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内最缺什么农产品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多,土地少的国家,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年年不断的提高情况下,作为我国的农产品就显得严重不足,特别是粮食作物,象大米,小麦,大豆等农产品每年就得靠大量进口,才能够满足国内人们的需求。因为我国是人多土地少,作为从土地中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基本上是满足不了自足的。虽然有的农产品象果品在国内形成了滞销的情况,这还是主要大量的进口果品充斥了大量的国内市场造成的。所以如果要是所有的农产品都不进口的情况下,我国将会是农产品严重短缺的国家。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没有加入世贸组织以前,我国的所有农产品大部分都是凭票才能够买到,这就充分说证明了,如果我国不大量进口农产品,我国将是农产品严重短缺的国家,根本我国的所有农产品都难以达到自足。作为世界上最勤劳和最有智慧的民族,农业生产与饮食文化从来都是富收和丰富的,这也是其他国家比不了的民族优势和民族精神。中国只要协调好农村田地改革规划种植产区,完全可以实现全部自产自足的面貌,这也是现有农村地区保有大量土地的基础,中国就粮食产量每年保持收支平衡,进口和出口部分粮食也只是满足世贸规定而已,根本就不存在大量进口粮食的说法,目前主要依赖进口是大豆和小麦,去年进口大豆为8851万吨,占国内消费85%以上,大豆进口一是满足饮食油脂需求,二是提供养殖饲料来源,唯一美中不足是进口转基因大豆,而优质小麦进口一年大概是300万吨左右,相对而言不是很多,扩大小麦产区提高产量应当进口有限,而大豆才是严重依赖进口的农产品。
猪饲料原材料依赖进口,大豆玉米严重依赖进口。所以,国内猪肉价话语权很大程度老外掌握。杂交粮、粮食能够自给自足!
㈡ 中国每年滞销的农副产品多不多
很多,比如今年广西的柑橘。河南的生菜。
这个具有偶然性,也许今年这里这种产品滞销,明年就会变成另外的地方另外的品种
㈢ 农产品价格那么低,还滞销,到底怎么回事
“物以稀为贵”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尤其是在经商的人眼中,可以说,是一句至理名言。没错,市场稀缺什么,恰恰你手上拥有的时候,你就可以卖出一个好价格。说明市场很紧缺这块资源。但是当大家都在生产这块紧缺物品的时候,就会造成一种结果,那就是市场饱和,不仅产品不好卖而且卖不出去好的价格。这大概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农产品价格低,而且还滞销的原因了。
3.整体市场不景气,进出口市场影响
作为一个外在因素,出口农产品其实对农业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当国内市场处于一种饱和状态下,如果可以通过出口这一渠道打开外部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和途径。但是,当国外市场出现不景气的状况是,很多的产品只能放在国内进行消化。这就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农产品滞销和低价无人购买的情况出现。
所以呢,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合理控制农产品的产量和打开外部市场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一定不要盲目跟风种植。“谷贱伤农”这不是一种好的现象,毕竟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我们非常重要。
㈣ 很多农民种的水果都卖不掉,中国为何还大量进口东南亚的水果
因为虽然是水果,但种类却很多。
水果已经是现如今每个人生活中经常吃到的食物了,而且受惠于便利的交通运输,以及先进的温室技术,水果的季节和地域限制也已经变得微乎其微了,岭南的荔枝刚成熟,便可以飞去寻常百姓家了,再也不是帝王贵妃们的专享。
这的确是一个困扰中国水果行业的一个问题,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品种改良、水果销售渠道、种植信息平台建设,以及培育知名品牌等方面入手。
而不是指责进口水果,即使中国不从东南亚进口水果,对于中国国内果农滞销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实际影响,因为这两个地域的特产的水果压根就天差地别。
举个例子,爱吃榴莲和芒果的人,如果这两样水果没有了,或许并不会去多买一些苹果或梨。
㈤ 为什么英国运往中国的呢绒、布匹会严重滞销呢这件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以英荷呢绒为代表的欧洲呢绒在17世纪的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贸易一直不太顺畅。
晚明清初,荷兰皆曾携带贡礼呢绒试图敲开中国贸易大门,未果,致力于吸引中国船只前往巴达维亚贸易中心和其他在东南亚的商馆,郑芝龙海商集团崛起后,与之展开时而合作时而竞争的贸易关系。
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东亚海上贸易霸权,将贸易中心放在垄断香料贸易、理顺亚洲贸易网络和加速贸易周期等问题上,捕捉贸易中的热销品,而呢绒在亚洲的贸易起初是异常艰难的,英荷同样作为呢绒生产大国,荷兰以领先一步的呢绒生产技术,在欧洲更受到贵族喜爱,在此压力下,加上都铎王朝施行重商主义,鼓励呢绒出口,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向亚洲销售呢绒方面有比荷兰更大的积极性。
英国东印度公司受到王朝鼓励寻找到印度的新路线,试图发现一条西北或东北通道的尝试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为英国商品寻找一个合适的市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558~1603)曾断言:“英国的呢绒在中国将比黄金白银还要受到珍重。”
1614年,东印度公司将价值14万英镑的呢绒运到东方试图换取西方所需商品,结果成了销不出去的“死商品”(dead Commodity),不得不仍用白银支付。
