”[2]因此,这种大众化市场化的精神快餐,也许不会有太多的人主动地将它和古典诗词联系在一起,会觉得那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一个好比是汪洋中的滔滔江水,一个是高峰上的千年积雪,相距太遥远。但是正如滔滔江水实则来源于千年积雪的消融,古典诗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其实也有着一个根源与发展的不可磨灭的关系。本文拟探讨当下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关系。
一、当下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关系示例
流行歌曲作为现今社会的一套大众快餐,已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喜好,所接受。捷克作家米兰�6�1昆德拉曾剖析过:“大众传播媒介的美学意识到必须讨人高兴和赢得大多数人的注意,它不可避免的变成媚俗的美学。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包围与渗入,媚俗成为我们日常的美学观与道德。”[3]这大概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尽管如此,那些盛行的流行歌曲,却有很大的一部分和我们传统的古典诗词紧密联系,成为流行歌坛上的生力军,这又似乎使它远离了媚俗。我们知道古典诗词意境很深,深入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处,而只有在生活化极度而开的时候,古典诗词才禀为经典盛才。而唯一不同的是,越以前的文字越拘板、越咬口,而越以后的,文字形式越开放、越广阔,这大概也就是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有着如此紧密联系的原因。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结合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直致所得的流行歌曲
“直致所得”一词出自于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他强调诗歌创作要做到“直致所得,以格自奇”,也就是说诗歌意境的创造贵在自然真实,而无人工矫揉造作之弊,而诗境的获得,完全是自然的。这里我们把它借鉴到对流行歌曲的研究中来,也就是直接从古典诗词中引用其诗句或者标题的流行歌曲。古典诗词本身对遣词造句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有韵律,句尾压韵,而且他们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吟唱,因此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流行歌曲突变的今天,都有部分的留心能够歌曲直接取材于古典诗词,吸收其精华。
Ⅵ 你怎样看待中国流行音乐
质量参差不齐,有很多优秀的歌手和作品,但是也有很多低质量的东西。不管怎么说,希望中国流行音乐能越来越好吧。
Ⅶ 说说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看法
现在中国的流行音乐,无论是词还是曲,都可以说是在慢慢的退化和僵化,尤其是歌词最为突出。现在的流行音乐,歌词都是空洞无聊到了极点,加上又是谱得一手烂曲,简直就是强奸人的耳朵嘛!跟以往的一些经典流行曲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差了无数个档次。以前的比如《英雄泪》、《水中花》,《涛声依旧》,《晚秋》,《上海滩》,《追梦人》,《一剪梅》,《你的样子》,《童年》,《真心英雄》等等等等,现在看来都是一些古老的歌曲了,但在我看来,依旧是不朽的经典。现在的流行歌曲中,要想找出一首能称为经典的,在我看来是没有。
Ⅷ 怎样看待当今音乐神曲的媚俗
现在最火的神曲是哪个???相信大家一定有一个共同的回答——《江南style》。《江南Style》自7月15日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发布后,韩国鸟叔PSY的这首神曲在仅仅3个月的时间里,就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一举以四百万“Like”(喜欢)的好成绩,成为了Youtube历史上最受人“喜欢”的视频,并在YouTube拥有近五亿次的点击率。然后《江南Style》也逐渐在中国火了,成功晋级成为又一神曲,大街小巷,学校商场,都能时不时地响起它的旋律,并且还会伴随着人们扭动身躯,跳起夸张的骑马舞步。
回忆在《江南Style》之前的种种神曲,有《最炫民族风》《忐忑》《爱情买卖》,每一曲都能深入人心,每一曲都能大红大紫一段时间,一时风光无限。我认为《江南Style》这样的神曲的成功,是平民文化通过互联网病毒式营销的又一次爆发。网络确实在神曲的推广中起到了 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加之当代公众娱乐精神的大爆发,将神曲中的娱乐潜质充分发掘,使得神曲能够广为传诵。
当代人的娱乐精神与娱乐态度是怎样被影响的呢??是越来越空乏的精神世界去逼迫当代人去寻找娱乐的对象???是真的到了“真理已死,娱乐至上”的时代???
Ⅸ 中国流行乐坛上一些粗俗低劣的歌曲为何禁而不绝
现在的歌曲确实不如以前的好听了,不是我们跟不上审美时代,而是现在的歌手没有以前歌手的匠人精神了。以前听歌听的是旋律,而现在听的是歌词。以前听的是励志,是激情,而现在大多数变味的鸡汤。10年前的歌曲要什么有什么,而如今除了歌词剩下的一塌糊涂。
现在的歌曲,普遍缺少优美动听的旋律,甚至有些歌曲的旋律还是从其他歌曲的旋律中摘抄过来的,连改变都少。现在的歌曲根本没有遵守歌曲应该遵守的轻重音的朗读规律。歌曲的轻重音,是在强拍重读,弱拍轻读。现在的歌曲,基本上都是强拍轻读,弱拍重读。
Ⅹ 为什么中国的流行音乐这么俗
阻挡的潮流音乐,也被成为流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