大班描述当时在东京销售毛织品的状况是,支付给英国毛织品的价钱低于成本,而且还要经过长时间的争执后才能收回货款,例如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形,国王开头给的价钱每匹是8两,经过六天讨价还价,同意给10两,他给双幅宽绒布每荷兰8厄尔,四级青色的是6两,一级猩红色的是18两,最后给价各增加为11两和30两。
㈥ 为什么中国的水果滞销
部分水果滞销原因分析
滞销的水果品种主要是香蕉与柑桔,香蕉、柑桔类滞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近年水果种植面积及产量急增,导致个别品种产能过大。据自治区统计局统计,2014年广西柑桔类面积及产量达到了434万亩和472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加86万亩和158万吨,分别增长24.71%和50.8%;2014年蕉类面积及产量则达到了168.91万亩和288.72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加42.23万亩和80.77万吨,分别增长33.33%和38.84%,而水果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量并未见增加。
二是今年全区水果普遍丰产。预计广西2015年水果产量将达到1350万吨,比2014年增加117万吨,增长9.46%,人均有果预计达到280公斤,比上年增加20公斤,增长7.7%,全区人均有果是我市的3.11倍,防城港市水果滞销主要是受到广西其他地市水果的冲击。
三是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受经济下行影响,居民普遍反映收入不稳定,收入迫使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受到严重压制,是导致水果滞销的根本所在。
四是水果集中上市,70%的水果成熟期集中在第四季度,造成水果鲜销压力大,果农间相互压价倾销。
五是近期雨水偏多,造成果实脱落、品质不好和烂果,也给采摘带来诸多不便,同时,果园道路弯多窄小,下雨天影响了水果的运输,此外,水果分级包装、运输成本大,导致上门收购水果的客商少。
六是出口形势偏紧,外销难度大。我国对于出口水果要求必须通过检验检疫部门的产地认证,而我市在这方面工作起步较晚,导致出口越南等东盟国家的水果受阻较为明显。
七是四会柑品种主要是通过加工成果皮后销售,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由于广东近年来四会柑面积也发展较快,客商因找到了更具优势的供货地而就近收购,导致四会柑滞销价格下跌。
㈦ 中国水果罐头国内“滞销”,转战印度,为何备受追捧
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关于中国罐头在印度热销的事情,但是这种罐头在国内却卖不动,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在我们国家就有很多水果,比如苹果、香精等。但是相比较印度等国家,我们的水果就比较有限了,如果你想吃一些进口的水果价格就比较昂贵了。下面就来讲一讲中国罐头在印度热销的事情。
印度人吃水果都是能吃多少就买多少,因为吃不完就会烂掉的特性,而当时不是每家每户有冰箱这类的制冷设备。所以直接导致中国商人把这种加工过的水果罐头远销的印度之后卖断货。罐头不仅口味众多,最主要的就是可以长期放置在家里并且保存下来。
水果罐头在中国的销售其实并不是很好,对于罐头这样的产品买的人不是很多。所有远销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以上说法,仅代表个人观点。
㈧ 国产方便面3年少卖80亿包,方便面滞销说明了什么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方便面产销国。最近几年,中国的方便面行业却开始走下坡路。近3年来,国产方便面少卖了80亿包。
方便面滞销说明了,中国网络订餐模式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是冲击方便面销量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民众对饮食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
网络订餐的发展
网络订餐模式不仅比方便面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消费选择更加丰富,口味更加多元,这使方便面的核心优势几乎被完全取代。比如说,这几年崛起的外卖订餐平台饿了么,就发展得特别快,销售额剧增,人们选择了外卖,相应的,方便面的销量就会减少。
总结:这两年,国产方便面在国内的滞销能反映中国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民众消费观念的变化。
㈨ 5万吨菠萝卖不出去,菠萝滞销的原因是什么
近期因为中国台湾地区产的菠萝被检测出介壳虫检疫,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就会开始停止接受台湾生产的菠萝,就在元宵节这一天,非常突然地,海关总署发出了这一个消息,在3月份就不会再输入台湾产出的菠萝,这对于中国台湾地区种植菠萝的农民来说,是一记非常直接的打击,要知道我们这边直接帮助台湾地区的消化了97%,这一个禁令,是一个惊天霹雳,要知道,中国台湾地区的菠萝产出季节也即将到来,这样的消息,首当其冲的是中国台湾地区种植菠萝的农民。
经过初步预计,今年中国台湾地区产的菠萝大概有5万吨会因此卖不出去。
㈩ 农产品经常滞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解决
有一些农产品滞销,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多数人认为是农民跟风种植,产能过盛.形成产大于求,本人观点上叙说法不完全正确,分析,我国是农业大国,主产粮.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粮价低迷,种地不赚钱.甚至于赔钱,在这种环境下农民改变了耕作方式,由种粮谷转变种植经济作物,如,果树.蔬菜.高效大棚等经济作物,如果粮食价格合理,农民种地有钱可赚,种植经济作物土地面积自然会减少,这就原因。
4、受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特别是有些水果、蔬菜类不易保存的农产品,丰收了必须在短时间内销售,出现低价和滞销。
5、交通运输条件限制。有些交通不便的地方,运输困难,运输成本高,只能在当地销售,造成滞销。
6、受灾或者传染病影响。农作物受灾、传染病等造成产品不能出口或不允许向外销售,只能在当地滞销。